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在颜雪蕊昏睡的这几日,确实发生了几件事。春闱重新选拔,一般一事不劳二主,皇帝却没有把此事交给顾衍,反而交给了太子。
皇帝始终没有定下贤王谋逆的罪名,但已有重用太子之势。尤其叫太子分了顾衍的权,深得徐皇后的心。
徐皇后当初敬着顾衍,因为她们母子用得着他,如今贤王已死,顾衍仗着太子太傅的身份,不敬太子,徐皇后一笔一笔都记着。
她含辛茹苦养大的太子,什么时候轮到顾衍一个臣子训斥?
徐皇后笑了笑,顺着“成家立业”的话头,说道:“方才长乐公主忽然觐见,打断了臣妾的话。”
她看向皇帝,削瘦凌厉的脸上露出一丝喜意。
“臣妾今日来禀,东宫有喜。”
“太子妃有孕了,臣妾传了圣手来看,八成是男胎。”
立业,成家。等太子妃平安诞下子嗣,太子的东宫之位,更加不可撼动。
到时候什么顾太傅,什么长乐公主,还不是任她搓扁捏圆?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
太子妃有孕,皇帝龙颜大悦,颜雪蕊没有久留,当即回宫,叫人收拾行李细软准本搬宫。
碧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主子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为母则刚,即使明澜已经长的比她高大雄健,她是他的母亲。
她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的孩子。
皇帝已经下手,顾衍呢?后肩上刺红似乎隐隐作痛,这个狗男人,他一门心思全用在玩弄她身上了?
不对,那天顾渊的话,不对劲……
她沉思许久,吩咐碧荷,“把明澜叫来,他要走了,我这个做母亲的,为他送行。”
顾衍摆明了瞒着她,问他,羊入虎口,甚至不如说漏嘴的顾渊。
没关系,她还有明澜,明澜纯孝,定舍不得她难过。
……
三日后,顾渊带着浩浩荡荡的玄甲军返回西北,皇帝携文武百官在城门外为他践行,其声势浩大,纵观史书,再没有比顾家更显赫的臣子。
所以当皇帝慢慢分化顾衍的权力,众人虽惊疑,也在意料之中。
顾家鲜花着锦,这两兄弟一文一武,如若再叫顾太傅把持朝政,这天下该姓顾了。
更何况太子妃有孕,太子儒雅随和,*近来做事有模有样,已经颇具贤君风范。
顾衍似乎也怕皇权忌惮,权力放得痛快,只是一直上疏陈情,与长乐公主鹣鲽情深,夫妻二十载,不愿和离。顾太傅的文采风流,一手骈文洋洋洒洒,写尽夫妻情深。众人颂之,无不动容。
因文采出众,甚至许多学子摘录背诵,为坊间一大盛景。
皇帝按下不表态,此时颜雪蕊已经搬到了公主府,她已经多日不曾和顾衍见面,也许顾衍知她恼怒,没有出现在她面前。只是顾太傅不愿和离的奏疏连坊间都在流传,难免传到她耳朵里。
听得她咬牙切齿,又心烦意乱。
在她搬进公主府的半个月后,颜雪蕊正在花园里逗她的金丝雀,已经把它从笼子里放了出来,它叽叽喳喳乱跑,长着翅膀,就是不飞走。
这时,碧荷慌慌张张闯进来,道:“殿下,侯、侯爷求见。”
第70章 第70章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盛夏的暑气未消,蝉鸣声在草丛里此起彼伏。颜雪蕊闻言站起身,薄如蝉翼的纱裙摆扫过青砖,掠过一阵清香。
“殿下,您见还是不见?”
碧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这些日子先是乔迁搬宫,殿下心忧大公子,亲自给大公子收拾行囊,加之坊间沸沸扬扬的传闻扰人,今日才堪堪闲下来。
侯爷莫不是掐着日子来的?
颜雪蕊情不自禁抚上后肩,朱砂已嵌入血肉,她寻了许多法子,除非把这块血肉剜掉,别无他法。
她垂下眼眸,出乎碧荷的意料,“叫他进来。”
公主府比皇宫自由,上下只听颜雪蕊一个人吩咐。自从搬进来,她一没有管亭台楼阁的建造,二没有理会假山流水的布局,先叫府兵把公主府围的密不透风。
也不知道是防住了顾衍,还是顾衍算准了她会见他。
颜雪蕊把地上乱跑的金丝雀放回笼子里。片刻后,顾太傅面色平静,闲庭信步,如入自家宅院。
颜雪蕊背对着他,从顾衍的角度,入眼是她高高绾起的浓密鸦髻,点翠衔珠步摇轻轻颤动着。清瘦纤细的背影裹在湖蓝色的纱衣下,隐隐露出蝴蝶状的肩胛骨。
整个人玉骨纤匀,不盈一握。
“身子如何了?”
