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服侍?不需要啊,你们留下,也不是为了服侍君上的啊。”玲珑忍着笑意回答。
“什么?”众人不解的问道。
“你们先熟悉熟悉环境,这里是每人一间房,还是你们喜欢合住一间的?”玲珑没去给她们解答,而是自顾自的推开一间房问道。
“喜欢自己一间的。”众人摇头,都不想和其他人合住。
本来都是家中千娇百宠出来的,谁乐意跟其他人住在一起,万一性格合不来怎么办。
初来乍到的,还是自己住最省心。
“这边没有地方开火做饭,所以吃饭都是要去食堂的。”玲珑继续说道,“我先带你们去食堂看看。”
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
来到大食堂,这边正好准备开饭,玲珑便指着那边的餐盘说道,“每个人可以拿一个餐盘和一个碗去打饭。”
这些贵女们长这么大,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大锅饭。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个个都老实的去打饭。
等打完饭坐下来,有人尝了一口,顿时脸色大变。
“怎么了?”众人围坐着,看她的表情,不禁紧张的问道。
“好好吃!”只来得及说出三个字,开始赶紧扒拉米饭吃。
作为楚国人,她们自然是更喜欢米饭多一些,玲珑跟她们一起用餐,拿的是扛饿的馒头。
有一个带头吃的,其他人自然是埋头苦吃。
谁也顾不上说话了,来长安的第一顿饭,竟会是这样的。
众人吃饱喝足,总算是对留在长安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期待。
要是都像今天这顿,好像留下来也不错?
玲珑也是无语,之前都还哭哭啼啼,要不就是愁眉苦脸的人,现在吃了一顿饭,直接来了个大变脸。
早知道她就直接带她们来吃饭了,多余带她们溜这么一大圈。
接着自然是出去溜达,消消食,吃这么多,玲珑都担心她们消化不良。
“这边是学堂。”玲珑指着之前的母校,对众人介绍的说道。
“学堂?”不少人听到那朗朗书声,不禁有些好奇。
“没错,长安的孩子,年满六岁必须进入学堂启蒙。”玲珑认真的回答说道。
“所有人?”听到这话,众人都惊呆了。
读书难道不是,只有贵族才能有的?
“当然,都说了是长安年满六岁的孩子了。”玲珑一脸这有什么的表情说道。
这已经是足够让在场的所有人,震惊许久了。
适应了两天后,楚国的贵女们算是发现了,这长安君是真没看上她们。
严格来说,也是看上她们的了,不过看上的是她们干活的能力。
但她们也因此获得了自由,除了每天的工作时间,其他时候,她们有空可以去街上闲逛。
休息日拉上三五好友,在长安的街道上,看着那些新奇的事物,竟比在楚国的时候,更加的快乐。
自由的滋味,一旦体会过,再也无法回去做她的笼中鸟了。
“她们适应的怎么样?”成蟜对玲珑询问道。
“都挺好的,去了不同的部门,有几个天赋不错的,我给带回学院继续升造了。”玲珑如实回答。
“不错啊,要是阿兄能多送点这样的人才来就好了。”成蟜更满意了,才一百多人,根本不够用。
当然了,城外的万把楚兵不算,这些都是过来改造的。
阿兄也是够讲义气的,在收割需要人手的时候,送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楚人这辈子都没见识过,这么多的粮食,而且还是五花八门的,跟他们那边常见的完全不同。
这什么玉米土豆红薯的,见都没见过。
采摘的当天,战俘营就直接做给他们尝尝,怎么说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些楚人第一次吃的这么饱,以前当兵为了混口饭吃,但是要想吃饱,那就是痴人做梦。
唯有贵族才有资格吃饱,甚至是吃好。
在亲眼见识过,长安这边种植粮食的产量,楚人也就不反抗了。
神经,能够吃饱穿暖,为什么要反抗?
