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施停月虽对京城不甚熟悉,但这位苏广儒大人她却是听过的,他乃是陛下钦点的正三品大理寺卿,掌管朝廷大案要案审理之责,出了名的铁血手腕,冷面无情,寻常人听到他的名字都要抖三抖,没想到他的独生女儿却古道热肠救了兄长一命。
她只好擦了擦双眸,对苏家丫鬟微微一笑:“多谢你和你家小姐,等我兄长好起来,我们定登门拜谢。对了,不知你家小姐闺名是哪几个字?”
问好人家的名字,要是哪天在外面碰上了,也可以提前熟络一番。
那婢女答道:“回郡主,我家小姐芳名一个‘沁’字。”
“苏沁,确实是个好名字。”施停月站起身来,目光向屋外探了探,才敛目说道,“这雪不知几时才能停,不如我先派人送你回府,免得越下越大将你困在这里。徐妈,你叫家里小厮送这位姑娘回苏府。”
她又接着吩咐鹿竹:“去我屋里拿五两银子给姑娘,以表谢意。”
鹿竹和徐妈同声:“是,姑娘。”
婢女见施家有了主事人,自己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因此并不推辞:“多谢郡主,我这就回去给小姐报个平安信。”
施停月:“去吧。”
几人离去后,屋内顿时安静许多。施远潮被疼痛折磨得口不能言,寒冬腊月的天气,额角隐隐渗出汗渍,施停月只能不断用热毛巾给他擦拭。
腿伤处的血迹骇人,但是她不懂医术,不敢擅自处理,只能焦心地等大夫前来。
约两炷香的时间后,老杨终于带了大夫进府。
经过一番诊治,施远潮右腿小腿处骨裂,其余部位皆为皮外伤,并无性命之忧。
施停月这才松了一口气,关切询问需要用什么药。
那大夫与施远潮同为医者,倒是旧相识,开的药方也都是极为妥帖的。
施停月向他道了谢,当即令老杨派人去承若药馆抓药,且都要用最好的。
老杨气喘吁吁请完大夫,一把老身子骨实在挪不动,他自然领会姑娘体恤之意,忙出去唤小厮抓药。
正是人到用时方知少,平日里府内没什么大事,因此养的下人并不多,这会子出了事,使唤的人手就明显不够。老杨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腿脚一刻不停地里里外外寻了个遍,发现小厮们都领了差事外出了,无法,他只能再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去药铺抓药。
不凑巧的是,雪下得更大了,铺天盖地而来,迷得人睁不开眼。
施停月按照大夫吩咐的,将兄长伤口周围的血迹擦净,又和云黛配合着替他更换了衣衫,然后左等右等,终于等回了提着药包的老杨。
碰巧跟老杨一起回来的,还有施敬。他听说儿子出事后,当即便告了半天假,冒着风雪赶回来。
此刻见到停月将施远潮照顾得很好,施敬才总算放了心。
礼部近来事多,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再加上停月与太子之事惹人非议,使他在同僚之间备受煎熬,几乎时时都有人在背后蛐蛐他。至于蛐蛐的内容,无非就是施家心生妄念,竟敢攀龙附凤,或者是施敬吃了熊心豹子胆,得罪丞相,拖着礼部全体不入丞相的眼。
诸如此类的恶言恶语,如同寒冬密集的雪子一颗颗砸在脸上,生疼生疼。
但是他不能说,停月和远潮一样,是施家的孩子,本该有父母庇护的年纪,却享受不到爹疼娘爱,他这个做伯父的,才应更尽心照看,方不负弟弟弟媳泉下亡灵。
身心俱疲的施敬慢吞吞坐在桌边椅子上,开始关心儿子受伤之事:“听说是苏大人家的小姐救了你,赶明个我要去谢人家一趟。你这段时日就不必去药铺,在家中养伤要紧,有什么要办的事可吩咐老杨去跑跑腿……”
施停月趁机插了一句:“还有我,哥哥有什么事也可以找我去办,我一定尽心竭力。”
施远潮望着她,勉强点点头表示应允。
他吃力地张开嘴巴,同父亲说道:“我采办的药材……本也一同翻了车,幸亏苏姑娘重新雇了马车……将药材都送到药铺,父亲必得将雇车银钱还给她。”
“好,为父知晓。”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施停月足不出户,一心在家中照顾受伤的兄长。