仿佛还在侯府之中时,顾衍轻车熟路,从背后扣住她柔软的腰肢,语气熟稔。
颜雪蕊身子一僵,抱着笼子的手臂不自觉收紧,刚收入笼中的金丝雀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
“也不嫌吵。”
顾衍微微皱眉,一根根掰开她的手指,把笼子随意丢在地上,雀儿受了惊,叫得更加嘹亮。
颜雪蕊忍无可忍,转过身仰头怒视,“顾衍!”
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从哪件事开口。
他对她那样过分,这笔账还没算。
皇帝要对顾家下手,连她的明澜也不放过。
外头顾太傅和长乐公主的情深传的沸沸扬扬。
……
一桩桩、一件件,颜雪蕊咬紧牙关,拎起裙摆,缓缓碾在他的皂靴上。坠有东珠的绣鞋微微陷进鞋面,无端有股旖旎之意。
“好好好,公主恕罪。”
顾衍这会儿衣冠楚楚,敞开任打任骂,声音带着笑意:
“都是微臣的错,气大伤身,别气坏身子。”
顾衍有个好处,能屈能伸。得了好处绝不占口头上的便宜。现在不仅在夫人身上刺上了自己名字,大大满足了他的占有欲。此番皇帝逼他和离,在此之前,满城皆知他们夫妻恩爱。
金銮殿又不是菜市场,一朝太傅上的奏疏,怎会叫坊间都传遍了?除非有人推波助澜。
正是顾衍本人。
他受祖上福荫封侯,不用同寒门子弟一般寒窗苦读。但顾衍自幼熟读经史子集,朝中他的门生不知凡几,没有人质疑顾衍的学问,否则当初皇帝也不会选他做太子太傅。
他从前只管做策论,第一次写风月的辞藻,如信手折枝,一日上三五封。还贴心地考虑到民智未开,太晦涩百姓看不懂,中间引经据典,什么“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总之,朗朗上口,易传颂。
达到如今情形,顾衍很满意。清幽的香气从她衣领中飘逸出来,顾衍微眯眼眸,任由颜雪蕊在他身上发泄怒意。
他皮糙肉厚,倒是不疼,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的脾气越发大了。
从恢复公主的身份开始?
不对,更早,在姓高的老叟进府时已有端倪。
她从前怕他惧他,日日低眉顺眼,顾衍爱她顺从的模样,但不可否认,她鲜活嗔怒的时候更能触他心弦。
让他怀念起了曾经,少女倚栏笑时的娇憨,眉眼弯弯的狡黠。他们的过去太惨烈,经过漫长的岁月,以至于他也忘记了,当年扬州的微风下,他和她的初遇那么缱绻。
如此,倒也是一桩好事。
颜雪蕊不知道顾衍这时候还有心思想那些风花雪月,她正气得双颊泛红。明澜危险重重,外面她和顾衍的传闻愈演愈烈。颜雪蕊不像顾衍那样对名声毫不在乎,她都三十多岁了。
快做祖母的年纪,被顾衍十几封奏疏弄得晚节不保,她恨死他了!
加上后肩上的印记,新仇旧恨加起来,颜雪蕊未开口前,对着男人的胸膛又拍又捶。顾衍照单全收,她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更气了。
“放开。”
颜雪蕊气喘吁吁,一把挣脱顾衍的臂膀,冷下脸色。
“顾侯来此,有何贵干?”
顾衍挑眉,反问她:“我来干什么,你不知道?”
赶在颜雪蕊发怒之前,顾衍收起调笑的语气,正色道:
“一月之期已过。”
当初颜雪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和离,皇帝给了一个月的期限。现在细算下来已经四十多天,这场闹剧该收场了。
说起正经事,颜雪蕊神色一凝,无心再和顾衍计较这些微不足道的风月。
她看向顾衍,言简意赅问:“侯爷有几成把握?”
顾衍心中意外,他微微思索,黑了脸色,“顾明澜!”
