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从前兄长说太子柔善,常把兄长气得头疼。他不以为然,太子年轻,多教教就好。
如今箭在弦上,兄长什么都为他筹谋好了,只用他射一箭,贤王逼宫谋反,被太子射杀,从此以后,无人再动摇他储君的位置。
这个废物!
顾渊忍住心头的怒火,咬牙道:“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太子慎思!”
要不是兄长再三叮嘱,射杀贤王的,只能是太子,他决不能沾手,还用得着在此墨迹!
太子面露犹豫,从前和贤王相争的时候,巴不得对方死,真到了这一步,这……这可是他的血脉兄弟啊,到时候,父王会怎么想他?满朝文武会怎么想他?将来史书上,会不会记载这一笔……
战场上讲究兵贵神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太子彻底把顾渊的耐心磨没了,他走到太子身后,扣住太子的手,搭上箭,猛然松开弓弦。
经历过西北风沙的顾渊臂力惊人,那支箭精准刺入贤王喉间的护甲,暗红的血花在暴雨中炸开,顾渊松开腿脚发软的太子,转身离去。
“去乾元殿禀报圣上,逆贼已经伏诛。”
他冷声吩咐,贤王既死,接下来皇帝的责问,文武百官的交代,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看兄长了。
第53章 第53章我想和离
暴雨裹着碎叶砸在琉璃瓦上,天色已经完全黑了。烛光在狂风中明明灭灭,将殿内影影绰绰的人影映在盘龙柱上,声音嘈杂阵阵,空气中传来一股浓重的潮湿血腥味。
台阶下,太子跪在中间,周围是身穿凌厉铠甲的玄甲军,还有众多匆忙赶来,来不及换上官袍,衣角靴底湿漉漉的文武百官。
“父皇——”
太子鬓角潮湿,额头上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顺着脸庞滴落。
“儿臣午时收到宫中传召,说父皇您召儿臣入宫。儿臣心中生疑,午后是您歇晌儿的时辰,怎会突然传召儿臣?”
“儿臣先行派人打探,发现守卫皇城的禁军变动蹊跷,戍守午门的禁军本应该在未时交接换岗,今日连续两个时辰没有动静,不对劲。”
“母后近来责令儿臣读《通鉴》,史书曰,曾有太子奉诏入宫,行至掖庭,伏兵骤起,被兄弟射杀之。宫门喋血,同室操戈,接着便是谋朝篡位,屡见不鲜!儿臣,实在是怕啊——”
“所以——咳、咳。”
明黄色的帷帐后,皇帝的影子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一个身形窈窕的女子躬下身,给皇帝顺着气。
“所以,你便先下手为强,杀了你贤王兄?”
皇帝沙哑的声音含着震怒,一日之间,宫门哗变,丧子之痛,叫老皇帝一时急火攻心,咳出了血。
外有虎狼,他不能倒下。
借着血腥味儿和帷帐遮掩,暂时没有人发现皇帝的异样。太子吓得面色苍白,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
“儿臣万万不敢!”
“禁军听戚太尉调遣,戚太尉又是贤王兄的亲娘舅,儿臣……儿臣当时慌了神,惊惧之下,想到京外驻扎的玄甲军,快马加鞭给顾将军通信。”
“如若是一场误会,儿臣甘愿认罚。没想到、没想到贤王兄竟率禁攻破午门,直逼乾元殿,贤王兄不仅要儿臣的命,还要弑父篡位,罪不容诛。”
“父皇明鉴,儿臣实在是迫不得已啊!”
太子涕泗横流,额头磕出了血,破坏了原本儒雅的面容。在场诸人却没有一人敢取笑,因为他们知道,太子本就明正言顺,如今贤王已死,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太子储君的地位。
太子党,赢了。
“太子一派胡言!”
吏部尚书李书鸿气得怒目圆睁,同样声泪俱下跪下,道:“明明是贤王殿下收到消息,京郊玄甲军有异动,殿下护驾心切,当机立断,率兵进宫救驾。”
“却被太子设伏,截杀于中门外,贤王爷冤枉,圣上圣裁啊!”
他说完,下面跟着一堆附和声。
“是啊,贤王爷仁厚纯孝,他不是这种人!如今死无对证,还要给王爷泼脏水!”
“王爷冤枉,请圣上明鉴!”
“……”
这些是贤王党羽,贤王已死,个个如丧考妣,但他们还得为贤王说话。一来贤王这些年充当伯乐,礼贤下士,确实收拢了一批忠心耿耿之辈,二来成王败寇,他们知道,事后清算,太子及其党羽不会放过他们。
越是如此,更不能叫人把脏水泼到贤王头上。一旦坐实贤王谋逆,太子收拾他们这些人更肆无忌惮,逆贼同党,连罪名都是现成的。
这边贤王党字字啼血,另一边太子党不甘示弱,也纷纷撩起衣袍,跪了下来。
“什么叫泼脏水,合着有人拿刀逼贤王率兵进宫,是吧?”
