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十万的,要这个十万的!”香云毫不犹豫的说:“这个的范围最大,有了它,我就可以让更多客人听到我的琴音了。”
“香云姐姐大气,到货了我去给你安装,教你怎么用!”宋妙竹说。
解决了音响代购的事,宋妙竹忙问起了聘请店员的事。
“请店员?也是你这里店面虽小,生意却火爆的很,我在春意巷都听说了。
现在酆都城的店小二,薪俸每月在五百到八百冥币之间,管事每月在一千冥币以上。
往店门口贴一个招工告示,就会有鬼来递简历了。
选店小二,首先要看善功,其次才是能力。
选管事的话,能力最重要,但善功也不能太低……”
香云事无巨细的跟她分享了招店员的注意事项,宋妙竹受益颇多。
“太谢谢你了,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送走香云后,宋妙竹当场写了一则招聘启事,在关店前贴在了店门口。
“本店诚聘普通店员两名,要求死亡时间不超过十年,对阳间新兴商品非常了解,善功高者优先,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每人每日需工作六个时辰,两班倒。
月俸八百冥币,享阳间特产优先购买权,另有节日福利。
工作优秀者,有机会升为管事。
有意者请在子时和寅时以外的时间,将冥籍司出具的简历单投入店铺门缝内。
——安寿堂掌柜留”
专门留了只供简历进入的小门缝后,宋妙竹连今天赚的冥币都来不及清算,就一齐把它们投入了聚宝盆里,转化成了人民币。
她还需要这些钱去进货,筹办安寿纸铺小卖部和打印区。
蜡烛快要熄灭了,宋妙竹来不及看聚宝盆上显示的转化数额,就离开了鬼铺。
手机振动,宋妙竹摸黑拿起手机,一信息弹出:
【致富宝到账998600元。】
宋妙竹打开账户余额数了数零:“!!!”
她成百万富翁啦!
开店三天,账户余额破百万了,谁懂啊!
宋妙竹这辈子,都没有看到过这么多钱!
虽然这里面至少有近四十四万,都是代购的定金,这些钱她马上就要花出去,购买鬼客们要的东西。
但是一周后,东西送到后,尾款还有四十四万冥币,转成人民币,又是八十八万。
“发财了!”
宋妙竹抱着手机,美滋滋的睡着了。
闹钟一响,弹射起床。
虽然今天不需要去给保洁员开门,也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时间就是金钱,现在她的时间更值钱了。
自己在家下了碗挂面吃,然后便开始网上下单购买昨天收了定金的代购商品。
网购真的是个好东西啊!一会儿就下好单了,剩下的就是等送货上门了。
这之后,她又把昨晚接的代购意向单的商品资料和报价表电子文档做了出来。
昨天接的意向单更多,有十二个。
不过和前天那样,动辄五万十万的单少了,十二个意向单,总价都在五万往下。
做完就去打印店打印了出来。
顺带还找打印店老板问了怎么买打印设备,给了一点介绍费,老板就爽快把打印机厂商的联系方式给她了。
从打印店出来,宋妙竹把资料偷偷送进鬼铺。
路过一家火锅店,闻到辣油的香味,她脚尖一转,就走进去了,点了一桌自己爱吃的。
拍照,发给陈圆圆,开吃!
【喵呜竹:今天没踩雷。[图]】
【圆圆润润:哇!火锅!好吃不?】
【喵呜竹:超好吃!】
【圆圆润润:('ч')】
宋妙竹心满意足的走出了火锅店,先去办营业执照。
“你说你要开什么店?”工作人员以为自己刚刚听错了。
“纸扎。小卖部。嗯,可能还会兼顾打印。”宋妙竹重复了一遍。
“纸扎?宋妙竹?你是镇上老纸铺家的姑娘?”工作人员想起来了。
见她点头,工作人员自己脑补了一翻,想明白了什么:
“我知道了,你是怕纸扎铺不赚钱,所以才又在店里卖副食品,又搞打印的是吧?我跟你说,现在镇上对能展现本镇传统特色的手艺人是有政策扶持的,你家是虽然一直是做丧葬品纸扎的,但转行做剪纸、纸灯笼之类的纸扎工艺品也是可以的嘛!彩扎非遗你知道嘛?有彩凤、狮头、麒麟什么的。你要是能做那个,说不定能成为镇上的旅游宣传典型呢!”