而且长安远没有他们所说的那般恐怖,谁都听说过,秦国酷吏的事。
可来了此地发现,好像并没有那么的夸张。
最起码在长安城周遭的村落,人人都过着富足的生活。
让楚人心动的,还得是当地人,有不少以前也是战俘。
如今都在本地安家落户,哪怕是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还是有一些基本保障的。
在长安,就算是招婿,也不允许对上门女婿非打即骂,否则女婿是可以上告。
本来就是,给你们当女婿,又不是卖身的奴隶。
事实上在长安境内,奴隶是不允许买卖的。
一旦被发现,后果很严重。
无论是买还是卖奴隶的人,都会被关进大牢,流放不说,还要没收家产。
有这一条,就没人敢在长安犯事。
毕竟代价太大,实在是扛不住。
更严苛的还有伤害,若是有人对幼女或者欺凌女子,那结果就是鞭刑。
沾了盐水的鞭子,抽起来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皮开肉绽不说,还是当着全城黔首的面,一鞭子下去,没人不讨饶的。
至今为止,长安城只出现过一例,也足够让全城的人都记忆犹新。
谁也不想上去尝试,毕竟这不光没有尊严,身心都受到伤害。
被扒光绑在木架子上,让全城的人围观,以后怕是别想做人了。
或许也有人会觉得小题大做了,但成蟜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些事可以做,但有些事,手都别伸出来,小心给剁了!
长安城如今的治安好,是因为大家的道德底线高吗?
想多了,是不想被绑起来抽鞭子而已。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103章
◎经国巨贾吕不韦!!◎
楚人适应了长安城的生活以后,发现秦人的律法严苛,也是有严苛的好处的。
最起码出门比较安全,压根没人敢违法乱纪。
对女子更是宽容,谁也不敢打扰街上的女子,骚扰女子的下场,不是谁都扛得住的。
即便楚人们没见识过那场刑罚,光听着都觉得害怕。
但不是她们害怕,而是作奸犯科之人,对普通的黔首来说,只有满满的安全感。
到了晚上,她们所住的地区,大门处也会落锁,根本无人可以进出。
当然了,街道上还是可以行动的,并不会给人坐牢的感觉。
在属于坊街的内部,其实也都是有一些店面的,主要售卖的,是人们平时所需。
杂货店的存在,就是很全面,衣食住行用的,基本都可以买的到,只是数量不会太多,品种也比较少。
只不过是给人应急,真的是需要量大,可以在白天前往集市,那里开着城中最大的商铺,不同的商铺卖不同的东西。
也不是完全没有相同的,基本都是分开的,不会距离太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毕竟为了钱财,很多人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
这还是管理严苛的长安城,换了其他地方更加的无法无天。
成蟜专门成立的户部,就是针对长安管理钱财方面的。
商铺若是敢以次充好,被人投诉的话,绝对是他们吃不消的事。
只要查明属实,便不能再在长安城内做生意。
秦王政十二年夏大旱
无数人都庆幸着,当年成蟜坚持要挖水库,万人挖出来的水库,如今保证了长安境内的农田灌溉。
事实上,光一个水库怎么够,在第一个建完后,反正有的是战俘,成蟜连修了五个水库,在长安不同的位置。
正因为如此,长安在遇上旱情丝毫不慌,虽说粮食产量稍微受到一点影响。
比起某些地方粮食减量一大半,长安已经算是非常好了。
本身长安的粮食产量,都属于秦国当中遥遥领先的存在。
光是那玉米土豆,就足够养活不少的黔首了。
早先还拿下了新郑,种植小麦更是有成蟜的人派去指导,产量直接翻倍。
成蟜被不少人立长生牌,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不少黔首眼里,这哪里是长安君,这就是谷神啊。
除了长安本地,其他地方大旱产量减少,但也还能活。
只是蝗虫一来,不少人都崩溃了。
没人想的到,当初大王要他们各家各户养的鸡鸭鹅,居然就派上了用处。
在蝗虫还没变成毒虫前,鸡鸭鹅怎么可能放过如此美味。
