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成蟜就没想过要刻意的除掉谁,一切的源头,那就是在他哥身上,只要他哥没事,找个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更何况,解决掉一个赵高,说不定还有张高,李高出来。
还不如让他阿兄多活几年呢,为扶苏打好扎实的基础,免得他刚称帝,底下的人就闹腾起来。
就好像现在这般,有成蟜的怀柔策略,外加秦国彪悍的武力值,让这些人根本不敢反抗。
黔首们吃饱喝足,也压根想不起来要反抗。
以如今的粮食收获,还有极低的税收,平稳的度过不是问题。
只要不是特别极端的天气,养活这些人,也算不得太困难。
公子高和兄弟公子将闾没见到成蟜,倒也没什么想法。
二人一个四岁一个五岁,对上八岁的长兄,满心满眼都是崇拜。
他们可是一直听兄长的故事长大的,聪明好学的兄长,怎么能不崇拜呢?
他们兄长小小年纪,便已经拜入大儒的门下,成为关门弟子。
在其中穿针引线的成蟜,直接就隐身了,根本没人知道他在其中的功劳。
扶苏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但作为兄长,他还是很习惯了,先带着弟弟妹妹们前去住的地方。
这城主府占地面积不小,足有好些院子组成。
“这两个临近的院子,就你们两个住了。”扶苏分配好院子,再带着妹妹前去其他的院子,对待妹妹,扶苏明显态度更好一些。
一直以来他季父的教导,对女孩子要温柔一些,不然讨不到老婆。
对此扶苏纳闷,他季父不也还是光棍吗?
反正听季父的准没错,扶苏就是这么乖的好孩子。
“兄长也住在这里吗?”小家伙不过三岁的模样,大概是因为口吃清楚,人还机灵,这才被送来了长安。
“对,我就住在前面一点,有什么事可以派人来寻我,若是我不在,可以找季父身边的侍从。”扶苏没说直接找成蟜,也察觉到,成蟜对待他和其他的弟弟妹妹们是不一样的。
“好。”小家伙认真点点头,由身边照顾的侍女,带着进了院子里。
安排好了一切,扶苏又去寻了成蟜。
“都安排好了?”成蟜托腮问道。
“安顿好了,他们都很听话。”扶苏想了想说道。
“听话就好,明日丢去学堂读书。”成蟜不在意的说道。
“季父是不喜欢他们吗?”扶苏好奇的询问。
“没有啊,为什么这么问?”成蟜意外的反问道。
“就是感觉,不喜欢。”扶苏眨巴了一下眼睛回答。
“对于我而言,他们就是陌生人,没有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成蟜认真的回答起来。
“可季父就喜欢扶苏。”扶苏困惑的继续问道。
“那是当然的啊,你可是我亲手养大的,那么小一点点,养到这么大呢。”成蟜在空中比划了一下扶苏当年的长度说道。
“在季父心目中,我是不同的吗?”扶苏眼睛亮晶晶的问道。
“那是当然,你以为养一个孩子容易吗?”成蟜当即说道,“你小时候身体还不是太好,时不时的要折腾一下人。”
“辛苦季父了。”扶苏满意的笑着说道。
“别想我说不辛苦,等你将来有孩子了,也要带上一整天试试!”成蟜吐槽的说道。
“季父,我还小呢。”扶苏无语,这说的是啥呢。
“所以我才说将来啊。”成蟜理直气壮的说道。
府上多了三个孩子,倒是热闹了不少,特别是小姑娘,在府中很是得宠。
没办法,男娃不稀罕,女娃还是很讨人喜欢的,更何况孩子只有三岁大,达不到最低上学的年纪。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倒是很适应学堂的生活,哪怕周围都是黔首出身的孩子。
那又如何?
二人甚至发现,黔首出身的孩子,比他们懂的还多。
比起在咸阳城的时候,反倒是长安城更自在,也更好玩。
除了读书识字,成蟜对学堂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德智体美劳全免发展!
天气好的时候,学堂就会组织人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玩矮一些的蹴鞠,没办法,目前没弄出有弹性的球。
但蹴鞠还是可以的,只是对脚下的功夫,比较考验了。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完全没有问题,自幼便开始习武的他们,对于蹴鞠玩的别提多溜了。
成蟜偶尔看到他们玩,也忍不住加入其中。
很快大家便熟悉了起来,两个娃娃也发现了,原来他们季父也是好厉害的,一点不像在咸阳的时候听说的那样。
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来说,季父太会玩了!喜欢!
