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表嫂的杏仁已经喝了半盅,埋头说:“就09年前后吧,听说他画图画得觉都没时间睡,我老公给他打越洋电话,听他打了两分钟呼噜。”
  林坤河还有这么刻苦的时期,杨琳努力回想着,单手搅了搅汤盅问:“为什么,他缺钱吗?”
  “缺啊!”表嫂记得还清楚:“08年那会他们家不是抄底了一些房子和股票嘛,那时候还没太涨回来,他爸爸又替一个助理做担保,那个助理跑路了,钱也是他们家还的。”
  严格来说,应该09年前后是林家比较辛苦的日子,林家兄妹在国外的生活也跟着收紧,最困难那会就是靠林坤河的外快在撑着,他原本还打算读研,后来一毕业就回国工作,只留林嘉怡在那边读研又读博。
  不过歪打正着,房股多持几年就多几成的翻倍,如果那两年林家松手卖了,还没现在这么赚。
  “而且坤河生意头脑不错,他做那个效果图一开始按张收费的,后来客源多了他就自己接单然后派单,赚佣金。”表嫂感叹来感叹去,又可惜自己家里买房晚:“我们11年的时候才开始跟他们家踩盘,要是早两年买,现在都发成猪头了。”
  杨琳微微愣,还以为林坤河没缺过钱。
  她把这段想了想,问:“跑路的那个助理是姓钟吗?”
  “对,好像是姓钟,你也认识?”
  “听他讲过。”杨琳记得钟助理,湖北人,讲一口流利粤语,刚见面的时候杨琳还以为他也是土著,也以为真是个老实人。
  原来老林总也有识人不清的时候,杨琳垂着头想。
  转天,她刚到公司就被王逸洲和徐芳冰喊过去,问她带团队的想法。
  杨琳的回答是没什么想法,她不图虚名,当一个小销售也很逍遥。
  王逸洲却点出她的短视,指出她不想承担责任。
  “杨琳,你的销售能力很强,但这个社会不看单一能力,综合能力才是你的竞争力。”王逸洲有些严肃:“说直白点一个人如果具备管理潜质但拒绝往上走,那叫不敢承担责任,人在职场上是要成长的,你不可能做一辈子销售。”
  杨琳似笑非笑:“王助理,我是国家大员还是什么星宿转世啊,有什么责任是我非要承担的吗?”
  徐芳冰咳了咳:“好好说话,王助理是在为你着想。”
  杨琳才不吃这一套。
  她一个人的时候想干嘛干嘛,业绩完成了每天到公司打个卡点个卯就行,当管理了屁大点事都要找她,下面人完不成业绩要靠她塞,搞不定客户她要出面去陪去喝,售后不行的时候还靠她去撕。
  杨琳没当过妈也不怎么想当妈,至于无痛当妈这种戏码当上你就知道多痛了,到时跟徐芳冰一样每天尽是糟心事。
  而且公司为什么提她上去,不就是想让她也上场跟这边股东斗。
  流血的事能白出力吗?杨琳又不傻。
  王逸洲思索再三:“你确定不再考虑?”
  杨琳想了想:“非要提我上去也可以,我有条件。”
  “你说。”
  “底薪在这个基础上再调四成,还有我要绑定绘图员,我要饶红。”
  旁边一个人事说:“饶红不愿意跟你。”
  “那是你们的事,”杨琳才不管:“我就要她,歪瓜裂枣别往我这塞,还有那些cad刚学几个月的我是绝对不会要的。”
  饶红虽然懒,但她做图出错率很低,而且经验不算少,再加上杨琳的图基本是她做,沟通起来没那么费事。
  杨琳已经不是守店的士多妹了,想要她多干点活就得多给她钱,条件多多益善。
  办公室出来又被徐芳冰喊住:“去哪?”
  “客户约吃饭,干嘛?”杨琳掏出香水往身上喷,喷两下,气味全往徐芳冰出鼻子里钻。
  徐芳冰皱眉:“这什么味这么难闻?”
  难闻吗?杨琳真诚推荐:“别买ysl,浪费钱。”
  徐芳冰翻着眼睛看她:“说点正事,黄家的单你发神经不管,姜工认不认识?他跟你老公关系好。”
  “是那个叫姜河的吗?北京人?”
  徐芳冰纠正她:“人家是上海人,只是做的项目在北京。”
  管他哪里人,杨琳知道徐芳冰目的,迟疑道:“我听说他很有匠人精神,真正的大师,只用他想用的材料,谁的面子都不卖。”
  徐芳冰从绿植上摘了一片黄叶子,漫不经心地刺激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就你这样还想绑定绘图员,你靠做家装也就配绑定一个学徒。”
  杨琳垫着下巴,装思索。*
  徐芳冰这才说:“南京有个设计名家大讲堂,他确定会去的,咱们厂家也有赞助,你领个工作证去看看,他好像去完这个又要搞什么闭关了。”
  杨琳问:“我一个人?你不跟我回去故地重游吗?”
