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这主父可是好人呐,不光给了他们粮食,还带着他们种地,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分了土地。
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了那么点,居然四国不要脸,联合起来打他们?!
当即众人愤怒,这些所谓的贵族,就是见不得他们有一点好的!
不少人甚至自发的阻止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们真这么说?”成蟜倒是有些意外,但心中还是很感动的。
他感觉新郑这边的人们,已经接受了自己。
要是拿他当外人,不可能愿意帮忙。
“真这么说的。”随从点点头说道。
“暂时没什么事,等那些人来了再说吧。”成蟜想了一下说道,“嗯,可以让他们帮忙解决这么些人的做饭问题。”
“唯。”随从听话的走了。
早在看到狼烟,城外的养殖场,已经有人过去,将所有的牲畜都给运进城内,面得被那些家伙给宰杀了。
这可都是肉,浪费不了一点!
给自己人吃可以,给那帮来攻打他们的人吃?绝无可能!
所以城中这几天,吃的都挺好,一直到他们被军队包围了,依然一点都不虚。
先不说粮仓满满当当的,其次城中还有一大片的菜地,甚至是城中还有足够的水源,真是一点都不带怕的。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77章
◎听说他不学无术!!◎
为了打仗,成蟜还特意穿上了崭新的铠甲。
连玲珑都穿上了独属于她定制的铠甲,毕竟六岁的崽崽,人小小的一只,一般的铠甲也套不上去。
这一大一小,站在城墙上,对于底下包围住他们的大军,丝毫不慌。
慌啥子?
别看对方人数众多,但武器上,明显成蟜这边更加的精良,只要守好城,根本不带怕的。
光是城中的存粮,这帮家伙就算围个一年半载,他这边也不虚。
更何况如今秦军已经包抄,反过来去了那魏、赵、卫、楚四国,真当他年纪小好欺负?
他只是年纪小,又不是真的软柿子,让人随意拿捏。
“君上,您还是先下去休息吧,站在这,不累吗?”
“不累啊,这么高,他们的箭也上不来。”成蟜叉腰,他为什么要让人在大半年的时间,加固城墙,不光加固还加高,不就是为了今天。
“但他们有投石机……”蒙毅无语的表示。
“我们也有连弩啊。”成蟜眨巴眨巴眼睛,只要瞄准了投石机打,他就不信了,这些投石机还能继续使用。
“但您的身份不同,您的安危最重要。”蒙毅可不放心,万一伤到碰到,那他可真要提头去见大王了。
“行行行,我下去还不行嘛。”成蟜直接讨饶,十几岁的年纪,咋能这么啰嗦呢?
扛不住他只能跑路,蒙毅倒是肉眼可见的放松下来。
没有成蟜的捣乱,打仗那不就轻轻松松!
魏、赵、卫、楚四国来人,似乎没打算马上开战,光是围了新郑。
至于新郑范围内的村落,他们基本也就搜出点剩的不多的食物。
根本不够他们军队吃,不少人也纳闷了,等秋收过来,不就是为了,能弄点免费的粮食嘛。
怎么搜了半天,啥吃食都没有。
他们哪里知道成蟜在一开始,统一收割后,然后按照不同的人,分下去粮食。
这不粮食才刚收获没多久,有些粮食都还没晒干呢。
没晒干的粮食,可不能分发下去。
至于贪墨,谁都不相信,长安君会贪墨他们的粮食。
重要的是这些粮食,本就是属于长安君的。
良种都是成蟜提供给他们,手把手的教着种植起来。
现在新郑被围,黔首都安全的在城内避祸。
若是他们在城外,此刻已经不敢去想……
毕竟战祸发生,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这些黔首。
谁会在意他们的生死?
有一个人,他们的主父!
黔首也有属于他们的作用,城内安全,但他们也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么多人,浪费劳动力是可耻的。
老弱妇孺纷纷拿起毛线针,这是成蟜派人,分发给他们的工作,只要做的好的,都可以领取报酬。
谁能想到,进城避祸,居然还能找到工作。
至少不是白吃饭的了,黔首们也能安心一些。
成蟜回了王宫,没有蒙毅在,这工作量瞬间增长。
摸着光滑的下巴,蒙毅这个小子,不会是不想干活,才把他赶回来的吧?