这下倒是,让黔首们省去了饲料的压力,还获得了肥鸡肥鸭。
“其他地方的旱情如何?蝗灾怎么样?”成蟜也是关心的,毕竟要是其他地方的粮食收不上,他们也能抽调出一部分来顶一下。
“君上放心,蝗灾情况并不算太严重。”蒙毅笑着回答。“而且大王已经下令,让各州都挖水库储水,相信不久的将来,旱灾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什么?”众人不解的问道。
“你们先熟悉熟悉环境,这里是每人一间房,还是你们喜欢合住一间的?”玲珑没去给她们解答,而是自顾自的推开一间房问道。
“喜欢自己一间的。”众人摇头,都不想和其他人合住。
本来都是家中千娇百宠出来的,谁乐意跟其他人住在一起,万一性格合不来怎么办。
初来乍到的,还是自己住最省心。
“这边没有地方开火做饭,所以吃饭都是要去食堂的。”玲珑继续说道,“我先带你们去食堂看看。”
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
来到大食堂,这边正好准备开饭,玲珑便指着那边的餐盘说道,“每个人可以拿一个餐盘和一个碗去打饭。”
这些贵女们长这么大,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大锅饭。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个个都老实的去打饭。
等打完饭坐下来,有人尝了一口,顿时脸色大变。
“怎么了?”众人围坐着,看她的表情,不禁紧张的问道。
“好好吃!”只来得及说出三个字,开始赶紧扒拉米饭吃。
作为楚国人,她们自然是更喜欢米饭多一些,玲珑跟她们一起用餐,拿的是扛饿的馒头。
有一个带头吃的,其他人自然是埋头苦吃。
谁也顾不上说话了,来长安的第一顿饭,竟会是这样的。
众人吃饱喝足,总算是对留在长安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期待。
要是都像今天这顿,好像留下来也不错?
玲珑也是无语,之前都还哭哭啼啼,要不就是愁眉苦脸的人,现在吃了一顿饭,直接来了个大变脸。
早知道她就直接带她们来吃饭了,多余带她们溜这么一大圈。
接着自然是出去溜达,消消食,吃这么多,玲珑都担心她们消化不良。
“这边是学堂。”玲珑指着之前的母校,对众人介绍的说道。
“学堂?”不少人听到那朗朗书声,不禁有些好奇。
“没错,长安的孩子,年满六岁必须进入学堂启蒙。”玲珑认真的回答说道。
“所有人?”听到这话,众人都惊呆了。
读书难道不是,只有贵族才能有的?
“当然,都说了是长安年满六岁的孩子了。”玲珑一脸这有什么的表情说道。
这已经是足够让在场的所有人,震惊许久了。
适应了两天后,楚国的贵女们算是发现了,这长安君是真没看上她们。
严格来说,也是看上她们的了,不过看上的是她们干活的能力。
但她们也因此获得了自由,除了每天的工作时间,其他时候,她们有空可以去街上闲逛。
休息日拉上三五好友,在长安的街道上,看着那些新奇的事物,竟比在楚国的时候,更加的快乐。
自由的滋味,一旦体会过,再也无法回去做她的笼中鸟了。
“她们适应的怎么样?”成蟜对玲珑询问道。
“都挺好的,去了不同的部门,有几个天赋不错的,我给带回学院继续升造了。”玲珑如实回答。
“不错啊,要是阿兄能多送点这样的人才来就好了。”成蟜更满意了,才一百多人,根本不够用。
当然了,城外的万把楚兵不算,这些都是过来改造的。
阿兄也是够讲义气的,在收割需要人手的时候,送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楚人这辈子都没见识过,这么多的粮食,而且还是五花八门的,跟他们那边常见的完全不同。
这什么玉米土豆红薯的,见都没见过。
采摘的当天,战俘营就直接做给他们尝尝,怎么说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些楚人第一次吃的这么饱,以前当兵为了混口饭吃,但是要想吃饱,那就是痴人做梦。
唯有贵族才有资格吃饱,甚至是吃好。
在亲眼见识过,长安这边种植粮食的产量,楚人也就不反抗了。
神经,能够吃饱穿暖,为什么要反抗?
