第86章
良久,在嘈杂的人声中,她轻轻地挤出一句:谢谢你。
御街上喧嚷不堪,这猫儿叫般轻柔的一句,却如在谢临川头上打了个炸雷,他不由得一怔。
恰此时,鳌山灯被人合力推着经过,巨大的光影扑在他的脸上,浓长的睫毛上有碎金跳动。
过了片刻,大冬天的,他忽然把洒金扇子摇起来,倾身过去,笑嘻嘻地道:这话好听极了,你再说几句来听听吧。
骚包。
江清澜眼里含着泪,却忍不住扑哧一笑,垂着头摇了摇。
且说那厢,宋家主君宋文与夫人潘氏、孩子锦哥儿刚回了甜水巷,忽有小厮来请,说上差请他去一趟。
宋文如今正在升职的关键时刻,虽是元宵休沐,也顷刻耽搁不得,换了身衣服,急忙忙地就去了。
锦哥儿很少出门。
今晚是元宵佳节,潘氏看着他可怜巴巴地望着院墙外边儿,着实不忍心,一家人就出去逛了逛。半个时辰不到就回来了。
哪里知道,锦哥儿骤然见了花花世界,十分兴奋,纵然眼皮都抬不起了,还用胖胖的手指指着外边儿,意思是还要出去玩儿。
潘氏无奈,哼着小调儿,抱着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折腾了一个时辰,终于把孩子哄睡了。
她将锦哥儿放在小床上,轻轻掩上卧室的门,走到外间去。
因连日抱孩子,她手臂酸软,正想唤人寻些跌打损伤的膏药来,只见宋文黑着脸,一阵风似的走进来,带进来一屋子的寒气。
锦哥儿呢?
已经睡了。潘氏迎上前去,要为宋文解开披风,口中埋怨道,有什么事,非得大晚上的去说,元宵节呢。
潘氏商贾出身,但为人精明强干、善察人心。
当年,宋文不过一个贫苦书生,是她慧眼识珠,资助他进京赶考。
他中举后,潘氏又说服父母,将生意做到临安来。经过她的百般筹谋,潘家生意越做越大,于宋文仕途也有益。
是以,这么多年来,虽然她没能生下一子半女,宋文却从来对她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就连小妾,只有上峰送的一个,他也不冷不热的。
潘氏扯开系带,听不见宋文回答,抬眼一看,只见他下颌线绷得极紧,眼睛里射出怨毒之光。
潘氏心中悚然,还没反应过来,噼啪一声,一个大耳刮子已经将她打得眼冒金星、站立不稳。
贱.人!宋文冷笑,你与你那兄弟做的好事!
潘氏脸上火辣辣的,犹自不相信自己竟然挨了宋文的巴掌,扶着圈椅,呆愣愣地立着。
宋文又走过去,捏着她的下颌骨,咬牙切齿地说:
好得很,好得很。你们姐弟二人,一个在家里作威作福,一个在外边欺男霸女,不闹出乱子,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你们倒好,连东平王府都敢去惹。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知道自己的贱骨头有几两重?!
潘氏也知道,自己的兄弟潘开是个草包。
她也没少替他收拾烂摊子,此时一听,忙扯着宋文的胳膊道:夫君你说什么,我兄弟怎会惹上那样的大人物?
宋文随手一挥,把潘氏挥得一个趔趄:
你以为李大人大晚上的叫我去,是跟我开玩笑?!你那兄弟自作孽,现在已经让人押着去琼州了!
什么?潘氏一听,惊得脸上雪白,浑身乱颤。
琼州穷山恶水,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哪里知道,接下来的话,更是让她心中悚然。
你嘛,宋文冷笑道,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我即刻就写休书,不顺父母,无子,妒,多言,七出你占了四条!
二,你自己回台州去,在祖宅吃斋念佛。等锦哥儿长大了,逢年过节,还能叫你一声母亲。
潘氏立时一怔,一双妙目直愣愣地瞪着:宋文,你敢休我!
她那一双蛇蝎般的眼睛,竟然令宋文有些害怕,不自觉往后退了一步。
片刻,他又站定:我不敢?你这个恶毒的女人,我早就想休了你了!
宋文素来沉默寡言,今日是积累多年的怨怼集中爆发了:
是,当初你是对我有恩,我是片刻也不敢忘,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你,捧着你。但你你也太狠心了!
