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这个地方离中瓦和西湖都不算远,算是好地段,是以,市价要二两银子。但因是政府公屋,每月只需一两半。
  江清澜作为和离女,上无父母公婆,中无家族男兄,下无子嗣依傍,算是鳏寡孤独中的寡人。
  可以单独立女户不说,还能享有公屋打折的优惠江米巷那个院子,只需一两银子。
  听楼店务的牙人介绍到这里,江清澜心头窃喜:没想到,离婚还有这好处。
  此外,公屋还有一个好处,便是不怕房东随意涨价,或是违反合约,逼人搬迁。
  但公屋的坏处,也不是没有。其中之一便是,得长租。租金一次性得交一年的。
  故而,光租这院子,她就花了十二两银子。
  江清澜两姐妹行李不算多,从楼店务办了手续、拿了江米巷这边的钥匙,草草打扫了院子,就从青莲庵搬了进去。
  说是院子,其实只有三间房。院门进来是正厅,左边是厨房,右边则是一件小卧室。
  三间屋子与院墙一起,围成个口字,这便是院子。
  幸好,屋里有些简单的锅灶,余下的东西慢慢置办就是了。
  家里出事前,团团小姑娘也是金尊玉贵、呼奴喝婢的,出事后迅速长大了,洒扫、收拾行李,跑来跑去,懂事极了。
  这会子,终于搬完了,她累得摊在椅子上,抖动着两只小胖腿儿歇气。
  江清澜也累坏了,但心里美滋滋的。这下子,她有了钱,有了房子,腰杆硬了,该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了:走,我们买肉去!
  肉?团团咽了一口吐沫。
  住在建隆寺、青莲庵,没法子自己做肉,她好些天没吃上肉了。
  听了这句,她猛的从椅子上跳下来。有肉吃了?
  江清澜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
  吃肉!大大地吃!狠狠地吃!猛猛地吃!
  【作者有话说】
  姐妹们,频道内太凉了[笑哭][星星眼],惊呆了简直。收藏一下吧~[玫瑰]
  第13章 苕皮蒜苗回锅肉
  ◎把江娘子请到王府里来◎
  住在江米巷,生活比青莲庵更加方便。
  出门便是菜市。
  江清澜买了些猪肉、蒜苗、芡粉,以及一些时蔬小菜。
  加上给团团买的火烧馍,一共花了三十来文钱。
  以她如今的积蓄,这个花销并不算多。于是,走到卖牛羊肉的摊儿前,她又迈不动步子了。
  比起猪肉,她更喜欢吃牛羊肉。
  以前在学校里,食堂吃腻了,她隔三差五就要去吃牛羊汤锅养生鲜汤黄牛肉、广东牛肉牛杂煲、老北京涮羊肉。
  这些不同风味的牛羊肉,有的清鲜,有的浓郁。有的蘸香喷喷的芝麻,有的配碧油油芫荽。
  各有各的曼妙滋味。
  跟上辈子一样,此时的牛羊肉,比猪肉贵得多。
  刚才她问了,猪肉只需二十文一斤,牛肉却要五十文,羊肉甚至达到了七十文一斤。
  饶是如此,看着肉摊儿上,呈玫瑰红色的牛羊肉,江清澜已经脑补了它们做成牛肉火锅、羊肉烧烤时的样子。
  团团也眼巴巴地望着。
  江清澜本在犹豫,见此场景,一咬牙,唤摊主:来两斤牛肉、一斤羊肉!
  是谁说要狠狠地吃肉、猛猛地吃肉的?
  就要吃!赚钱就是为了吃!
