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我知道你是不想让我太生气,但是,让我抱小满,也不能这么突然吧?万一我没接住、把小满摔了怎么办?”
  梁万好脾气地连连点头:“是是是,我的错!”
  但其实,这可是亲闺女!梁万的手一直都在虚虚托着闺女的屁股呢,老丈人没彻底接住之前,他哪儿敢撒手?
  被梁万“神来一笔”、这么一打岔,家里的气氛顿时就没有那么凝重了!
  韩老爷子之前说过“我这辈子能不能当上厂长他爹,就看你的了”这些话,但这会儿,宽慰儿子的人,同样是他:
  “行了!不就是升职有可能泡汤了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当不成厂长,你也还是副厂长!就这么多街坊邻居里,别说副厂长了,能在单位当个小领导的,又有几个人?”
  “大多数,那不都是工人、在车间干活儿吗?那怎么了?都不活了?”
  “你也是当爷爷的人了,知不知道什么叫气大伤身啊?要是不好好保重自个儿、为着些不值得的事儿生气,等你到了我这岁数,身子骨怕是还没我硬朗呢!”
  韩老爷子安慰人的方式别具一格,事实上,他也确实做不出搂着儿子的肩膀、说“一切都有爸在呢”这种煽情的举动。
  不过,韩学礼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被安慰过来的,倒是也已经习惯了。
  当然,习惯归习惯,有些不中听的话,还是要纠正一下的:
  “爸,我虽然当爷爷了,但我还不到五十岁呢,年纪不算大吧?你能不能不要说得好像我已经七老八十了似的?”
  韩学礼吐槽道,神奇的是,在他们父子俩你一句我一句斗嘴的幼稚行为中,他心里的那点儿不平和愤怒,还真的被抚平了许多!
  反正,如果真有摘桃子的人要来,那人家作为大佛,肯定也不会在他们食品厂这样的小庙里“耽误”太长时间啊!
  只要他努力工作、领导们看在眼里,等送走大佛,这厂长的位子,不还是他的吗?
  韩学礼在心里这样宽慰着自己,他不想被情绪左右、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更不愿意让家里人跟着担心。
  然而,都是一家人,谁还能不了解谁呢?要说韩学礼这么快就“劝好”了自个儿,怕是只有还懵懵懂懂的小满才会相信吧!
  晚上,梁万哄闺女睡着后,钻进被窝里,搂着韩菁,小两口不免再次提到了这件事。
  韩菁不想做火上浇油、却没法儿灭火的那个人,但不代表,她心里没有任何想法:
  “你说,怎么总有人脸大如盆、没半点儿真本事、就想靠着关系、直接捡现成的啊?为了食品厂的发展,爸工作有多辛苦多努力,咱们也不是看不见!”
  “还有奶粉厂,去年说要在红旗公社建厂的时候,市里、厂里传出了多少反对的声音?是爸,不嫌麻烦,一到休息时间就往百货大楼跑,做了关于奶粉的市场调查,又摆事实讲道理,一趟趟地跑,最后,领导们才同意建奶粉厂的!”
  “事情这才过去了多久?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吧,领导们的记忆都出现错乱了是吗?无视爸的辛苦,抹杀爸的努力,他们怎么能这样呢?”
  韩菁替韩学礼感到委屈,说着说着,情绪也变得激动起来。
  虽然她爸之所以促成奶粉厂建设的事情,初衷也是为了这份儿功劳、为了给自个儿的经历里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人无完人,在这样的事情上,论迹不论心,她爸的确做了很多努力,也确实让许多知识青年、许多生产大队的社员看到了当上工人的希望,这就足够了!
  梁万安抚地拍着她的背,不管在六七十年代,还是在二十一世纪,投个好胎、胜过一切,都是一条在绝大多数范围内适用的真理。
  谁都知道,形势比人强,实力不如人的时候,那就是得做好被摘桃子的准备,只是,当这样的事情落到了自家人头上时,就变得格外让人难以接受了!
  “其实,如果当上厂长就满足了、不再想着继续往上升的话,这事儿倒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就是,咱们家人可能会有一阵子、格外受到大家的关注了!”
  梁万来自二十一世纪,思维方式上,受信息时代的影响颇深,要说正儿八经地解决问题,他着实不太擅长,可要说提供一些偏门儿的思路,那对他来说,真的是手拿把掐的事儿!