宋妙竹回想《纸扎秘术》:“这些东西,我说不定还真能做!不过需要时间研究一下。”
真正能动的活纸扎不好做,但只是个外形的话,就容易多了。
《纸扎秘术》里都有制作方法和步骤呢!
祖辈们写的非常清楚,还有手绘插图,生怕后人学不会。
“好好好!”工作人员很是惊喜:“那我给你备个案,等你有成果了,我就给你上报!宣传到位了,到时候即使你的店在槐花巷那样的小巷子里,肯定也会有游客慕名而来的。”
第17章 传统非遗
宋妙竹连忙道谢。
她虽然对阳间纸铺的生意没有什么要求,主要作鬼铺进货的遮掩,顺便卖些不入品,阴间卖不起价的纸扎练习作品,但要是纸铺的生意好,也是好事。
财迷是永远不会嫌钱少的。
办好营业执照后,她的安寿纸铺兼小卖部,就能择日开业了。
不过还缺一个招牌。
趁着还有时间,她给赵氏木雕行发了个绿泡泡消息。
【喵呜竹:今天赵师傅在店里吗?想订做点东西。】
【赵木沐:在的。】
【喵呜竹:马上来!】
木雕行和她的纸铺在一个方向,宋妙竹顺路先回了一趟铺子,把今晚要卖的货放进了鬼铺里,然后从纸铺旁边的巷子继续往前走。
一直走到镇子外围的柏油马路上。
马路对面的山下,就是老采石场了。
现在采石场下多了一个石刻作坊,作坊旁边,就是赵氏木雕行了。
和镇上房子一样的古建筑风格,不过是新建的。
听刚刚的工作人员说,这两地方,都成为镇上扶持的非遗传承典型了。
【喵呜竹:我到了。】
很快,木雕行里快步走出来一个套着帆布围裙,戴着袖套的年轻女孩:“你好!是喵呜竹吗?”
这位应该就是赵师父的徒弟赵木沐了,听陈妈说,还是大城市来的,好几年了。
“没错。”宋妙竹走上去介绍了自己的名字:“我想订做一个店铺招牌。”
“没问题!我带你去见我师父!他在后院。”赵木沐带她进入了木雕行。
宋妙竹进入木雕行的前厅后,目光就落在了博古架上。
赵木沐看见了,脚步慢了下来:“这上面的木雕摆件,都是我师父的作品,也是对外出售的哦!喜欢吗?”
宋妙竹摇了摇头,她看中的可不是这个:“这样的架子你们这里也能做吗?”
“架子?”赵木沐一愣:“你是说这个博古架?当然!当然是可以做的。这个还是我去年做的。我以前也学了一些木匠的手艺。”
“那我想要买很多个这样的架子,用来摆货物。不过要更长,更深一些。”
宋妙竹大致给她比划了一下样子。
纸铺里要几个,鬼铺里也要几个。
“额,请问您是做什么生意的?要摆什么货物?”
“纸扎铺,不过架子是拿来放副食品的,大概就是小卖部放副食品那个尺寸的就好了。”宋妙竹说:“这样的博古架比铁艺或者塑料的架子更复古,也更好看一些。”
赵木沐:“……”
虽然不懂纸扎和副食是怎么搭在一起的,但是她表示尊重。
“镇上像你这样为了店铺风格用木架子的商家还是有不少的,仓库里还有一些存货,您要是没什么特殊要求的话,可以去仓库里选购。”
“那更好!”宋妙竹正着急把这事儿办妥呢,越快越好。
她要求也不高,只要是木架子,材质还行就可以了。
直接跟着去仓库,把纸铺和鬼铺需要的置物架全部都买了:“麻烦直接帮我送到槐花巷4号,安寿纸铺去。”
买完置物架,宋妙竹才跟着赵木沐去后院见她的师父。
头发花白的老爷子,厚厚的老花镜挎在鼻梁上,眼睛盯着她的脸看了很久:“你是不是姓宋?宋槐树是你的谁?”
