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好好好!补!咱们全家都补身体,行了吧?”
韩菁这才满意地点头。
下午,她睡觉的功夫,梁万骑着自行车去了百货大楼,只要是手里头有的票,他都给花出去了。
就这么短短的一个下午,梁万一个月的工资,没了!
不过,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花完了就再挣呗,梁万是一点儿都没放在心上,回家以后,径直奔向厨房,这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香甜的红枣蒸糕、软糯的山药小饼、细腻丝滑的土豆泥、去核切好的苹果,配上一碗冲好的牛奶,韩菁今天的下午茶,丰盛得令人咂舌!
说真的,韩学礼和向英也没见过这种架势,俩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在眼神交流中达成了共识!
反正,女婿细心体贴,受惠的是他们闺女,作为亲爹妈,哪儿有见不得闺女好的呢?
就算这阵仗夸张了点儿,但院子的大门关着呢,只要他们不说,谁知道、又有谁关心韩菁吃了什么?
更别提从这里开始上纲上线、把事情拉高到小资作风的地步了!
况且,退一万步来讲,谁家不是把孕妇当成宝、有点儿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孕妇来的啊!他们家这样,也不足为奇吧!
嗯,没错!自诩革命战士的两位同志,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给自己做完了思想工作,并且毫无心理障碍地接受了梁万在六十年代显得有些出格的行事作风!
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韩家人本就开明,但另一部分,也是更重要的原因——
这么长的时间里,韩家人必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梁万的影响。
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传起来的说法,怀孕不满三个月,最好不要对外说,免得影响胎儿。
街坊邻居们提早知道,那是因为向英突然带着韩菁去医院了,因为什么,用脚趾头猜都能猜到。
但在单位里,韩菁只是行动间小心了许多,却没有立刻告诉同事们。
直至得到了向英女士的点头,韩菁这才在办公室里说了这件事。
同事们自然是纷纷道喜,结婚没多久、媳妇儿却很快就怀上了、“后来者居上”的小张,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说:
“早该有个孩子了!我跟你说,知道要当爸妈以后,你们两口子每天说话,都会不自觉地围着孩子打转儿!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你会慢慢体验到的!”
小徐更是个马后炮,装作他早就看穿了一切的样子,摸着并不存在的胡子,好像个得道高人似的,不紧不慢地说:
“我就说嘛,感觉你最近下楼都小心翼翼的,哪像从前,那叫一个风风火火!不过,小心点儿是对的!这阵子,如果有什么活儿要干,你尽管吭声,可千万别累着自己!”
第59章
◎更新◎
韩菁怀孕后,如果梁万没出差,那就是他来接媳妇儿下班,如果他出差了,那就是老两口溜达着来这边儿逛逛、“顺便”接孙女下班。
在旁人看来,或许是他们家大惊小怪了些,哪个女同志不生孩子啊?怎么就没见别人这么娇气呢?
但韩家人,可不在乎旁人的看法,反正,这么点儿小事,再怎么着,都扯不到思想错误上来,那自然是,怎么着对菁菁好,就怎么来呗!
不过,时间一长,这么折腾老两口,也确实不是个办法。
于是,等到韩菁怀孕五个月、肚子已经微微隆起的时候,梁万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换工作!
这年头儿的“铁饭碗”可不是开玩笑的,换工作?这可是铁路局的列车员,油水不少,倘若让旁人知道了,肯定是要说梁万“眼高手低”的。
当然,外人的反应如何,梁万管不着,可这么大的事儿,他总不能叫家里人始终被蒙在鼓里、甚至是最后一个被通知的吧!
所以,挑了个合适的时间,梁万干脆在饭桌上提起了这一茬儿。
“菁菁怀孕,身子慢慢重起来,我经常出差不在家,晚上她一个人睡,起夜的时候万一不小心被凳子绊一下呢?”
“还有接送她上下班的事情,她现在不方便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的话,又怕车上人太多、挤到她。可要是我换个清闲的工作岗位,那一切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梁万不是这个年代土生土长的人,在一个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辈子,这对他来说,是绝对做不到的!
