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且不提同在一个屋檐下、他偷偷摸摸地备考,是不是现实的,就说这么大的事儿,他独自做出了决定,这本就不是正儿八经想要过日子的态度,好吗?
原先只是没往这一处去想,但是,经过梁万这么一提醒,韩菁觉得,恢复高考的事儿,还真是很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就算对着一件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在这里讨论,看上去似乎没多大意义,但她依然抛开这个极其重要的前提,只就事论事,替梁万分析起来。
“咱们先不说高考什么时候能恢复的事儿,也先不提你能不能考上,只说上大学这件事情本身,对个人的发展当然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方面,在大学里,你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会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成为大学生,学历有所提升,也就意味着,在大学毕业后,你可以进入到更好的单位去发展。”
“你在玻璃厂档案室工作了这几年,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份儿工作的呢?喜欢这份儿清闲,还是仅仅为了照顾家里、所以才不得不在档案室里混日子呢?”
“如果你喜欢这份儿工作,那我觉得,除非你是想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要不然,折腾几年,对你来说,意义不大。”
“如果你是有一颗想要上进的心,那你就去试试吧!考不考得上,暂且不提,至少,不要让自己的心里留下遗憾,至于爷奶和爸妈那边,如果你有顾虑的话,我会去跟他们说的。”
韩菁从小到大,学习、生活、工作,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
但或许是因为看着亲爹凭借努力、一步步走到食品厂厂长的位子上、心里也时常会觉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至少到现在,韩菁都不曾变得傲慢自大起来。
她事业有成,而丈夫却窝在小小的玻璃厂档案室里“混日子”,旁人总是免不了会在背后议论几句,但韩菁,却是一直都把梁万为这个家的付出看在眼里的。
因此,提到“上进”这个词儿,尽管他们家当初选上门女婿的标准之一,就是“不要太上进”,但韩菁还是一口应承下来,会替他承担来自长辈的压力。
这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她不忍心看到梁万就在档案室里蹉跎着,但换个角度想想,这又何尝不是因为在几年的婚姻生活里、梁万给了她充足的信心呢?
听她这样说,梁万觉得,自己倒像个在婆家欺压时、被“丈夫”护在身后的小媳妇儿了似的,被自己的比喻逗笑之余,他的心里一片柔软,没忍住,搂上了韩菁的腰,半晌都没吭声。
他不吭声,韩菁也就没再说话,只用一只手揉了揉他的头发,跟恶作剧一样,把他的头发弄得乱糟糟的、像一只在风中凌乱的小狗狗似的,这才心满意足地收了手。
梁万明明感受到了她的动作,却没有任何要阻止的意思,只默默在心里权衡着,参加高考,或者不去参加高考,这其中的利弊得失。
是的,梁万并不迷信高学历,一直以来,他都是这么“市侩”的一个人,在这件事情上犹豫,也不过是因为没想清楚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罢了!
毕竟,恢复高考之后的数年时间里,大学生毕业都是包分配的,也就是说,如果他想去上大学,那就要做好将来被分配到国营单位、通勤时间长、甚至夫妻分隔两地的思想准备。
什么?你说你只想去大学读几年、积累积累人脉、到时候放弃毕业分配、直接下海做生意?
开什么玩笑?就算是到了九零年代,也有一大堆人守着发不出工资的国营厂子的铁饭碗岗位,看不起下海做生意发了家的人呢。
更别说八零年代初了,一个班的人都端的是铁饭碗,偏偏冒出来你这么个特立独行的人,你觉得,大家会把你当人脉,还是把你当傻子呢?
再说,放弃毕业分配,真以为像现代大学生找工作这么自由、全都看个人选择啊!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含金量有多高,就注定在毕业分配单位时会得到多少关注度!
放弃毕业分配?把同学、老师、学校全都得罪一遍,那在大学里的这几年,到底是图什么呢?
梁万回想起上辈子看过的年代文小说,心里默默吐槽着,同时,他也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还是算了!我都把书扔下这么多年了,现在,就算是有了恢复高考的准信儿,也不一定能坐着、静下心来学习了!”
“参加高考的事儿,就当我没提过,至于我的那点儿遗憾,还是交给咱闺女将来去补上吧!”
