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院中除了一处木亭,就再没有第二个建筑,剩下的都是假山石、草地、花卉这些造景。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条白如匹练,波光粼粼的小溪。
  溪水蜿蜒,青石错落,两岸有垂柳蘸水,桃李纷飞。
  水面漂浮着荷叶托着的素瓷酒盏和香炉,随波纹流转,时而撞在长满了苔藓的青石上,发出清越的翠香。
  宋妙竹她们这些鬼客们,都倚石而坐,身边都有两名鬼侍,为他们取酒拿香。
  木亭那里,还有一群鬼侍,他们在那里把盛着酒水和香烛的荷叶放下,流过一圈后,又回到了木亭边,他们再放上新的东西。
  没错,这是一条首尾相连,却奔流不息的小溪。
  要不是扶风之前跟她说过,这是纸水,宋妙竹完全不敢相信,这样一条清澈见底,伸手还能感觉到凉意的小溪,是纸做的。
  这小溪真实到只有这超出物理规律的收尾相连,能看出几分不对。
  又是自家老祖宗的手笔吗?
  这条小溪做的太过精妙,惹得宋妙竹都没心思看席间的鬼掌柜们和男侍女侍养眼的脸蛋,在脑海中翻起了《纸扎秘术》。
  还真叫她找到了对应的纸扎秘术,名叫点灵造景之术。
  有一整个篇目都是讲的点灵造景之术的用法。
  草木山石溪水,所有阳间自然界的东西,都能用点灵造景之术来做,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宋妙竹一下子看得入了神。
  太神奇了!
  一直到鬼都到齐了,梁掌柜掷杯说宴会开始,她才回过神来。
  第124章 联名诉状
  席间所有的鬼宾客都将目光投向了主位上的梁掌柜身上。
  今日他们过来,都不是寻欢作乐的,都关心着请帖里提到的事。
  梁福衣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说:
  “大家店里的生意如何,也不必我多说了吧?
  我们都是在阴水巷开了三百年以上纸扎铺子的老人了,这阴间的规矩,大家都知道。
  纸扎香烛这样的鬼魂生活必需品,价格范围都是由冥商司圈定的,大家只能拼纸扎质量,拼生意头脑来赚钱。
  但现在,有一大群鬼日日在阴水巷抛售纸扎品,价格低到了成本都赚不回来的程度,对我们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我派人查了许久那些纸扎品的来历,前几日终于得到了可靠的消息,那些东西全部来自于阳间!”
  这个消息,似乎让席间的鬼掌柜们格外惊讶。
  “阳间?有活人插手?”
  “难怪我看那些鬼摊贩,衣着打扮,言行举止,都不像是老鬼呢!有阳间人联系上他们,给他们提供纸扎品?这人怎得如此大胆?不怕生死簿记他一笔吗?”
  “我早就料到,阳间灵气复苏会对阴间造成影响,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这可怎么办?我们都死了这么多年了,阳间没有人还会祭奠我们,阴宅与阳间的连接早就断开了,我们如何能跨界解决这件事呢?”
  “如今阴阳的界限如此分明,鬼差都不去阳间了,鬼门大开时,也只有阳间还有亲人的鬼能回去,我们要么只能雇别的鬼去解决这件事,要么就只能告到府衙去了吧!”
  “当然得告到府衙去!这是恶意扰乱阴间市场,把我们的铺子都搞垮了,他阳间人管阴间的纸扎一辈子吗?”
  “对!告到府衙去!阳间真是灵气断绝太久了,都不知道敬畏死亡了!我们这些鬼虽然不算什么,但是阴间的规矩却不容破坏!”
  ……
  众鬼义愤填膺之际,梁福衣看向位于她下游的宋妙竹:“宋掌柜如何看?你店里有阳间的门路,算是我们之中消息最灵通的了,可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宋妙竹也没有给灵调局解围的意思,她的铺子才是灵调局价格战的最主要针对者。
  要不是她手里掌握的技术过硬,早就受到严重影响了。
  而且她已经借岭城灵调组的渠道,提醒过他们了,而且不止一次。
  这会儿宋妙竹直接站在安寿堂掌柜的立场说:
  “我确实知道一些内情,那些东西是阳间官方修行者组织灵调局提供的,那些鬼也都是灵调局在阴间安插的探子,低价纸扎品是以组织福利的形式,下发到那些鬼手里的。这中间差价,是给那些鬼的奖励。
  阳间这次的灵气复苏,与手工技艺有关,纸扎技艺也在其中,以后阳间会涌现大批手工匠人,包括纸扎匠人。
  以灵调局在阳间的势力,他们是有能力长时间的提供低价纸扎品,供给给阴间的鬼成员的。”
  低价纸扎品长时间的在阴间抛售,会造成什么结果,他们心里都清楚。
  灵气复苏的消息传出来已经这么久了,想要拼一把的人早就变卖产业,去运作投个好胎了。
  他们这些人还在这里,就是不想去掺和阳间的风雨,只想在阴间守着产业好好过日子。
  但现在,阳间修行者却把手伸到了阴间,借着阴阳差异,抢他们的生意。
  这和安寿堂倒卖的那些阳间特有物件完全是两件事。
  “岂有此理!这么一来,我们不是都被压得没有生存之地了?”
