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姜南西自然不会催促,跟在后面走马观花。
  宁衡远进了一家花卉店,姜南西在门口等。
  店门口放着几个多层的白色铁架子,每层上面都摆满了多肉,大小高矮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最边上的那盆只有巴掌大,里面的多肉形态长得很奇特,叶子饱满圆润,五彩缤纷的挤在一块,仿佛一颗颗充满生命的彩色石头。
  姜南西头回见到这样的多肉,忍不住盯着多看了两眼。
  宁衡远从店里出来喊她:“小西,走了。”
  姜南西收回视线:“来了大爷。”
  漫无目的逛了一大圈,宁衡远最后带着姜南西来到一家鱼馆。
  老板和宁衡远是老相识,看见他身后的姜南西时,热切又疑惑地问宁衡远:“老宁,今天不是孙子陪着来的啊?”
  但他也没问姜南西是谁,人跟人的交往就这样,既充满热情,又保持恰当的边界感。
  “孙子出差去了。”宁衡远回他,接着他转过身对姜南西说:“小西啊,你在这儿等会儿,我跟老板去后面看看那鱼缸。”
  老板大手一挥:“姑娘,这大鱼小鱼的你随便看啊。”
  姜南西笑着点点头:“我自己转转,你们去吧。”
  这是一家专门经营各类宠物鱼的店面,幽□□光照着一排排的玻璃水箱,色彩斑斓的小鱼在水中欢快穿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水咸味。
  姜南西店里最大的鱼缸前驻足,弯下腰,看向里面唯一的那条大鱼。
  这条大鱼肥胖扁平,尾巴呈红色,平阔的嘴巴上长着两条长长的胡须,游起来慢吞吞的,好半天游到玻璃附近,转过来跟姜南西对视,它瞪着俩绿豆大的小眼睛,送给姜南西一个睿智的眼神。
  样子看着丑萌丑萌的,姜南西伸出手指,隔着玻璃摸了摸那条鱼的胡须。
  “这鱼长得可爱吧。”和蔼的女声打断一人一鱼的互动。
  闻声姜南西抬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站在她身边,正笑容满面地看着鱼缸,见状姜南西连忙站起来,自觉给她腾开位置,老奶奶见状赶忙说:“没事儿你接着看。”
  姜南西不好意思地挠头:“我也看不懂。”
  老奶奶笑了笑,然后重新看回那条鱼:“这鱼叫红尾鲶,又叫招财猫。”
  这名儿正中姜南西下怀:“这么吉利呢!”
  “但别看这鱼长得漂亮,名字又好听,实际上非常凶残,等它再长大点儿,就那巴掌长的鱼它能一口一条,然后懒在缸底一个星期,慢慢消化掉。”
  姜南西好奇:“那为什么叫招财猫呢?”
  老奶奶说:“因为这鱼性.成熟的时候叫起来像猫一样,而且只要嘴吞得下,它什么鱼都敢吃,来者*不拒,所以大家给它取个招财猫的名儿。”
  凶残,懒,吃同事,来者不拒。
  ——听起来好耳熟。
  姜南西眯起眼睛,隔空点点那条傻鱼,恶狠狠道:“小资本家。”
  “你要是没养过鱼啊,可以看看那边的。”老奶奶示意姜南西身后,无数条糖果色的小鱼在玻璃鱼缸里发着光,“那个好养活,放家里也漂亮。”
  姜南西跟着问:“那些是什么鱼?”
  “天使鱼。”老奶奶走到玻璃水墙旁,目光怜爱地看着这些灵动的小天使,“你看这一个个活泼的小东西,多可爱啊。”
  她的语气温柔不已,从话语中溢出来的浓浓喜爱,无形中勾起了姜南西的兴趣:“我看旁边那个鱼也挺有意思,样子憨憨的。”
  接下来的十分钟,老奶奶边看鱼边回答姜南西的问题,她讲起话来神采奕奕,知识丰富而扎实,无论是每种鱼的生物学信息,还是养在家里应该几天换一次水,喂什么饲料,用什么过滤器,都能侃侃而谈。
  连续的对话间隙,姜南西分神看了眼早已满头白发的女人。
  她穿着常见的老年人的服装,款式普通到走进人群中就会被埋没,但她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和谈吐都十分得体大方,双眼深邃清澈,满是专注和热爱地看着这些小鱼,这股热爱所带来的气场,令她朴素衣装下的灵魂闪闪发光。
  有那么一秒钟,姜南西心尖像过了一道静电,一点点发麻。
  无法用语言形容这种感觉,真的,热爱的能量像一团滚烫炽热的火。
  只要靠近,就能被那股滚烫所感染,所感动。
  按以往,姜南西应该拿起手机记录这一刻,而现下她忍住了。
  她不忍打扰一位老人如此纯粹的瞬间。
  察觉她的注视,老奶奶笑着问:“是哪里没听懂吗?”
