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学的多,但学的不精。
形似但没有神似。
灵气不会骗人。
看来这一次灵气复苏,修炼规则是制作手工艺品无疑了。
手艺越好,对灵气的吸引力越强,所以如今最先产生变化的是老手艺人。
他们钻研一门手艺,钻研了大半辈子,不是后来者能轻易追赶的上的。
不过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
无论是赵爷爷,贺珍大师,还是短视频里看到的老手艺人们,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技艺精湛程度,绝对是重新捡起纸扎不足月余的她比不了的。
他们引动的灵气更多也很正常。
灵气复苏也有近一个月了,以他们引动灵气的能力,吸收的灵气更多,但不知道为什么,都还没有开启天眼。
从视频中明显能看出来,他们对灵气的存在都毫无所觉。
灵气也大多是融入了他们的身体四肢,没有融入他们的眼睛。
宋妙竹为此又对比了一番这些老手艺人灵气复苏以来视频里的样子,有些不确定的问赵木沐:
“木沐姐,你看这些人,他们近一个月的视频里,是不是都有变年轻的趋势?
这个苗族老奶奶,她佝偻的背直了一些。
这个做竹编的老农,他还天天下地干活儿呢,但好像却变白了一点。
这个做油纸伞的大叔是少年白,但最近的视频里,白发少了不少。
还有这个,这个做泥塑的老爷爷之前的视频里揉一会儿泥就会大喘气,他有哮喘,但最新的视频里,他揉泥却能一气呵成了。”
“好像还真是。”赵木沐说:“师父身体一向不错,但头发的变化也挺明显的。难道灵气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应该是。”宋妙竹说。
对于老手艺人们吸收的灵气更多,却似乎对灵气光点的存在仍然毫无所觉这件事,她也有了几分猜测。
很可能是原本的身体条件不好,所以需要更多的灵气来改善身体。
宋妙竹记得,她吸收灵气时,一开始,灵气也是融入的她的身体四肢。
昨天才是第一次融入她的眼睛。
每有一点灵气融入她的眼睛,她就感觉视野更清晰,对灵气的观察更入微了。
今天还没来得及试过。
牌匾安装好,赵木沐离开后,宋妙竹就赶快把代购商品的资料打印整理好,放到了鬼铺里。
然后就裁了一些金纸,做起了金莲花。
一开始,引来的灵气光点还是往她的眼睛中去的。
宋妙竹感觉手中金纸的纹路都变得极致清晰了起来。
更多的灵气光点融入眼睛后,她的视野又出现了一些变化。
手里的九瓣金莲花上,忽然多了一层薄薄的光晕,如萤火般若隐若现。
分明还是一品,看起来却不太一样了。
仔细看,那光晕和一品金莲的光晕不太一样,倒是和灵气散发的彩光有些相似。
也不止她刚做好的这一个金莲花是如此,她之前做的所有金莲花,不论入品还是不入品,都是如此。
入品的金莲花光晕稍微强一点,不入品的弱一点。
她把鬼铺里,她之前自己做的金元宝拿出来瞧了瞧,也是一样。
都有这层光晕,品质越高的,光晕越明显。
倒是太奶给她留下的那些金元宝上,并未见到这种光晕的痕迹。
以那些金元宝的品级,不应该如此才对,除非……这些光晕是和灵气相关的。
宋妙竹起身去店外看了看自家纸铺的牌匾。
果然,那上面也有一层薄薄的光晕。
金漆元宝浮雕处的光晕最浓。
转过身往隔壁密室逃脱的店门口看去,他们的牌匾上就没有这种光晕。
两个牌匾,一个是赵爷爷认真制作的,一个是赵木沐随意的练手作品。
再去看网络上那些老手艺人和百万粉丝网红的手工制作视频。
一个视频拍摄手法简陋,背景杂乱,但做出的东西上带着薄薄的光晕。
另一个视频拍的美轮美奂,每一帧都堪称是电影级别,做出的东西也像模像样,但上面就是没有那层光晕。
宋妙竹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了,这种灵气光晕,就是灵气融入手工艺品留下的证明。
暂且叫它灵气光晕吧!
