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阿柠莫名,她慢吞吞瞥了一眼苏嬷嬷,心想着皇上来了,这人怕不是吓得屁滚尿流,如今在自己面前,倒是拿皇上说事。
  苏嬷嬷被她那么看了一眼,不知为何心里老大不痛快。
  她觉得这小医女虽然看着小小软软的,仿佛是个好拿捏的,但不知为什么那眼神就有一股子傲劲儿。
  她好笑,嘲讽地道:“我可把话撂这里,可不是我这老婆子和你过不去,也不是聂姑姑和你过不去,是上面贵人吩咐的,专门提了,让你回去你们太医院,别在这里钻营!”
  钻营……
  阿柠咬唇望着苏嬷嬷。
  苏嬷嬷心里一窒,之后呸了声:“你做什么这么看我?我又和你没仇,可不是我说的!”
  阿柠缓缓收回目光,她隐约感觉到了,苏嬷嬷说的是真的。
  是上面贵人要她走。
  所以,是穆清公主?
  她不喜欢自己的桂花糖,觉得自己是一个夸大其词的骗子,所以要把自己赶走?
  阿柠低头,闷闷地给自己包袱打了一个结。
  孙姑姑是对的,区区一块桂花糖,是再普通不过的,宫里头是缺了桂花,还是缺了一个做桂花糖的厨子。
  事实上宫里头什么都不缺。
  公主还是个小孩子,生病了,被自己哄几句,嚷着要吃桂花糖,只是一时有些兴致,过后也就忘了,再看到自己硬塞过去的桂花糖,估计只觉无趣。
  至于元熙帝……那更是距离她很遥远的,高不可攀的。
  她不该总记挂着虚无缥缈的上辈子,总是试图寻回一些什么。
  当想明白这个后,她也就踏实了,懒得再理会苏嬷嬷,径自收拾了自己的日用衣裙等物,和何太医并几个医女告别,安分地回去太医院。
  离开神秀宫的时候,她剥开一粒桂花糖放在口中。
  此时秋意渐浓,石子路旁的草丛中七零八落都是黄叶,她停下脚步,回首看,神秀宫的阁楼上,似乎开着窗子,有华丽的帐幔被风吹起来。
  她隐约感觉,穆清公主便在那里,也许是读书,也许是玩耍,她总是被数名女官围绕着。
  桂花糖的气息缓慢地在唇齿间释开,她盯着那扇窗,看了好一会才收回目光。
  而就在此时,穆清公主练过一行字,一个利索的手势后,满意地看着自己临的字帖。
  旁边聂姑姑笑着道:“殿下这字写得越发好了,回头给皇上看了,皇上必会夸赞。”
  穆清公主自己也有些得意的,不过她歪头想了想:“父皇说,我的字很像母后的字呢,”
  聂姑姑笑笑:“是,皇后娘娘诗书礼乐,无所不精,才情卓绝,工于翰墨,殿下正是承继了皇后娘娘之才,才能写得这样一手好字。”
  说着这话,她望着穆清公主,道:“那时候皇后娘娘抱着殿下,还曾笑着说,以后等殿下长大了,会亲自教殿下识字写字呢。”
  穆清公主听着,自然喜欢,只是在这喜欢中,她又有几分惆怅。
  她没见过自己母亲,也许见过,但那时候很小,只有一些模糊的残存影像了。
  她喜欢听聂姑姑讲起自己母亲,母亲当时怎么抱着自己,怎么疼爱自己,那些故事让她满足。
  她将胳膊拄在案上,两手捧着脸,满怀憧憬地望着窗外:“如果母后还活着就好了,我一定要让她看看我的字!她一定会夸我的!”