和施远潮的伤一样持久的,还有今冬的这场雪——足足下了一个月。
往年里,雪景是新年祥瑞,是伴随百姓除旧迎新的佳景,更为文人骚客所喜爱,吟诗作赋一气呵成,平添许多意气。
然而今年的雪下得太多,太厚,已在不少州县酿成雪灾。其中灾情最严重的,当属秦州。
秦州在京城与鹤州之间,本不是大靖最北的城池,亦不是最寒冷之地,却意外承受了最多的雪花。朝廷下令,派专人去秦州主持救灾之事,而太子殿下自告奋勇,毅然决定去秦州走一趟。
临行之前,沈青砚专程来到施家,这才知道施远潮受伤一事。
他当即就要历真去宫里请太医来看,但被施家人推辞。
施远潮觉得自己好了许多,不用劳费太子操心。施敬更是不敢再招来口舌议论,连连辞了沈青砚的好意。
施停月知道沈青砚要赶去秦州,救灾之事要紧:“哥哥的身体自有我们照顾,你此去秦州定要万分小心。”
“嗯,我知道。”沈青砚此去秦州心中早有盘算,从前大靖各地若有洪涝干旱之祸事,都是由周腾派人去处理,这次他主动接过来,就是想看看朝廷赈灾的物资钱粮等关键处,是否有什么惯例猫腻。
第50章
施敬知道太子亲临,必还有许多话要与侄女讲,因此顺水推舟给两人行了方便:“停月,我留在这里照顾远潮,你帮我招待招待殿下。殿下,微臣暂时脱不开身,还望殿下恕罪。”
他言辞恳切,姿态又放得低,全然没有仗着太子心仪自己侄女,而有所越界。
沈青砚承了他的好意:“施大人不必客气,且先顾好令郎才是。”
施停月悠悠起身,领着沈青砚出了东跨院,来到自己的厢房。
这是沈青砚第一次踏进她的闺房,同他想象中的女子卧室不同,此处没有纷繁华贵的摆设,亦没有袅袅升起的熏香,只有两株默默无闻的矮枝腊梅,靠着窗边花架,微微露出一点鹅黄色的花苞,散发幽幽的馨香,算是这屋子里最亮眼的装饰。
“为何屋内如此素净?宫里赏赐的那些古玩怎么不见摆出来?”
施停月给他沏上一杯茶,茶气逐渐钻入鼻腔,与梅香混作一团,更显清冽:“我素来不喜欢那些繁杂之物,清清爽爽便好。对了,你去秦州可知什么时候回程?”
“雪灾一事尚无眉目,不过待事情一了,我会尽快
回程。”沈青砚知道她担心,不愿说太多详情徒添她的烦恼,随即便转开话题,“你若在家中闷得慌,可去宫中与母后说说话,她和父皇都很想见你,还有昭平,她总来东宫寻我,闹着要见你。”
“昭平公主?”近来发生了太多事情,她几乎忘了那个肉嘟嘟的粉嫩团子,想不到小公主记性这么好,还记挂着自己。
“是,她和青序正是天真无邪的年纪,只盼着有人能一块玩耍。”
这对龙凤胎在宫里是一对小团宠,颇得宠爱,施停月此刻倒真起了兴致,昭平公主她见过,但是那位青序小殿下却从未谋面,找个时间她确实该进宫去看看。
不过听说龙凤胎的生母慧妃娘娘平日里不大好相处,也不知道究竟是何面目。
她转动脑子想了一会,才问起来:“你和慧妃打交道多吗?”
“不算多,每年只在宫宴上照面几次,怎么了?”
“没事,随便问问。”这样看来,沈青砚对慧妃并不怎么了解,她即使想从他口中知道慧妃的喜好,怕也难以实现,索性就收了话。
沈青砚这一趟去秦州,行程匆忙,她没来得及准备贵重之物相赠,只从衣柜里拿出一个青碧色荷包,缎面上用歪歪斜斜的针脚绣着岁寒三友,不仔细辨认,恐怕都难以认出松竹梅的身姿。
荷包是她亲手绣的,还是请教了鹿竹许久才有这样的成果。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荷包里面的东西才是她真正的心意。
她将荷包送给沈青砚,只看见他眼底泛起一层笑意:“岁岁何时还会针线功夫?”
“这可是我废了小半个月时日才完成的,你别嫌弃才好。”
他手心紧紧握着荷包,准备塞入袖内,以示珍视:“这是你第一次送我礼物,我珍惜还来不及,怎会嫌弃。”
然而手指在荷包上摩挲几下,他好奇起来:“里面还有东西?”
“打开看看。”
沈青砚十指修长灵活,很快就打开荷包,里面一张黄色符纸探出头来,符纸上亦是歪歪扭扭地画了许多图案,即使他见多识广,也认不出来。
想起岁岁的针线活,他忍不住试探着问:“这不会也是你画的吧?”
