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可现下,双方位置颠倒,大家固然觉得是陈家人目光短浅,但看着张巧“耀武扬威”的行为,有些人又难免觉得,得饶人处且饶人,张巧做得过了些。
这不,当即就有人站出来充当和事佬了:
“好了好了,张巧,你也少说两句!俗话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两家之前关系那么好,就算现在大不如前了,也不该总往春花心上插刀子。”
“反正,你闺女已经回城了,将来更是前途一片光明,你何必还要跟她一般见识呢?”
张巧冷笑:“合着在农村呆了这么长时间、成了个瘦竹杆儿的人不是你家闺女,所以你才能在这儿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吧?”
“我闺女是回城了,但她是靠着自个儿的本事回来的,又不是陈家人为了弥补自家孩子的过错、在中间出了力,既然他们什么都没做,我凭什么要原谅他们?”
“再说,不趁着春风得意的时候找回场子,难不成要等到我们家落魄的时候、再来找茬儿吗?”
张巧可不傻,她闺女和陈春花儿子到底是有过那么一段儿,虽然她问过闺女,俩人之间清清白白,顶多也就悄悄拉过小手,但是,外人不一定会这么想啊!
要知道,陈家小子可是从她闺女手里骗走了一份儿临时工工作的,外人心里肯定会想,要是他们俩之间没点什么,她闺女能把这种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让出去?
所以,张巧才要闹,她和陈春花现在越是不和,之后就越是少有人会把她闺女再和陈家小子扯到一块儿。
而且,这样一来,她心里的另一重隐忧,也就几乎不可能发生了——
她担心,张然年纪轻,又没多少心眼儿,万一被陈家小子俯下身段儿、又给哄走了,那她可真是干哭都没眼泪了!
现在,她和陈春花闹得僵,到时候,陈春花要面子,多少也会拦着她儿子来张然跟前晃悠的。
本是好意相劝,没成想,张巧完全不给面子,这人被呛了回来,顿时面色讪讪:
“行行行,倒是我多事了,你们两家之间的事情,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不管了,还不成吗?”
围观的人发出低低的哄笑声,本来就是你多管闲事,谁让你来当这个和事佬了?这会儿,替自己挽尊的话,说得倒是挺顺溜!
作为亲眼目睹这两场大戏的见证者,梁万并不曾想过,存在于众人口中的张然,居然还间接地跟他扯上了关系!
奶粉厂的第一任厂长杨启明,原先是食品厂一车间生产主任,毫无疑问,这是韩学礼的人。
从生产主任,一跃成为厂长,看上去,步子是迈得大了点儿。
但是,考虑到食品厂和奶粉厂的规模差距,考虑到奶粉厂建在红旗公社,住宿、通勤等都有不方便的地方,这一步之所以这样迈,其实也就能够理解了。
当然,尽管是食品厂的子厂,但奶粉厂依然属于市商业局领导的国营厂子,重大人事任命,依然需要市领导点头才行。
而在会议上,韩学礼推荐杨启明成为奶粉厂厂长的其中一个理由,说服了领导们:
“杨启明是一车间生产主任,自他担任这一职务以来,一车间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2.8%,安全事故发生率却降到了不到0.03%,这两个数据,是我经过调查统计得来的,也是远远超过其他车间水平的。”
“对于刚成立的奶粉厂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生产!是生产!还是生产!”
“只有生产出东西,才能谈其他,才能让把整个厂子都盘活!”
“所以,我认为,由杨启明同志担任奶粉厂厂长,是十分必要的。”
邢厂长本就在奶粉厂贴出招工通知前、就和韩学礼交了底儿、成为了“自己人”。
在谁来担任奶粉厂厂长这件事情上,他原本也有自己中意的人选,可是,听出领导们有空降一位同志来担任奶粉厂厂长的意思后,他立刻就跟韩学礼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说到底,市领导考虑的是全局,而他们要考虑的,只有食品厂的利益,很显然,由食品厂本身的人去奶粉厂担任厂长,才是对食品厂最好的。
要不然,空降一位同志过去,食品厂又出钱又出人又出力的,等到奶粉厂发展壮大起来,人家想独立了,有市领导当靠山,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到时候,食品厂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全为了他人做嫁衣?