不愧是亲爹!梁万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就给自家刚开始学拼音和数字的闺女安排上任务了!
韩菁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却也没说什么,毕竟,如果恢复了高考,作为亲妈,她当然也是希望自家闺女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拥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啦!
至于说希望闺女平安健康快乐长大这些,那就是他们当父母的任务了!
没有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没有个良好的生活条件,谈健康快乐?这不是瞎扯吗?
“好了,媳妇儿,不说那些了,为了感谢你热心开导、帮助我迅速做出决定的这份儿情谊,我觉得,确实有必要身体力行地来回报你一番!”
梁万嘿嘿一笑,韩菁眯起眼睛,差不多已经猜到了他下一步的举动:“说人话!”
得,既然他媳妇儿故意装傻,那就只能直接行动起来了!
于是,梁万的吻,落到了韩菁的额头、鼻尖、耳根、嘴唇、颈侧……
一步步往下的亲吻,带着探索之意,所到之处,惊起一片颤栗……
正所谓,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既然已经打消了参加高考的念头,那最近这两年之内,梁万就都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
至于更长远的、关于怎么赚钱的计划,那就再慢慢琢磨呗!反正也不着急!
第二天早上,梁万起了个大早,去国营饭店买了牛肉包子和豆腐脑回来。
韩学礼胃口大,觉得一碗豆腐脑填不饱肚子,又给自个儿去冲了半碗油茶面。
美滋滋地喝着油茶面的同时,他瞥了眼梁万,愁眉苦脸了好几天,可算是雨过天晴了!
不用多说,肯定是他闺女的功劳!
不过,这小子可真是,近十年如一日,或高兴或生气或烦恼,都恨不得刻在脸上咯!看着,倒是跟小满五岁大的时候有点儿像!
韩学礼在心里吐槽,梁万却是半点儿都没感受到老丈人的嫌弃,“殷勤”地送完闺女和媳妇儿,就接着去玻璃厂档案室摸鱼啦!
俗话说得好,一直摸鱼一直爽,混日子的生活,谁会不喜欢呢?
梁万毫无心理负担地说服了自己,为着将来考虑、刚刚熊熊燃起了没两天的事业心,就这么“啪唧”一下,又跌回谷底去了。
算了,还是等到政策放开的时候,再想想该干点儿什么,给他闺女多攒点家底儿吧!
关于“恢复高考”的这场小讨论,仅仅发生在梁万和韩菁夫妻俩之间,也仅仅持续了没几天、就彻底被两口子忘到脑后去了。
尤其是,尽管平反回城的人越来越多,但却迟迟没有相关的消息传出来,韩菁就更是记不起来这回事儿了。
直到,第二年的七月份,蔬菜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要求集体学习国家领导人在会上的讲话精神,而他们真的是在逐字逐句地学习时,看到“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这句话时,韩菁的心里,这才微微一动!
她只是蔬菜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尚且能有这样敏锐的嗅觉,而国家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能想到这一点的人,自然是不计其数了!
八月初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领导人的表态,大家都还没来得及消化呢,13日,就有了更加明确的消息传出来。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道理,在何时何地,基本都是适用的。
同理,如果有心人去特意统计观察,则会发现,8月13日之后,找在读高中生、找刚毕业没两年的知青、去图书馆、去书店、去回收站,寻找高中课本的人,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
在农村地区,因家里消息灵通、而提前得到风声、偷偷摸摸开始备考的知青,虽然只是一部分人,却架不住大家都是有点心眼子在身上的。
都在知青点住着,男知青、女知青基本住的,还都是大通铺,想瞒着其他人、自己悄悄努力、惊艳所有人?那还是做梦来得比较快吧!
为着一套高中课本而发生的口角、乃至人身争斗,自然是不少的,但在正式文件出台前,谁都不敢跳得太高,以免被当成出头鸟、率先围攻了。
看上去,全国上下,城市和农村地区,仍然是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掩藏在风平浪静局面下的暗流涌动,又会有多少人能够察觉得出来呢?
第105章
◎更新◎
“菁菁,梁万,最近有消息传,说是有可能,高考要恢复了,梁万的高中课本,应该已经找不着了吧?这是我想办法找到的一套课本,要不要去参加高考,你们俩自个儿商量着来吧!”