  “不是。”姜南西目光敬仰而真诚,她实话实说:“是您讲的太好了,我听得有点入迷。”
  上一秒还侃侃而谈的老奶奶,一下子有些不好意思,谦虚道:“都是些皮毛。”
  姜南西说:“不不不,您肯定是这方面的专家。”
  老奶奶摆手:“也就这两年看了点书。”
  两人正笑着一来一回的客套,宁衡远和老板从后面回来,老板打招呼:“樊老师,又来拿鱼食啊。”
  樊老师面带微笑地点点头:“家里鱼食不多了,老宁也在这儿呢?”
  “哟!这不樊大姐嘛!”宁衡远高扬一声,“这么久不见我以为你又上大西北搓核弹去了呢!”
  “你这老头子,快八十岁的人了,”樊老师忽而一改方才的斯文,拉下脸朝宁衡远啐了句,“一天到晚的没个正型。”
  宁衡远挥挥手:“啥时候上我家吃饭去?”
  樊老师说:“不去,你那饭咸的打死卖盐的了。”
  回回两人碰上都要呛起来,老板听了好几年早就见怪不怪,乐呵呵地在旁边装鱼食。
  姜南西微微诧异,原来几人都互相认识。
  樊老师接过老板递过来的鱼食,看向姜南西时还是带着和善的笑意:“走了啊,姑娘。”
  姜南西礼数周全:“欸,您慢点儿。”
  她望着樊老师远去的背影,不免心生感叹。
  喧闹繁乱的花市中,樊老师的背脊挺直如松,行走间保持着难以言喻的坚韧和优雅,似乎岁月从未侵袭她的生命。
  怪不得人们都说,岁月从不败美人。
  鱼缸有专人送上门,两人走路去停车场,路上姜南西忍不住问宁衡远:“刚刚那位樊老师,是宠物鱼这方面的专家?”
  “宠物鱼专家?”宁衡远听到这话,不禁咂了咂嘴,“那你可真低估樊大姐了,她可是我们那一届赫赫有名的才女。”
  “你们是同学?”姜南西讶异道。
  今天温度宜人,灿烂的阳光温和地照耀在城市大地,宁衡远的语气也悠然:“我跟樊大姐是同年上的北大文学系,刚开学,她就在学校里出了名,不仅是人长得端庄,而且回回考试我们这帮小子都考不过她,还有不少其他系的小伙子,都挤破头想过来看看樊大姐的风采。”
  姜南西试想了下那幅场景,扬唇无声笑笑。
  “但是樊大姐第二年就没来文学系上课了。”
  姜南西怔愣:“为什么?”
  “转系啦。”宁衡远敞亮的声音在风里浮浮沉沉,似是被时间从遥远的过去送过来,“按樊大姐自己的话来说,一开始上大学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听别人都说女孩子学文学好,她就报了文学,后来不知怎么的,觉得自己好像对物理有点兴趣,就跟学校申请了转系,但想弃文从理的转系不容易啊,樊大姐每天三点一线,天还没亮就去图书馆。”
  “那她学起来可真叫一个废寝忘食,就那用来装白开水的搪瓷缸。”宁衡远用手比划了个圆圈,“她学起来弄丢了好几个。”
  “最后樊大姐不到半年就达到人家物理系本科生一年的水平,学校终于同意她转过去,大四毕业的时候,樊大姐还是物理系的优秀毕业生呢。”宁衡远语气不自觉变得骄傲。
  所以,那位樊老师,一边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一边顺带考了个文学系第一。
  “那后来呢?”
  “再后来啊,樊大姐就成了核工程领域的专家啦。”
  “这两年她又开始喜欢养鱼,才这么点时间就比有些养了十几年鱼的人都精通门道,想当年我考试考不过她,现在养鱼可不能被她给比下去。”表面上是不着调的傲娇埋怨,可实际上不难听出宁衡远话中对樊老师的赞赏和敬佩。
  姜南西低头看着脚下的路,没有出声,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不说震撼是假的,源于对樊老师的敬佩。
  也许曾经有过短暂的彷徨,但能及时止损,在看清自己的内心之后,她能勇于打破僵局,遵循自己的内心,坚定不移地走向那个理想的自我。
  正因为如此,所以樊老师可以在任何年纪,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半晌没听姜南西说话,宁衡远转过头,见她脸色凝重:“怎么了,太阳太晒了?”
  “我就是突然觉得。”姜南西停了停,心中无数个念头闪过,最终只落为一句:“樊老师这样的人生才是真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