“就是。设身处地想一想,就算贤王爷得知京郊有异动,应该先禀明圣上才是,私自调动禁军算怎么回事,逼宫么。”
李书鸿气得双目赤红,“你们、你们含血喷人!”
太子党有能言善辩者,即刻回道:“要说含血陪人,李大人,你们上下嘴皮子一碰,京郊大营就异动了,我等怎么没有得到消息?”
“顾家享万户侯封邑,玄甲军听圣上宣召回京,对圣上忠心耿耿,你们硬要说立下赫赫战功的玄甲军哗变,有点天方夜谭了吧。”
“呸,尔等还敢狡辩!”
贤王党义愤填膺,“谁人不知,顾衍因科举舞弊被下狱,玄甲军听顾渊调遣,顾家怀恨在心,这个理由不够么!”
太子党回:“哎哎哎,打住。大理寺和圣上均未给顾侯定罪,少信口胡诌。”
“……”
“够了!”
皇帝的声音中气十足,从帷帐后传来,“当金銮殿是菜市口吗,一个个,成何体统!”
两方顿时消声,叩首高呼,“请圣上圣裁。”
两方唇枪舌战,没有一个人体谅到,皇帝不仅是皇帝,他还是一个父亲。
一个老年丧子的父亲。
白发人送黑发人,皇帝苍老的手臂上青筋暴起,胸口燃起熊熊烈火。
“父皇息怒,喝口茶,润润嗓。”
女人一口温柔软糯的吴侬软语,在空旷的宫殿里显得格外突兀。
诸臣看着帷帐后身姿窈窕的女人,心中不由犯嘀咕:圣上子嗣不丰,膝下有“平阳”“丹阳”“晋阳”三位公主,自小在京中长大,这是哪位公主,怎么一口江南口音?
唯独方才沉默不语的顾渊瞳孔骤缩,锐利的眸光直直盯着那道倩影。
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忘怀,甚至常常出现在他的梦中,他的长嫂。
她怎么会在此?
她为何唤皇帝,父皇?
方才面对千军万马,不崩于色的男人,此时深深皱起了眉心。
……
不管掀起了多少*惊涛骇浪,颜雪蕊绕到皇帝身后,纤纤柔荑给皇帝按压额角。
她轻柔道:“怒伤肝,您要爱惜圣体才是。”
今天一天,对她来说惊心动魄。
她在皇帝歇晌前进宫,面见皇帝,先委婉说出自己并非颜家亲女,黯然道:“像妾身这样的女子,是不是不得爹娘喜爱,才抛下了我?”
“一派胡言!”
皇帝急切地打断她,道:“你这般聪明伶俐,貌美懂事,你爹娘……定是极为疼爱你。”
他和宸妃为她取名长乐,意为长乐未央,只愿她平安顺遂,一生无忧。
可她骗了他,她竟骗了他!
他一直以为她被后宫的女人害死,他为她大肆清理前朝后宫,甚至赐死徐后。贤名不要了,被称做昏君也罢,他派出很多人,花了很多年,没有找到任何他们女儿的蛛丝马迹。
几年后,他渐渐回过神来。皇帝少年御极,他不是个糊涂君主。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么精密的排查,怎么会,怎么可能找不到。
除非,她在骗他,他们的女儿脚心根本没有红痣。
她是他最心爱的女人,她不满他三宫六院,可他是皇帝,天下之君。山野匹夫得了几两碎银,尚且买个妾回去,她叫他守着她一个人,无稽之谈!
这话传出去,轻了,她是善妒,往重了说,她便是惑国妖姬。她不知道怎么当一个贤良的宫妃,他可以教她,但万万容不得她如此任性。
他开始冷落她,宠幸旁的妃嫔,等她慢慢想通。他们日渐生出嫌隙,她脸上的笑颜越来越少,他是皇帝,更不可能服软。
好在她想开了,她的肚子慢慢大了起来,这不是他第一个孩子,但第一次让他生出了为人父的喜悦,两人又变得如胶似漆。他对她万分疼爱,连她嫌宫里闷,想去行宫生产,他也由着她。
倘若他们的女儿脚心根本没有所谓的“红痣”,那岂不是说,一切都是她的筹划,她亲手把女儿送出宫去。
她根本没有过去那道坎儿,直到临死前,她还在恨他。
……
痛失所爱的悲痛被另一种痛苦掩盖,这种痛苦比前者更甚,痛入骨髓。皇帝一把烧了宸妃所有的画像,和宸妃有关的起居注全部销毁,更不许任何人提起她。
如今箭在弦上,兄长什么都为他筹谋好了,只用他射一箭,贤王逼宫谋反,被太子射杀,从此以后,无人再动摇他储君的位置。
这个废物!