有正副两位厂长鼎力支持,又有韩学礼拿出确切的数据来证明杨启明的个人能力,经过商议,领导们最终决定采纳韩学礼的建议,任命杨启明为奶粉厂厂长。
在市里开会时发生的事情,牵扯到领导们之间的角力,按道理是不该外露的,尤其是不该透露给本人知道。
但是,如果不让杨启明知道,他韩学礼在中间出过多少力,那他还怎么收买人心呢?
好在,韩学礼自个儿不方便去找下属表功,但他还有助理啊!
只要过去一趟,提醒杨启明去了奶粉厂以后要干出一些成绩来、要不然市领导心里的人选、可能就要过来帮忙了。
杨启明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对于韩学礼的鼎力支持,他心里自然是十分感激的。
不仅如此,跟着韩学礼干的杨启明都当上厂长了,可见,跟着韩副厂长有肉吃,最起码也有肉汤喝,一时间,这就成为了食品厂许多人的共识。
韩学礼轻轻松松收拢人心,等到杨启明按照他说的、给奶粉厂新进职工加试一场、揪出了两个成绩明显不对劲儿的人后,他就更不慌了。
哪怕这会儿老邢退了、有新厂长来,他有着这么雄厚的群众基础,又有在领导们面前实打实的功绩,不说十年八年,至少三五年之内,他是不用担心被“排挤”到一边儿去养老了。
“我下周一要去隔壁省出差,大概得一个礼拜,妈,咱们家还有什么票啊?我带上吧,到时候看,能不能从隔壁省买点儿什么特产回来!”
一家子坐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韩菁忽然开口道。
被通知要去出差,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韩菁心里一直在琢磨该怎么跟家里人开口提这件事。
毕竟,这是她头一次去出差,而闺女才刚满一岁,每天晚上,到了她和梁万下班的时间点儿,如果还没看见他们,就会一个劲儿地探头往外面看。
韩菁不知道,如果她去出差一个礼拜,闺女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她号啕大哭,家里人能不能哄得住她。
“出差?是为了什么事儿啊?除了你,还有谁?”
韩学礼问道,他刚把奶粉厂招工加试发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写成的报告交上去,心里刚松了一口气,没成想,闺女这儿又有事儿了!
“就是蔬菜基地的事儿,先前扩大规模的时候,我们不是一并引入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吗?这两年冬天,在各家各户的餐桌上偶尔能见到一些反季节蔬菜,这就证明了,当初我们单位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着的,听说隔壁省的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有了新进步,我们就想过去学习学习,看看人家到底是怎么做的。”
“除了我,还有生产基地的两名技术员,以及生产科、财务科的三个人,总之,我们一共六个人,四个壮汉,安全问题,你们不用太担心。”
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李主任退休,韩菁就升为了办公室的主任。
这次出差,虽然算不上苦差事,但也绝对不是能够轻轻松松、四处游玩的好活儿。
办公室就那么几个人,韩菁原本是想派小徐去的,正好也能给他一个锻炼自我、增长见闻的机会,但架不住蔬菜基地扩大规模的事儿是韩菁一手负责的,而小徐当初只是替她打下手罢了。
所以,要说最合适的出差人选,那肯定是韩菁,再者,常经理也是考虑到,财务科派出去的是个女同志,让韩菁出差,两个女同志一块儿,不管干什么,总归能有个伴儿。
于是,韩菁去隔壁省出差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样啊!那就去吧!穷家富路,你头一次出差,身上还是多备点儿钱,回头给衣服里多缝几个口袋,狡兔三窟嘛,免得被人一锅端了!”
韩学礼皱着眉头道,要说不担心,那肯定是假的,但他闺女是有上进心的,当爹的总不能拦着孩子进步。
再说,韩菁和梁万他们小两口,很明显就是女强男弱的相处模式,如果他闺女不多撑起来一点儿,指望梁万,呵,那就完犊子了!
