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可我再生,又对不起虎子。对不起他,或是对不起虎子,我都难受。
  不如就这样吧,他回汴梁去,娶亲生子,咱们当作兄妹一样走动。
  偏这人也是个犟的,硬说是受了我家那死鬼的托付,决不再娶,在我家旁边赁了屋子,住了大半年,任虎子如何打他、如何骂他,他都不走。
  直到郑老爹得了重病,他这才回去,每年虎子他爹的生日、忌日,还要来两趟。如今,五年过去了,他还一个人熬着呢。
  这局面,着实是两相为难。
  虎子的父亲临死托孤,郑旺信守承诺,虎子依恋生父,人人都是情深义重的,却落入这么个泥淖中。
  这件事与江清澜想的大差不大,思索良久,她斟酌着道:虎子现在也长大了、懂事了,也许
  王蕙娘摇摇头:算了,我是不敢去试的。
  她飞快用袖子揩揩眼角,振作心神,你先回去,我去交引铺给他寄点银票去。病来如山倒,如今,他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江清澜只说好,又问:要不,回去我写封信,一起捎去?
  王蕙娘凝神半晌,叹口气:不知说什么,不必写了,钱到就行了。
  江清澜便回了杏花饭馆,见虎子已散了学回来,正在从井里打水,厨房的大缸里,都快装满了。她便问:虎子,你饿不饿?
  虎子还没说话,在地里捉蚂蚁的团团已经惊叫道:饿!我刚听见虎子哥肚子叫了!
  最后,她又低低地加了一句,团团也饿。
  虎子脸上一红,与团团两个又在那里小学鸡一样地拌嘴,江清澜也不管,笑着去厨房做了两碗拨鱼儿出来。
  拨鱼儿,其实就是小鱼状的面团儿。
  调制好一盆面糊,用小勺子往煮开的水里拨,面糊入水,浮在滚水里,像小鱼儿一般。
  煮好后,可浇上醋、芥辣等做成的辣齑汁,有些,还会加羊肉汤或是鱼羹提味儿。
  江清澜看虎子一大勺一大勺地吃得开心,斟酌着说:
  我原是不知道这个做法的。前日,有位从汴梁回来的客人说,那里有家面摊儿,那师傅以前是军营里的伙夫,那拨鱼儿才做得好,我便才试了试。
  她说罢,就仔细观察着虎子的神色。
  虎子一听汴梁、伙夫几个字,果然眉头微皱,露出一种古怪神色:有些恼怒,有些难为情,好像又有些好奇。
  但最终,他还是什么也没说。
  江清澜便心中有数了。这个年纪的孩子,最是敏感,这事儿得慢慢来。
  三人正说说笑笑着,只见王蕙娘从外面回来了,一副没事人模样。
  本来没人问,王蕙娘自己在那里解释:哎呀,我专门出去一趟,找算命先生看日子了。腊月初三,大吉,宜搬家动土,咱们便那天搬家!
  虎子、团团自然说好,江清澜却为她这欲盖弥彰心酸。
  谢临川走出演武场,将手里长枪递给平林。从水房出来时,接过陌山递上的一盏饮子,啜了一口。
  柚子饮,糖少,果味却清甜可口,令他不由得想起剥柚子的那双纤纤玉手。
  陌山机警地道:这柚子饮是在薛记拍户买的,便是江娘子与薛齐合伙开的那家。
  事情办好了?谢临川面无表情地问。
  办好了,陌山眉开眼笑,薛郎君收了两盆茉莉花,高兴得很。
  谢临川冷冷一笑。
  陆斐说他不懂她,有什么不懂的,随她玩儿去吧。快步来到刘长风居室,见他正凝视着舆图,浓眉几乎拧在一起。
  你来得正好!刘长风掏出一封信。
  谢临川看罢,却是大惊。西夏有异动?信上却没落款,也不知消息从何而来。
  如今天下三分,西夏、辽、宋<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sanguo.html target=_blank >三国并立。
  建德帝时,西夏对宋称臣,名义上是宋的属国,但也屡有犯边之举。一时求和、一时犯边,虚虚实实,让人弄不清真假。
  刘长风道:信是朱将军写的,西夏王这次是要来真的了。
  朱明之父朱从达,乃从二品金吾卫上将军,镇守河间府十余年,是抗辽的中流砥柱,亦是刘长风的故交。
  朱从达在北境经营多年,关系错综复杂,但他为人谨慎,生怕受承平帝猜疑。得知西夏异动后,他密信给刘长风。
  武将树大招风,但刘长风不过临安府署的一个衙役,谁又把他放在心上?他将此事传给安国长公主,再转呈承平帝。
  这些关系,谢临川亦是知晓的,当下,对着舆图凝神不语。
  辽国皇帝病重,国中内乱,才与我们签订合约,此次西夏异动,未必没有他们的筹谋。刘长风说完,刻意考校谢临川,你若是夏王,先攻何处?