斩钉截铁的语气,他不知道,除了他的长子,忠心耿耿的二弟怜惜嫂子体弱,说漏了嘴。
颜雪蕊瞪了他一眼,不忘维护自己的儿子,“明澜什么都没说,我自己猜的。”
她既然已经把话传到,依照顾衍的性子,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她把明澜叫来询问,其实顾明澜深受其父教导,没有透露风声。
但他遭不住母亲的眼泪,母亲泪眼朦朦地看着他,他低着头,反复劝慰,“儿子有办法应对。”
皇帝始终没有定下贤王谋逆的罪名,但已有重用太子之势。尤其叫太子分了顾衍的权,深得徐皇后的心。
徐皇后当初敬着顾衍,因为她们母子用得着他,如今贤王已死,顾衍仗着太子太傅的身份,不敬太子,徐皇后一笔一笔都记着。
她含辛茹苦养大的太子,什么时候轮到顾衍一个臣子训斥?
徐皇后笑了笑,顺着“成家立业”的话头,说道:“方才长乐公主忽然觐见,打断了臣妾的话。”
她看向皇帝,削瘦凌厉的脸上露出一丝喜意。
“臣妾今日来禀,东宫有喜。”
“太子妃有孕了,臣妾传了圣手来看,八成是男胎。”
立业,成家。等太子妃平安诞下子嗣,太子的东宫之位,更加不可撼动。
到时候什么顾太傅,什么长乐公主,还不是任她搓扁捏圆?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
太子妃有孕,皇帝龙颜大悦,颜雪蕊没有久留,当即回宫,叫人收拾行李细软准本搬宫。
碧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主子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为母则刚,即使明澜已经长的比她高大雄健,她是他的母亲。
她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的孩子。
皇帝已经下手,顾衍呢?后肩上刺红似乎隐隐作痛,这个狗男人,他一门心思全用在玩弄她身上了?
不对,那天顾渊的话,不对劲……
她沉思许久,吩咐碧荷,“把明澜叫来,他要走了,我这个做母亲的,为他送行。”
顾衍摆明了瞒着她,问他,羊入虎口,甚至不如说漏嘴的顾渊。
没关系,她还有明澜,明澜纯孝,定舍不得她难过。
……
三日后,顾渊带着浩浩荡荡的玄甲军返回西北,皇帝携文武百官在城门外为他践行,其声势浩大,纵观史书,再没有比顾家更显赫的臣子。
所以当皇帝慢慢分化顾衍的权力,众人虽惊疑,也在意料之中。
顾家鲜花着锦,这两兄弟一文一武,如若再叫顾太傅把持朝政,这天下该姓顾了。
更何况太子妃有孕,太子儒雅随和,*近来做事有模有样,已经颇具贤君风范。
顾衍似乎也怕皇权忌惮,权力放得痛快,只是一直上疏陈情,与长乐公主鹣鲽情深,夫妻二十载,不愿和离。顾太傅的文采风流,一手骈文洋洋洒洒,写尽夫妻情深。众人颂之,无不动容。
因文采出众,甚至许多学子摘录背诵,为坊间一大盛景。
皇帝按下不表态,此时颜雪蕊已经搬到了公主府,她已经多日不曾和顾衍见面,也许顾衍知她恼怒,没有出现在她面前。只是顾太傅不愿和离的奏疏连坊间都在流传,难免传到她耳朵里。
听得她咬牙切齿,又心烦意乱。
在她搬进公主府的半个月后,颜雪蕊正在花园里逗她的金丝雀,已经把它从笼子里放了出来,它叽叽喳喳乱跑,长着翅膀,就是不飞走。
这时,碧荷慌慌张张闯进来,道:“殿下,侯、侯爷求见。”
第70章 第70章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盛夏的暑气未消,蝉鸣声在草丛里此起彼伏。颜雪蕊闻言站起身,薄如蝉翼的纱裙摆扫过青砖,掠过一阵清香。
“殿下,您见还是不见?”
碧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这些日子先是乔迁搬宫,殿下心忧大公子,亲自给大公子收拾行囊,加之坊间沸沸扬扬的传闻扰人,今日才堪堪闲下来。
侯爷莫不是掐着日子来的?
颜雪蕊情不自禁抚上后肩,朱砂已嵌入血肉,她寻了许多法子,除非把这块血肉剜掉,别无他法。
她垂下眼眸,出乎碧荷的意料,“叫他进来。”
公主府比皇宫自由,上下只听颜雪蕊一个人吩咐。自从搬进来,她一没有管亭台楼阁的建造,二没有理会假山流水的布局,先叫府兵把公主府围的密不透风。
也不知道是防住了顾衍,还是顾衍算准了她会见他。
颜雪蕊把地上乱跑的金丝雀放回笼子里。片刻后,顾太傅面色平静,闲庭信步,如入自家宅院。
颜雪蕊背对着他,从顾衍的角度,入眼是她高高绾起的浓密鸦髻,点翠衔珠步摇轻轻颤动着。清瘦纤细的背影裹在湖蓝色的纱衣下,隐隐露出蝴蝶状的肩胛骨。
整个人玉骨纤匀,不盈一握。
“身子如何了?”