“是我爷爷。”宋妙竹说。
她太奶叫宋槐花,爷爷叫宋槐树,爸爸叫宋槐实。
她差点也带槐了,是她妈妈强烈坚持,学名才叫妙竹的。
不过小名仍然带着她们家一贯的特色,已经很久没有人叫过了。
没想到老爷子和她爷爷是旧识,宋妙竹心道不好,果然就听到老爷子笑哈哈的说:
“香云姐姐大气,到货了我去给你安装,教你怎么用!”宋妙竹说。
解决了音响代购的事,宋妙竹忙问起了聘请店员的事。
“请店员?也是你这里店面虽小,生意却火爆的很,我在春意巷都听说了。
现在酆都城的店小二,薪俸每月在五百到八百冥币之间,管事每月在一千冥币以上。
往店门口贴一个招工告示,就会有鬼来递简历了。
选店小二,首先要看善功,其次才是能力。
选管事的话,能力最重要,但善功也不能太低……”
香云事无巨细的跟她分享了招店员的注意事项,宋妙竹受益颇多。
“太谢谢你了,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送走香云后,宋妙竹当场写了一则招聘启事,在关店前贴在了店门口。
“本店诚聘普通店员两名,要求死亡时间不超过十年,对阳间新兴商品非常了解,善功高者优先,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每人每日需工作六个时辰,两班倒。
月俸八百冥币,享阳间特产优先购买权,另有节日福利。
工作优秀者,有机会升为管事。
有意者请在子时和寅时以外的时间,将冥籍司出具的简历单投入店铺门缝内。
——安寿堂掌柜留”
专门留了只供简历进入的小门缝后,宋妙竹连今天赚的冥币都来不及清算,就一齐把它们投入了聚宝盆里,转化成了人民币。
她还需要这些钱去进货,筹办安寿纸铺小卖部和打印区。
蜡烛快要熄灭了,宋妙竹来不及看聚宝盆上显示的转化数额,就离开了鬼铺。
手机振动,宋妙竹摸黑拿起手机,一信息弹出:
【致富宝到账998600元。】
宋妙竹打开账户余额数了数零:“!!!”
她成百万富翁啦!
开店三天,账户余额破百万了,谁懂啊!
宋妙竹这辈子,都没有看到过这么多钱!
虽然这里面至少有近四十四万,都是代购的定金,这些钱她马上就要花出去,购买鬼客们要的东西。
但是一周后,东西送到后,尾款还有四十四万冥币,转成人民币,又是八十八万。
“发财了!”
宋妙竹抱着手机,美滋滋的睡着了。
闹钟一响,弹射起床。
虽然今天不需要去给保洁员开门,也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时间就是金钱,现在她的时间更值钱了。
自己在家下了碗挂面吃,然后便开始网上下单购买昨天收了定金的代购商品。
网购真的是个好东西啊!一会儿就下好单了,剩下的就是等送货上门了。
这之后,她又把昨晚接的代购意向单的商品资料和报价表电子文档做了出来。
昨天接的意向单更多,有十二个。
不过和前天那样,动辄五万十万的单少了,十二个意向单,总价都在五万往下。
做完就去打印店打印了出来。
顺带还找打印店老板问了怎么买打印设备,给了一点介绍费,老板就爽快把打印机厂商的联系方式给她了。
从打印店出来,宋妙竹把资料偷偷送进鬼铺。
路过一家火锅店,闻到辣油的香味,她脚尖一转,就走进去了,点了一桌自己爱吃的。
拍照,发给陈圆圆,开吃!
【喵呜竹:今天没踩雷。[图]】
【圆圆润润:哇!火锅!好吃不?】
【喵呜竹:超好吃!】
【圆圆润润:('ч')】
宋妙竹心满意足的走出了火锅店,先去办营业执照。
“你说你要开什么店?”工作人员以为自己刚刚听错了。
“纸扎。小卖部。嗯,可能还会兼顾打印。”宋妙竹重复了一遍。
“纸扎?宋妙竹?你是镇上老纸铺家的姑娘?”工作人员想起来了。
见她点头,工作人员自己脑补了一翻,想明白了什么:
“我知道了,你是怕纸扎铺不赚钱,所以才又在店里卖副食品,又搞打印的是吧?我跟你说,现在镇上对能展现本镇传统特色的手艺人是有政策扶持的,你家是虽然一直是做丧葬品纸扎的,但转行做剪纸、纸灯笼之类的纸扎工艺品也是可以的嘛!彩扎非遗你知道嘛?有彩凤、狮头、麒麟什么的。你要是能做那个,说不定能成为镇上的旅游宣传典型呢!”