顾渊忍住心头的怒火,咬牙道:“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太子慎思!”
要不是兄长再三叮嘱,射杀贤王的,只能是太子,他决不能沾手,还用得着在此墨迹!
太子面露犹豫,从前和贤王相争的时候,巴不得对方死,真到了这一步,这……这可是他的血脉兄弟啊,到时候,父王会怎么想他?满朝文武会怎么想他?将来史书上,会不会记载这一笔……
战场上讲究兵贵神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太子彻底把顾渊的耐心磨没了,他走到太子身后,扣住太子的手,搭上箭,猛然松开弓弦。
经历过西北风沙的顾渊臂力惊人,那支箭精准刺入贤王喉间的护甲,暗红的血花在暴雨中炸开,顾渊松开腿脚发软的太子,转身离去。
“去乾元殿禀报圣上,逆贼已经伏诛。”
他冷声吩咐,贤王既死,接下来皇帝的责问,文武百官的交代,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看兄长了。
第53章 第53章我想和离
暴雨裹着碎叶砸在琉璃瓦上,天色已经完全黑了。烛光在狂风中明明灭灭,将殿内影影绰绰的人影映在盘龙柱上,声音嘈杂阵阵,空气中传来一股浓重的潮湿血腥味。
台阶下,太子跪在中间,周围是身穿凌厉铠甲的玄甲军,还有众多匆忙赶来,来不及换上官袍,衣角靴底湿漉漉的文武百官。
“父皇——”
太子鬓角潮湿,额头上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顺着脸庞滴落。
“儿臣午时收到宫中传召,说父皇您召儿臣入宫。儿臣心中生疑,午后是您歇晌儿的时辰,怎会突然传召儿臣?”
“儿臣先行派人打探,发现守卫皇城的禁军变动蹊跷,戍守午门的禁军本应该在未时交接换岗,今日连续两个时辰没有动静,不对劲。”
“母后近来责令儿臣读《通鉴》,史书曰,曾有太子奉诏入宫,行至掖庭,伏兵骤起,被兄弟射杀之。宫门喋血,同室操戈,接着便是谋朝篡位,屡见不鲜!儿臣,实在是怕啊——”
“所以——咳、咳。”
明黄色的帷帐后,皇帝的影子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一个身形窈窕的女子躬下身,给皇帝顺着气。
“所以,你便先下手为强,杀了你贤王兄?”
皇帝沙哑的声音含着震怒,一日之间,宫门哗变,丧子之痛,叫老皇帝一时急火攻心,咳出了血。
外有虎狼,他不能倒下。
借着血腥味儿和帷帐遮掩,暂时没有人发现皇帝的异样。太子吓得面色苍白,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
“儿臣万万不敢!”
“禁军听戚太尉调遣,戚太尉又是贤王兄的亲娘舅,儿臣……儿臣当时慌了神,惊惧之下,想到京外驻扎的玄甲军,快马加鞭给顾将军通信。”
“如若是一场误会,儿臣甘愿认罚。没想到、没想到贤王兄竟率禁攻破午门,直逼乾元殿,贤王兄不仅要儿臣的命,还要弑父篡位,罪不容诛。”
“父皇明鉴,儿臣实在是迫不得已啊!”
太子涕泗横流,额头磕出了血,破坏了原本儒雅的面容。在场诸人却没有一人敢取笑,因为他们知道,太子本就明正言顺,如今贤王已死,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太子储君的地位。
太子党,赢了。
“太子一派胡言!”
吏部尚书李书鸿气得怒目圆睁,同样声泪俱下跪下,道:“明明是贤王殿下收到消息,京郊玄甲军有异动,殿下护驾心切,当机立断,率兵进宫救驾。”
“却被太子设伏,截杀于中门外,贤王爷冤枉,圣上圣裁啊!”
他说完,下面跟着一堆附和声。
“是啊,贤王爷仁厚纯孝,他不是这种人!如今死无对证,还要给王爷泼脏水!”
“王爷冤枉,请圣上明鉴!”
“……”
这些是贤王党羽,贤王已死,个个如丧考妣,但他们还得为贤王说话。一来贤王这些年充当伯乐,礼贤下士,确实收拢了一批忠心耿耿之辈,二来成王败寇,他们知道,事后清算,太子及其党羽不会放过他们。
越是如此,更不能叫人把脏水泼到贤王头上。一旦坐实贤王谋逆,太子收拾他们这些人更肆无忌惮,逆贼同党,连罪名都是现成的。
这边贤王党字字啼血,另一边太子党不甘示弱,也纷纷撩起衣袍,跪了下来。
“什么叫泼脏水,合着有人拿刀逼贤王率兵进宫,是吧?”