原先只是没往这一处去想,但是,经过梁万这么一提醒,韩菁觉得,恢复高考的事儿,还真是很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就算对着一件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在这里讨论,看上去似乎没多大意义,但她依然抛开这个极其重要的前提,只就事论事,替梁万分析起来。
“咱们先不说高考什么时候能恢复的事儿,也先不提你能不能考上,只说上大学这件事情本身,对个人的发展当然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方面,在大学里,你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会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成为大学生,学历有所提升,也就意味着,在大学毕业后,你可以进入到更好的单位去发展。”
“你在玻璃厂档案室工作了这几年,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份儿工作的呢?喜欢这份儿清闲,还是仅仅为了照顾家里、所以才不得不在档案室里混日子呢?”
“如果你喜欢这份儿工作,那我觉得,除非你是想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要不然,折腾几年,对你来说,意义不大。”
“如果你是有一颗想要上进的心,那你就去试试吧!考不考得上,暂且不提,至少,不要让自己的心里留下遗憾,至于爷奶和爸妈那边,如果你有顾虑的话,我会去跟他们说的。”
韩菁从小到大,学习、生活、工作,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
但或许是因为看着亲爹凭借努力、一步步走到食品厂厂长的位子上、心里也时常会觉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至少到现在,韩菁都不曾变得傲慢自大起来。
她事业有成,而丈夫却窝在小小的玻璃厂档案室里“混日子”,旁人总是免不了会在背后议论几句,但韩菁,却是一直都把梁万为这个家的付出看在眼里的。
因此,提到“上进”这个词儿,尽管他们家当初选上门女婿的标准之一,就是“不要太上进”,但韩菁还是一口应承下来,会替他承担来自长辈的压力。
这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她不忍心看到梁万就在档案室里蹉跎着,但换个角度想想,这又何尝不是因为在几年的婚姻生活里、梁万给了她充足的信心呢?
听她这样说,梁万觉得,自己倒像个在婆家欺压时、被“丈夫”护在身后的小媳妇儿了似的,被自己的比喻逗笑之余,他的心里一片柔软,没忍住,搂上了韩菁的腰,半晌都没吭声。
他不吭声,韩菁也就没再说话,只用一只手揉了揉他的头发,跟恶作剧一样,把他的头发弄得乱糟糟的、像一只在风中凌乱的小狗狗似的,这才心满意足地收了手。
梁万明明感受到了她的动作,却没有任何要阻止的意思,只默默在心里权衡着,参加高考,或者不去参加高考,这其中的利弊得失。
是的,梁万并不迷信高学历,一直以来,他都是这么“市侩”的一个人,在这件事情上犹豫,也不过是因为没想清楚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罢了!
毕竟,恢复高考之后的数年时间里,大学生毕业都是包分配的,也就是说,如果他想去上大学,那就要做好将来被分配到国营单位、通勤时间长、甚至夫妻分隔两地的思想准备。
什么?你说你只想去大学读几年、积累积累人脉、到时候放弃毕业分配、直接下海做生意?
开什么玩笑?就算是到了九零年代,也有一大堆人守着发不出工资的国营厂子的铁饭碗岗位,看不起下海做生意发了家的人呢。
更别说八零年代初了,一个班的人都端的是铁饭碗,偏偏冒出来你这么个特立独行的人,你觉得,大家会把你当人脉,还是把你当傻子呢?
再说,放弃毕业分配,真以为像现代大学生找工作这么自由、全都看个人选择啊!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含金量有多高,就注定在毕业分配单位时会得到多少关注度!
放弃毕业分配?把同学、老师、学校全都得罪一遍,那在大学里的这几年,到底是图什么呢?
梁万回想起上辈子看过的年代文小说,心里默默吐槽着,同时,他也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还是算了!我都把书扔下这么多年了,现在,就算是有了恢复高考的准信儿,也不一定能坐着、静下心来学习了!”
“参加高考的事儿,就当我没提过,至于我的那点儿遗憾,还是交给咱闺女将来去补上吧!”
不愧是亲爹!梁万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就给自家刚开始学拼音和数字的闺女安排上任务了!