仿佛还在侯府之中时,顾衍轻车熟路,从背后扣住她柔软的腰肢,语气熟稔。
颜雪蕊身子一僵,抱着笼子的手臂不自觉收紧,刚收入笼中的金丝雀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
“也不嫌吵。”
顾衍微微皱眉,一根根掰开她的手指,把笼子随意丢在地上,雀儿受了惊,叫得更加嘹亮。
颜雪蕊忍无可忍,转过身仰头怒视,“顾衍!”
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从哪件事开口。
他对她那样过分,这笔账还没算。
皇帝要对顾家下手,连她的明澜也不放过。
外头顾太傅和长乐公主的情深传的沸沸扬扬。
……
一桩桩、一件件,颜雪蕊咬紧牙关,拎起裙摆,缓缓碾在他的皂靴上。坠有东珠的绣鞋微微陷进鞋面,无端有股旖旎之意。
“好好好,公主恕罪。”
顾衍这会儿衣冠楚楚,敞开任打任骂,声音带着笑意:
“都是微臣的错,气大伤身,别气坏身子。”
顾衍有个好处,能屈能伸。得了好处绝不占口头上的便宜。现在不仅在夫人身上刺上了自己名字,大大满足了他的占有欲。此番皇帝逼他和离,在此之前,满城皆知他们夫妻恩爱。
金銮殿又不是菜市场,一朝太傅上的奏疏,怎会叫坊间都传遍了?除非有人推波助澜。
正是顾衍本人。
他受祖上福荫封侯,不用同寒门子弟一般寒窗苦读。但顾衍自幼熟读经史子集,朝中他的门生不知凡几,没有人质疑顾衍的学问,否则当初皇帝也不会选他做太子太傅。
他从前只管做策论,第一次写风月的辞藻,如信手折枝,一日上三五封。还贴心地考虑到民智未开,太晦涩百姓看不懂,中间引经据典,什么“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总之,朗朗上口,易传颂。
达到如今情形,顾衍很满意。清幽的香气从她衣领中飘逸出来,顾衍微眯眼眸,任由颜雪蕊在他身上发泄怒意。
他皮糙肉厚,倒是不疼,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的脾气越发大了。
从恢复公主的身份开始?
不对,更早,在姓高的老叟进府时已有端倪。
她从前怕他惧他,日日低眉顺眼,顾衍爱她顺从的模样,但不可否认,她鲜活嗔怒的时候更能触他心弦。
让他怀念起了曾经,少女倚栏笑时的娇憨,眉眼弯弯的狡黠。他们的过去太惨烈,经过漫长的岁月,以至于他也忘记了,当年扬州的微风下,他和她的初遇那么缱绻。
如此,倒也是一桩好事。
颜雪蕊不知道顾衍这时候还有心思想那些风花雪月,她正气得双颊泛红。明澜危险重重,外面她和顾衍的传闻愈演愈烈。颜雪蕊不像顾衍那样对名声毫不在乎,她都三十多岁了。
快做祖母的年纪,被顾衍十几封奏疏弄得晚节不保,她恨死他了!
加上后肩上的印记,新仇旧恨加起来,颜雪蕊未开口前,对着男人的胸膛又拍又捶。顾衍照单全收,她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更气了。
“放开。”
颜雪蕊气喘吁吁,一把挣脱顾衍的臂膀,冷下脸色。
“顾侯来此,有何贵干?”
顾衍挑眉,反问她:“我来干什么,你不知道?”
赶在颜雪蕊发怒之前,顾衍收起调笑的语气,正色道:
“一月之期已过。”
当初颜雪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和离,皇帝给了一个月的期限。现在细算下来已经四十多天,这场闹剧该收场了。
说起正经事,颜雪蕊神色一凝,无心再和顾衍计较这些微不足道的风月。
她看向顾衍,言简意赅问:“侯爷有几成把握?”
顾衍心中意外,他微微思索,黑了脸色,“顾明澜!”
斩钉截铁的语气,他不知道,除了他的长子,忠心耿耿的二弟怜惜嫂子体弱,说漏了嘴。
颜雪蕊瞪了他一眼,不忘维护自己的儿子,“明澜什么都没说,我自己猜的。”
她既然已经把话传到,依照顾衍的性子,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她把明澜叫来询问,其实顾明澜深受其父教导,没有透露风声。
但他遭不住母亲的眼泪,母亲泪眼朦朦地看着他,他低着头,反复劝慰,“儿子有办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