仔细看,带有灵气光晕的手工艺品,就是比没有的,多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神韵,显得更灵动一些。
之前没看见,大概只是她的眼力还不够好罢了。
宋妙竹又去看柜台下面纸篓里的小纸人。
这些小纸人都是这段时间,她练习剪纸成仆的成果。
只不过没有灵力,一直是阴气御使,还用的是普通白纸,小纸人活动不了多久,就一动不动了。
此时来看,这些小纸人已经变成普通的白纸,上面一点灵气光晕都没有。
可她剪纸人的时候,分明有灵气融入的。
宋妙竹又试了一次剪纸人,这一次,灵气融入后,她明显看到纸人身上多了一层灵气光晕。
而她用阴气御使着它在店铺里活动了几圈的时候,纸人身上的灵气光晕在不断变弱,等它失去活力,重新变得一动不动后,灵气光晕就全没了。
宋妙竹这才知道,她剪的纸人总是比《纸扎秘术》里说的维持的时间更短暂,其实不是阴气御使的缘故,而是因为纸张上的灵气不足。
她折纸过程中融入的那点灵气光晕,还无法把普通白纸变成灵白纸。
第47章 古法造纸
严格来说,纸人上的灵气光晕,是她剪纸人时依附上去的。
根本不是灵纸的灵气光晕,而是纸人的灵气光晕。
白纸本身,还是没有变成灵纸。
基础差了,在这个基础上做的东西,也只是空中楼阁。
看来要让这剪纸成仆之术,真的到能发挥作用的地步,还是得找一找灵纸。
普通的纸张用来做阴纸扎还可以,做灵纸扎就有些不够用了。
以前不知道去哪找灵纸,现在知道制作手工艺过程中就能吸引灵气,那么就找那些手工做的纸就可以了。
网络这么发达,宋妙竹在网上搜了一下,还真叫她找到了几个手工纸传承地,都在云贵省。
一个是香纸沟的竹纸。
这种纸传承自明代,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整套操作工艺包括伐竹、破竹、沤竹、蒸煮、碾蔑、提浆、抄纸、压榨、烘晾等七十二道工序,成品既绵且韧,还有隐形竹纹,散发出淡淡的竹香。
另一个是小屯镇的白绵纸。
这种纸始于清代,也经七十二道工序,成品绵韧,平整润柔。
还有石桥镇产的白皮纸。
以构皮、杉根为原料,绵韧光润,耐水性还好。
这里还生产彩色纸,包括云龙皱褶、凹凸、压平、花草、麻纸六个品种。
宋妙竹还在网络上找到了这些产地造纸户的视频号。
第一个是一个叫“非遗竹纸一家人”的直播间。
可惜看屏幕里的,正在造纸的一家三口水平似乎不太够,没有出现引动灵气融入的情况。
但是直播间挂的商品链接里,有几张图片中的纸,有灵气光晕,说明还是有能人的。
宋妙竹直接后台联系客服,表示需要大量古法手工纸,但需要开视频让她亲自选纸。
大概是生意太冷清了,她这么奇怪的要求,人家也没有拒绝。
宋妙竹很快就加上了一个叫吴竹香的手工竹纸商家的绿泡泡好友。
看她的ip属地,都是云贵的,应该没有问题。
宋妙竹直接打了个视频电话过去,接电话的就是直播间里的那个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女孩:“麻烦你带我去看看你们库存的纸。”
“好,好的!”吴竹香连忙拿着手机起身:“爸!妈!我先带客户去仓库里瞧瞧,直播间里有人来了,你们帮忙招呼一下!”
她们是个家庭作坊。
没多久,就到了一个储藏间。
“宋小姐,这里就是我们家所有的存纸了,这边的这最近的新纸,那里面的都是陈纸了……”
“就看新纸。”宋妙竹说。
灵气复苏前,手艺再好,也引不来灵气。
吴竹香拿着手机,一点点带她看,见她迟迟没有满意的神色,心中一沉。
不会是故意玩儿她的吧!
对面的人加了她的微信,但是却没有露脸,听声音像是个很年轻的姑娘,应该不能吧!
正胡思乱想,有些失望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停!”
“这一摞,还有旁边那一摞,我全要了!”宋妙竹说。
吴竹香心中一惊:“这么多?你全要?”
“嗯。多少钱?”宋妙竹问。
一仓库就这俩摞纸带有灵气光晕,而且灵气光晕还比较明显。
“您的眼光真好,这些都是我爷爷近期做的,他是我们香纸沟最好的竹纸匠人,云贵非遗竹纸传承人,国家台还来采访过他呢!