  谢临川一指舆图西北:如今冬日,人疲马乏,待来年春,粮草丰足之时,先攻金明寨!
  此乃鄜延路防线要塞,控扼关中之要道,此寨一失,南下延州,西北有失!且金明寨粮草、器械丰足,无坐困愁城之忧。
  刘长风点点头:
  你说得不错,但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金明寨守将乃李士彬,此人骁勇善战,却有暴烈的名声,其下多是归化的党项番兵,我只怕
  番兵向来不驯,李德明善谋断,若使计策反,只怕番兵倒戈。延州知州范雍生性胆小,若金明寨守不住,延州恐怕也危险。
  谢临川一思便明,抓起马鞭,就要出门。[1]
  流光!刘长风把他叫住,眼神十分幽深,戒骄戒躁。
  【作者有话说】
  [1]参考宋仁宗时期第一次宋夏之战。
  第53章 雪天东北菜
  ◎你不用怕◎
  边境风云际会,临安城里却仍是歌舞升平、安祥和乐。
  快过年了,处处都有了些新年的气象。
  小商贩儿们开启了年终折扣,吆喝更卖力了。有些富贵人家的小孩儿,早早地就穿上了新衣。
  江清澜他们却忙着搬家,决心新年要在新家过。
  王蕙娘做事向来妥帖,屋子租期未到,她们又早结清了钱,便转租了出去。
  锅碗瓢盆、被褥枕头,该归置的早归置了,有些寒酸的,也不要了,搬到露葵小院再重新买。
  只在腊月初三这日,另请了两个脚力、两个女娘,帮忙搬东西。
  露葵小院与杏花饭馆连起来,有点儿像个三进的小宅子第一进就是饭馆正厅,再进是厨房和后院,最后一进就是住宿区。
  单看小院里面,六间平房围成三面,院中有两棵高大的广玉兰、几棵石榴树,是修房子特意留下的。
  现在,虎子把大黄狗拴在了这里。以后,也可以拉绳子晾衣服。
  众人忙忙碌碌一整天,总算归置妥帖了。
  江清澜站在广玉兰树下,看着这并不算阔气、却烟火味儿十足的小院子,心里美滋滋的。
  有自己的家了。
  大冷天的,打了烊也不必再赶着马车回江米巷了。把正门一关,东西两个侧门一锁,直接进后院烤火,简直神仙日子!
  晚间,空中飘起细雪。
  算算日子,从松林村搬回来的酸菜,差不多腌好了。江清澜决心用这酸菜炖一锅五花肉和粉条。
  冬天就是要吃东北菜呵,吃完就往热乎被窝里一卷,伴着窗外飘飞的细雪入眠。如此,才有点儿猫冬的意思。
  只要酸菜腌得好,凛冽清新又醇厚鲜香,炖五花肉这道菜就简单。
  便把五花肉切成小片儿,和了葱姜蒜片,在铁锅里煎得两面金黄。
  正好用煸出来的荤油,把那脆嫩多汁的酸菜末儿过下油,炒得香气四溢,加入水炖煮。
  煮到合适时,下粉条、酱油,待把粉条焖得软烂顺滑,便可出锅了。
  江清澜刚把粉条下了,王蕙娘打起帘子,走进厨房来:外面有人找你。
  时间有些晚了,不会是食客,江清澜便以为是薛齐那边有什么事。
  她此时心情也好,没有注意到王蕙娘的语气有些犹豫,围裙、攀膊没拆,就出来了。
  屋子里空无一人,门口却立着个人。天青窄袖襕袍,雪中青松一般。
  看他冷肃着脸走过来,江清澜呼吸都紧了,不自觉后退了两步。
  谢临川却在她两臂远的地方停住了,叹了口气:你不用怕,我不进来就是。
  他的肩头冷雪点点,冷意映衬下,更显乌发与眼睫浓黑,整个人有一种凛然的英俊。
  风雪在身后呜咽,他衣衫单薄,却一点儿也不怕冷似的,连目光中都带着热意:搬了家也好,免得大冬天的跑来跑去,得了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