他一个二十六七的男儿,说到这里,竟然红了眼圈儿:
芙蓉是怎么死的,芍药又是让谁卖到了窑.子里?我千叮咛万嘱咐,月娘是上峰送的,不能动,你就想出狸猫换太子的毒计
他微微侧脸,任眼角滑下一滴泪,我不过跟表妹吃了一顿饭,你竟然
潘氏先是面色煞白,游魂一般听着他说,沉默地立了半晌。
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这十年,她从台州一家卖豆腐人家的女儿,摇身一变,成为临安政商两道通吃的宋夫人。
种种过往,在眼前掠过。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什么芍药、芙蓉、表妹的,她早忘了!他倒一笔一笔记得清楚!
她摇摇头,眼泪滚瓜一般下来,却又咯咯地笑出声来。
宋文心中悚然。他从来怕她,今天不过是拿着了她的把柄,借题发挥。
这个毒妇怕是疯了!
潘氏边笑边道:好得很!好得很!宋文,你这个没用的男人,老娘这十年是瞎了眼了!
说罢,自己去案边取了纸笔来,刷刷地写了一通,把那墨迹未干的《休书》拍在宋文身上。
你要记住,是我潘香君不要你宋文了,是老娘休了你!
宋文目瞪口呆。
正月一过,就是早春了。
这几月,薛记的事,江清澜只管收钱,日子别提多惬意。
待到小阳春时,与轻薄春衣的风潮一起,在临安百姓口中流传的,还有诸多宫闱秘史。
承平帝宠爱陈贵妃,默许其逾制,佩戴中宫冠饰九龙四凤冠,此事传出宫闱后,遭台谏官猛烈抨击。
承平帝不得已将陈贵妃禁足,三皇子也被连累斥责。
另有一则桃色新闻。
某日,回京寡居的福安公主去西湖游玩,不甚落水,幸为秘书省少监陆斐所救。
福安公主有恩必报,屡赐文房四宝、名贵书画、金箔玉瓶与陆家。
每逢公主府开宴,必下帖请陆府寡母、长媳,在临安城里给足了她们面子。
关于福安公主与秘书少监的流言,渐渐不胫而走。
然而,到了二月中旬,这些流言蜚语,很快因另一件大事的到来而销声匿迹。
承平十六年二月十一,李德明宣布西夏建国,遣先锋三万,猛攻金明寨。守将李士彬苦守一月,破敌军内奸之计。
三月初九,李德明弃金明寨,迂回包围延州,宋将刘平、石元孙奉命增援,双方于三川口展开大战。
西夏兵强马壮、战力强悍,宋朝人城高粮足、兵多将广,双方互有胜负,僵持不下。[1]
边境战火纷飞,临安城里却是暖风送春、百花争艳。
春闱已过,有中举的士子受了新官,春风得意马蹄疾,亦有落第士子盘桓京城,且待来年。
一时间,各大酒馆茶楼里,年轻士子的身影络绎不绝。
杏花饭馆里,有嘴皮子溜的士子在吹嘘三川口之战:
那延州知州范雍,向来胆小怕事,若不是太子殿下令刘、石二位将军火速增援,延州如何守得住?
在座诸食客有的抚掌赞叹,有的感慨,有的想起一遇战事必定生灵涂炭,悄悄抹起泪来。
人群之中,唯戴软脚璞头、着青色葵袍的一人不言不语,只埋着头吃一碟子槐花饼。
此时天暖,春波河两岸遍开白色槐花,一路芳香。
这槐花饼,便是用新摘的槐花,混合鸡蛋、面粉,入油锅炸煎而成。
外层略焦黄,食时酥脆带焦香,里面则绵软湿润、鲜嫩无比。
初尝是蛋香,但牙齿咬到花蕊时,会有蜂蜜般的甘甜蜜汁渗出,混入蛋香、面香与油香中,滋味无穷。
槐花饼各处做法亦不同,偏好甜口的,爱在面粉中加饴糖,食之蜜味更足,有鲜花饼之趣。
杏花饭馆这款,却是花椒与白胡椒放得多。咸香微甜,有些椒盐金饼的滋味。
杨松正想得入神,忽觉有人撞他胳膊:杨兄,你怎么看?
