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云黛将衣柜打开,一排款式花色各异的鲜衣出现在眼前,湘妃色、天青色、草碧色……艳艳如盛开芍药,清雅如水墨云间,件件入眼,各有千秋。
施停月看得移不开眼,瞠目结舌问道:“这些都是给我做的?”
“是,都是我和鹿竹给您做的。”
一旁的鹿竹也温婉地笑着,施停月此刻觉得心间皆是满满的暖流,这股汹涌的暖意几乎要溢出来。
她的指尖抚过这些衣裳,珍爱万分:“谢谢你们。”
云黛:“郡主怎么这么客气,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鹿竹也开口:“是啊,我们还怕自己做的不够,没给郡主帮上什么忙。郡主,您在外面忙什么?可需要我们搭把手的?”
施停月回头看着她们:“你们做的很好,真的,我欢喜极了。这些衣服我都很喜欢,怕是穿一年都穿不完。”她顿了顿,又继续说,“我有件棘手的事情要做,一时半会恐怕还不能很快回家。我那里不用帮手,不过我怕你们在家中无聊,想给你们安排点活计做,不知你们怎么想的?”
鹿竹:“郡主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只要我们能办的,定当竭尽所能。”
“我想让你们去哥哥的药馆帮忙,跟着掌柜的和药童认认草药,晒晒药材,将来我从贺兰师父那出师后,必要你们帮忙的。你们看如何?”
鹿竹和云黛一同答应:“就按郡主说的办,我们明日就去药馆,定不负郡主所托。”
施停月满意地点头,好在她们没有深究为何不能跟着她,否则她于情面上过意不去。
午膳时分,她缠着徐妈做了几道拿手菜,吃完就抹抹嘴准备开溜。
为了避开莫侯成典,后面一段时间她应该不会回来。
十日后,莫侯国的使团成功抵达京城。
京城的主道永正街早已挤满了百姓,个个翘首期盼就想见见传说中的莫侯皇帝。
人群中百姓议论纷纷:
“听说这新继位的莫侯国君对咱们大靖很友好,边疆不准再动战事。”
“是啊,据说这位国君上位有太子和岁安郡主的功劳,不知道他是不是专程来感谢他们两位的。”
“只要天下太平,谁当皇帝对百姓来说都一样,希望莫侯成典是个好皇帝。”
……
沈青砚早已率百官在宫门口等候。
很快,探路的禁卫军来报:“启禀殿下,莫侯使团再过半个时辰就能到此。”
沈青砚清朗若月,风姿卓然:“孤知道了,再探。”
“是!”
果然,半个时辰后,使团按时到达宫门口。不过与沈青砚想象中的声势浩大不同,莫侯成典带的人并不多,前前后后不过五辆马车,外加十匹骏马。
这样的规格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实在有些上不得台面。
不过这也说明,此时围在莫侯成典身侧的这些人,必都是些数一数二的高手,否则他不可能如此草率就跋山涉水而来。
莫侯成典缓缓从第一辆马车上下来,衣着普通,神情自若,仿佛他并不是一个帝王,而是一名游山玩水路过此地的闲士。
沈青砚主动上前接见,还未开口,莫侯成典便说:“太子殿下,你我就不必拘着,行那些虚礼。”
沈青砚求之不得,他也不愿在对方面前矮上几分:“请吧,父皇在宫中等你。”
莫侯成典入宫,但是他的随身护卫只能带两名,且必须卸下佩剑。
莫侯成典不甚为意,他身边的护卫们却愤愤不已:“主上,他们分明别有他心,万一你在里面遭遇不测,属下们如何护卫?”
莫侯成典虽不了解大靖皇帝,可是他相信沈青砚:“有太子殿下随行,寡人相信不会有任何意外,是吧,殿下?”
沈青砚坦坦荡荡:“这是自然,来者是客,我大靖礼仪之邦,只会将你奉为上宾,岂会刀兵相向。”
莫侯成典向身后的护卫们说:“都听到了吗,大靖太子一言九鼎,尔等就在外面等着。”
“是。”
大靖文武百官分列两排,恭迎莫侯成典入宫。
为首的是丞相周腾,他虽低着头,却还是从眼尾余光中一瞥莫侯成典的相貌,深眸耸鼻,鼻尖又似一道鹰沟,犀利果决,与莫侯渊确有三分相似,怪不得出自一脉。
想起莫侯渊,这位老丞相不由得心头一紧,莫侯渊虽已死了多时,可是保不齐莫侯国还有什么残存的证据,能证明他曾与莫侯渊有过往来。这位年轻的莫侯国君,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没有人能清楚。
大病初愈,周腾越想越难平,竟迎风咳出几声。
偏偏莫侯成典被他的咳嗽声吸引,脚步停在他跟前,问向沈青砚:“不知这是哪位大人?”