在他看来,在铁路局当列车员,仅仅是用于过渡的一份儿工作罢了,等到政策放开,站在风口上,他干点儿啥,不比拿死工资挣得多?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他媳妇儿的肚子渐渐大起来,梁万的想法自然也发生了改变。
他不想在媳妇儿怀孕的这段时间缺位,也不想错过将来孩子的成长过程,那么,换工作,就成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清闲的岗位?你想去哪儿?”
韩学礼倒是没有否定女婿的“想一出是一出”,说到底,这还不都是心里惦记着他闺女的表现吗?
他这样问道,心里却是已经开始思索起来,他认识的老朋友里,有哪个单位的岗位是适合他女婿的。
别说什么一个萝卜一个坑之类的话,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想法子给小辈儿挤着弄份儿工作,还是不难的。
要不然,怎么人人都想当领导呢?如果没有好处,谁肯干?
“我觉着,图书馆,粮食局,回收站,这几个单位都行。”
梁万没跟老丈人客气,都是一家人,客气来客气去的,也没什么意思,径直就提出了自个儿一早想好的去处。
“粮食局不行,每年秋收的时候,要去下面的公社收公粮,但这里头是有门道的,一个弄不好,容易招人恨,咱们家没必要去趟浑水。”
“图书馆的工作不稳当,这两年,革委会那帮人动不动就说哪本书是禁书、里面写的是反动言论,图书馆的书架子都快空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暂时关一阵儿,去了图书馆,要是待一阵子就没了工作,那这功夫不是白费了吗?”
韩学礼逐个分析一遍,把“回收站”放在了最后,只是,他的语气多少带了点儿迟疑:
“虽说回收站没有所谓的学徒期,一进去就能拿正式工的工资,但是,工资肯定比不上列车员的,涨工资几乎也只能靠工龄,而且,总有人觉得,回收站的工作,没那么体面。”
余秀芳也在一旁补充道:“还有,前段时间不是因为发现金子的事儿、回收站特别热闹吗?”
“虽然这阵子大家伙儿的热情渐渐退了,但是,难保有人不死心、还在悄悄盯着回收站的东西呢。”
“小万这会儿进回收站,还是用铁路局的工作换的,万一别人以为、他是发现了什么呢?这不是平白惹祸上身了吗?”
呃……尽管他们家从始至终都没掺和回收站淘金的事儿,但是,别人不一定相信啊!要真是因为这么个事情就被盯上,那梁万觉得,他可真是太冤枉了!
“那就再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岗位和单位吧!”
韩学礼一锤定音道,女婿想换工作的事儿,他自然是放在心上的,但一份儿工作,想要样样都合适,哪儿有这么巧的事情?
所以,只能撞撞运气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一拖,就拖到了梁万再次出差,等他回来的时候,竟是负着伤的!
事情得从火车在安城出发的那天说起!
“梁万,这次你就负责卧铺车厢这边吧!这边儿的乘客大都是单位开的介绍信、去出差公干的,有的就难伺候了点儿,你多注意就行,记着,就算跟乘客吵起来,能不动手,还是尽量别动手啊!”
列车长叮嘱梁万道,尽管这并不是梁万头一次负责卧铺车厢了,但是,像这样的叮嘱,列车长是每回出差都会说一遍的。
梁万倒也不嫌烦,听完后,认真地点点头,表示自己确实听进去了。
至于说跟乘客动手……
嗯,没错,这年头儿端铁饭碗的人,就是这么横!他们铁路局还算是好的,像是国营饭店,不止一个城市、不止一家国营饭店,都会贴着“严禁无故殴打顾客”的标语!
当然,入职至今,梁万最多也就是跟乘客吵了两回架,还没动过手呢,所以,相比其他脾气更暴躁的人,列车长还是很相信梁万的“沉稳”的。
按着往常的工作方式,梁万尽量耐心地引导乘客上车,而后,又去劝了两场架,等到火车开始动起来的时候,他才算是松了口气,忙回到休息室里去喝了半杯水。
刚出休息室,梁万就敏锐地察觉到,有一道视线、落在了他身上。
他下意识地顺着这一方向看过去,只是,对方似乎警觉到了,他看到的一幕,看上去一切正常、好似刚才的打量眼神仅仅是个错觉似的。
梁万暗暗皱眉,尽管没有找到这道目光的主人,但他相信自己的直觉,所以,到底还是多留了个心眼儿。
韩菁这才满意地点头。
下午,她睡觉的功夫,梁万骑着自行车去了百货大楼,只要是手里头有的票,他都给花出去了。
就这么短短的一个下午,梁万一个月的工资,没了!