几个奶娃娃不在乎你多么的有才华,会玩才是最厉害的!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113章
◎天降赐婚谁要成婚?◎
带娃的日子过的很快,成蟜时不时的还能听到一些前线的消息。
可他什么都做不了,最多就是保障前方部队的粮草补给充足,只要有他在,玲珑和将士们,就饿不了一顿!
跟赵国打仗,绝对是一件辛苦的事。
不过有楚国的经验,秦军这边也尝试,看看能不能引起黔首们的反抗,万一呢?
毕竟这可是省去了好几年拉扯打仗的方法,谁都没见识过,仗还能这么打的。
赵国还能坚持,多亏了古代消息不够灵通。
不然赵国的黔首们,早就反抗了,将这些压榨他们的贵族都给剁了。
不过,赵国的人消息不灵通,架不住秦兵可以宣传嘛。
每天拿着个大喇叭,在那叭叭的喊,有点啥事都传到城内当中去了。
什么分田分地分钱的,谁能忍得住诱惑?
一些人就算不敢明目张胆的来,但可以偷偷摸摸的。
“这还是打仗吗?”扶苏无言,每次看到秦国攻打赵国的书信,他都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当年他阿父的军队,也没这么快踏平赵国吧?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赵国应该是秦王政二十五年的时候。
缩短十年的时间?
这已经不是过分能形容的,扶苏听到最后都麻木了。
也就他小叔嘎嘎乐,哦,还有他的弟弟妹妹们。
啥事都不知道,就跟着成蟜傻乐。
“你还小呢,不需要想的太多。”成蟜揉了一把扶苏的小脑袋瓜说道,“如今我大秦兵强马壮,打仗迅速才是正常。”
“季父说的对。”扶苏听了成蟜的话,转念一想,确实如此。
正因为粮草充裕,所有人的人都能吃饱,才能有这力气。
秦军以前就神勇,如今又能吃饱穿暖,自然无惧其他。
与其他国的纷争不断,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事。
扶苏不是一般孩子,很快就想通了,他能怎么办,当然是努力的学习,让黔首们在他的治理下,平静的生活。
西北地区比较冷,到冬天打仗,就比较辛苦了。
成蟜那毛毡也派上了用处,大秦军营的帐篷,就是用毛毡做成的。
每年要吃掉那么多的羊,还不能将羊毛派上用处了?
羊肉一直以来,那都是最受欢迎的肉类,远超过猪肉和鸡鸭鱼肉。
黔首们生活质量上去了以后,那自然是更追求羊肉了。
成蟜的养殖场,除了努力养猪以外,还要养羊,当然了,还有羊可以放养的地方,专门种植放牧用的草。
一旦放牧吃的差不多了,必须换去其他的地方,避免过度放牧。
现在的人没有保护环境的明确意识,但模糊是有那么点概念的。
只不过成蟜下令,让所有人都遵守罢了。
黔首们不需要懂得道理,只是听话这一点,就足够了。
“阿兄来信了。”蒙毅对成蟜说道,并且送上了信件。
“专门写给我的?”成蟜纳闷的问道,不解蒙恬为啥给他写信。
毕竟他们虽然是朋友,但也没有到通信的地步。
成蟜身边的人都知道一点,成蟜不爱写信,哦,除了给他阿兄以外。
对嬴政,成蟜无论是告状还是邀功,那写的别提多勤快了。
“对,专门写给你的。”蒙毅点点头,他是一点都不吃味。
“那拿来瞧瞧。”成蟜伸手,接过了蒙毅递来的信。
如今的信件可不像以前,都是那竹简,要么写的字少点,但凡多啰嗦两句,这信根本送不起。
而成蟜接到手里的信,薄薄的一份,看起来也没写几个字。
打开了信封,拿出里面的纸,确实很薄,没多少字来着。
“你哥是几个意思?”成蟜捏着那信纸问一旁的蒙毅。
“嗯,让你多送点毛毡帐篷和毛毡地毯?”蒙毅也是无语,这还用写给成蟜吗?“哦,顺便告状呢。”
“告状?”成蟜眨巴眼睛问道。
更何况,解决掉一个赵高,说不定还有张高,李高出来。
还不如让他阿兄多活几年呢,为扶苏打好扎实的基础,免得他刚称帝,底下的人就闹腾起来。
就好像现在这般,有成蟜的怀柔策略,外加秦国彪悍的武力值,让这些人根本不敢反抗。
黔首们吃饱喝足,也压根想不起来要反抗。
以如今的粮食收获,还有极低的税收,平稳的度过不是问题。
只要不是特别极端的天气,养活这些人,也算不得太困难。
公子高和兄弟公子将闾没见到成蟜,倒也没什么想法。
二人一个四岁一个五岁,对上八岁的长兄,满心满眼都是崇拜。
他们可是一直听兄长的故事长大的,聪明好学的兄长,怎么能不崇拜呢?