  说着这话,她突有所感,仿佛有一道温柔的目光正注视着自己。
  她讶然,下意识探头往外面看。
  此时窗外晴空万里,有宫中的驯鸽随着带着悠长的哨鸣声低低掠过。
  她自然什么都没看到。
  **********
  阿柠竟然重新回到太医院,这自然引起不小的猜测和狐疑。
  之前阿柠去医书房,大家羡慕,结果没两天她回来了,之后阿柠去神秀宫,大家羡慕,结果没两天她又回来了。
  此时的胡公公看着阿柠的目光,像是看着带字闺中找不到婆家的女儿,孙姑姑则是忐忑不安地把她拉到一边,自然又是好一番盘问,阿柠一五一十说了。
  这次她确实把桂花糖给了聂姑姑,可也只是给了而已,她也没见到穆清公主,谈不上得罪穆清公主。
  她耷拉着肩膀:“也许公主殿下觉得桂花糖不好吃,生气了。”
  孙姑姑:“……”
  她长叹了一声:“不必多想。”
  不知为什么,她隐隐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凭着在宫中多年的直觉,她认为那位聂姑姑怕是别有心思,她似乎并不想让阿柠接近穆清公主。
  这里面存着什么私心自然很好猜,不过孙姑姑却不能说破,便知道了又如何,那是公主身边第一得用的女官,是看着公主长大的。
  对于一个自小失去母亲的公主来说,身边一直陪伴着的女官几乎如同她的亲人一般。
  所以孙姑姑心知肚明,但不想戳破,反过来安慰阿柠:“不必多想了,既回来了,那就安心干,以后也不必去这里去那里,你好好读些医书,熬几年,纵然不能成器,但至少太医院有你一席之地。”
  阿柠忙点头:“嗯,姑姑说的是,我知道。”
  胡公公也把阿柠叫过去盘问一番,之后也就不了之了。
  被赶出神秀宫,阿柠自然有些失落,不过面对熟悉的医女太监,她这种沮丧很快便一扫而空了,大家也都尽量安慰她,这让她很是感动。
  瑞香比起别人了显得尤其兴高采烈,她特意安慰阿柠:“你还是回来好,咱们都是才进宫没多久的,哪可能一步登天,你去神秀宫哪能待得住,回来和我们一道,好歹作伴不是?我们也都是才进入没多久的,哪可能就飞上枝头做凤凰还是本本分分的,在太医院干好了。”
  对此玉卿笑着说:“阿柠没能攀上高枝飞黄腾达,可把你高兴坏了!”
  瑞香便哼了声:“我也是为了她好!”
  她拉着阿柠的手,亲昵得很:“阿柠你说是不是?”
  阿柠倒是赞同:“和姐妹们一起在太医院也极好,瑞香说得有道理。”
  瑞香便哈哈笑,喜欢得很,玉卿哼了声,抬起手直接捏阿柠的脸颊:“你看你傻乎乎的,确实回来好,在人家神秀宫,被那群人卖了你还给人家数钱呢!”
  阿柠自己也笑。
  回来太医院的日子其实也是快活的,姐妹们极好,小太监们也好,转眼便是八月,中秋节了。
  宫里头的中秋节自然和家里不同,有许多讲究,诸如要赏秋海棠,要看玉簪花,还分发了各样果饼,且宫人们都刻意分到西瓜和脆藕,不过这时若恰好赶上轮值,那就只能干瞪眼不敢吃了。
  吃了闹肚子,回头擎等着被骂。
  中秋这一晚,御药房放了一日的假,大家伙又得了赏,阿柠几个自然欢天喜地的,于是便唤了双喜元宝他们,大家一起凑份子,你出兔肉我出黄酒,你出酱油我出麻椒,最后还真做了一锅,是把兔肉切成丝,又拿御膳房剩下的鸡汤来煨,加了黄酒,姜汁和碎花椒,最后用豆粉来收汤,做出来后,那味道自是绝了,又配着菊花酒,倒是吃得不亦乐乎。
  宫女太监们往日虽然忙碌,也要看上面的脸色,不过年节时倒也能稍微松懈松懈,大太监和姑姑们也都会睁一只眼闭一眼,大家伙围坐一处,说话,吃酒,再分享各样小吃,倒也自在。
  说话间又提起下个月的重阳节,据说是要大办的,因元熙帝的皇后早没了,他也没什么妃嫔,唯一的家眷穆清公主年纪小,是以后宫诸事都是由明太妃主办。
  阿柠听大家提起元熙帝,又听什么皇后,心里不免黯淡。
  她再一次想,就算他是自己上辈子夫君又如何,他这么喜爱他的皇后,那他就变了。
  她从六岁就一直记着他,可他却忘了,就算现在他记起来,她也不稀罕了!
  往日她是不喝酒的,如今见大家都喝,她干脆也喝几口,谁知道一杯菊花酒下肚,她便晕乎乎的了。
  旁边双喜看她这样:“阿柠姐姐怕是容易醉酒,不要喝了。”
  玉卿几个却劝说:“好不容易不必值守,喝就是了,咱们也乐呵乐呵,来一个不醉不归。”
  阿柠只觉脑子懵懵的,她有些无辜地捧着脑袋:“不行,不行,不能喝了。”
  说着,她歪歪扭扭地起身,就要回去。
  双喜见此赶紧扶着:“我送姐姐回去。”
  阿柠跌跌撞撞地走出院落,外面冷风一吹,她倒是醒了一些,但不知为何,心里却难受极了。
  白日里她劝自己不要去想,可晚间夜深人静,那些回忆拼命地涌出,越是清晰越是甜蜜,她心里越痛。
  那双墨黑的眼睛曾经那么绝望祈求地望着自己,可是现在,什么都没了,她记得,他却不记得了。
  怎么可以这样?
  她扶着窗棂,喃喃地对双喜道:“我想问问,可不能,没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