不过,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花完了就再挣呗,梁万是一点儿都没放在心上,回家以后,径直奔向厨房,这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香甜的红枣蒸糕、软糯的山药小饼、细腻丝滑的土豆泥、去核切好的苹果,配上一碗冲好的牛奶,韩菁今天的下午茶,丰盛得令人咂舌!
说真的,韩学礼和向英也没见过这种架势,俩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在眼神交流中达成了共识!
反正,女婿细心体贴,受惠的是他们闺女,作为亲爹妈,哪儿有见不得闺女好的呢?
就算这阵仗夸张了点儿,但院子的大门关着呢,只要他们不说,谁知道、又有谁关心韩菁吃了什么?
更别提从这里开始上纲上线、把事情拉高到小资作风的地步了!
况且,退一万步来讲,谁家不是把孕妇当成宝、有点儿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孕妇来的啊!他们家这样,也不足为奇吧!
嗯,没错!自诩革命战士的两位同志,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给自己做完了思想工作,并且毫无心理障碍地接受了梁万在六十年代显得有些出格的行事作风!
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韩家人本就开明,但另一部分,也是更重要的原因——
这么长的时间里,韩家人必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梁万的影响。
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传起来的说法,怀孕不满三个月,最好不要对外说,免得影响胎儿。
街坊邻居们提早知道,那是因为向英突然带着韩菁去医院了,因为什么,用脚趾头猜都能猜到。
但在单位里,韩菁只是行动间小心了许多,却没有立刻告诉同事们。
直至得到了向英女士的点头,韩菁这才在办公室里说了这件事。
同事们自然是纷纷道喜,结婚没多久、媳妇儿却很快就怀上了、“后来者居上”的小张,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说:
“早该有个孩子了!我跟你说,知道要当爸妈以后,你们两口子每天说话,都会不自觉地围着孩子打转儿!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你会慢慢体验到的!”
小徐更是个马后炮,装作他早就看穿了一切的样子,摸着并不存在的胡子,好像个得道高人似的,不紧不慢地说:
“我就说嘛,感觉你最近下楼都小心翼翼的,哪像从前,那叫一个风风火火!不过,小心点儿是对的!这阵子,如果有什么活儿要干,你尽管吭声,可千万别累着自己!”
第59章
◎更新◎
韩菁怀孕后,如果梁万没出差,那就是他来接媳妇儿下班,如果他出差了,那就是老两口溜达着来这边儿逛逛、“顺便”接孙女下班。
在旁人看来,或许是他们家大惊小怪了些,哪个女同志不生孩子啊?怎么就没见别人这么娇气呢?
但韩家人,可不在乎旁人的看法,反正,这么点儿小事,再怎么着,都扯不到思想错误上来,那自然是,怎么着对菁菁好,就怎么来呗!
不过,时间一长,这么折腾老两口,也确实不是个办法。
于是,等到韩菁怀孕五个月、肚子已经微微隆起的时候,梁万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换工作!
这年头儿的“铁饭碗”可不是开玩笑的,换工作?这可是铁路局的列车员,油水不少,倘若让旁人知道了,肯定是要说梁万“眼高手低”的。
当然,外人的反应如何,梁万管不着,可这么大的事儿,他总不能叫家里人始终被蒙在鼓里、甚至是最后一个被通知的吧!
所以,挑了个合适的时间,梁万干脆在饭桌上提起了这一茬儿。
“菁菁怀孕,身子慢慢重起来,我经常出差不在家,晚上她一个人睡,起夜的时候万一不小心被凳子绊一下呢?”
“还有接送她上下班的事情,她现在不方便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的话,又怕车上人太多、挤到她。可要是我换个清闲的工作岗位,那一切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梁万不是这个年代土生土长的人,在一个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辈子,这对他来说,是绝对做不到的!