宋妙竹回想《纸扎秘术》:“这些东西,我说不定还真能做!不过需要时间研究一下。”
真正能动的活纸扎不好做,但只是个外形的话,就容易多了。
《纸扎秘术》里都有制作方法和步骤呢!
祖辈们写的非常清楚,还有手绘插图,生怕后人学不会。
“好好好!”工作人员很是惊喜:“那我给你备个案,等你有成果了,我就给你上报!宣传到位了,到时候即使你的店在槐花巷那样的小巷子里,肯定也会有游客慕名而来的。”
第17章 传统非遗
宋妙竹连忙道谢。
她虽然对阳间纸铺的生意没有什么要求,主要作鬼铺进货的遮掩,顺便卖些不入品,阴间卖不起价的纸扎练习作品,但要是纸铺的生意好,也是好事。
财迷是永远不会嫌钱少的。
办好营业执照后,她的安寿纸铺兼小卖部,就能择日开业了。
不过还缺一个招牌。
趁着还有时间,她给赵氏木雕行发了个绿泡泡消息。
【喵呜竹:今天赵师傅在店里吗?想订做点东西。】
【赵木沐:在的。】
【喵呜竹:马上来!】
木雕行和她的纸铺在一个方向,宋妙竹顺路先回了一趟铺子,把今晚要卖的货放进了鬼铺里,然后从纸铺旁边的巷子继续往前走。
一直走到镇子外围的柏油马路上。
马路对面的山下,就是老采石场了。
现在采石场下多了一个石刻作坊,作坊旁边,就是赵氏木雕行了。
和镇上房子一样的古建筑风格,不过是新建的。
听刚刚的工作人员说,这两地方,都成为镇上扶持的非遗传承典型了。
【喵呜竹:我到了。】
很快,木雕行里快步走出来一个套着帆布围裙,戴着袖套的年轻女孩:“你好!是喵呜竹吗?”
这位应该就是赵师父的徒弟赵木沐了,听陈妈说,还是大城市来的,好几年了。
“没错。”宋妙竹走上去介绍了自己的名字:“我想订做一个店铺招牌。”
“没问题!我带你去见我师父!他在后院。”赵木沐带她进入了木雕行。
宋妙竹进入木雕行的前厅后,目光就落在了博古架上。
赵木沐看见了,脚步慢了下来:“这上面的木雕摆件,都是我师父的作品,也是对外出售的哦!喜欢吗?”
宋妙竹摇了摇头,她看中的可不是这个:“这样的架子你们这里也能做吗?”
“架子?”赵木沐一愣:“你是说这个博古架?当然!当然是可以做的。这个还是我去年做的。我以前也学了一些木匠的手艺。”
“那我想要买很多个这样的架子,用来摆货物。不过要更长,更深一些。”
宋妙竹大致给她比划了一下样子。
纸铺里要几个,鬼铺里也要几个。
“额,请问您是做什么生意的?要摆什么货物?”
“纸扎铺,不过架子是拿来放副食品的,大概就是小卖部放副食品那个尺寸的就好了。”宋妙竹说:“这样的博古架比铁艺或者塑料的架子更复古,也更好看一些。”
赵木沐:“……”
虽然不懂纸扎和副食是怎么搭在一起的,但是她表示尊重。
“镇上像你这样为了店铺风格用木架子的商家还是有不少的,仓库里还有一些存货,您要是没什么特殊要求的话,可以去仓库里选购。”
“那更好!”宋妙竹正着急把这事儿办妥呢,越快越好。
她要求也不高,只要是木架子,材质还行就可以了。
直接跟着去仓库,把纸铺和鬼铺需要的置物架全部都买了:“麻烦直接帮我送到槐花巷4号,安寿纸铺去。”
买完置物架,宋妙竹才跟着赵木沐去后院见她的师父。
头发花白的老爷子,厚厚的老花镜挎在鼻梁上,眼睛盯着她的脸看了很久:“你是不是姓宋?宋槐树是你的谁?”
“是我爷爷。”宋妙竹说。
她太奶叫宋槐花,爷爷叫宋槐树,爸爸叫宋槐实。
她差点也带槐了,是她妈妈强烈坚持,学名才叫妙竹的。
不过小名仍然带着她们家一贯的特色,已经很久没有人叫过了。
没想到老爷子和她爷爷是旧识,宋妙竹心道不好,果然就听到老爷子笑哈哈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