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宁朝:【能。】
  姜橙子:【七点半,吃厂见。】
  发完这句,姜南西退出微信,对话框重*回沉默。
  坐在电脑前的宁朝,看着屏幕上有来有往的对话,陷入了沉思。
  短短几个小时,从玩笑打趣到公事公办,姜南西说话的方式实在是天差地别,很难让人不去想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向来干脆利落的宁朝很少有这样手足无措的时刻,他深知姜南西有很强的边界感,所以不敢贸然问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
  好像身份调换,这次小心翼翼的变成了宁朝。
  与此同时,办公室外。
  几个年轻人借着讨论工作方案的理由,一窝蜂凑在距离宁朝办公室最近的工位,个个眼神闪烁,通过玻璃偷偷打量他的脸色。
  似有所感,宁朝朝这边投来凌厉一眼。
  几人像是突然受惊的小鸡,慌乱收回窥探的目光,一窝蜂缩进围着的这张办公桌,叽叽喳喳一片,开始假模假式地讨论工作。
  “这款产品关系着公司年度营收目标的76.8%,”市场部负责人王廷章看向怀里的平板,数据报表映射成他镜片上的冰冷蓝光,“一旦出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阅工,研发部能否快速锁定故障源?”
  阅川双手环胸,略显稚嫩的娃娃脸上一派老成:“情感模块出现显著异常波动,需要深入排查内嵌的情感认知算法,看看参数阈值是否溢出。”
  “不错。”周时懿神情严肃,他统筹产品的交互设计,“物理界面一度失灵,怀疑是情感状态监测机制出现故障,系统无法及时更新交互内容。”
  杨韫脸色说不上来的凝重,她是核心研发团队里的唯一一位女性,智商能力都不容小觑。
  “根据集成后台的日志显示,上午程序运行良好,直到十分钟前版本迭代,从外界交互到界面更新,时间只有0.3秒,可就是这0.3秒的真空期,”她故弄玄虚,推了下高挺鼻梁上薄薄的镜片,“让我们丢失了整整7帧的情感数据。”
  “所以——”阅川微微眯起眼,眼底促狭一闪而过,“有没有人敢黑进老大的电脑,窃取一下底层代码。”
  上一秒还热火朝天的讨论瞬间归于死寂,长期合作让几人仅一个眼神就达成共识,刹那间,八道目光如同八道利剑,威迫射向这张办公桌的主人。
  对于集体讨论老板感情状态的行为,方续素来秉持不参与不讨论但旁听的策略,但顶不住几人的威逼利诱,他不得不出卖有史以来的第一条情报:“那个,老大这几天让我整理尼奥的所有源代码。”
  闻言,几人皆是一滞。
  迷你宠物机器小狗尼奥,是他们的第一款产品,不仅是公司创业从零到一的里程碑,更是拯救公司于水深火热的英雄产品,对整个公司,对整个研发团队,都意义非凡而重大。
  虽然尼奥只有最单纯的跟随互动功能,没有现下那些眼花缭乱的ai功能,也不会分析人类情感,但胜在实在小巧可爱,收获了不少客户的喜欢。
  只可惜后来因为合作的生产商倒闭,而其他有意接手的生产商又因技术限制,达不到尼奥所需的技术标准,该款产品便只能停产,一尼难求。
  加上市场潮流转型到高性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宠物机器被逐步淘汰,团队一致决定宁愿研发新品,也不再对尼奥进行更新升级。
  因为他们觉得,接入过多ai,会让尼奥变成一个只由硅基芯片操纵的提线木偶。
  有些初心,不该被程序量化。
  “难道?”周时懿紧张不已,忙看向身边的王彦章,“咱公司账务又出问题了?”
  上回宁朝索要代码,是公司融资进展不顺,资金链即将断裂,某科技公司想趁机以极低价格收购尼奥的技术所有权。
  那段时间宁朝压力大到彻夜失眠,经常加班到凌晨出去一趟,然后又接着回来加班,没人知道他去干嘛。
  而宁朝要代码也不是为了签字,只是警醒。
  他不服输,也敢赌,拿个人名下所有资产跟银行做抵押,就凭着这么一股劲撑下去,直到尼奥靠转圈卖萌在展会上一炮而红,吸引了国内外的多笔订单,让公司硬生生撑到了下一轮融资。
  于是团队感恩戴德,尊其一声为长公主。
  宁朝叫它狗蛋。
  “不是。”王廷章给众人喂下一颗定心丸,“季度收益稳步增长,账面余额可以开除在座各位八百遍。”
  一概人等齐齐真诚祈祷:“接裁神。”
  “那是为什么呢?”阅川快速瞟眼里头的人,脸色已经恢复如常,但周身气场依然低沉。
  几人再次看回弱小的方续。
  “之前有天下午开会之前......”方续吞吐两秒,怕自己再不说会被这些眼神生吞活剥,“他问我在哪能看《美少女战士》全集。”
  王廷章:“?”