沈青砚:“此乃大靖周丞相。”
莫侯成典面上浮起一丝诡异笑意:“原来是丞相大人,失敬失敬。”
周腾身子立刻矮了几分,愈加恭敬:“老臣不敢,见过国君。”
莫侯成典依旧踱步向前,只将颀长的背影留给周腾。
勤政殿内,大
靖皇帝已恭候多时。
沈青砚将莫侯成典请入殿内,自己则在殿外守着,并未入内。其余人等更是只能远远看着,不可靠近。
一个时辰后,沈青砚被宣入殿内。
大靖皇帝端坐龙椅:“太子,你带莫侯国君去使馆歇息吧,明日朕再为国君设宴,邀百官同庆。”
“是,儿臣遵旨。”
沈青砚陪同莫侯成典出殿,他并不知道两位帝王在一起说了些什么,不过他也不急于知道,若有大事,稍后父皇自会宣他。
首要之急,他需带着莫侯成典一行下榻使馆。
二人向宫门口行走时,莫侯成典一直在夸赞大靖皇宫巍峨无比,大靖疆域辽阔物华天宝,大靖人才更是济济,实在令人羡慕。
沈青砚知道这些不过都是场面话,换成其他使臣也都是一样的话术,因此只是客气地回应,也不忘称赞莫侯国一番。
突然,莫侯成典似乎是有意一提,瞬间提起了沈青砚紧绷的神经:“不知岁安郡主施停月身在何处?怎么不见她在宫中?”
沈青砚眼中的沉静被打破,一条潜伏在幽深碧潭的伏龙蠢蠢欲动,他顿时警惕起来:“停月最近有事要忙,因此不在宫里。”
“那寡人去施家可能找到她?”
伏龙的爪牙几乎要伸出水面,恨不得一下就扑倒对方。可是沈青砚无法,他是一国储君,代表着大靖皇室,更代表大靖对莫侯的态度,他只能隐忍。“施家小门小户,无法招待国君,还请国君莫要为难施家人。更何况,停月并不在家中。”
莫侯成典急了:“不在宫里也不在家里,你那直接告诉寡人,她在哪里,寡人好直接去找她。”
沈青砚看他的眼神霎时变得冰冷,之前温和的态度也转为敷衍:“国君莫要忘了此行的目的。”
莫侯成典不以为意:“寡人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见见岁安郡主。”
他直言不讳:“当日在莫侯皇宫,太子可是亲口说岁安郡主是未来太子妃,怎么寡人方才从你父皇口中打听出来,你们二人还未订婚,似乎婚事受到颇多阻挠?”
沈青砚强忍胸口一团怒火:“这是孤的私事,不劳国君费心。”
莫侯成典无端笑起来:“她若真是太子妃,寡人自然会放手,可是现在她还是自由身,寡人凭什么不可争取一番?”
沈青砚顷刻间丢掉努力维持的大方风度,对莫侯成典怒目而视:“国君请慎言,孤与停月两情相悦,决不允许任何人再插手,如果国君一意孤行,就休怪孤不讲情面。”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是你们大靖的风俗吗?寡人对岁安郡主早已倾心,既然她还没有婚约在身,寡人为何不能追求佳人?再说,这成不成的,可不是太子说了算,得问过郡主的意思。”
莫侯成典一顿歪理邪说简直要感动自己,他深信自己此番为真爱前来,势必会打动施停月的心。
沈青砚只感到危机四伏,手头的案子一件件都尚且不明朗,这又来了个烫手山芋,他此时分身乏术。好在停月的行踪只有几个关系亲密的人知道,不论施家还是苏沁,他相信这些人都不会透露停月身在何处。
他现在只想把莫侯成典快快丢到使馆去,最好还能将莫侯成典关起来,不让他出去惹事。可是他不能这么做。
去使馆的路分外漫长,沈青砚完全没了同莫侯成典交流的心思,反倒是莫侯成典似乎并不把自己当外人,也没把沈青砚当情敌,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从天南地北聊到风土人情,丝毫没有累的迹象。
沈青砚暗中挖苦他:“国君真是好精力,远道而来还能侃侃而谈不知疲累,孤十分佩服。”
莫侯成典:“寡人这是故友重逢,喜不自胜。”
他显然对沈青砚没有敌意。
施停月看得移不开眼,瞠目结舌问道:“这些都是给我做的?”