  第82章
  ◎更新◎
  “绝大多数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顶多看个热闹的,但是,如果这事儿关系到了他们*自个儿的利益呢?”
  “这几年,各个国营厂都减少了招工名额,哪怕要招人,也是尽可能地在职工子弟里面去招,即使要对外招人,那也是必须有城市户口的。”
  “所以,咱爸这回定的招工条件,可以说是最宽松的,谁会不想着去试一试呢?我估计,就算是刚考上高中、还没毕业的人,都会被家里压着去考考,万一考上了呢?这不就省了许多事儿吗?”
  “基于这样的大前提,这场招工考试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肯定会有很多人关心。”
  “但如果在这个时候,有小道消息称,食品厂要换新厂长,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咱爸是副厂长,他定的招工条件,那还能作数吗?”
  “谁都能想明白这里头的关键之处,市领导又不可能在邢伯伯还没退休之前、就为了打消大家伙儿的疑虑、先把谁来担任新厂长的事儿给公开了。”
  “这样一来,为了让大家相信这次奶粉厂的招工考试报名条件不变、彻底安心下来,咱爸当上厂长的可能性就会变高很多了。”
  这是梁万的主意,却也算不上最好的办法,毕竟,有更多人注意到食品厂的副厂长韩学礼,就会有更多人注意到他们家。
  而在这年头儿,跳得太高,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况且,他们家为了给街坊邻居留下“挣得多、花得也多”的印象,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如果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这样做带来的效果,无疑是要大打折扣的。
  韩菁沉默着,慢慢思索这其中的得失,最后,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办法,却也是带了点儿“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性质的办法。
  “算了,明天早上,我跟爸提一嘴吧!想怎么做,还是得爸来决定!早点儿睡吧!明天还得上班呢!”
  韩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倒不是她不关心亲爹的工作和情绪,只是,事情牵扯到更高的层面,她有心帮忙,那也是无能为力啊!
  比起整天关心事情的新进展、给人一种莫大的压力,韩菁觉得,还是当没事儿人一样,才是最妥当的!
  作为亲闺女,韩菁还是很了解她爸的,要是真把她爸当成那种心理脆弱、因为升职不成就狠狠破防的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证明,韩菁的决定是对的,家里人不再追问这件事情,倒是给了韩学礼足够的个人独立思考空间。
  没几天,他就在家里宣布,他,韩学礼,已经想通了!
  “不就是事情有变动、这回可能当不上厂长了吗?这有什么的?老邢当厂长的时候,都已经五十八岁了,我今年还不到五十,年轻着呢,有的是时间,慢慢熬呗!”
  “就算当不上厂长,头顶上又突然压了一座来头不小的大山,但是,我为食品厂、为奶粉厂做了多少事情,大家伙儿心里都是有数的。”
  “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呢!领导们也不能太欺负人、拿资历浅这个理由、压我三次四次吧!”
  要说听到女婿提的主意后,他没有半点儿动心,那肯定是假的。
  不过,韩学礼想当上厂长、带领食品厂更好地发展,这是真的,只是,为公和为私又不一定是完全冲突的,另一方面,他是为了给家里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但如果为了当厂长,让家里人承担不必要的风险,这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吗?
  想通了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后,韩学礼再去说服自己,自然就很容易了。
  他都已经放下了这件事,只专心致志地忙奶粉厂招工的事儿,韩家人当然也不会再多分出心思来、陷入无尽内耗之中。
  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那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呗!总不能真去找领导当面锣对锣鼓对鼓地讲道理、抱不平吧!
  说起奶粉厂招工的事情,都没用半天功夫,在安城就彻底传开了!
  一是因为临近毕业、学生们和他们的家里人都在发愁工作的事情呢,二来,也是因为这两年愿意对外招工的厂子里,奶粉厂的条件是放得最宽松的。
  也别说奶粉厂贴出来的招工通知里,哪怕是车间工人,都需要初中学历。
  尽管在车间干活儿,压根儿用不到你在初中学到的任何知识,但这是筛人必备的一关,大家都懂的,也没人不懂事儿地抱怨。
  哦,不对,其实还是有的!
  谁让奶粉厂是建在红旗公社了呢?红旗公社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次招工,应该至少有一半儿、都得从他们里面选,最好再直接把名额分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