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要知道,当时蔬菜公司要扩大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好承接国家重点任务、向西部地区“输血”的时候,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就是韩菁,为了顺利完成工作,她可没少往郊区跑!
  被闺女的疑问弄得愣住了,韩学礼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只是,心有迟疑,道:
  “这应该不是刻意安排过的吧?高书记不是那种弄虚作假的人,他说没知会过红桥大队的大队长,那肯定就是没知会过!”
  “再说,我们进红桥大队的时候,在村口那块儿,其实是被拦住盘问了几句的,高书记提前准备好了借口,说我们是粮站的工作人员,来红桥大队是为了估一下今年粮食的产量、好做到心里有数。”
  “我们扮的是粮站的工作人员,好歹是工人、每个月能拿工资呢,看着不像农民、衣服上也没有补丁,这应该很合理吧?”
  韩菁点头道:“听着是挺合理的,我也不是怀疑红旗公社的高书记弄虚作假、故意糊弄你,只是,他作为红旗公社的书记,又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只在文件上签字就行的。”
  “保不齐,你们进大队以后、就有人认出高书记了呢!要不然,有任何关于招工的风吹草动,哪怕在城里,大家也都是捂得严严实实的。”
  “那几个老太太,怎么就能心大到当着陌生人的面儿说这个呢?她们难道就不怕被你们听了去、再给自家孩子增加几个竞争对手吗?”
  “所以,我推测,那番话可能是有人故意想让你们听见的,或许是不满高书记在建奶粉厂这件事上的表现过于亮眼、想借这件事情、在你面前给他上点儿眼药吧!”
  听到这儿,梁万又赶忙补充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爸,也有可能,是想试探下你的反应!招工条件设置得这么宽松,抛开背后的利益平衡不提,你在一部分人眼里,已经留下了个心软的印象。”
  “有枣儿没枣儿的,打上两杆子再说呗!万一你的确是个心软的人,听见几个老太太的抱怨、反思了下自个儿的决定,临时改主意、决定设定这次招工至少要招一半儿红旗公社的人出来呢?”
  “退一步来讲,就算事情不成,反正也只是几个老太太在那儿谝闲传、发牢骚,你一个领导,还能跟几个老太太去计较不成?”
  “再退一万步来讲,走访参观红桥大队的事儿,从始至终,都是高书记一手安排的,就算你因为几个老太太的话,不高兴了,那这火气,也都是高书记受着,烧不到他们身上去!”
  韩菁和梁万配合默契,一唱一和的,这么一通分析下来,给韩老爷子和余秀芳直接听傻眼了!
  可算是知道他们俩这辈子为什么没能当上领导了,合着这么一件小事,都能分析出个一二三四五六来。
  如果当领导的,人均都是这么多的心眼子,就他们老两口这样“单纯善良”的人,还不得被人随意捏扁揉圆啊?
  老两口在心里吐槽着,面儿上却是拿出了身为长辈应有的镇定,看上去就是一副“什么大风大浪我没见识过”的样子。
  不过,虽说直到目前,韩菁和梁万也只是推测罢了,但韩学礼心里已经有七八分相信,这才是“真相”了!
  向英皱着眉,道:“如果真是菁菁说的这样,你可得给高书记提个醒儿!”
  “别人家孩子准备招工考试有多么辛苦,别人家的条件有多么艰难、有多么需要这份儿工作,这些我统统都管不着,我就明白一个道理,真心真意想替老百姓做点儿实事儿的人,如果真有好处落在他身上,那也是应该的!”
  别看向英在家里算是脾气最好的人了,但她在妇联工作这么多年,见过的不平事太多,骨子里多少还是带了点儿“嫉恶如仇”的。
  像是这会儿,她就赶忙叮嘱韩学礼道,不想让在背地里耍手段的小人得逞是真,但更多的,也是不希望看到一心为红旗公社谋发展的高书记、被人阴了一手、最后却没个好结局。
  “放心吧,我明个儿去红旗公社,就跟高明鑫说说这事儿,相不相信咱们家闺女的推测,那是他的事儿,反正,咱们提醒过了,问心无愧就行!”
  从这里,其实就能看出夫妻俩性格的不同之处了。
  如果换做是向英,如果高明鑫并不相信她的话,那她只会去想办法找证据、增加自己那番话的说服力,这样,才能帮着好人成功“躲过一劫”!