形似但没有神似。
灵气不会骗人。
看来这一次灵气复苏,修炼规则是制作手工艺品无疑了。
手艺越好,对灵气的吸引力越强,所以如今最先产生变化的是老手艺人。
他们钻研一门手艺,钻研了大半辈子,不是后来者能轻易追赶的上的。
不过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
无论是赵爷爷,贺珍大师,还是短视频里看到的老手艺人们,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技艺精湛程度,绝对是重新捡起纸扎不足月余的她比不了的。
他们引动的灵气更多也很正常。
灵气复苏也有近一个月了,以他们引动灵气的能力,吸收的灵气更多,但不知道为什么,都还没有开启天眼。
从视频中明显能看出来,他们对灵气的存在都毫无所觉。
灵气也大多是融入了他们的身体四肢,没有融入他们的眼睛。
宋妙竹为此又对比了一番这些老手艺人灵气复苏以来视频里的样子,有些不确定的问赵木沐:
“木沐姐,你看这些人,他们近一个月的视频里,是不是都有变年轻的趋势?
这个苗族老奶奶,她佝偻的背直了一些。
这个做竹编的老农,他还天天下地干活儿呢,但好像却变白了一点。
这个做油纸伞的大叔是少年白,但最近的视频里,白发少了不少。
还有这个,这个做泥塑的老爷爷之前的视频里揉一会儿泥就会大喘气,他有哮喘,但最新的视频里,他揉泥却能一气呵成了。”
“好像还真是。”赵木沐说:“师父身体一向不错,但头发的变化也挺明显的。难道灵气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应该是。”宋妙竹说。
对于老手艺人们吸收的灵气更多,却似乎对灵气光点的存在仍然毫无所觉这件事,她也有了几分猜测。
很可能是原本的身体条件不好,所以需要更多的灵气来改善身体。
宋妙竹记得,她吸收灵气时,一开始,灵气也是融入的她的身体四肢。
昨天才是第一次融入她的眼睛。
每有一点灵气融入她的眼睛,她就感觉视野更清晰,对灵气的观察更入微了。
今天还没来得及试过。
牌匾安装好,赵木沐离开后,宋妙竹就赶快把代购商品的资料打印整理好,放到了鬼铺里。
然后就裁了一些金纸,做起了金莲花。
一开始,引来的灵气光点还是往她的眼睛中去的。
宋妙竹感觉手中金纸的纹路都变得极致清晰了起来。
更多的灵气光点融入眼睛后,她的视野又出现了一些变化。
手里的九瓣金莲花上,忽然多了一层薄薄的光晕,如萤火般若隐若现。
分明还是一品,看起来却不太一样了。
仔细看,那光晕和一品金莲的光晕不太一样,倒是和灵气散发的彩光有些相似。
也不止她刚做好的这一个金莲花是如此,她之前做的所有金莲花,不论入品还是不入品,都是如此。
入品的金莲花光晕稍微强一点,不入品的弱一点。
她把鬼铺里,她之前自己做的金元宝拿出来瞧了瞧,也是一样。
都有这层光晕,品质越高的,光晕越明显。
倒是太奶给她留下的那些金元宝上,并未见到这种光晕的痕迹。
以那些金元宝的品级,不应该如此才对,除非……这些光晕是和灵气相关的。
宋妙竹起身去店外看了看自家纸铺的牌匾。
果然,那上面也有一层薄薄的光晕。
金漆元宝浮雕处的光晕最浓。
转过身往隔壁密室逃脱的店门口看去,他们的牌匾上就没有这种光晕。
两个牌匾,一个是赵爷爷认真制作的,一个是赵木沐随意的练手作品。
再去看网络上那些老手艺人和百万粉丝网红的手工制作视频。
一个视频拍摄手法简陋,背景杂乱,但做出的东西上带着薄薄的光晕。
另一个视频拍的美轮美奂,每一帧都堪称是电影级别,做出的东西也像模像样,但上面就是没有那层光晕。
宋妙竹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了,这种灵气光晕,就是灵气融入手工艺品留下的证明。
暂且叫它灵气光晕吧!