而且长安远没有他们所说的那般恐怖,谁都听说过,秦国酷吏的事。
可来了此地发现,好像并没有那么的夸张。
最起码在长安城周遭的村落,人人都过着富足的生活。
让楚人心动的,还得是当地人,有不少以前也是战俘。
如今都在本地安家落户,哪怕是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还是有一些基本保障的。
在长安,就算是招婿,也不允许对上门女婿非打即骂,否则女婿是可以上告。
本来就是,给你们当女婿,又不是卖身的奴隶。
事实上在长安境内,奴隶是不允许买卖的。
一旦被发现,后果很严重。
无论是买还是卖奴隶的人,都会被关进大牢,流放不说,还要没收家产。
有这一条,就没人敢在长安犯事。
毕竟代价太大,实在是扛不住。
更严苛的还有伤害,若是有人对幼女或者欺凌女子,那结果就是鞭刑。
沾了盐水的鞭子,抽起来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皮开肉绽不说,还是当着全城黔首的面,一鞭子下去,没人不讨饶的。
至今为止,长安城只出现过一例,也足够让全城的人都记忆犹新。
谁也不想上去尝试,毕竟这不光没有尊严,身心都受到伤害。
被扒光绑在木架子上,让全城的人围观,以后怕是别想做人了。
或许也有人会觉得小题大做了,但成蟜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些事可以做,但有些事,手都别伸出来,小心给剁了!
长安城如今的治安好,是因为大家的道德底线高吗?
想多了,是不想被绑起来抽鞭子而已。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103章
◎经国巨贾吕不韦!!◎
楚人适应了长安城的生活以后,发现秦人的律法严苛,也是有严苛的好处的。
最起码出门比较安全,压根没人敢违法乱纪。
对女子更是宽容,谁也不敢打扰街上的女子,骚扰女子的下场,不是谁都扛得住的。
即便楚人们没见识过那场刑罚,光听着都觉得害怕。
但不是她们害怕,而是作奸犯科之人,对普通的黔首来说,只有满满的安全感。
到了晚上,她们所住的地区,大门处也会落锁,根本无人可以进出。
当然了,街道上还是可以行动的,并不会给人坐牢的感觉。
在属于坊街的内部,其实也都是有一些店面的,主要售卖的,是人们平时所需。
杂货店的存在,就是很全面,衣食住行用的,基本都可以买的到,只是数量不会太多,品种也比较少。
只不过是给人应急,真的是需要量大,可以在白天前往集市,那里开着城中最大的商铺,不同的商铺卖不同的东西。
也不是完全没有相同的,基本都是分开的,不会距离太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毕竟为了钱财,很多人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
这还是管理严苛的长安城,换了其他地方更加的无法无天。
成蟜专门成立的户部,就是针对长安管理钱财方面的。
商铺若是敢以次充好,被人投诉的话,绝对是他们吃不消的事。
只要查明属实,便不能再在长安城内做生意。
秦王政十二年夏大旱
无数人都庆幸着,当年成蟜坚持要挖水库,万人挖出来的水库,如今保证了长安境内的农田灌溉。
事实上,光一个水库怎么够,在第一个建完后,反正有的是战俘,成蟜连修了五个水库,在长安不同的位置。
正因为如此,长安在遇上旱情丝毫不慌,虽说粮食产量稍微受到一点影响。
比起某些地方粮食减量一大半,长安已经算是非常好了。
本身长安的粮食产量,都属于秦国当中遥遥领先的存在。
光是那玉米土豆,就足够养活不少的黔首了。
早先还拿下了新郑,种植小麦更是有成蟜的人派去指导,产量直接翻倍。
成蟜被不少人立长生牌,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不少黔首眼里,这哪里是长安君,这就是谷神啊。
除了长安本地,其他地方大旱产量减少,但也还能活。
只是蝗虫一来,不少人都崩溃了。
没人想的到,当初大王要他们各家各户养的鸡鸭鹅,居然就派上了用处。
在蝗虫还没变成毒虫前,鸡鸭鹅怎么可能放过如此美味。
这下倒是,让黔首们省去了饲料的压力,还获得了肥鸡肥鸭。
“其他地方的旱情如何?蝗灾怎么样?”成蟜也是关心的,毕竟要是其他地方的粮食收不上,他们也能抽调出一部分来顶一下。
“君上放心,蝗灾情况并不算太严重。”蒙毅笑着回答。“而且大王已经下令,让各州都挖水库储水,相信不久的将来,旱灾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