“就是。设身处地想一想,就算贤王爷得知京郊有异动,应该先禀明圣上才是,私自调动禁军算怎么回事,逼宫么。”
李书鸿气得双目赤红,“你们、你们含血喷人!”
太子党有能言善辩者,即刻回道:“要说含血陪人,李大人,你们上下嘴皮子一碰,京郊大营就异动了,我等怎么没有得到消息?”
“顾家享万户侯封邑,玄甲军听圣上宣召回京,对圣上忠心耿耿,你们硬要说立下赫赫战功的玄甲军哗变,有点天方夜谭了吧。”
“呸,尔等还敢狡辩!”
贤王党义愤填膺,“谁人不知,顾衍因科举舞弊被下狱,玄甲军听顾渊调遣,顾家怀恨在心,这个理由不够么!”
太子党回:“哎哎哎,打住。大理寺和圣上均未给顾侯定罪,少信口胡诌。”
“……”
“够了!”
皇帝的声音中气十足,从帷帐后传来,“当金銮殿是菜市口吗,一个个,成何体统!”
两方顿时消声,叩首高呼,“请圣上圣裁。”
两方唇枪舌战,没有一个人体谅到,皇帝不仅是皇帝,他还是一个父亲。
一个老年丧子的父亲。
白发人送黑发人,皇帝苍老的手臂上青筋暴起,胸口燃起熊熊烈火。
“父皇息怒,喝口茶,润润嗓。”
女人一口温柔软糯的吴侬软语,在空旷的宫殿里显得格外突兀。
诸臣看着帷帐后身姿窈窕的女人,心中不由犯嘀咕:圣上子嗣不丰,膝下有“平阳”“丹阳”“晋阳”三位公主,自小在京中长大,这是哪位公主,怎么一口江南口音?
唯独方才沉默不语的顾渊瞳孔骤缩,锐利的眸光直直盯着那道倩影。
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忘怀,甚至常常出现在他的梦中,他的长嫂。
她怎么会在此?
她为何唤皇帝,父皇?
方才面对千军万马,不崩于色的男人,此时深深皱起了眉心。
……
不管掀起了多少*惊涛骇浪,颜雪蕊绕到皇帝身后,纤纤柔荑给皇帝按压额角。
她轻柔道:“怒伤肝,您要爱惜圣体才是。”
今天一天,对她来说惊心动魄。
她在皇帝歇晌前进宫,面见皇帝,先委婉说出自己并非颜家亲女,黯然道:“像妾身这样的女子,是不是不得爹娘喜爱,才抛下了我?”
“一派胡言!”
皇帝急切地打断她,道:“你这般聪明伶俐,貌美懂事,你爹娘……定是极为疼爱你。”
他和宸妃为她取名长乐,意为长乐未央,只愿她平安顺遂,一生无忧。
可她骗了他,她竟骗了他!
他一直以为她被后宫的女人害死,他为她大肆清理前朝后宫,甚至赐死徐后。贤名不要了,被称做昏君也罢,他派出很多人,花了很多年,没有找到任何他们女儿的蛛丝马迹。
几年后,他渐渐回过神来。皇帝少年御极,他不是个糊涂君主。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么精密的排查,怎么会,怎么可能找不到。
除非,她在骗他,他们的女儿脚心根本没有红痣。
她是他最心爱的女人,她不满他三宫六院,可他是皇帝,天下之君。山野匹夫得了几两碎银,尚且买个妾回去,她叫他守着她一个人,无稽之谈!
这话传出去,轻了,她是善妒,往重了说,她便是惑国妖姬。她不知道怎么当一个贤良的宫妃,他可以教她,但万万容不得她如此任性。
他开始冷落她,宠幸旁的妃嫔,等她慢慢想通。他们日渐生出嫌隙,她脸上的笑颜越来越少,他是皇帝,更不可能服软。
好在她想开了,她的肚子慢慢大了起来,这不是他第一个孩子,但第一次让他生出了为人父的喜悦,两人又变得如胶似漆。他对她万分疼爱,连她嫌宫里闷,想去行宫生产,他也由着她。
倘若他们的女儿脚心根本没有所谓的“红痣”,那岂不是说,一切都是她的筹划,她亲手把女儿送出宫去。
她根本没有过去那道坎儿,直到临死前,她还在恨他。
……
痛失所爱的悲痛被另一种痛苦掩盖,这种痛苦比前者更甚,痛入骨髓。皇帝一把烧了宸妃所有的画像,和宸妃有关的起居注全部销毁,更不许任何人提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