  回了家,先解决猪肉。她早打算好了,做蒜苗回锅肉吃。
  回锅肉是四川的一道名菜。五花肉须先煮后炒,两次入锅,故名回锅。
  此菜咸鲜油香、重盐重油、微辣回甜,是下酒之精华,佐饭之良品,最适合江清澜她们这种,久没尝肉味儿的人。
  有以五花肉配莲花白的,名莲白回锅;有配青椒的,名青椒回锅;而江清澜最爱的,还是苕皮蒜苗回锅。
  煮好的五花肉切薄片,让每片都是半肥半瘦。再下锅,以小火爆香。
  像江清澜这等厨艺高超的,能熟练掌握油爆肉的火候,能使每一片肉卷成灯盏窝儿状。
  成品入口之时,只觉肉质劲道入味,不知瘦肉干柴;只觉油香嫩滑爽口,不知间有肥肉。
  这半肥半瘦的肉,再加一溜儿煮得软糯的皮,每多嚼一口,都多一份香。是以,佐饭下酒,越吃越开心。
  再说苕皮。它是以红薯粉兑水,入锅烙制而成的。
  重庆小吃摊爱以苕皮包裹酸辣萝卜、折耳根、粉蒸肉等物,放炭火上烤,谓之烤苕皮。
  成都人却爱以之炒回锅肉。
  这摊得好的苕皮,薄薄一层,软软糯糯。
  在五花肉的油锅里一煎,吸满了花椒、姜片等佐料的香味,以及剁碎了的豆瓣酱熬成的汁水。
  立刻变得晶晶亮亮、灰中带红,且十分入味。
  还有青蒜苗,也是这道菜的必备。
  蒜苗须得白头、青苗皆有,拍后切为斜段,充分暴露出蒜香。在五花肉片、苕皮均炒制好后,才放入。炒几下,断了生就可以装盘了。
  这道四川名菜,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肉片染了浓郁的豆瓣酱汁,晶莹红亮。苕皮软糯入味儿。蒜苗白青相间,煞是好看。
  食材与各种调料的香,更是经久不散,溢满了整间屋子。
  江清澜她们中午就吃了个油饼,搬家忙到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肚了,就盼着这口油大的。
  苕皮回锅肉出了锅,雨也停了,太阳从云里冒了一点儿头。她们端着饭菜,到院子里去吃。
  团团虽然饿得慌,江家家教之下,还是很斯文,用筷子夹着吃。
  江清澜教她:这回锅肉的油水最香了,拌饭极为好吃。
  用勺子舀了些,盖在二人碗里的白米饭上。
  灯盏窝儿状的回锅肉,q弹软糯、浅灰半透明的苕皮,油浸浸、绿油油的蒜苗,还有颗颗黑色的豆豉,全盖在了饭上。
  那些吸饱了豆瓣酱及各色调料的油汤油水,把香喷喷的白米饭浸得红红的。
  江清澜用筷子把菜、肉、饭、油拌了拌,让这些东西囫囵混在一起,道:团团,你知不知道饕餮是什么?
  团团道:知道,就是一个很凶的怪兽。
  以前,教养嬷嬷教她,吃饭、喝水要慢慢地吃、斯文地吃,不能太粗鲁。不然,怪兽饕餮就要来把她吃掉。
  江清澜摇头:不对。忽的猛刨一口饭,大口嚼了,给妹妹看,这就是饕餮。吃饭的时候当饕餮,可自在了。
  团团瞪大了眼睛,这般吃饭,还是她那个斯文、知礼的姐姐吗?
  江清澜知她所想。
  她眯着眼睛,抬头看了一眼云层里隐隐的太阳,莞尔一笑:妹妹,我们都是经历了大变故的人了。
  有太阳就要晒,有美食就要大口大口地吃!不然,枉来了这人世一遭!
  团团似懂非懂,但也依葫芦画瓢,捧起碗就刨饭。
  太好吃了!
  她越刨越快,小嘴油油的不说,一粒米还粘在了鼻子上。
  江清澜哈哈大笑,帮她把米拈了,道:在外面,咱们还是斯文些。但进了这个院子,把门一关,咱们就这么吃饭。
  团团嘴里塞满了,说不出话来,只重重地点了头:嗯!
  黄昏时分,中瓦。
  傀儡戏台边上,一个着青布衣服的小少年正倚靠着打盹儿。听见吱溜一声响,他猛的惊醒。
  对面,有一大一小两个女娘。
  扁担竖在侧壁。两个竹篓筐里,各摆着一个大大的食盒,窈窕的女娘正在开门,矮胖的小女娘紧紧跟着。
  门是木头做的,年生久了没上油,那声吱溜响,正是开门的声音。小少年见她们来了,瞪大了眼睛,然后飞一般地跑了。
  他都等了三天了,终于等到了,快回去告诉平林哥哥!
  江清澜两姐妹,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自顾自地收拾着摊子。
  刚送走了一波客人,两个少年骑着马来了,到了摊子前,也不下马。
  其中一人大喇喇地一挥手:娘子,你的好运来了,收拾东西,跟我去王府吧!
  江清澜细细打量:他们的头发梳得工整,着的是细布棉衣。胯.下的马矫健昂扬。尤其是,他们的眉间有一股倨傲之色。
  高门豪奴。
  江清澜自来了此处,一直在努力适应。
  封建社会中,等级大过天。普通人之间,交往还是适恰。但贵人阶层对平民,便如前些天的那位紫裙小女娘对他们一般,永远是用鼻孔看人的。
  这些豪奴,便是分了主人的权势,也带了倨傲。
  其实,平林、陌山作为东平王府世子爷的一等小厮,是该有这份做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