可恶,蒙毅你小子学坏了!
但成蟜不能蹦跶起来,去找蒙毅算账,看了一眼干活的人,还是分担工作的人不够多啊。
“学堂那边怎么样了?”成蟜关心起新郑小孩子读书的问题。
城内的黔首,基本上满六岁到十岁的孩子,都进入学堂读书识字。
对于难得的机会,没有哪个傻子会放过。
这又是前韩国的国都,自然有不少的黔首带着孩子来。
多亏当初他阿兄,将前韩国的勋贵都迁走去了咸阳,不然他都没有这么多地方安置这些小娃娃。
选了一座大宅子居然还不够装,成蟜直接将两座宅子打通了以后,一部分用来上课,一部分成为了宿舍。
这集体宿舍,连上下铺都被工匠做了出来。
好在学堂也不是一年到头都上学的,不然要累死做先生的姑娘们。
“之前说进展顺利,孩子们读书很认真。”成蟜的随从之一,也是当初在长安城内,有幸读书的第一批孩子,他脸上洋溢着笑容回答。
“那便好,孩子们读书,还是要时刻关注的,吃食也不能亏待了。”成蟜点点头,如今韩国提前被灭了,那么原本韩国的黔首,也就是属于他大秦的黔首了。
不必分什么韩国秦国的,都是他大秦的黔首。
只是关于教导孩子的书籍,成蟜不可能放任她们随便弄。
成蟜都有严格的监督,书籍都是从长安运送过来,系统扫描过,确认没有问题的。
就连上课,成蟜偶尔也会带着玲珑前去旁听,当然了,是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
将来为啥他哥要焚书坑儒,多数都是吞并其他国家,留下来的问题。
焚的都是一些歪理邪说,然后造反的书籍,他哥留着才叫奇怪呢。
更何况统一文字,本就是大功一件!
至少对成蟜来说,绝对是大好事,学秦国以外的文字,简直是要了他小命了。
新郑城外大军围拢,看似剑拔弩张,实际上城内的气氛一点都不紧张。
到了饭点,便有人敲锣打鼓,让人去排队领饭。
吃饱喝足自己洗了自己吃的碗,还得放好了,回头还要继续使用的。
至于为啥不是集体回收碗筷,成蟜也考虑到人们的体质,万一要是有点什么疾病,很容易交叉感染。
可惜这年头医者太少了,主要是能正经看病的,更是少的可怜。
成蟜之前培养的,还远不能独自出来看病。
还得跟着他们的师父,再多练上两年。
不过相信也快了,他可是挑选了,最为机灵的一些孩子去学的医。
这年头可没啥职业歧视,只要是能学的,黔首都有一颗好学的心。
成蟜将在王宫中的医者集中起来,也不过是三五个人,教考了一下他们的学识,怎么说呢,能用,但算不得太高明。
他能怎么办,让随行的医者,给他们上课!
随行的医者带了两个徒弟,原本是给军队看病的,意外多了个工作,教王宫的医者。
所幸有成蟜的言传身教,他们都没有什么隔阂芥蒂,毕竟君上说了,学会的越多,才更安全。
至于什么只有他们会,其他人不会,这样的思想要不得。
天下的人这么多,会的医者只有一个,看得完吗?
根本无法想象好吗!
特别是在长安城的时候,医馆每天病患不少,真要他们会,其他人不会,想累死谁呢?
更别说,他们偶尔还要担任军医,那就更累人了。
如果可以,成蟜随行的医者,恨不得能多来点帮手,也能让他有时间,研究点别的东西。
按照这么下去,他们除了外伤的熟练度,其他啥都研究不起来!
这不,医者身边多了二十来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些都是年纪太大,读书读不进去,但又还算伶俐的。
“你们先学如何清理伤口吧。”医者清楚,君上让他们过来学的,肯定不是一般的看病治疗。
要打仗了,又送来一些人,学会包扎很重要。
原本这些孩子也不会来,这不是跟着父母逃命进的城内。
这么半大的孩子,说年纪大,又不够去干活的,直接给丢来医馆。
二十来个人,都老实巴交的,听着医者的吩咐。
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了那么点,居然四国不要脸,联合起来打他们?!
