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如今夜已深,不如明日再收拾吧。”
  “珑姐你不知道,这天窍开了便罢了,若是不处理妥当可能会走火入魔的,我可不想这么年轻就死了,我得赶紧回去找瘸腿掌门。”
  原来这般雷厉风行是怕死。
  叶珑一脸黑线的看着洛禽霜。
  当晚洛禽霜就收拾好了东西,翌日一早就雇了马车回紫秋山了,竟都没同李伏昆告别。
  倒是给李伏昆留了个小三角符。
  看着和街边摆摊算命随手赠与有缘人的那种相差无几。
  “紫秋山掌门说,开天窍非同寻常,一个不小心就会走火入魔,所以她才匆忙回去的。”叶珑解释道,想要安慰李伏昆一二。
  李伏昆盯着手里的三角符,抿唇不语。
  第231章 南下赈灾
  “就只有这个,连句话都没有?”李伏昆不可置信的追问道。
  叶珑思忖着,要不要编句谎话来安慰李伏昆一番。
  又得按照洛禽霜的性子来编,似乎说什么都不对。
  李伏昆深吸一口气,捏紧了手里的三角符咒:“也罢,那她可曾说过……”
  “侯爷刚才被召入宫里了,急匆匆的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诶,洛姑娘呢?怎的没瞧见她啊?”
  不等人答复,姗姗来迟的许彦津就看到了李伏昆手里捏着的三角符,笑着问道:“李兄一大早是去哪个算命摊子上了?我上次被人骗了五两银子,给了我三张这个符呢。”
  “不过洛姑娘……”
  “咳咳。”
  经过叶珑的提醒,许彦津才注意到李伏昆的脸色很是差劲,终于闭了嘴。
  李伏昆将那符咒收到了自己的袖子里面,冷哼一声转身又走了。
  回味着刚才的对话,叶珑终于憋不住笑了:“你还真是雷区蹦迪啊。”
  哪壶不开提哪壶,一句一句的精准打击李伏昆。
  “什么蹦?”
  “没事,洛禽霜昨夜夜观天象,有修行大事,今日一早就启程回紫秋山了。”
  许彦津恍然大悟的点头。
  叶龙想起来他刚进来说的话:“你刚才说,易衡觉被召进宫了?”
  “是,本来今日是要去西郊大营练兵的,在半路上就被内监给叫走了。”
  啧,叶珑怎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啊。
  一个时辰后。
  “你说什么?南下治水?!”
  叶珑拍桌反问道。
  比当事人易衡觉还要激动。
  圣旨就摆在桌子上面,上面的字叶珑也看明白了大概。
  是让易衡觉带着赈灾银两南下赈灾,可这给的兵也太少了吧。
  才五十人。
  光充当苦力运输银两就差不多了。“这个皇帝还真是足智多谋啊,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你,还不给你兵卒,那么多的银两也不是你的报酬。”
  “还有这五十人,他老人家去郊区祭祀带的人都比这多吧?”
  叶珑看着桌子上面的圣旨,恨不得当面甩回他老人家脸上去:“他一个宫宴,伺候的宫女太监都不知五十个!”
  “欺负谁呢?!”
  看着叶珑怒气冲冲的打抱不平,易衡觉忍俊不禁。
  “可是让我去,那些灾民便也能好过些啊。”
  叶珑顿了一下,觉得易衡觉说的有道理,她叹了口气:“这也是唯一值得欣慰的一点了吧。”
  这份任命来的突然,也不知是否是因为南方吃急。
  “对了许彦津呢?”
  “在你刚才骂……人的时候,已经去收拾东西了。”
  说起许彦津,叶珑突然醍醐灌顶一般的醒悟了,她正色道:“皇帝突然让你去南方,不会是想把许彦津给支开吧?”
  想到这里叶珑又觉得不对,他堂堂一个皇帝,要对付许彦津岂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的事情?
  易衡觉将圣旨给收了起来,又拿出了一枚令牌来。
  上面刻着的子叶珑并不认识,但是却清楚的看到上面的纹样是龙。
  应该是皇帝的令牌。
  “军师难道不跟着我一起南下吗?”