  “不去。”徐芳冰这辈子都不想回南京。
  “为什么,怕警察抓你?”杨琳偏要惹她。
  果然徐芳冰炸毛了:“明天厂家有讲师来讲课,你去接待!”
  杨琳最烦厂家的人来传道摆谱,马上说:“好的徐店,南京我去,我一个人去就行,不用多付一份差旅。”
  她很识相,知道今天把徐芳冰惹得七七八八了,跟着说几句好话贴心话,眼见时间差不多,开车去赴约。
  路上想起林坤河,她拨电话过去:“你晚上加班吗?”
  “不加,但有个应酬去一下。”
  “哦,我也有个应酬,好巧。”
  林坤河说:“我以为你做了饭等我。”
  杨琳发现他想得够美:“我做好饭等你,你就不去应酬了?”
  林坤河在那边不高不低地说:“家里的饭可以改天再吃,你多练练,争取下次比今天更好。”说完还要求:“不要做烤鱼,也不要辣椒炒鸡脚,辣椒炒一切。”
  杨琳正在红灯前对着镜子整理眼线,闻言顿了下,又笑起来。
  她想起她真的做过这两个菜,但当时不知道他辣到吃不下,只看到他一个劲喝酒,以为在国外买不到珠江的原因。
  林坤河在那边开始点菜:“你明天做,炖个汤炒个菜心再灼个生蚝。”
  杨琳啪地打上镜子:“还想吃生蚝,谁有空给你弄这个?”
  林坤河提醒她:“没听过么,生蚝是男人的加油站,我最近周身无力,再不吃点满足不了你。”
  杨琳冷笑:“我最近就学了一个新菜,螺丝椒炒朝天椒,炒完放点剁椒上锅蒸,爱吃不吃。”
  说完借口要导航,挂线了。
  关内说大不大,最热闹也就那几个商业体,她方向感不错,凭着记忆也开到了。
  黄昏时分,人来人往。
  深圳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这里绿化覆盖率很高,山海和高楼都是这座城市的肌理。
  因为有海,这里的夕阳格外灿烂,灿烂到杨琳都会停下来盯着看。
  落日熔金,大自然对余晖的涂抹闲闲几笔,就有海市蜃楼的感觉。
  旁边拍照的女生们在聊天,杨琳听到她们在说,广州跟深圳很不一样。
  确实不太一样,因为挨得近,待过的人都会不自觉把这两座城市进行对比,广州外地人再多,岭南广府的腔调始终是主导,深圳不一样,这里没几个讲粤语的。
  很多年前杨琳还很努力学过粤语,现在回来一看,大家已经不怎么学粤语,不那么热衷于伪装成一个本地土著。
  因为这里是移民城市,这里的方言是五湖四海的普通话,这里的主旋律是现代繁荣是永远创新。
  这里有高学历精英,也有一堆像她这样进城的泥腿子二代,她们不关心城市历史也不会跟着喊口号,他们关心的是未来关心能不能挣到钱,一旦在这座城市挣不到钱或者过得不舒服,她们很快会转移阵地,找更让她们舒服的生态位。
  反正在哪都是飘。
  旁边一圈圈的人都在拍照,杨琳也想拍又觉得没什么必要,于是收起手机,转身拨开一层层的人群。
  林坤河旁边有人问:“林总,那是不是你老婆?”
  同行凑过来:“哦哟还真是,老林,喊你老婆上来一起吃饭?”
  林坤河也看到了,那张千娇万态的脸刚刚还给他打电话,这会走到商场门口跟个男的会合到一起,一前一后走进去。
  商场门口风大,有什么东西飞过来,男的伸手挡开,然后走到杨琳旁边像给她指方向。
  楼上这个角度看过去,他手落下的时候似乎虚虚地搭在杨琳肩膀上,揽了下。
  崔志华一凑近也看见了,他心里回想着之前在杨琳那里吃的两次瘪,张嘴就跟林坤河开玩笑:“林工作品一流,但找女人的眼光……恕我直说,有点随便了。”
  林坤河转身看他,认真喊了声小崔总。
  崔志华连忙跟他握手:“好久不见林工,上次广州之后就没见过了吧,有幸您还记得我。”
  这位砖二代今天还没喝就开始把自己当个人,帕拉梅拉的车钥匙往兜里一揣,见林坤河面上风平浪静的,又来句:“我听说那位在跟你结婚前,就和曹工打得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