  当然,世界上有那么多对夫妻,每一对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都不完全一样。
  旁人不好说,但对韩学礼和向英来说,他们是要踏踏实实过日子的,而不是要在生活里天天“照镜子”、看着另一个自己。
  所以,性格有这么一丁点儿的不同之处,那又怎么了?
  只要最后“殊途同归”,这就足够了!
  第84章
  ◎更新◎
  红旗公社有人想进奶粉厂,却又担心竞争太大、比不过人家,于是把歪心眼儿动到了韩学礼身上。
  韩家固然向着自家人、心里不大高兴的,但其实也能理解。
  毕竟啊,这年头儿,有一份工作,那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对于下乡知青和农村人而言,说是能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那也是丝毫不为过的!
  韩学礼好人当到底,既然在招工报名条件上都没有做限制、不允许知青参加,那么,在考试时间上,自然也要考虑到这一部分人的情况。
  所以,奶粉厂要招工的消息在安城传得沸沸扬扬,也传了整整半个月,大家伙儿这才等到了下文。
  没错,奶粉厂终于要举行招工考试了!
  考试有两场,分别在早上、下午举行,尽管一天就能完事儿,但是,从安城到红旗公社,可是要转车再转车的!
  眼下是什么时候?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候!
  在这节骨眼儿上,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考试状态,进而影响到考试结果。
  如果因为转车、耽误时间、甚至连上考场的机会都没有,那他们心里可真的会懊恼一辈子的!
  毫无疑问,谁都不愿意冒着风险、遇到这样的事儿!
  而红旗公社作为一个经济并不怎么发达的公社,食品厂决定将奶粉厂建在这里以前,在县里是完全排不上号儿的!
  之所以还能有一家招待所,也是因为招待所的“必要性”,而非其他。
  早在奶粉厂招工通知贴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想到了这一茬儿,自然,等到更多人知道招工消息的时候,这家招待所的房间早就被订完了。
  好在,绞尽脑汁,还是能想到其他办法的!
  于是,红旗公社的人,包括下面这些生产大队的社员,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突然来了几个亲戚。
  “亲戚”暂时借住两天,不好意思给钱,但也不能空着手上门、白吃白住,那么,带点儿东西来,也很合情合理吧?
  一个两个人这么干,或许还得担心被举报,但公社里这么多人,都是这样干的,大势所趋,那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况且,奶粉厂招工考试在即,谁敢在这个节骨眼儿搞事情?不怕惹众怒吗?
  当然,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前面挡着,在家家户户都能赚上一点儿的时候,红旗公社下面的红桥大队,有几户人家却被大队长完全忽略了、有“亲戚”想借住的时候、根本没问过他们的消息,就被彻底压了下去。
  自以为聪明、有心想把高书记顶在前面挡刀,这事儿是没造成多大杀伤力,但也确实够膈应人的。
  高书记对着韩学礼好声好气,那是因为他有求于人,可不代表,他真是这么个软弱可欺的性格!
  直接动手脚、拿走那几个人的报名表、让他们失去考试资格,高书记觉得,倒也不至于弄到这一步,但是,在一些小事情上,他反膈应回去,这总是没问题的!
  决定算计人的时候,也要做好被人算计回来的思想准备,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道理吗?
  韩学礼一大清早就走了,今儿,他是坐着厂里的小轿车去红旗公社的。
  虽说自从开始起风,厂里的小轿车就很少用了,专门开车的王师傅也被“临时”调去其他车组工作了。
  但是,特事特办,大家伙儿心心念念着的,都是招工考试的事儿,谁有闲心思盯着韩学礼用没用小轿车啊?
  再说,今儿的事情这么重要,怕耽误事儿,他坐小轿车过去又怎么了?谁要是捡着这一点挑刺儿,那可就是跟“家有考生”的大部分人过不去了!
  言归正传,奶粉厂招工的事儿,在整个安城,都算得上是近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对于华洋玻璃厂的职工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梁万在档案室上班儿,他们这部门里的,除了临近退休、就想图个清闲、来养老的,剩下的就是关系户了。
  你想想啊,既然是关系户,如果家里适龄的孩子还没有工作,那不是一早就该退下来、让孩子们接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