韩菁出差的事情刚定下来,单位里就有好心的大姐问她、闺女好像还小吧、能不能离得了她,这也正是她没有在第一时间跟家里人坦白要出差的原因所在。
但是这会儿,她担心的那种情形并没有发生,家里人虽然不放心她,却也没有一个人拦着、不让她去出差。
韩菁若有所思,梁万看在眼里,等到只剩他们小两口的时候,就抱着自家媳妇儿保证道:
这不,当即就有人站出来充当和事佬了:
“好了好了,张巧,你也少说两句!俗话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两家之前关系那么好,就算现在大不如前了,也不该总往春花心上插刀子。”
“反正,你闺女已经回城了,将来更是前途一片光明,你何必还要跟她一般见识呢?”
张巧冷笑:“合着在农村呆了这么长时间、成了个瘦竹杆儿的人不是你家闺女,所以你才能在这儿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吧?”
“我闺女是回城了,但她是靠着自个儿的本事回来的,又不是陈家人为了弥补自家孩子的过错、在中间出了力,既然他们什么都没做,我凭什么要原谅他们?”
“再说,不趁着春风得意的时候找回场子,难不成要等到我们家落魄的时候、再来找茬儿吗?”
张巧可不傻,她闺女和陈春花儿子到底是有过那么一段儿,虽然她问过闺女,俩人之间清清白白,顶多也就悄悄拉过小手,但是,外人不一定会这么想啊!
要知道,陈家小子可是从她闺女手里骗走了一份儿临时工工作的,外人心里肯定会想,要是他们俩之间没点什么,她闺女能把这种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让出去?
所以,张巧才要闹,她和陈春花现在越是不和,之后就越是少有人会把她闺女再和陈家小子扯到一块儿。
而且,这样一来,她心里的另一重隐忧,也就几乎不可能发生了——
她担心,张然年纪轻,又没多少心眼儿,万一被陈家小子俯下身段儿、又给哄走了,那她可真是干哭都没眼泪了!
现在,她和陈春花闹得僵,到时候,陈春花要面子,多少也会拦着她儿子来张然跟前晃悠的。
本是好意相劝,没成想,张巧完全不给面子,这人被呛了回来,顿时面色讪讪:
“行行行,倒是我多事了,你们两家之间的事情,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不管了,还不成吗?”
围观的人发出低低的哄笑声,本来就是你多管闲事,谁让你来当这个和事佬了?这会儿,替自己挽尊的话,说得倒是挺顺溜!
作为亲眼目睹这两场大戏的见证者,梁万并不曾想过,存在于众人口中的张然,居然还间接地跟他扯上了关系!
奶粉厂的第一任厂长杨启明,原先是食品厂一车间生产主任,毫无疑问,这是韩学礼的人。
从生产主任,一跃成为厂长,看上去,步子是迈得大了点儿。
但是,考虑到食品厂和奶粉厂的规模差距,考虑到奶粉厂建在红旗公社,住宿、通勤等都有不方便的地方,这一步之所以这样迈,其实也就能够理解了。
当然,尽管是食品厂的子厂,但奶粉厂依然属于市商业局领导的国营厂子,重大人事任命,依然需要市领导点头才行。
而在会议上,韩学礼推荐杨启明成为奶粉厂厂长的其中一个理由,说服了领导们:
“杨启明是一车间生产主任,自他担任这一职务以来,一车间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2.8%,安全事故发生率却降到了不到0.03%,这两个数据,是我经过调查统计得来的,也是远远超过其他车间水平的。”
“对于刚成立的奶粉厂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生产!是生产!还是生产!”
“只有生产出东西,才能谈其他,才能让把整个厂子都盘活!”
“所以,我认为,由杨启明同志担任奶粉厂厂长,是十分必要的。”
邢厂长本就在奶粉厂贴出招工通知前、就和韩学礼交了底儿、成为了“自己人”。
在谁来担任奶粉厂厂长这件事情上,他原本也有自己中意的人选,可是,听出领导们有空降一位同志来担任奶粉厂厂长的意思后,他立刻就跟韩学礼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说到底,市领导考虑的是全局,而他们要考虑的,只有食品厂的利益,很显然,由食品厂本身的人去奶粉厂担任厂长,才是对食品厂最好的。
要不然,空降一位同志过去,食品厂又出钱又出人又出力的,等到奶粉厂发展壮大起来,人家想独立了,有市领导当靠山,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到时候,食品厂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全为了他人做嫁衣?
