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嗯,想到打从小满会自个儿吐鱼刺以后、每年的炸带鱼、留不到大年三十晚上就没了,梁万干脆就多买了点儿,没票也不怕,钱来凑嘛!
  拎着一大捆带鱼回家的父女俩,在这一路上,可谓是吸引了诸多目光,而更让他们俩惊喜交加的还是——
  “媳妇儿,你回来了?”
  “妈妈,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啊!”
  说着,小满连书包也没来得及放下,直接就扑到了韩菁怀里,而梁万,同样是毫不客气,大的小的,一块儿搂住,谁也别想跑!
  第108章
  ◎更新◎
  韩菁总算出差回来了!
  家里人脸上都带着笑容,饭桌上,也是时不时地就给她夹一筷子菜,弄得韩菁差点儿以为自己好像回到了童年、筷子还使不利索的时期一般。
  对于家人的关心和爱护,韩菁自然是全盘接受了的。
  吃饭的间隙,提到不久前才结束的高考,余秀芳立刻就跟孙女儿“科普”起来:
  “后头那条街的老郑家,不是都说他们家小儿子没个正形、只是长得俊、实际上就是个绣花枕头吗?但这回高考,可真是让大家伙儿大跌眼镜了!”
  “老郑家小儿子考上了咱们安城最好的大学,可把他爹妈给乐得,前脚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脚就在家门口放鞭炮了。”
  “老郑已经放话了,要去国营饭店摆几桌,到时候,请街坊邻居都过去吃席呢!这几天,我看老郑时不时地就往国营饭店跑,估计就是为了这事儿,你今天回来,倒是正好能赶上!”
  “隔壁那家子,俩儿子都参加高考了,报的也是咱们安城的大学,但现在都已经有报外省的人收到通知书了,他们家却还是静悄悄的,我估计,是没考上。”
  “你不知道,这几天,隔壁那家子人,进进出出都垮着一张脸,看见街坊邻居,也是爱搭不理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家伙儿都跟他们家借钱了呢!”
  余秀芳提到左家人的时候,可没有半点儿要嘴下留情的意思。
  谁让她是个记仇的老太太呢?
  先是不管脏的臭的、就想把他们家儿子塞给她孙女儿,再是脸大如盆、上门儿来理直气壮地对她孙女儿提要求。
  余秀芳没有仗着自个儿年纪大,跑去隔壁撒泼打滚、甚至看见他们家人就吐一口唾沫,都已经是顾及到她儿子是厂长、多少得要点儿面子的份儿上了。
  但要是想在她这儿听见跟左家有关的半句好话,那不好意思,她做不到!
  “没考上?意料之中!”韩菁“辛辣”点评后,一笑而过。
  她的精力有限,用在家人、工作和生活上,都还觉得不够呢,哪儿有多余的、再去分给那些毫不相干的人啊?
  一天天过去,最后一波儿录取通知书送完了,整个街道,也就只有六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其中,考得最好的,无疑就是老郑家的小儿子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高考,情况特殊,全国各地的考试时间并不一致,试卷题目、难度、考试相关规定,自然也是由当地有关部门去组织。
  其他地方的情况,韩学礼并不怎么了解,但在安城,先前由于奶粉厂招工考试、为了防作弊、他向市领导提出的那些个建议,这一回的高考中,被采用了大半。
  这是完整的考试防作弊机制第一次在高考这样重大的考试中被实践应用,但从结果来看,显然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至少,有考生不相信自个儿没考上、闹到教育局去、要求查验试卷的时候,找到的那份儿带有他字迹的试卷,确实是他答的。
  当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等细节,和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关系,尽管安城最近有几个人被调离原先岗位了,但,不是特意留心,一般人也压根儿不会关注这样的事情!
  言归正传,感慨高考的难度之大、录取率之低是一回事儿,但并不妨碍大家伙儿抱着期待的心情去国营饭店吃席,哪怕是家有落榜考生的人,也不能例外。
  毕竟,跟谁过不去,都不能跟自个儿的肚子过不去啊!
  所以,尽管看到老郑那副洋洋得意的模样,实在有些“欠打”,但是,看在这桌相当不错的席面的份儿上,大家也只能暂时忍了,只是默默地化悲愤为食欲了。
  按理说,到这会儿,高考的事情就跟韩家人再没有多少关系了,可谁能想到,玻璃厂里,一向躲着梁万走的梁全友,却是一反常态、突然主动凑过来了呢?