他猛一抬头,先把嘴里的饼咽了,才激动地道:
好吃!真香!某小时候,经常一边放牛一般嚼槐花,这饼简直让某梦回童年!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杨松装作不知他们在笑什么,先茫然四顾一阵,接着也憨憨地笑起来。
御街上喧嚷不堪,这猫儿叫般轻柔的一句,却如在谢临川头上打了个炸雷,他不由得一怔。
恰此时,鳌山灯被人合力推着经过,巨大的光影扑在他的脸上,浓长的睫毛上有碎金跳动。
过了片刻,大冬天的,他忽然把洒金扇子摇起来,倾身过去,笑嘻嘻地道:这话好听极了,你再说几句来听听吧。
骚包。
江清澜眼里含着泪,却忍不住扑哧一笑,垂着头摇了摇。
且说那厢,宋家主君宋文与夫人潘氏、孩子锦哥儿刚回了甜水巷,忽有小厮来请,说上差请他去一趟。
宋文如今正在升职的关键时刻,虽是元宵休沐,也顷刻耽搁不得,换了身衣服,急忙忙地就去了。
锦哥儿很少出门。
今晚是元宵佳节,潘氏看着他可怜巴巴地望着院墙外边儿,着实不忍心,一家人就出去逛了逛。半个时辰不到就回来了。
哪里知道,锦哥儿骤然见了花花世界,十分兴奋,纵然眼皮都抬不起了,还用胖胖的手指指着外边儿,意思是还要出去玩儿。
潘氏无奈,哼着小调儿,抱着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折腾了一个时辰,终于把孩子哄睡了。
她将锦哥儿放在小床上,轻轻掩上卧室的门,走到外间去。
因连日抱孩子,她手臂酸软,正想唤人寻些跌打损伤的膏药来,只见宋文黑着脸,一阵风似的走进来,带进来一屋子的寒气。
锦哥儿呢?
已经睡了。潘氏迎上前去,要为宋文解开披风,口中埋怨道,有什么事,非得大晚上的去说,元宵节呢。
潘氏商贾出身,但为人精明强干、善察人心。
当年,宋文不过一个贫苦书生,是她慧眼识珠,资助他进京赶考。
他中举后,潘氏又说服父母,将生意做到临安来。经过她的百般筹谋,潘家生意越做越大,于宋文仕途也有益。
是以,这么多年来,虽然她没能生下一子半女,宋文却从来对她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就连小妾,只有上峰送的一个,他也不冷不热的。
潘氏扯开系带,听不见宋文回答,抬眼一看,只见他下颌线绷得极紧,眼睛里射出怨毒之光。
潘氏心中悚然,还没反应过来,噼啪一声,一个大耳刮子已经将她打得眼冒金星、站立不稳。
贱.人!宋文冷笑,你与你那兄弟做的好事!
潘氏脸上火辣辣的,犹自不相信自己竟然挨了宋文的巴掌,扶着圈椅,呆愣愣地立着。
宋文又走过去,捏着她的下颌骨,咬牙切齿地说:
好得很,好得很。你们姐弟二人,一个在家里作威作福,一个在外边欺男霸女,不闹出乱子,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你们倒好,连东平王府都敢去惹。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知道自己的贱骨头有几两重?!
潘氏也知道,自己的兄弟潘开是个草包。
她也没少替他收拾烂摊子,此时一听,忙扯着宋文的胳膊道:夫君你说什么,我兄弟怎会惹上那样的大人物?
宋文随手一挥,把潘氏挥得一个趔趄:
你以为李大人大晚上的叫我去,是跟我开玩笑?!你那兄弟自作孽,现在已经让人押着去琼州了!
什么?潘氏一听,惊得脸上雪白,浑身乱颤。
琼州穷山恶水,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哪里知道,接下来的话,更是让她心中悚然。
你嘛,宋文冷笑道,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我即刻就写休书,不顺父母,无子,妒,多言,七出你占了四条!
二,你自己回台州去,在祖宅吃斋念佛。等锦哥儿长大了,逢年过节,还能叫你一声母亲。
潘氏立时一怔,一双妙目直愣愣地瞪着:宋文,你敢休我!
她那一双蛇蝎般的眼睛,竟然令宋文有些害怕,不自觉往后退了一步。
片刻,他又站定:我不敢?你这个恶毒的女人,我早就想休了你了!
宋文素来沉默寡言,今日是积累多年的怨怼集中爆发了:
是,当初你是对我有恩,我是片刻也不敢忘,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你,捧着你。但你你也太狠心了!
