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韩学礼挑眉,道:“怎么说?”
  至于前面那句“菁菁说得对”,他则是下意识地忽略了,毕竟,不管他闺女说什么,他家这女婿,都会接上这么一句。
  嗯,屁股决定脑袋,韩学礼没意见了!
  “食品厂调去奶粉厂的这些人,不是新进厂职工的师傅吗?那您就可以让他们留心一下新职工的表现。”
  “有那种爱偷懒的、手脚不干净的、特别是男女关系上不讲究的,您就可以借着这次机会给他们清出去了!当然,个人能力特别突出的,可以忍一忍!”
  六七十年代,相比二十一世纪,时代风格的确是更偏向淳朴一些。
  但梁万觉得,这是整个时代的特质,也是由于特殊的环境所决定的,可不代表着,在这年头儿,就全都是好人了。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这句话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基本适用的,成绩好坏,和人品优劣之间,同样没有必然联系。
  梁万觉得,奶粉厂初建,他老丈人又是总揽大局的人,肯定是希望把奶粉厂发展起来的,既然这样,一些有可能会带坏厂里风气、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人,可不就十分有必要及时清理出去吗?
  反正,除了极个别让人割舍不下的优秀人才,剩下的人,对于奶粉厂来说,少了谁,都能照样玩得转。
  听完闺女和女婿的话,韩学礼若有所思,这两年只是国营厂对外招工的次数少了,却不代表所有厂子的招工考试都彻底停了。
  他们仨刚刚琢磨出来的这套办法,适用于奶粉厂,也未必不能适用于其他厂子,尤其是贴照片、把人脸和信息对上这一条。
  他完全可以先在奶粉厂试用一次,总结下经验教训,回头去市里开会的时候说道说道啊!
  一来,是给其他厂也提个醒儿,二来,不也能替自个儿攒攒功劳吗?攒得多了,说不定市里以后有什么好事儿、就突然落到他或者食品厂头上了呢?
  反正,赚不赚不一定,但肯定亏不了,那就干了!
  韩学礼继续琢磨这事儿的时候,心大的小两口已经把这件事扔到了脑后、抱着闺女回屋去了。
  “噗噗噗噗!”
  听着这声音,韩菁实在没能憋住笑:“知道的,明白咱们小满是在吐口水,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一个小人儿、吃了一堆萝卜、正在噗噗放屁呢!”
  梁万面色古怪,完了,不提还好,这么一说,只要没看着他闺女、光听声音,还真的很容易联想到这儿啊!
  “不行不行!可不能这么说!”梁万挥散脑海中的画面,连忙帮闺女抱不平道:
  “咱们小满明明是一块香香软软的鸡蛋糕,你闻闻,多香啊!什么放屁?跟我们小满可没半毛钱关系!”
  呃……虽然是亲妈,但韩菁也得说一句,梁万这亲爹滤镜,属实有点重了,香香软软什么的,有本事在他闺女拉臭臭的时候,也这么说啊!
  当然,他们小两口还没进入到老夫老妻的状态呢,知道对方不是喝风饮露的仙女/仙男就够了,大晚上的,在这儿闲得没事干、讨论放屁拉臭臭这些,这层心理障碍,确实有点儿难突破了!
  “你说说,咱闺女长牙长得早,又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咿呀喔哟的了,咱们家这么多人,也是天天在她跟前说这说那的,她怎么到现在都没学会叫爸妈呢?”
  韩菁明智地转移开话题,决定不和这个满心满眼都是闺女的傻男人一般见识。
  “爸妈之前说过,我小时候说话可早了,好像是不到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学会叫爸妈了,咱闺女怎么就没遗传到我这一点呢?”
  韩菁确实有点纳闷儿,她头一次当妈,她爸妈也只养过她一个,至于她爷奶,那会儿国内还乱得很,一家老小还能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这都不好说,谁有那个闲情逸致、精心地养孩子啊?
  所以,没有太多例子可以参考,想到这件事,她就有点儿慌了:
  “要不,这个礼拜天,咱们抱着小满去儿童医院检查下?也好安心嘛!”
  梁万能理解她的感受,她是亲妈,他也是亲爹啊,况且,韩菁十月怀胎,真要论对闺女的关心,她只会比他更多的。
  抓着媳妇儿的手,梁万尽力安抚她道:
  “不是有个说法叫做,贵人语迟吗?说不定,就是因为咱们闺女将来指定有大出息,她开口说话才晚呢!”