  档案室里,难得有人过来,许婶儿和蓉婶儿她们不由得好奇,多打量了梁全友几眼。
  做了这么久的同事,她们当然知道,梁全友是梁万的叔叔,只是,这个叔叔狼心狗肺,所以,梁万从来都不跟他来往罢了。
  然而,梁全友明知梁万不待见他,却还是主动凑过来,一时间,蓉婶儿心里想到了很多——
  “无事不登三宝殿!”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屎壳郎戴面具,臭不要脸!”
  当然,梁全友没有<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duxin.html target=_blank >读心术,没法儿知道别人心里是怎么想他的,感觉蓉婶儿她们落在他身上的眼神怪怪的,也只觉得是这帮老娘们儿不认识他、好奇而已。
  “大侄子,可真是好久都不见了啊!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来来来,抽根烟,走,咱们出去说!”
  给梁万递烟的同时,梁全友有意把烟盒的正面露了出来,意思也很明确——
  大侄子,看见了吧?你叔叔我发达了,现在都开始抽大前门了!
  抛开烟票不提,供销社里的大前门,卖三毛六一盒,有些老烟枪,一天就能抽完整整一盒,这样算下来,如果全都抽大前门的话,一个月就是十块八毛钱,折合普通工人每个月三分之一的工资。
  这并不是个小数目,所以,一般人都是抽五分钱一盒的勤俭烟或者八分钱一盒的经济烟来解解馋的。
  此前,梁全友也在这一行列当中,但现在,情况可大不相同了!
  “不用!我不抽烟!有事儿你就直说,不想说的话就赶紧走,总之,少在我跟前摆长辈的架子!”
  梁万不耐烦地说,他可不会单独跟梁全友去某个地方“密谋”什么事情,虽说他是个欺软怕硬的小人,胆子没那么大,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跟着别人的节奏走,就得做好迷迷糊糊、掉进别人设好的圈套的思想准备!
  尽管梁万的语气并不客气,但梁全友这阵子心情好,也就懒得跟他计较了。
  相比之下,他的关注点倒是落在了梁万的前半句话上面。
  于是,梁全友用一种同情的眼神看着梁万,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睛里写着”我懂“两个字儿,一副十分能跟他感同身受的样子:
  “我知道,你是上门女婿嘛,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媳妇儿不喜欢你抽烟,就只能逼着自个儿戒了,唉,头顶有个强势的老丈人压着,大侄子,这日子也不好过吧!”
  “男人嘛,不抽烟不喝酒,那还叫男人吗?来来来,抽一根,放心,你媳妇儿要是不高兴了,你就把我搬出来,叔给你撑腰!”
  听见这话,梁万还没反应过来呢,许婶儿先笑了:
  “我说,梁全友,你这话,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啊?还把你搬出来呢?怎么着,你以为自个儿的面子有多大呢!”
  “说真的,我活到这把岁数,今天也算是开眼了!原来,这世上,还真有这么没数的人啊!”
  说着,许婶儿就翻了个白眼,要是梁全友和梁万真的是关系亲近的叔侄俩,那,看在梁万的面子上,就算再不喜欢梁全友这个人,她也多多少少会收敛着点儿。
  但谁让,她们几个对梁万家里的那点事都门儿清呢?
  再说,许婶儿年轻的时候,就是因为丈夫意外去世、被婆家扫地出门、这才带着闺女单独过的,当时,她男人一向心疼的弟弟、在他们家翻箱倒柜的时候、面目之可憎、直到今天、她都还印象深刻!
  虽说故事有一点点差别,但梁全友干的那些事儿,跟她那个小叔子当年做的事儿,又有什么区别吗?
  所以,许婶儿这才给迁怒上了。
  “我的面子?那当然大了!我闺女可是考上了咱们安城最好的大学,四年后毕业,那就是干部了!”
  “大侄子,你妹子没给你丢人吧?这往后啊,你有我和你妹子撑腰,在媳妇儿家,也总算是能挺直腰杆儿了!”
  说着,梁全友还装模作样地抬手擦了擦眼角,不知道的,怕真是要以为他是什么心疼侄子的绝世好叔叔呢。
  “我过得很好,如果你不要像个跳蚤似的、时不时蹦出来恶心我两下,那我就过得更好了!”
  “还有啊,不要用你那点儿浅薄无知的见识来随便揣度别人的生活,你以为我经常受气?错!大错特错!瞧见我戴的手表了吗?我跟我媳妇儿结婚前,老丈人给买的!”
  “你闺女将来或许能当干部,但你可别忘了,前提是,将来!现在就摆出一副胜利者的样子来我面前炫耀,是不是早了点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