“是,都是我和鹿竹给您做的。”
一旁的鹿竹也温婉地笑着,施停月此刻觉得心间皆是满满的暖流,这股汹涌的暖意几乎要溢出来。
她的指尖抚过这些衣裳,珍爱万分:“谢谢你们。”
云黛:“郡主怎么这么客气,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鹿竹也开口:“是啊,我们还怕自己做的不够,没给郡主帮上什么忙。郡主,您在外面忙什么?可需要我们搭把手的?”
施停月回头看着她们:“你们做的很好,真的,我欢喜极了。这些衣服我都很喜欢,怕是穿一年都穿不完。”她顿了顿,又继续说,“我有件棘手的事情要做,一时半会恐怕还不能很快回家。我那里不用帮手,不过我怕你们在家中无聊,想给你们安排点活计做,不知你们怎么想的?”
鹿竹:“郡主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只要我们能办的,定当竭尽所能。”
“我想让你们去哥哥的药馆帮忙,跟着掌柜的和药童认认草药,晒晒药材,将来我从贺兰师父那出师后,必要你们帮忙的。你们看如何?”
鹿竹和云黛一同答应:“就按郡主说的办,我们明日就去药馆,定不负郡主所托。”
施停月满意地点头,好在她们没有深究为何不能跟着她,否则她于情面上过意不去。
午膳时分,她缠着徐妈做了几道拿手菜,吃完就抹抹嘴准备开溜。
为了避开莫侯成典,后面一段时间她应该不会回来。
十日后,莫侯国的使团成功抵达京城。
京城的主道永正街早已挤满了百姓,个个翘首期盼就想见见传说中的莫侯皇帝。
人群中百姓议论纷纷:
“听说这新继位的莫侯国君对咱们大靖很友好,边疆不准再动战事。”
“是啊,据说这位国君上位有太子和岁安郡主的功劳,不知道他是不是专程来感谢他们两位的。”
“只要天下太平,谁当皇帝对百姓来说都一样,希望莫侯成典是个好皇帝。”
……
沈青砚早已率百官在宫门口等候。
很快,探路的禁卫军来报:“启禀殿下,莫侯使团再过半个时辰就能到此。”
沈青砚清朗若月,风姿卓然:“孤知道了,再探。”
“是!”
果然,半个时辰后,使团按时到达宫门口。不过与沈青砚想象中的声势浩大不同,莫侯成典带的人并不多,前前后后不过五辆马车,外加十匹骏马。
这样的规格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实在有些上不得台面。
不过这也说明,此时围在莫侯成典身侧的这些人,必都是些数一数二的高手,否则他不可能如此草率就跋山涉水而来。
莫侯成典缓缓从第一辆马车上下来,衣着普通,神情自若,仿佛他并不是一个帝王,而是一名游山玩水路过此地的闲士。
沈青砚主动上前接见,还未开口,莫侯成典便说:“太子殿下,你我就不必拘着,行那些虚礼。”
沈青砚求之不得,他也不愿在对方面前矮上几分:“请吧,父皇在宫中等你。”
莫侯成典入宫,但是他的随身护卫只能带两名,且必须卸下佩剑。
莫侯成典不甚为意,他身边的护卫们却愤愤不已:“主上,他们分明别有他心,万一你在里面遭遇不测,属下们如何护卫?”
莫侯成典虽不了解大靖皇帝,可是他相信沈青砚:“有太子殿下随行,寡人相信不会有任何意外,是吧,殿下?”
沈青砚坦坦荡荡:“这是自然,来者是客,我大靖礼仪之邦,只会将你奉为上宾,岂会刀兵相向。”
莫侯成典向身后的护卫们说:“都听到了吗,大靖太子一言九鼎,尔等就在外面等着。”
“是。”
大靖文武百官分列两排,恭迎莫侯成典入宫。
为首的是丞相周腾,他虽低着头,却还是从眼尾余光中一瞥莫侯成典的相貌,深眸耸鼻,鼻尖又似一道鹰沟,犀利果决,与莫侯渊确有三分相似,怪不得出自一脉。
想起莫侯渊,这位老丞相不由得心头一紧,莫侯渊虽已死了多时,可是保不齐莫侯国还有什么残存的证据,能证明他曾与莫侯渊有过往来。这位年轻的莫侯国君,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没有人能清楚。
大病初愈,周腾越想越难平,竟迎风咳出几声。
偏偏莫侯成典被他的咳嗽声吸引,脚步停在他跟前,问向沈青砚:“不知这是哪位大人?”