当即众人愤怒,这些所谓的贵族,就是见不得他们有一点好的!
不少人甚至自发的阻止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们真这么说?”成蟜倒是有些意外,但心中还是很感动的。
他感觉新郑这边的人们,已经接受了自己。
要是拿他当外人,不可能愿意帮忙。
“真这么说的。”随从点点头说道。
“暂时没什么事,等那些人来了再说吧。”成蟜想了一下说道,“嗯,可以让他们帮忙解决这么些人的做饭问题。”
“唯。”随从听话的走了。
早在看到狼烟,城外的养殖场,已经有人过去,将所有的牲畜都给运进城内,面得被那些家伙给宰杀了。
这可都是肉,浪费不了一点!
给自己人吃可以,给那帮来攻打他们的人吃?绝无可能!
所以城中这几天,吃的都挺好,一直到他们被军队包围了,依然一点都不虚。
先不说粮仓满满当当的,其次城中还有一大片的菜地,甚至是城中还有足够的水源,真是一点都不带怕的。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77章
◎听说他不学无术!!◎
为了打仗,成蟜还特意穿上了崭新的铠甲。
连玲珑都穿上了独属于她定制的铠甲,毕竟六岁的崽崽,人小小的一只,一般的铠甲也套不上去。
这一大一小,站在城墙上,对于底下包围住他们的大军,丝毫不慌。
慌啥子?
别看对方人数众多,但武器上,明显成蟜这边更加的精良,只要守好城,根本不带怕的。
光是城中的存粮,这帮家伙就算围个一年半载,他这边也不虚。
更何况如今秦军已经包抄,反过来去了那魏、赵、卫、楚四国,真当他年纪小好欺负?
他只是年纪小,又不是真的软柿子,让人随意拿捏。
“君上,您还是先下去休息吧,站在这,不累吗?”
“不累啊,这么高,他们的箭也上不来。”成蟜叉腰,他为什么要让人在大半年的时间,加固城墙,不光加固还加高,不就是为了今天。
“但他们有投石机……”蒙毅无语的表示。
“我们也有连弩啊。”成蟜眨巴眨巴眼睛,只要瞄准了投石机打,他就不信了,这些投石机还能继续使用。
“但您的身份不同,您的安危最重要。”蒙毅可不放心,万一伤到碰到,那他可真要提头去见大王了。
“行行行,我下去还不行嘛。”成蟜直接讨饶,十几岁的年纪,咋能这么啰嗦呢?
扛不住他只能跑路,蒙毅倒是肉眼可见的放松下来。
没有成蟜的捣乱,打仗那不就轻轻松松!
魏、赵、卫、楚四国来人,似乎没打算马上开战,光是围了新郑。
至于新郑范围内的村落,他们基本也就搜出点剩的不多的食物。
根本不够他们军队吃,不少人也纳闷了,等秋收过来,不就是为了,能弄点免费的粮食嘛。
怎么搜了半天,啥吃食都没有。
他们哪里知道成蟜在一开始,统一收割后,然后按照不同的人,分下去粮食。
这不粮食才刚收获没多久,有些粮食都还没晒干呢。
没晒干的粮食,可不能分发下去。
至于贪墨,谁都不相信,长安君会贪墨他们的粮食。
重要的是这些粮食,本就是属于长安君的。
良种都是成蟜提供给他们,手把手的教着种植起来。
现在新郑被围,黔首都安全的在城内避祸。
若是他们在城外,此刻已经不敢去想……
毕竟战祸发生,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这些黔首。
谁会在意他们的生死?
有一个人,他们的主父!
黔首也有属于他们的作用,城内安全,但他们也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么多人,浪费劳动力是可耻的。
老弱妇孺纷纷拿起毛线针,这是成蟜派人,分发给他们的工作,只要做的好的,都可以领取报酬。
谁能想到,进城避祸,居然还能找到工作。
至少不是白吃饭的了,黔首们也能安心一些。
成蟜回了王宫,没有蒙毅在,这工作量瞬间增长。
摸着光滑的下巴,蒙毅这个小子,不会是不想干活,才把他赶回来的吧?