他们兄长小小年纪,便已经拜入大儒的门下,成为关门弟子。
在其中穿针引线的成蟜,直接就隐身了,根本没人知道他在其中的功劳。
扶苏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但作为兄长,他还是很习惯了,先带着弟弟妹妹们前去住的地方。
这城主府占地面积不小,足有好些院子组成。
“这两个临近的院子,就你们两个住了。”扶苏分配好院子,再带着妹妹前去其他的院子,对待妹妹,扶苏明显态度更好一些。
一直以来他季父的教导,对女孩子要温柔一些,不然讨不到老婆。
对此扶苏纳闷,他季父不也还是光棍吗?
反正听季父的准没错,扶苏就是这么乖的好孩子。
“兄长也住在这里吗?”小家伙不过三岁的模样,大概是因为口吃清楚,人还机灵,这才被送来了长安。
“对,我就住在前面一点,有什么事可以派人来寻我,若是我不在,可以找季父身边的侍从。”扶苏没说直接找成蟜,也察觉到,成蟜对待他和其他的弟弟妹妹们是不一样的。
“好。”小家伙认真点点头,由身边照顾的侍女,带着进了院子里。
安排好了一切,扶苏又去寻了成蟜。
“都安排好了?”成蟜托腮问道。
“安顿好了,他们都很听话。”扶苏想了想说道。
“听话就好,明日丢去学堂读书。”成蟜不在意的说道。
“季父是不喜欢他们吗?”扶苏好奇的询问。
“没有啊,为什么这么问?”成蟜意外的反问道。
“就是感觉,不喜欢。”扶苏眨巴了一下眼睛回答。
“对于我而言,他们就是陌生人,没有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成蟜认真的回答起来。
“可季父就喜欢扶苏。”扶苏困惑的继续问道。
“那是当然的啊,你可是我亲手养大的,那么小一点点,养到这么大呢。”成蟜在空中比划了一下扶苏当年的长度说道。
“在季父心目中,我是不同的吗?”扶苏眼睛亮晶晶的问道。
“那是当然,你以为养一个孩子容易吗?”成蟜当即说道,“你小时候身体还不是太好,时不时的要折腾一下人。”
“辛苦季父了。”扶苏满意的笑着说道。
“别想我说不辛苦,等你将来有孩子了,也要带上一整天试试!”成蟜吐槽的说道。
“季父,我还小呢。”扶苏无语,这说的是啥呢。
“所以我才说将来啊。”成蟜理直气壮的说道。
府上多了三个孩子,倒是热闹了不少,特别是小姑娘,在府中很是得宠。
没办法,男娃不稀罕,女娃还是很讨人喜欢的,更何况孩子只有三岁大,达不到最低上学的年纪。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倒是很适应学堂的生活,哪怕周围都是黔首出身的孩子。
那又如何?
二人甚至发现,黔首出身的孩子,比他们懂的还多。
比起在咸阳城的时候,反倒是长安城更自在,也更好玩。
除了读书识字,成蟜对学堂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德智体美劳全免发展!
天气好的时候,学堂就会组织人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玩矮一些的蹴鞠,没办法,目前没弄出有弹性的球。
但蹴鞠还是可以的,只是对脚下的功夫,比较考验了。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完全没有问题,自幼便开始习武的他们,对于蹴鞠玩的别提多溜了。
成蟜偶尔看到他们玩,也忍不住加入其中。
很快大家便熟悉了起来,两个娃娃也发现了,原来他们季父也是好厉害的,一点不像在咸阳的时候听说的那样。
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来说,季父太会玩了!喜欢!