  “我当然要跟着你一起去了。”
  且不说此行山高路远,就那五十个人哪里够看,一定得带着她才行,也好应付突发情况。
  易衡觉扬眉,脸上扬起一抹笑来:“那还不收拾东西吗?咱们明日便要启程了。”
  “明日?!”叶珑光顾着骂人去了,连最要紧的时间都给忽略了。
  皇帝催的紧,可是赈灾的银两倒是一早就准备好了。
  足足有六辆马车。
  全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皇帝并未亲自送行,是霍玄宸送他们出城的。
  叶珑坐在马车里面并未露面,只听到霍玄宸的笑声爽朗。
  出京城五里地后,霍玄宸就折返回去了。
  这一行人加上车夫,也不过七十余人。
  叶珑从马车里面钻了出来,上了匹马,和易衡觉并排前行。
  在队伍中看到了不少的熟面孔,都是虽易衡觉去过边关打过仗的人,一等一的好手。
  “咱们这次要去多久啊?”
  易衡觉没忍住乐了:“军师现在才问,是不是有些来不及了?”
  “我是军师,横竖是吃你家的月例的,去多久不是去啊。”叶珑悠悠的道。
  “此去要一路到浙闽一带,按照我们的脚程,得月余。”
  他们这帮人算是脚程快的了,叶珑担忧的回眸,看了那几辆运送音量的马车。
  这目标也忒大了,若是被山贼草寇什么的盯上了,就没了。
  叶珑没想着路程时间,倒是想了此行的利害关系。
  她戴上兜帽遮住了太阳:“我看这回咱们去的路上是有惊无险,回来的路上才叫精彩。”
  皇帝给的是真金白银,自然是想这要赈灾的。
  可赈灾目的一达到,难保不会像边关那时,卸磨杀驴,动起手脚来。
  “吃冰糕吗?”
  “嗯?”
  怎么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叶珑还没反应过来,易衡觉就跟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食盒来。
  里面有几块冰糕,一打开盒子还冒着白气。
  说是冰糕,却不是叶珑想的那样的雪糕,是用牛奶做凝结成块,像是在吃奶砖一般。
  叶珑捧着那食盒吃起来。
  路线是李伏昆规划的,基本都是山路,虽然绕了一些,可一路上风景秀丽,还有树荫遮挡,反倒是比官道要舒服的多。
  在山涧行走舒适,也只有正午十分日头当空时有些炎热罢了。
  临近傍晚,几人到了歇脚的地方,是一座小城,就在山中。
  却繁华的很,遍地都是客栈,就是易衡觉一行人马在此也不会觉得稀罕,里面的人穿着特色的民族服饰,尤其是腰间,都挂着形色各异的铃铛,走路时发出声响,却也不觉得吵嚷。
  “这里是永乐城,是进京的要地,经商公办都会途经此处,因此格外的繁荣。”易衡觉解释道。
  进了城,几人都下了马,许彦津在后面带着队伍,李伏昆择取前头找客栈了。
  “那些铃铛是当地人的家徽。”
  “家徽?用铃铛?”
  这倒是稀罕的很,叶珑闻所未闻。
  易衡觉似乎对这里很熟悉:“相传这里从前是靠买铃铛发迹的,因此这里的铃铛也多,有趣的很。”
  说着,易衡觉就在一个小摊位面前停了下来,老板是个精瘦的男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十分热情的招呼道:“二位客人是京城来的吧?”
  “这个铃铛是我们永乐城的特色,不如买一个挂在身上,留作纪念?”
  这老板也是精明,光是看二人的衣裳料子就知道是从京城来的了。
  易衡觉在里面拿了个翠绿的玩意,通体圆润,叶珑接过来发现是用竹子做的,可是晃了两下就听见了声音。
  竟然清脆的很,如鸣佩环。
  不由的多晃了几下,易衡觉勾起唇角付了银子。
  “这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啊?”叶珑翻来覆去的看,都没瞧出里面的东西是什么。
  “是当地的一种石头。”
  石头?石头能发出这种声音?叶珑才不相信。
  “不是石头撞击竹子发出的声音,是石头碰撞的声音。”
  一语惊醒梦中人,叶珑转瞬就将铃铛挂在了腰间。
  落脚的客栈是城里最大的,叫做清河客栈。
  易衡觉一行将占了那一层的所有房间,叶珑是单间,就在易衡觉的隔壁。
  这里的建筑也十分有民族特色,就地取材多是用木头或者竹子做成的,且一楼多为吊脚。
  说是为了防潮。
  叶珑洗了个热水澡后,发现易衡觉送来换洗的衣服是当地的服饰。
  第232章 贵客
  正是她今日见到的那种,叶珑换上,尺寸刚刚好。
  在铜镜前的叶珑突然有一种错觉,他们不是去赈灾的,而是来旅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