仔细看,带有灵气光晕的手工艺品,就是比没有的,多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神韵,显得更灵动一些。
之前没看见,大概只是她的眼力还不够好罢了。
宋妙竹又去看柜台下面纸篓里的小纸人。
这些小纸人都是这段时间,她练习剪纸成仆的成果。
只不过没有灵力,一直是阴气御使,还用的是普通白纸,小纸人活动不了多久,就一动不动了。
此时来看,这些小纸人已经变成普通的白纸,上面一点灵气光晕都没有。
可她剪纸人的时候,分明有灵气融入的。
宋妙竹又试了一次剪纸人,这一次,灵气融入后,她明显看到纸人身上多了一层灵气光晕。
而她用阴气御使着它在店铺里活动了几圈的时候,纸人身上的灵气光晕在不断变弱,等它失去活力,重新变得一动不动后,灵气光晕就全没了。
宋妙竹这才知道,她剪的纸人总是比《纸扎秘术》里说的维持的时间更短暂,其实不是阴气御使的缘故,而是因为纸张上的灵气不足。
她折纸过程中融入的那点灵气光晕,还无法把普通白纸变成灵白纸。
第47章 古法造纸
严格来说,纸人上的灵气光晕,是她剪纸人时依附上去的。
根本不是灵纸的灵气光晕,而是纸人的灵气光晕。
白纸本身,还是没有变成灵纸。
基础差了,在这个基础上做的东西,也只是空中楼阁。
看来要让这剪纸成仆之术,真的到能发挥作用的地步,还是得找一找灵纸。
普通的纸张用来做阴纸扎还可以,做灵纸扎就有些不够用了。
以前不知道去哪找灵纸,现在知道制作手工艺过程中就能吸引灵气,那么就找那些手工做的纸就可以了。
网络这么发达,宋妙竹在网上搜了一下,还真叫她找到了几个手工纸传承地,都在云贵省。
一个是香纸沟的竹纸。
这种纸传承自明代,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整套操作工艺包括伐竹、破竹、沤竹、蒸煮、碾蔑、提浆、抄纸、压榨、烘晾等七十二道工序,成品既绵且韧,还有隐形竹纹,散发出淡淡的竹香。
另一个是小屯镇的白绵纸。
这种纸始于清代,也经七十二道工序,成品绵韧,平整润柔。
还有石桥镇产的白皮纸。
以构皮、杉根为原料,绵韧光润,耐水性还好。
这里还生产彩色纸,包括云龙皱褶、凹凸、压平、花草、麻纸六个品种。
宋妙竹还在网络上找到了这些产地造纸户的视频号。
第一个是一个叫“非遗竹纸一家人”的直播间。
可惜看屏幕里的,正在造纸的一家三口水平似乎不太够,没有出现引动灵气融入的情况。
但是直播间挂的商品链接里,有几张图片中的纸,有灵气光晕,说明还是有能人的。
宋妙竹直接后台联系客服,表示需要大量古法手工纸,但需要开视频让她亲自选纸。
大概是生意太冷清了,她这么奇怪的要求,人家也没有拒绝。
宋妙竹很快就加上了一个叫吴竹香的手工竹纸商家的绿泡泡好友。
看她的ip属地,都是云贵的,应该没有问题。
宋妙竹直接打了个视频电话过去,接电话的就是直播间里的那个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女孩:“麻烦你带我去看看你们库存的纸。”
“好,好的!”吴竹香连忙拿着手机起身:“爸!妈!我先带客户去仓库里瞧瞧,直播间里有人来了,你们帮忙招呼一下!”
她们是个家庭作坊。
没多久,就到了一个储藏间。
“宋小姐,这里就是我们家所有的存纸了,这边的这最近的新纸,那里面的都是陈纸了……”
“就看新纸。”宋妙竹说。
灵气复苏前,手艺再好,也引不来灵气。
吴竹香拿着手机,一点点带她看,见她迟迟没有满意的神色,心中一沉。
不会是故意玩儿她的吧!
对面的人加了她的微信,但是却没有露脸,听声音像是个很年轻的姑娘,应该不能吧!
正胡思乱想,有些失望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停!”
“这一摞,还有旁边那一摞,我全要了!”宋妙竹说。
吴竹香心中一惊:“这么多?你全要?”
“嗯。多少钱?”宋妙竹问。
一仓库就这俩摞纸带有灵气光晕,而且灵气光晕还比较明显。
“您的眼光真好,这些都是我爷爷近期做的,他是我们香纸沟最好的竹纸匠人,云贵非遗竹纸传承人,国家台还来采访过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