韩菁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却也没说什么,毕竟,如果恢复了高考,作为亲妈,她当然也是希望自家闺女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拥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啦!
至于说希望闺女平安健康快乐长大这些,那就是他们当父母的任务了!
没有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没有个良好的生活条件,谈健康快乐?这不是瞎扯吗?
“好了,媳妇儿,不说那些了,为了感谢你热心开导、帮助我迅速做出决定的这份儿情谊,我觉得,确实有必要身体力行地来回报你一番!”
梁万嘿嘿一笑,韩菁眯起眼睛,差不多已经猜到了他下一步的举动:“说人话!”
得,既然他媳妇儿故意装傻,那就只能直接行动起来了!
于是,梁万的吻,落到了韩菁的额头、鼻尖、耳根、嘴唇、颈侧……
一步步往下的亲吻,带着探索之意,所到之处,惊起一片颤栗……
正所谓,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既然已经打消了参加高考的念头,那最近这两年之内,梁万就都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
至于更长远的、关于怎么赚钱的计划,那就再慢慢琢磨呗!反正也不着急!
第二天早上,梁万起了个大早,去国营饭店买了牛肉包子和豆腐脑回来。
韩学礼胃口大,觉得一碗豆腐脑填不饱肚子,又给自个儿去冲了半碗油茶面。
美滋滋地喝着油茶面的同时,他瞥了眼梁万,愁眉苦脸了好几天,可算是雨过天晴了!
不用多说,肯定是他闺女的功劳!
不过,这小子可真是,近十年如一日,或高兴或生气或烦恼,都恨不得刻在脸上咯!看着,倒是跟小满五岁大的时候有点儿像!
韩学礼在心里吐槽,梁万却是半点儿都没感受到老丈人的嫌弃,“殷勤”地送完闺女和媳妇儿,就接着去玻璃厂档案室摸鱼啦!
俗话说得好,一直摸鱼一直爽,混日子的生活,谁会不喜欢呢?
梁万毫无心理负担地说服了自己,为着将来考虑、刚刚熊熊燃起了没两天的事业心,就这么“啪唧”一下,又跌回谷底去了。
算了,还是等到政策放开的时候,再想想该干点儿什么,给他闺女多攒点家底儿吧!
关于“恢复高考”的这场小讨论,仅仅发生在梁万和韩菁夫妻俩之间,也仅仅持续了没几天、就彻底被两口子忘到脑后去了。
尤其是,尽管平反回城的人越来越多,但却迟迟没有相关的消息传出来,韩菁就更是记不起来这回事儿了。
直到,第二年的七月份,蔬菜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要求集体学习国家领导人在会上的讲话精神,而他们真的是在逐字逐句地学习时,看到“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这句话时,韩菁的心里,这才微微一动!
她只是蔬菜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尚且能有这样敏锐的嗅觉,而国家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能想到这一点的人,自然是不计其数了!
八月初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领导人的表态,大家都还没来得及消化呢,13日,就有了更加明确的消息传出来。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道理,在何时何地,基本都是适用的。
同理,如果有心人去特意统计观察,则会发现,8月13日之后,找在读高中生、找刚毕业没两年的知青、去图书馆、去书店、去回收站,寻找高中课本的人,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
在农村地区,因家里消息灵通、而提前得到风声、偷偷摸摸开始备考的知青,虽然只是一部分人,却架不住大家都是有点心眼子在身上的。
都在知青点住着,男知青、女知青基本住的,还都是大通铺,想瞒着其他人、自己悄悄努力、惊艳所有人?那还是做梦来得比较快吧!
为着一套高中课本而发生的口角、乃至人身争斗,自然是不少的,但在正式文件出台前,谁都不敢跳得太高,以免被当成出头鸟、率先围攻了。
看上去,全国上下,城市和农村地区,仍然是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掩藏在风平浪静局面下的暗流涌动,又会有多少人能够察觉得出来呢?
第105章
◎更新◎
“菁菁,梁万,最近有消息传,说是有可能,高考要恢复了,梁万的高中课本,应该已经找不着了吧?这是我想办法找到的一套课本,要不要去参加高考,你们俩自个儿商量着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