在他看来,在铁路局当列车员,仅仅是用于过渡的一份儿工作罢了,等到政策放开,站在风口上,他干点儿啥,不比拿死工资挣得多?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他媳妇儿的肚子渐渐大起来,梁万的想法自然也发生了改变。
他不想在媳妇儿怀孕的这段时间缺位,也不想错过将来孩子的成长过程,那么,换工作,就成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清闲的岗位?你想去哪儿?”
韩学礼倒是没有否定女婿的“想一出是一出”,说到底,这还不都是心里惦记着他闺女的表现吗?
他这样问道,心里却是已经开始思索起来,他认识的老朋友里,有哪个单位的岗位是适合他女婿的。
别说什么一个萝卜一个坑之类的话,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想法子给小辈儿挤着弄份儿工作,还是不难的。
要不然,怎么人人都想当领导呢?如果没有好处,谁肯干?
“我觉着,图书馆,粮食局,回收站,这几个单位都行。”
梁万没跟老丈人客气,都是一家人,客气来客气去的,也没什么意思,径直就提出了自个儿一早想好的去处。
“粮食局不行,每年秋收的时候,要去下面的公社收公粮,但这里头是有门道的,一个弄不好,容易招人恨,咱们家没必要去趟浑水。”
“图书馆的工作不稳当,这两年,革委会那帮人动不动就说哪本书是禁书、里面写的是反动言论,图书馆的书架子都快空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暂时关一阵儿,去了图书馆,要是待一阵子就没了工作,那这功夫不是白费了吗?”
韩学礼逐个分析一遍,把“回收站”放在了最后,只是,他的语气多少带了点儿迟疑:
“虽说回收站没有所谓的学徒期,一进去就能拿正式工的工资,但是,工资肯定比不上列车员的,涨工资几乎也只能靠工龄,而且,总有人觉得,回收站的工作,没那么体面。”
余秀芳也在一旁补充道:“还有,前段时间不是因为发现金子的事儿、回收站特别热闹吗?”
“虽然这阵子大家伙儿的热情渐渐退了,但是,难保有人不死心、还在悄悄盯着回收站的东西呢。”
“小万这会儿进回收站,还是用铁路局的工作换的,万一别人以为、他是发现了什么呢?这不是平白惹祸上身了吗?”
呃……尽管他们家从始至终都没掺和回收站淘金的事儿,但是,别人不一定相信啊!要真是因为这么个事情就被盯上,那梁万觉得,他可真是太冤枉了!
“那就再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岗位和单位吧!”
韩学礼一锤定音道,女婿想换工作的事儿,他自然是放在心上的,但一份儿工作,想要样样都合适,哪儿有这么巧的事情?
所以,只能撞撞运气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一拖,就拖到了梁万再次出差,等他回来的时候,竟是负着伤的!
事情得从火车在安城出发的那天说起!
“梁万,这次你就负责卧铺车厢这边吧!这边儿的乘客大都是单位开的介绍信、去出差公干的,有的就难伺候了点儿,你多注意就行,记着,就算跟乘客吵起来,能不动手,还是尽量别动手啊!”
列车长叮嘱梁万道,尽管这并不是梁万头一次负责卧铺车厢了,但是,像这样的叮嘱,列车长是每回出差都会说一遍的。
梁万倒也不嫌烦,听完后,认真地点点头,表示自己确实听进去了。
至于说跟乘客动手……
嗯,没错,这年头儿端铁饭碗的人,就是这么横!他们铁路局还算是好的,像是国营饭店,不止一个城市、不止一家国营饭店,都会贴着“严禁无故殴打顾客”的标语!
当然,入职至今,梁万最多也就是跟乘客吵了两回架,还没动过手呢,所以,相比其他脾气更暴躁的人,列车长还是很相信梁万的“沉稳”的。
按着往常的工作方式,梁万尽量耐心地引导乘客上车,而后,又去劝了两场架,等到火车开始动起来的时候,他才算是松了口气,忙回到休息室里去喝了半杯水。
刚出休息室,梁万就敏锐地察觉到,有一道视线、落在了他身上。
他下意识地顺着这一方向看过去,只是,对方似乎警觉到了,他看到的一幕,看上去一切正常、好似刚才的打量眼神仅仅是个错觉似的。
梁万暗暗皱眉,尽管没有找到这道目光的主人,但他相信自己的直觉,所以,到底还是多留了个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