施停月立即嗔怪:“胡说什么呢,这可是平安符,当年我师父从云横山一位隐居老道那求来的,保佑我许多年了,现在我送给你,愿你去秦州平平安安。”
她只好擦了擦双眸,对苏家丫鬟微微一笑:“多谢你和你家小姐,等我兄长好起来,我们定登门拜谢。对了,不知你家小姐闺名是哪几个字?”
问好人家的名字,要是哪天在外面碰上了,也可以提前熟络一番。
那婢女答道:“回郡主,我家小姐芳名一个‘沁’字。”
“苏沁,确实是个好名字。”施停月站起身来,目光向屋外探了探,才敛目说道,“这雪不知几时才能停,不如我先派人送你回府,免得越下越大将你困在这里。徐妈,你叫家里小厮送这位姑娘回苏府。”
她又接着吩咐鹿竹:“去我屋里拿五两银子给姑娘,以表谢意。”
鹿竹和徐妈同声:“是,姑娘。”
婢女见施家有了主事人,自己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因此并不推辞:“多谢郡主,我这就回去给小姐报个平安信。”
施停月:“去吧。”
几人离去后,屋内顿时安静许多。施远潮被疼痛折磨得口不能言,寒冬腊月的天气,额角隐隐渗出汗渍,施停月只能不断用热毛巾给他擦拭。
腿伤处的血迹骇人,但是她不懂医术,不敢擅自处理,只能焦心地等大夫前来。
约两炷香的时间后,老杨终于带了大夫进府。
经过一番诊治,施远潮右腿小腿处骨裂,其余部位皆为皮外伤,并无性命之忧。
施停月这才松了一口气,关切询问需要用什么药。
那大夫与施远潮同为医者,倒是旧相识,开的药方也都是极为妥帖的。
施停月向他道了谢,当即令老杨派人去承若药馆抓药,且都要用最好的。
老杨气喘吁吁请完大夫,一把老身子骨实在挪不动,他自然领会姑娘体恤之意,忙出去唤小厮抓药。
正是人到用时方知少,平日里府内没什么大事,因此养的下人并不多,这会子出了事,使唤的人手就明显不够。老杨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腿脚一刻不停地里里外外寻了个遍,发现小厮们都领了差事外出了,无法,他只能再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去药铺抓药。
不凑巧的是,雪下得更大了,铺天盖地而来,迷得人睁不开眼。
施停月按照大夫吩咐的,将兄长伤口周围的血迹擦净,又和云黛配合着替他更换了衣衫,然后左等右等,终于等回了提着药包的老杨。
碰巧跟老杨一起回来的,还有施敬。他听说儿子出事后,当即便告了半天假,冒着风雪赶回来。
此刻见到停月将施远潮照顾得很好,施敬才总算放了心。
礼部近来事多,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再加上停月与太子之事惹人非议,使他在同僚之间备受煎熬,几乎时时都有人在背后蛐蛐他。至于蛐蛐的内容,无非就是施家心生妄念,竟敢攀龙附凤,或者是施敬吃了熊心豹子胆,得罪丞相,拖着礼部全体不入丞相的眼。
诸如此类的恶言恶语,如同寒冬密集的雪子一颗颗砸在脸上,生疼生疼。
但是他不能说,停月和远潮一样,是施家的孩子,本该有父母庇护的年纪,却享受不到爹疼娘爱,他这个做伯父的,才应更尽心照看,方不负弟弟弟媳泉下亡灵。
身心俱疲的施敬慢吞吞坐在桌边椅子上,开始关心儿子受伤之事:“听说是苏大人家的小姐救了你,赶明个我要去谢人家一趟。你这段时日就不必去药铺,在家中养伤要紧,有什么要办的事可吩咐老杨去跑跑腿……”
施停月趁机插了一句:“还有我,哥哥有什么事也可以找我去办,我一定尽心竭力。”
施远潮望着她,勉强点点头表示应允。
他吃力地张开嘴巴,同父亲说道:“我采办的药材……本也一同翻了车,幸亏苏姑娘重新雇了马车……将药材都送到药铺,父亲必得将雇车银钱还给她。”
“好,为父知晓。”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施停月足不出户,一心在家中照顾受伤的兄长。
和施远潮的伤一样持久的,还有今冬的这场雪——足足下了一个月。
往年里,雪景是新年祥瑞,是伴随百姓除旧迎新的佳景,更为文人骚客所喜爱,吟诗作赋一气呵成,平添许多意气。