几个奶娃娃不在乎你多么的有才华,会玩才是最厉害的!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113章
◎天降赐婚谁要成婚?◎
带娃的日子过的很快,成蟜时不时的还能听到一些前线的消息。
可他什么都做不了,最多就是保障前方部队的粮草补给充足,只要有他在,玲珑和将士们,就饿不了一顿!
跟赵国打仗,绝对是一件辛苦的事。
不过有楚国的经验,秦军这边也尝试,看看能不能引起黔首们的反抗,万一呢?
毕竟这可是省去了好几年拉扯打仗的方法,谁都没见识过,仗还能这么打的。
赵国还能坚持,多亏了古代消息不够灵通。
不然赵国的黔首们,早就反抗了,将这些压榨他们的贵族都给剁了。
不过,赵国的人消息不灵通,架不住秦兵可以宣传嘛。
每天拿着个大喇叭,在那叭叭的喊,有点啥事都传到城内当中去了。
什么分田分地分钱的,谁能忍得住诱惑?
一些人就算不敢明目张胆的来,但可以偷偷摸摸的。
“这还是打仗吗?”扶苏无言,每次看到秦国攻打赵国的书信,他都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当年他阿父的军队,也没这么快踏平赵国吧?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赵国应该是秦王政二十五年的时候。
缩短十年的时间?
这已经不是过分能形容的,扶苏听到最后都麻木了。
也就他小叔嘎嘎乐,哦,还有他的弟弟妹妹们。
啥事都不知道,就跟着成蟜傻乐。
“你还小呢,不需要想的太多。”成蟜揉了一把扶苏的小脑袋瓜说道,“如今我大秦兵强马壮,打仗迅速才是正常。”
“季父说的对。”扶苏听了成蟜的话,转念一想,确实如此。
正因为粮草充裕,所有人的人都能吃饱,才能有这力气。
秦军以前就神勇,如今又能吃饱穿暖,自然无惧其他。
与其他国的纷争不断,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事。
扶苏不是一般孩子,很快就想通了,他能怎么办,当然是努力的学习,让黔首们在他的治理下,平静的生活。
西北地区比较冷,到冬天打仗,就比较辛苦了。
成蟜那毛毡也派上了用处,大秦军营的帐篷,就是用毛毡做成的。
每年要吃掉那么多的羊,还不能将羊毛派上用处了?
羊肉一直以来,那都是最受欢迎的肉类,远超过猪肉和鸡鸭鱼肉。
黔首们生活质量上去了以后,那自然是更追求羊肉了。
成蟜的养殖场,除了努力养猪以外,还要养羊,当然了,还有羊可以放养的地方,专门种植放牧用的草。
一旦放牧吃的差不多了,必须换去其他的地方,避免过度放牧。
现在的人没有保护环境的明确意识,但模糊是有那么点概念的。
只不过成蟜下令,让所有人都遵守罢了。
黔首们不需要懂得道理,只是听话这一点,就足够了。
“阿兄来信了。”蒙毅对成蟜说道,并且送上了信件。
“专门写给我的?”成蟜纳闷的问道,不解蒙恬为啥给他写信。
毕竟他们虽然是朋友,但也没有到通信的地步。
成蟜身边的人都知道一点,成蟜不爱写信,哦,除了给他阿兄以外。
对嬴政,成蟜无论是告状还是邀功,那写的别提多勤快了。
“对,专门写给你的。”蒙毅点点头,他是一点都不吃味。
“那拿来瞧瞧。”成蟜伸手,接过了蒙毅递来的信。
如今的信件可不像以前,都是那竹简,要么写的字少点,但凡多啰嗦两句,这信根本送不起。
而成蟜接到手里的信,薄薄的一份,看起来也没写几个字。
打开了信封,拿出里面的纸,确实很薄,没多少字来着。
“你哥是几个意思?”成蟜捏着那信纸问一旁的蒙毅。
“嗯,让你多送点毛毡帐篷和毛毡地毯?”蒙毅也是无语,这还用写给成蟜吗?“哦,顺便告状呢。”
“告状?”成蟜眨巴眼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