可恶,蒙毅你小子学坏了!
但成蟜不能蹦跶起来,去找蒙毅算账,看了一眼干活的人,还是分担工作的人不够多啊。
“学堂那边怎么样了?”成蟜关心起新郑小孩子读书的问题。
城内的黔首,基本上满六岁到十岁的孩子,都进入学堂读书识字。
对于难得的机会,没有哪个傻子会放过。
这又是前韩国的国都,自然有不少的黔首带着孩子来。
多亏当初他阿兄,将前韩国的勋贵都迁走去了咸阳,不然他都没有这么多地方安置这些小娃娃。
选了一座大宅子居然还不够装,成蟜直接将两座宅子打通了以后,一部分用来上课,一部分成为了宿舍。
这集体宿舍,连上下铺都被工匠做了出来。
好在学堂也不是一年到头都上学的,不然要累死做先生的姑娘们。
“之前说进展顺利,孩子们读书很认真。”成蟜的随从之一,也是当初在长安城内,有幸读书的第一批孩子,他脸上洋溢着笑容回答。
“那便好,孩子们读书,还是要时刻关注的,吃食也不能亏待了。”成蟜点点头,如今韩国提前被灭了,那么原本韩国的黔首,也就是属于他大秦的黔首了。
不必分什么韩国秦国的,都是他大秦的黔首。
只是关于教导孩子的书籍,成蟜不可能放任她们随便弄。
成蟜都有严格的监督,书籍都是从长安运送过来,系统扫描过,确认没有问题的。
就连上课,成蟜偶尔也会带着玲珑前去旁听,当然了,是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
将来为啥他哥要焚书坑儒,多数都是吞并其他国家,留下来的问题。
焚的都是一些歪理邪说,然后造反的书籍,他哥留着才叫奇怪呢。
更何况统一文字,本就是大功一件!
至少对成蟜来说,绝对是大好事,学秦国以外的文字,简直是要了他小命了。
新郑城外大军围拢,看似剑拔弩张,实际上城内的气氛一点都不紧张。
到了饭点,便有人敲锣打鼓,让人去排队领饭。
吃饱喝足自己洗了自己吃的碗,还得放好了,回头还要继续使用的。
至于为啥不是集体回收碗筷,成蟜也考虑到人们的体质,万一要是有点什么疾病,很容易交叉感染。
可惜这年头医者太少了,主要是能正经看病的,更是少的可怜。
成蟜之前培养的,还远不能独自出来看病。
还得跟着他们的师父,再多练上两年。
不过相信也快了,他可是挑选了,最为机灵的一些孩子去学的医。
这年头可没啥职业歧视,只要是能学的,黔首都有一颗好学的心。
成蟜将在王宫中的医者集中起来,也不过是三五个人,教考了一下他们的学识,怎么说呢,能用,但算不得太高明。
他能怎么办,让随行的医者,给他们上课!
随行的医者带了两个徒弟,原本是给军队看病的,意外多了个工作,教王宫的医者。
所幸有成蟜的言传身教,他们都没有什么隔阂芥蒂,毕竟君上说了,学会的越多,才更安全。
至于什么只有他们会,其他人不会,这样的思想要不得。
天下的人这么多,会的医者只有一个,看得完吗?
根本无法想象好吗!
特别是在长安城的时候,医馆每天病患不少,真要他们会,其他人不会,想累死谁呢?
更别说,他们偶尔还要担任军医,那就更累人了。
如果可以,成蟜随行的医者,恨不得能多来点帮手,也能让他有时间,研究点别的东西。
按照这么下去,他们除了外伤的熟练度,其他啥都研究不起来!
这不,医者身边多了二十来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些都是年纪太大,读书读不进去,但又还算伶俐的。
“你们先学如何清理伤口吧。”医者清楚,君上让他们过来学的,肯定不是一般的看病治疗。
要打仗了,又送来一些人,学会包扎很重要。
原本这些孩子也不会来,这不是跟着父母逃命进的城内。
这么半大的孩子,说年纪大,又不够去干活的,直接给丢来医馆。
二十来个人,都老实巴交的,听着医者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