  “这灵调局竟然公然往阴间安插鬼探,挑衅地府威严,不告到府衙去,他们还以为我们阴间真拿他们没辙了呢!”
  “对!告到府衙去!”
  ……
  梁福衣沉思片刻,赞同了其他人的决议:
  “看来把这事儿上告到府衙,由府衙出面去处理是最好的办法了。
  按宋掌柜说的,阳间修行者勾结阴间鬼魂,刺探阴间情况,扰乱阴间纸扎品市场,已经够得上一个扰乱阴阳之罪了!
  弈秋,帮我们起草一份联名诉状吧!”
  “按诸位所说,写两份诉状,一份递给酆都府衙,主告阳间修行者勾结阴间鬼魂刺探地府图谋不轨之事,一份递给冥商司,主告阳间修行者勾结阴间鬼魂恶意扰乱阴间纸扎品市场的事为最佳。”
  同在梁福衣下游,与宋妙竹的席位刚好分立溪水两岸的一位女鬼回答道。
  游龙介绍过她的身份,她是梁福衣从三尺巷找来的一位名状师。
  酆都鬼魂的一举一动虽然都会被记录在案,但那是生死簿记的。
  府衙的鬼差会时常查看其中的异状,但信息太繁杂了,不针对性查看有时难免会出现疏漏。
  这时候就需要鬼去请状师向酆都府衙递交诉状。
  府衙接到诉状后,处理起来会更快。
  如果确认举报属实的话,府衙处罚犯事鬼的同时,还会给告状者和状师奖励。
  这个奖励,一般会非常丰厚。
  所以阴间请状师,如果所告属实,是不要钱的。
  状师算是帮酆都府衙管理治安的民间人员,他们熟读阴间律法,深知府衙的办案作风。
  沈弈秋是三尺巷四大名状师之一。
  梁福衣提前请了她来,应该是早就料到此事涉及阳间,她们不好处理,需要靠酆都府衙来解决了。
  “就按你说的办!”梁福衣说。
  沈弈秋身边的鬼侍给她递上早就准备好的笔墨状纸,她开始埋头书写起来。
  两份诉状很快写好,被鬼侍呈到梁福衣面前。
  她仔细看过一遍后,拿出自己的店主凭证,在诉状后,盖上了最能代表她店主身份的店主印记。
  随后诉状被呈到了宋妙竹面前。
  刚刚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诉状中写的就要正规有条理多了,还备注参考了的阴间律法哪一条。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陈述了情况,但是有些词,用得稍微有些微妙。
  比如她之前说那些鬼是灵调局安插在阴间的探子,到了诉状里,沈弈秋写的是灵调局往阴间安插鬼探,极可能是想刺探地府的秘密。
  第125章 商会活动
  还有灵调局派鬼低价售卖纸扎品这件事,诉状里说的是灵调局可能有垄断阴间纸扎品,号令鬼魂的野心。
  带有主观臆测的话,没有一句说死的,但是那些话却让看的人下意识会提高这件事在心目中的严重性。
  倒也不算诬告,只能说是一点小策略了。
  宋妙竹拿出了自己的店主凭证,也盖上了自己的印记。
  鬼侍继续把诉状拿到了下游的其他鬼掌柜面前,大家一一盖上印记。
  联合的鬼越多,这份诉状的份量和优先级就会越高。
  大家都是在酆都城经营了多年的鬼,店主凭证就是他们身份的象征。
  这样一份盖上了所有经年老纸扎铺店主印记的诉状,份量自不必说。
  “各位,我先一步离开,去府衙递交诉状了,结果出来后,会在鬼友群里告诉大家的,大家静候佳音即可。”
  沈弈秋说完拿着众鬼的联名诉状,先一步离开了。
  酆都府衙审案,查一查生死簿即可,生死簿上的记载,就是最真实,最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