沈青砚:“此乃大靖周丞相。”
莫侯成典面上浮起一丝诡异笑意:“原来是丞相大人,失敬失敬。”
周腾身子立刻矮了几分,愈加恭敬:“老臣不敢,见过国君。”
莫侯成典依旧踱步向前,只将颀长的背影留给周腾。
勤政殿内,大
靖皇帝已恭候多时。
沈青砚将莫侯成典请入殿内,自己则在殿外守着,并未入内。其余人等更是只能远远看着,不可靠近。
一个时辰后,沈青砚被宣入殿内。
大靖皇帝端坐龙椅:“太子,你带莫侯国君去使馆歇息吧,明日朕再为国君设宴,邀百官同庆。”
“是,儿臣遵旨。”
沈青砚陪同莫侯成典出殿,他并不知道两位帝王在一起说了些什么,不过他也不急于知道,若有大事,稍后父皇自会宣他。
首要之急,他需带着莫侯成典一行下榻使馆。
二人向宫门口行走时,莫侯成典一直在夸赞大靖皇宫巍峨无比,大靖疆域辽阔物华天宝,大靖人才更是济济,实在令人羡慕。
沈青砚知道这些不过都是场面话,换成其他使臣也都是一样的话术,因此只是客气地回应,也不忘称赞莫侯国一番。
突然,莫侯成典似乎是有意一提,瞬间提起了沈青砚紧绷的神经:“不知岁安郡主施停月身在何处?怎么不见她在宫中?”
沈青砚眼中的沉静被打破,一条潜伏在幽深碧潭的伏龙蠢蠢欲动,他顿时警惕起来:“停月最近有事要忙,因此不在宫里。”
“那寡人去施家可能找到她?”
伏龙的爪牙几乎要伸出水面,恨不得一下就扑倒对方。可是沈青砚无法,他是一国储君,代表着大靖皇室,更代表大靖对莫侯的态度,他只能隐忍。“施家小门小户,无法招待国君,还请国君莫要为难施家人。更何况,停月并不在家中。”
莫侯成典急了:“不在宫里也不在家里,你那直接告诉寡人,她在哪里,寡人好直接去找她。”
沈青砚看他的眼神霎时变得冰冷,之前温和的态度也转为敷衍:“国君莫要忘了此行的目的。”
莫侯成典不以为意:“寡人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见见岁安郡主。”
他直言不讳:“当日在莫侯皇宫,太子可是亲口说岁安郡主是未来太子妃,怎么寡人方才从你父皇口中打听出来,你们二人还未订婚,似乎婚事受到颇多阻挠?”
沈青砚强忍胸口一团怒火:“这是孤的私事,不劳国君费心。”
莫侯成典无端笑起来:“她若真是太子妃,寡人自然会放手,可是现在她还是自由身,寡人凭什么不可争取一番?”
沈青砚顷刻间丢掉努力维持的大方风度,对莫侯成典怒目而视:“国君请慎言,孤与停月两情相悦,决不允许任何人再插手,如果国君一意孤行,就休怪孤不讲情面。”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是你们大靖的风俗吗?寡人对岁安郡主早已倾心,既然她还没有婚约在身,寡人为何不能追求佳人?再说,这成不成的,可不是太子说了算,得问过郡主的意思。”
莫侯成典一顿歪理邪说简直要感动自己,他深信自己此番为真爱前来,势必会打动施停月的心。
沈青砚只感到危机四伏,手头的案子一件件都尚且不明朗,这又来了个烫手山芋,他此时分身乏术。好在停月的行踪只有几个关系亲密的人知道,不论施家还是苏沁,他相信这些人都不会透露停月身在何处。
他现在只想把莫侯成典快快丢到使馆去,最好还能将莫侯成典关起来,不让他出去惹事。可是他不能这么做。
去使馆的路分外漫长,沈青砚完全没了同莫侯成典交流的心思,反倒是莫侯成典似乎并不把自己当外人,也没把沈青砚当情敌,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从天南地北聊到风土人情,丝毫没有累的迹象。
沈青砚暗中挖苦他:“国君真是好精力,远道而来还能侃侃而谈不知疲累,孤十分佩服。”
莫侯成典:“寡人这是故友重逢,喜不自胜。”
他显然对沈青砚没有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