然而今年的雪下得太多,太厚,已在不少州县酿成雪灾。其中灾情最严重的,当属秦州。
秦州在京城与鹤州之间,本不是大靖最北的城池,亦不是最寒冷之地,却意外承受了最多的雪花。朝廷下令,派专人去秦州主持救灾之事,而太子殿下自告奋勇,毅然决定去秦州走一趟。
临行之前,沈青砚专程来到施家,这才知道施远潮受伤一事。
他当即就要历真去宫里请太医来看,但被施家人推辞。
施远潮觉得自己好了许多,不用劳费太子操心。施敬更是不敢再招来口舌议论,连连辞了沈青砚的好意。
施停月知道沈青砚要赶去秦州,救灾之事要紧:“哥哥的身体自有我们照顾,你此去秦州定要万分小心。”
“嗯,我知道。”沈青砚此去秦州心中早有盘算,从前大靖各地若有洪涝干旱之祸事,都是由周腾派人去处理,这次他主动接过来,就是想看看朝廷赈灾的物资钱粮等关键处,是否有什么惯例猫腻。
第50章
施敬知道太子亲临,必还有许多话要与侄女讲,因此顺水推舟给两人行了方便:“停月,我留在这里照顾远潮,你帮我招待招待殿下。殿下,微臣暂时脱不开身,还望殿下恕罪。”
他言辞恳切,姿态又放得低,全然没有仗着太子心仪自己侄女,而有所越界。
沈青砚承了他的好意:“施大人不必客气,且先顾好令郎才是。”
施停月悠悠起身,领着沈青砚出了东跨院,来到自己的厢房。
这是沈青砚第一次踏进她的闺房,同他想象中的女子卧室不同,此处没有纷繁华贵的摆设,亦没有袅袅升起的熏香,只有两株默默无闻的矮枝腊梅,靠着窗边花架,微微露出一点鹅黄色的花苞,散发幽幽的馨香,算是这屋子里最亮眼的装饰。
“为何屋内如此素净?宫里赏赐的那些古玩怎么不见摆出来?”
施停月给他沏上一杯茶,茶气逐渐钻入鼻腔,与梅香混作一团,更显清冽:“我素来不喜欢那些繁杂之物,清清爽爽便好。对了,你去秦州可知什么时候回程?”
“雪灾一事尚无眉目,不过待事情一了,我会尽快
回程。”沈青砚知道她担心,不愿说太多详情徒添她的烦恼,随即便转开话题,“你若在家中闷得慌,可去宫中与母后说说话,她和父皇都很想见你,还有昭平,她总来东宫寻我,闹着要见你。”
“昭平公主?”近来发生了太多事情,她几乎忘了那个肉嘟嘟的粉嫩团子,想不到小公主记性这么好,还记挂着自己。
“是,她和青序正是天真无邪的年纪,只盼着有人能一块玩耍。”
这对龙凤胎在宫里是一对小团宠,颇得宠爱,施停月此刻倒真起了兴致,昭平公主她见过,但是那位青序小殿下却从未谋面,找个时间她确实该进宫去看看。
不过听说龙凤胎的生母慧妃娘娘平日里不大好相处,也不知道究竟是何面目。
她转动脑子想了一会,才问起来:“你和慧妃打交道多吗?”
“不算多,每年只在宫宴上照面几次,怎么了?”
“没事,随便问问。”这样看来,沈青砚对慧妃并不怎么了解,她即使想从他口中知道慧妃的喜好,怕也难以实现,索性就收了话。
沈青砚这一趟去秦州,行程匆忙,她没来得及准备贵重之物相赠,只从衣柜里拿出一个青碧色荷包,缎面上用歪歪斜斜的针脚绣着岁寒三友,不仔细辨认,恐怕都难以认出松竹梅的身姿。
荷包是她亲手绣的,还是请教了鹿竹许久才有这样的成果。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荷包里面的东西才是她真正的心意。
她将荷包送给沈青砚,只看见他眼底泛起一层笑意:“岁岁何时还会针线功夫?”
“这可是我废了小半个月时日才完成的,你别嫌弃才好。”
他手心紧紧握着荷包,准备塞入袖内,以示珍视:“这是你第一次送我礼物,我珍惜还来不及,怎会嫌弃。”
然而手指在荷包上摩挲几下,他好奇起来:“里面还有东西?”
“打开看看。”
沈青砚十指修长灵活,很快就打开荷包,里面一张黄色符纸探出头来,符纸上亦是歪歪扭扭地画了许多图案,即使他见多识广,也认不出来。
想起岁岁的针线活,他忍不住试探着问:“这不会也是你画的吧?”
施停月立即嗔怪:“胡说什么呢,这可是平安符,当年我师父从云横山一位隐居老道那求来的,保佑我许多年了,现在我送给你,愿你去秦州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