他一个二十六七的男儿,说到这里,竟然红了眼圈儿:
芙蓉是怎么死的,芍药又是让谁卖到了窑.子里?我千叮咛万嘱咐,月娘是上峰送的,不能动,你就想出狸猫换太子的毒计
他微微侧脸,任眼角滑下一滴泪,我不过跟表妹吃了一顿饭,你竟然
潘氏先是面色煞白,游魂一般听着他说,沉默地立了半晌。
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这十年,她从台州一家卖豆腐人家的女儿,摇身一变,成为临安政商两道通吃的宋夫人。
种种过往,在眼前掠过。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什么芍药、芙蓉、表妹的,她早忘了!他倒一笔一笔记得清楚!
她摇摇头,眼泪滚瓜一般下来,却又咯咯地笑出声来。
宋文心中悚然。他从来怕她,今天不过是拿着了她的把柄,借题发挥。
这个毒妇怕是疯了!
潘氏边笑边道:好得很!好得很!宋文,你这个没用的男人,老娘这十年是瞎了眼了!
说罢,自己去案边取了纸笔来,刷刷地写了一通,把那墨迹未干的《休书》拍在宋文身上。
你要记住,是我潘香君不要你宋文了,是老娘休了你!
宋文目瞪口呆。
正月一过,就是早春了。
这几月,薛记的事,江清澜只管收钱,日子别提多惬意。
待到小阳春时,与轻薄春衣的风潮一起,在临安百姓口中流传的,还有诸多宫闱秘史。
承平帝宠爱陈贵妃,默许其逾制,佩戴中宫冠饰九龙四凤冠,此事传出宫闱后,遭台谏官猛烈抨击。
承平帝不得已将陈贵妃禁足,三皇子也被连累斥责。
另有一则桃色新闻。
某日,回京寡居的福安公主去西湖游玩,不甚落水,幸为秘书省少监陆斐所救。
福安公主有恩必报,屡赐文房四宝、名贵书画、金箔玉瓶与陆家。
每逢公主府开宴,必下帖请陆府寡母、长媳,在临安城里给足了她们面子。
关于福安公主与秘书少监的流言,渐渐不胫而走。
然而,到了二月中旬,这些流言蜚语,很快因另一件大事的到来而销声匿迹。
承平十六年二月十一,李德明宣布西夏建国,遣先锋三万,猛攻金明寨。守将李士彬苦守一月,破敌军内奸之计。
三月初九,李德明弃金明寨,迂回包围延州,宋将刘平、石元孙奉命增援,双方于三川口展开大战。
西夏兵强马壮、战力强悍,宋朝人城高粮足、兵多将广,双方互有胜负,僵持不下。[1]
边境战火纷飞,临安城里却是暖风送春、百花争艳。
春闱已过,有中举的士子受了新官,春风得意马蹄疾,亦有落第士子盘桓京城,且待来年。
一时间,各大酒馆茶楼里,年轻士子的身影络绎不绝。
杏花饭馆里,有嘴皮子溜的士子在吹嘘三川口之战:
那延州知州范雍,向来胆小怕事,若不是太子殿下令刘、石二位将军火速增援,延州如何守得住?
在座诸食客有的抚掌赞叹,有的感慨,有的想起一遇战事必定生灵涂炭,悄悄抹起泪来。
人群之中,唯戴软脚璞头、着青色葵袍的一人不言不语,只埋着头吃一碟子槐花饼。
此时天暖,春波河两岸遍开白色槐花,一路芳香。
这槐花饼,便是用新摘的槐花,混合鸡蛋、面粉,入油锅炸煎而成。
外层略焦黄,食时酥脆带焦香,里面则绵软湿润、鲜嫩无比。
初尝是蛋香,但牙齿咬到花蕊时,会有蜂蜜般的甘甜蜜汁渗出,混入蛋香、面香与油香中,滋味无穷。
槐花饼各处做法亦不同,偏好甜口的,爱在面粉中加饴糖,食之蜜味更足,有鲜花饼之趣。
杏花饭馆这款,却是花椒与白胡椒放得多。咸香微甜,有些椒盐金饼的滋味。
杨松正想得入神,忽觉有人撞他胳膊:杨兄,你怎么看?
他猛一抬头,先把嘴里的饼咽了,才激动地道:
好吃!真香!某小时候,经常一边放牛一般嚼槐花,这饼简直让某梦回童年!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杨松装作不知他们在笑什么,先茫然四顾一阵,接着也憨憨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