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他轻轻掰开她的手指,道:“我去上朝,等今日回来,多陪陪你。”
  颜雪蕊倒不怎么需要他陪,其实他忙的这段日子,她日日和武夫人等人闲话,武夫人见多识广,她很喜欢听她说的那些走镖佚事,很有趣。
  她虚虚阖上眼眸,顾衍没有多温存,吩咐丫鬟们“照顾好夫人”,款步踏上早朝的轿舆。
  顾太傅今日一来,满朝文武的视线都黏在他身上。顾衍面不改色,仿佛不知道昨日午门的闹剧,平视前方,十分沉得住气。
  吏部尚书李书鸿先跳出来,道:“启禀圣上,昨日敲登闻鼓的学子已经分别关入大理寺受审,人证物证俱在,口供已签字画押,呈报御前。”
  “大多是外地学子,出身清白,身后皆无显赫的家世撑腰。如今冒死上谏,请圣上彻查,还天下间寒门学子一个公道!”
  李尚书年过半百,这番话说的铿锵有力、大义凛然。接着出现一片附和声。
  “是啊,先祖皇帝创科举,网罗天下英才,春闱舞弊乃动摇国本,乱天下之经纬,其罪当诛!”
  “……”
  顾太傅积威深重,一群人吵得沸反盈天,愣是没一个人敢提顾衍的名字,生怕万一扳不倒他,将来被顾衍腾出手来收拾。
  “都给朕闭嘴!”
  皇帝揉了揉额头,重重把供词摔在桌案上,一双凛凛的虎目看向顾衍。
  “顾卿,你怎么说。”
  清流有的放矢,话里话外强调,击鼓鸣冤的是外地学子,且“出身清白”“身后无人撑腰”,并非两党相争。
  他们如今义愤填膺,是为了天下经纬,更是为了维护先祖帝的圣意,那叫一个正义凛然,姿态高昂。
  谁料顾衍比他们更坦荡。
  “臣冤枉。”
  他道,“臣入仕二十载,为报皇恩,夙兴夜寐,未敢松懈一刻。”
  “臣从未泄露过春闱试题,请圣上明察。”
  和清流那边的人证物证相比,顾衍的辩驳着实苍白无力,马上就有人一条一条陈列罪证,此事把太子党打得猝不及防,连连败退,最后皇帝拍板,用浑浊的嗓音道:
  “顾卿是朝中肱骨,但春闱科考关系重大,即日起,褫其夺太傅一职,暂收印绶,待刑部协同大理寺一同审理后,再做定夺。”
  皇帝的话如一声惊雷,惊得两党皆惊。太子党和贤王党都没有想到,纵横朝野二十年的顾太傅,竟这样被褫夺了官印。
  像在做梦一样。
  皇帝看着阶下神色各异的臣子,继续道:“是忠是奸,一查便知,朕不会叫贤良寒心,也绝不会放过毁坏朝纲的蠹虫!”
  “下朝。”
  ……
  清流党上朝时摩拳擦掌,真达成目的,下朝反而消了气焰——顾衍神色太平静了,不知是多年养成临危不乱的气度,还是留有后手。
  他喜怒不形于色,叫人摸不清深浅。
  诸人偷觑他,又避着他。顾衍目不斜视往回走,忽然,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太傅。”
  太子疾步赶来,他跑得太急,头顶上的玉冠歪了几分。
  “太傅,此事定是贤王兄蓄意陷害,他可真是胆大包天,敢拿春闱做文章。”
  “殿下慎言。”
  顾衍淡道:“说了多少次,隔墙有耳。贤王胆子大不大另说,你妄议兄长,有失储君风范。”
  “肯定是他,他心虚!”
  太子言之凿凿,巧的是,前几日贤王告病,接连几日没有来早朝,今天的风波,贤王完全置身事外。
  如今告御状的是和贤王党无关的外地学子,完全抓不到贤王的把柄,此番来者不善。
  太子俊秀的面容露出忧色,“太傅,这可如何是好。”
  在他羽翼未丰之前,他离不开顾衍。
  顾衍道:“凭圣上彻查,还臣清白。”
  “那怎么行?太傅——”
  “殿下。”
  顾衍打断他,语气平静,“臣如今已被褫夺官印,你不该称臣为太傅。”
  太子一怔,随即道:“多年恩师,传道受业解惑,岂能因为一方印玺断了恩情?”
  顾衍倒是没想到,他早已放弃的太子,能在这时候说出这番话。
  太子面露期盼,“太傅,您是不是已有应对之策?”