  阅川:“?”
  周时懿:“?”
  杨韫:“?”
  都是高智商人才,用膝盖想也知道发生什么了。
  寂静半晌,阅川悲痛难当道:“我们的长公主这就要被迫远嫁和亲了吗?”
  晚上七点十五,吃厂。
  这是一家坐落在798里的云南特色餐厅,店内装修融合工业风和云南风情,粗犷的夹缝里流淌着细腻的诗意。
  798离恒通商务园近,回家也方便,姜南西考虑到宁朝开车所以选在这里。
  这会儿人还没到,姜南西点了杯酸角汁,边喝边等。
  表面平和看不出什么,实则内心却翻涌一片混乱。
  她没有像宁朝那样好的口才,不能信手拈来那些漂亮话,所以对于待会儿,要怎么用一种委婉而舒服的方式,告诉对方自己不能帮他买早餐了这件事,姜南西显得尤为仿徨。
  而且记着一定要把钱还回去。
  编个理由?搜肠刮肚也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
  毕竟人家才刚刚陪她去过国博,两人聊得也还算投缘。
  话说回来,这完全是她自身的毛病,和对方无关,然而交流本质上就是一种失真行为,稍有不慎,就会因为人当时的语气、措辞或是神态而背离原意。
  希望对方理解自己,可理解本身具有有限性,姜南西没有办法向任何人解释她的内耗和较劲,正如她自己也不能彻底理解自己。
  正想着,赶来的宁朝坐到对面。
  姜南西握着玻璃杯的手无意识轻颤,浅褐色液体在杯壁晃出一圈细小的弧度,仿佛是她此刻纷乱叠荡的愁绪。
  宁朝当没看出她的反常,只把装着多肉的纸袋递给她。
  隔着桌子,姜南西礼貌地用双手接过纸袋,又在宁朝的注视下,打开朝里看了眼,发现不仅有一盆多肉,还有几个什刹海邮政信柜的冰箱贴。
  这几个都是断货款,想要一次性买齐很难。
  她抬头问:“怎么还有冰箱贴?”
  宁朝语气坦然,半开玩笑道:“那我不能比老头表现还差啊。”
  一如既往的直接,收到礼物姜南西是高兴的,只是这高兴如履薄冰,像是包裹着糖霜的毒药,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淡淡道:“谢谢。”
  然后生硬转开话题:“你看看想吃什么?”
  宁朝不动声色抬眸看她一眼:“有什么推荐吗?”
  “话梅排骨,木瓜鲈鱼,建水豆腐,都是他们家的特色菜。”姜南西同样看手机,尽量不抬头,偶尔不小心触碰到宁朝的视线,就不自然地轻轻一避。
  一顿饭吃得难言又平淡,空气像是被抽干了生气。
  气氛怪异到姜南西好几次想鼓起勇气说话,话到嘴边又仿佛化作一团浸水的棉花,梗在喉咙深处,吐不出,咽不下。
  为数不多的几句话是宁朝问的。
  他问:“今天干了什么?”
  “陪朋友买了个新相机,然后逛了逛三里屯。”姜南西没什么情绪地回答,隔两秒,她问:“你呢?”
  宁朝说:“开会。”
  “周末也加班?”
  “赶上个着急的项目。”说完,他又解释,立志维持良心老板的人设:“算两倍工资。”
  姜南西笑笑没有说话。
  宁朝又问:“朋友圈那个照片,是用你朋友的新相机拍的?”
  想到陈笛跟何星屿,姜南西嘴角上扬:“我在北京唯二的两个朋友。”
  宁朝眉头一蹙,倍感奇怪又认真地问:“我不能算第三个吗?”
  姜南西脱口而出:“如果我们能更早认识的话。”
  话音刚落,姜南西被自己被吓了一跳。
  她还不习惯这样直白地表露想法,按往常,她大概会笑一下,然后半真半假地说:“您当然算。”
  现在,她也只能笑一下,从尴尬里硬挤出来的晦涩笑意。
  反观宁朝,倒没什么太大反应,只是眼神变得有些深,看不出什么意思,不过须臾,他的脸上就转而浮现出一丝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