有正副两位厂长鼎力支持,又有韩学礼拿出确切的数据来证明杨启明的个人能力,经过商议,领导们最终决定采纳韩学礼的建议,任命杨启明为奶粉厂厂长。
在市里开会时发生的事情,牵扯到领导们之间的角力,按道理是不该外露的,尤其是不该透露给本人知道。
但是,如果不让杨启明知道,他韩学礼在中间出过多少力,那他还怎么收买人心呢?
好在,韩学礼自个儿不方便去找下属表功,但他还有助理啊!
只要过去一趟,提醒杨启明去了奶粉厂以后要干出一些成绩来、要不然市领导心里的人选、可能就要过来帮忙了。
杨启明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对于韩学礼的鼎力支持,他心里自然是十分感激的。
不仅如此,跟着韩学礼干的杨启明都当上厂长了,可见,跟着韩副厂长有肉吃,最起码也有肉汤喝,一时间,这就成为了食品厂许多人的共识。
韩学礼轻轻松松收拢人心,等到杨启明按照他说的、给奶粉厂新进职工加试一场、揪出了两个成绩明显不对劲儿的人后,他就更不慌了。
哪怕这会儿老邢退了、有新厂长来,他有着这么雄厚的群众基础,又有在领导们面前实打实的功绩,不说十年八年,至少三五年之内,他是不用担心被“排挤”到一边儿去养老了。
“我下周一要去隔壁省出差,大概得一个礼拜,妈,咱们家还有什么票啊?我带上吧,到时候看,能不能从隔壁省买点儿什么特产回来!”
一家子坐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韩菁忽然开口道。
被通知要去出差,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韩菁心里一直在琢磨该怎么跟家里人开口提这件事。
毕竟,这是她头一次去出差,而闺女才刚满一岁,每天晚上,到了她和梁万下班的时间点儿,如果还没看见他们,就会一个劲儿地探头往外面看。
韩菁不知道,如果她去出差一个礼拜,闺女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她号啕大哭,家里人能不能哄得住她。
“出差?是为了什么事儿啊?除了你,还有谁?”
韩学礼问道,他刚把奶粉厂招工加试发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写成的报告交上去,心里刚松了一口气,没成想,闺女这儿又有事儿了!
“就是蔬菜基地的事儿,先前扩大规模的时候,我们不是一并引入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吗?这两年冬天,在各家各户的餐桌上偶尔能见到一些反季节蔬菜,这就证明了,当初我们单位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着的,听说隔壁省的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有了新进步,我们就想过去学习学习,看看人家到底是怎么做的。”
“除了我,还有生产基地的两名技术员,以及生产科、财务科的三个人,总之,我们一共六个人,四个壮汉,安全问题,你们不用太担心。”
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李主任退休,韩菁就升为了办公室的主任。
这次出差,虽然算不上苦差事,但也绝对不是能够轻轻松松、四处游玩的好活儿。
办公室就那么几个人,韩菁原本是想派小徐去的,正好也能给他一个锻炼自我、增长见闻的机会,但架不住蔬菜基地扩大规模的事儿是韩菁一手负责的,而小徐当初只是替她打下手罢了。
所以,要说最合适的出差人选,那肯定是韩菁,再者,常经理也是考虑到,财务科派出去的是个女同志,让韩菁出差,两个女同志一块儿,不管干什么,总归能有个伴儿。
于是,韩菁去隔壁省出差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样啊!那就去吧!穷家富路,你头一次出差,身上还是多备点儿钱,回头给衣服里多缝几个口袋,狡兔三窟嘛,免得被人一锅端了!”
韩学礼皱着眉头道,要说不担心,那肯定是假的,但他闺女是有上进心的,当爹的总不能拦着孩子进步。
再说,韩菁和梁万他们小两口,很明显就是女强男弱的相处模式,如果他闺女不多撑起来一点儿,指望梁万,呵,那就完犊子了!
韩菁出差的事情刚定下来,单位里就有好心的大姐问她、闺女好像还小吧、能不能离得了她,这也正是她没有在第一时间跟家里人坦白要出差的原因所在。
但是这会儿,她担心的那种情形并没有发生,家里人虽然不放心她,却也没有一个人拦着、不让她去出差。
韩菁若有所思,梁万看在眼里,等到只剩他们小两口的时候,就抱着自家媳妇儿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