  毕竟顾衍游刃有余的模样,实在不像一个被罢官的人该有的反应。
  “并无。”
  顾衍慢吞吞道,他看着慌张的太子,道:“我行得正,坐得端,自然无畏无惧。”
  “殿下无须担忧。你的当务之急,是和太子妃有个东宫嫡子。”
  说到孩子,太子略微难堪地低下头,顾衍拍了拍他的肩膀,侧身走过。他今日没有去东宫讲学,回来的早,于是侯爷被罢官一事,迅速传遍侯府。
  ……
  侯爷是侯府的天,顾衍被罢官,无异于天塌了。顾渊和明澜在书房等他,老夫人和三房那里闹得人仰马翻,顾衍去了一趟春晖堂安抚老夫人,直接来了主院。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怕什么。”
  顾衍不以为意,他解了外袍,姿态随意坐在红木椅上,问道:
  “今日高先生怎么说,开方子了?”
  顾衍交代过,即使颜雪蕊心里看不上这个“高神医”,也推拒不得。高先生这回搭了脉象,倒没有开药,只说让夫人放宽心。
  “郁结于心最耗气血,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夫人气血不足,更该看得开些。”
  说得颜雪蕊一脸莫名,她近来好着呢,哪儿有郁结于心?果然是个江湖骗子。
  她含糊应过,追问顾衍,“春闱之事……是贤王一党的陷害?”
  顾衍心道,不光是贤王,她心里装着那个野男人,在后背出力不少。
  瞒着他找大夫,治骨头的、治灼伤的,她可真敢!
  第43章 第43章陪伴妻儿
  顾衍紧咬后槽牙,却没有说破质问,他微微一笑,把人拉进自己怀里。
  “是与不是,皆凭圣上裁决。”
  他没有多说,带着薄茧的掌心贴上她的后颈,颜雪蕊的身子微微抖了一下,却没躲开。
  男人低沉的声音落在耳畔。
  “正好,这段日子我公务繁忙,冷落了你。无事一身轻,趁此机会陪伴妻儿。”
  “高兴么?”
  他语气温和,颜雪蕊坐在他紧实的大腿上,看不见他的脸色,隐约觉得他语气不太对。
  “妾身高兴。”
  她垂下眼睫,敏锐的直觉下,她扯开话题,问起另一件事。
  “听说苏公子是今年春闱的榜首,经此变故,不知春闱所得的名次,可还做得数?”
  “还有今年一同参加科考的学子们,十年寒窗,便付之东流了么。”
  顾衍俊眉微挑,今日早朝,一群道貌岸然的老东西大义凛然,左口一个祖宗规制,右口一个天下经纬,就是无人关心眼下参加春闱的学子,不管最后查出哪里出了纰漏,从现有的物证来看,试题确实泄露了。
  科考的目的是选贤任能,不管是世家公子,还是寒门子弟,甚至是个土里刨食儿的田舍郎,只要有经纬之才,会做文章,皆能通过科举入仕为官,大展宏图。
  如今试题泄露,有些人提前知道考题,那本次中第者,当真满腹经纶,还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真是把这回的学子们放在火架上烤。
  顾衍本不想把朝政带到内宅,但今日满朝文武,竟还不如颜雪蕊一个女人识大体,让他心里有些感慨。
  他如实道:“是。”
  试题既泄,且郭从嘉敲响了登闻鼓,闹得太大,坊间已有风声。
  为明正典刑,圣上彻查此事,会有很多人丢乌纱帽,甚至项上人头。这批学子保住性命,留有入仕的资格,已是格外开恩。
  至于今年取得的次第,废了。
  “时也,运也。”
  他宽慰颜雪蕊:“天命如此,蕊儿无须挂怀。”
  天时地利人和,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顾衍心中漠然想道,天下间有才者多如牛毛,吏部的官位从不空缺。
  颜雪蕊语气可惜:“那苏公子和明薇……”
  她原先还想借鹿鸣宴的时机,给两个小儿女一个机会,当时没有说动顾衍,如今一点儿念想也没了。
  下一回科举,又得等三年。女儿家花一般的年纪,她的明薇可等不起。
  顾衍表情有些一言难尽。
  他原本不同意这门婚事,贤王神来一笔,没想到竟是这个清流培养的好苗苗,阴差阳错帮了他一把。
  他们确实培养出了一个真正光风霁月的谦谦君子。
  他起初怕他挟恩图报,问他想要什么。苏怀墨站在他的书房里,沉默许久,道:“数年寒窗苦,春闱不该作为两党相争的利刃,只求侯爷对学子们网开一面,学生在此拜服。”
  顾衍不怕阴险小人,他自己便不光明磊落,他有上百种法子应对。但碰上真君子,他反而不好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