  “而且,我觉得,她这才刚满一岁,也不算晚啊!等咱闺女两三岁都不会叫爸妈的时候、咱们俩才该着急呢!”
  “再说,我小时候学说话也迟,听说当年,家里人一度觉得我天生是个哑巴呢,小满这一点,肯定是随我了!”
  说到这儿,梁万的语气故意带了几分庆幸:“小满这一双大眼睛,眼睫毛又长又密,爸妈都说,跟你小时候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之前我还想着,咱闺女怎么还偏心呢?凭什么净遗传你的优点啊?我这个当爹的身上,难道就找不出优点来、可以让她遗传了吗?”
  “现在看来,小满依然是咱们俩贴心的小棉袄,你看,就连这遗传,那也是一人一样儿、不偏谁不向谁的!”
  韩菁瞪他一眼,却毫无杀伤力:“又胡说!从父母身上遗传到什么,那都是随机的,被你这么一说,倒像是咱闺女挑拣过似的,我查出来怀孕的时候,她有黄豆粒儿大没?能懂个什么啊?”
  梁万朝他媳妇儿嘿嘿一笑,也亏得他长得好,要不然,发出这样的笑声,还不得被人当成猥琐男?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小满,怎么知道她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呢?”
  梁万抛出一个“哲学问题”,韩菁却忍不住想偏了,联想到她怀小满七八个月的时候,还跟梁万“胡闹”过两回,配合着这人刚刚的笑声,顿时觉得这人是在坏心眼儿地点她呢。
  于是乎,什么都不必多说,上手轻轻一掐,一句“嘶”,立刻结束了这番对话!
  【作者有话说】
  倒霉蛋是谁?啊,原来是我啊!昨晚房子漏水,拯救东西,还得临时去找酒店住,今晚等到维修师傅来,总算修好了。
  虽然这个月的全勤宣告泡汤,但漏掉的一天更新,我会抽空补上的!!
  第87章
  ◎更新◎
  这次招工,几乎全市的人都在盯着呢,奶粉厂的人自然也不敢怠慢,默默加快了改卷子的速度。
  尽管报名的人很多,但说实话,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就是抱着“试一试、万一考上了”的心态来的,他们答的试卷,要么是没写满,要么是有一部分胡编乱造的内容。
  总之,掺杂了这些因素,多少影响到了批改一份卷子所需要的时间,等到招工考试的成绩出来,那都已经是四天后的事情了。
  韩学礼提前跟红旗公社的高书记打好了招呼。
  虽然高书记觉得他要摆出这样的阵仗、有点夸张。
  但是,碍于先前韩学礼提醒他不说、还帮着把为五保户家庭提供工作岗位的事儿办下来了,高书记嘴上不说,心底里却是拿韩学礼当半个恩人来对待的。
  既是这样,那当然就是“恩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咯!
  再说,这回奶粉厂给五保户家庭提供的岗位也就那么几个,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况且,眼光得放长远,只要发展得好,还怕奶粉厂不会再次招工吗?
  所以,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人交情,高书记都没理由把韩学礼的话当成耳旁风。
  于是,到了奶粉厂对外公布通过人员名单的这一天,红旗公社派出所只留了值守的人,剩下的公安同志,则是齐齐出动了!
  “嗯?出什么事儿了?为什么公安同志都来了?”
  “是有人受伤还是怎么着?或者,是奶粉厂出事儿了?”
  后面这一猜测,让附近听到这句话的人心里都不由得一紧,如果是奶粉厂出事儿了,那今天还能照常公布招工考试成绩吗?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家庭的托举,对于下乡知青来说,这一点就体现得越发淋漓尽致!
  插队下乡,想也知道,对于从来没有下地干过农活儿的人来说,会有多么难以适应!
  一个兄弟姊妹多的家庭里,当父母的,总有偏心的孩子,那么,没那么疼爱、又刚好处在下乡年龄的孩子,自然而然就被推了出来。
  换句话来说,除去一小部分下乡半年后还能收到来自家里的包裹的知青,绝大多数知青,其实都是已经被家里放弃了的。
  好不容易等来了一次不限制户籍的招工,对于很多知青来说,机会,很难再有下次,所以,他们才更要拼命抓住。
  从考完试到出成绩的这几天,他们一直借住在红旗公社社员家里,借住在别人家,总归没那么方便,而且,吃喝的钱是不能少给人家的。
  这对他们本就不丰裕的家底儿来说,无疑是顶着莫大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