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金笼 第12节
柳惜瑶说到最后,已是满面泪痕,泣不成声。
王伯从前一直是在老夫人跟前伺候的,如今听她这般说,仿佛眼前也出现了老夫人那含笑的面容,这如何能不叫他心酸。
“唉。”王伯叹了口气,亦是泪目道,“罢了,总归今晚没生乱子,老朽也未曾出力,至于幽竹院出了何事,那便是娘子自己的事了。”
言下之意,慈恩堂什么也不知道,便谈不上瞒与不瞒。
柳惜瑶立即感激应谢,可随即眉心又添一抹忧虑,“如此深夜叨扰,不知可会惊扰到二公子,若二公子怪罪下来……”
她说着,便又要垂泪。
王伯下意识朝身后不远处的塔楼看去一眼。
只是短短这一眼,便被柳惜瑶精准的捕捉到了他视线所及的方向。
竟是那塔楼,还是那至高处。
柳惜瑶只觉庆幸,今日她与安安在院中时,便害怕那塔楼上有人,若是看到安安在草棚上动了手脚,得知今晚起火乃是故意,便让安安务必小心谨慎,从草棚内侧去做,莫要从顶上行事,否则便会落人眼中。
却没想那塔楼中当真有人,竟还是那二公子。
还来不及细想,便见王伯收回视线,她也赶忙移开目光,用帕子在脸上拭泪,“若不然,我当面去与二公子赔个不是?”
以王伯这么多年来对宋濯的了解,今晚之事便是他知道了,也只会淡淡地“嗯”上一声,别说是生气怪罪,怕是多一个字也不会出口。
王伯知道二公
子是不会见柳惜瑶的,可到底他也不能直接替二公子做主,便只能先道:“柳娘子也知,此刻夜深了……”
柳惜瑶小心翼翼地接话道:“王伯说得是,此刻夜深自是不便,那便待明日午后,可好?”
王伯缓缓点头,“那便待明日,我问过了公子的意思,在与柳娘子回话。”
此刻,幽竹院那巴掌大的小院里一片狼藉,秀兰与安安皆在屋中坐着,听到院里传来脚步声,安安便要起身,却被秀兰大掌一压,又坐回了原处。
柳惜瑶将门推开,看到秀兰瞧她的眼神,便知起火的事她应当是猜出来了。
“娘子与我说说,今晚这一出到底缘何?”秀兰明显压着火气。
柳惜瑶坐在桌旁,神色疲惫道:“谁知道啊,兴许是你白日里将安安练得太过,她手脚酸累,许是做完饭后没将那灶台里的星火全然熄灭,这才引了火势。”
听到她要将过错推到自己身上,秀兰登时火气更盛,语调不由拔高道:“娘子何故再与我装,分明是你让安安将那草棚全部浸湿,只留了灶台上那一处干燥!”
秀兰一开始也是心急如焚,只顾救火,可她眼看那灶台上的星火燃到上方草棚,却不见草棚的火朝四周蔓延,便心下觉出奇怪来。
待几桶水破灭了那一小片草棚上的火势后,这才给了她上前查验的机会。
这一查,她才得知,除了起火那一处外,草棚的其他地方均已被水浸湿。
再一想到柳惜瑶今日的种种反常,秀兰瞬间就反应过来,今晚的这场火,分明就是柳惜瑶一手设计。
原以为说出真相,柳惜瑶会心慌,却没想她竟未见半分慌张,还抬眼直直朝她看来,“与秀兰姐姐相处已有多日,我一直觉得姐姐是心善之人,何不……”
“娘子谬赞了。”秀兰毫不客气直接将她话音打断,“我是得了县主吩咐,来教导娘子的,谈不上什么善与不善,待到了明早,我定要将此事说予钱嬷嬷。”
柳惜瑶道:“所谓教导,不过是要你将我看住,可若钱嬷嬷得知,姐姐未能将我看住,还叫我做出这般事来,不知她可否连同姐姐一并怪罪?”
“你……”秀兰虽是恼火,可柳惜瑶这番话却是无错,她竟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只听柳惜瑶又道:“钱嬷嬷今日刚来了一趟,想必这两日她应当不会再露面,便是她寻了过来,咱们也可说是白日里做饭不慎起了些火星子。”
她说着,朝屋外看去一眼,“总归就那巴掌大的地方,明日咱们勤快些收拾一番,哪有什么值得细究的。”
秀兰竟忽觉她说得有几分道理,可还是冷着一张脸道:“便是我不吭声,那慈恩堂方才也是来了人的,那么些人看在眼中,可不是我能左右的。”
柳惜瑶继续低道:“我既是与姐姐开这个口,便是不怕那边有人会说啊。”
秀兰恍然间想起,柳惜瑶前几日还托安安去慈恩堂还书,想来这些年她与慈恩堂也是颇为相熟的,兴许还真能让那边不要说出此事。
见她神色似有几分缓和,柳惜瑶又低低提醒她道:“且方才起火时,还是秀兰姐姐叫我去慈恩堂求的人,那慈恩堂的王管事还说了,我院中的人心细如发,谨慎些不算过错。”
秀兰神色明显僵住,这绕来绕去,竟又成了她的过错,还让管事的知晓了,这可让她何从辩白。
她一直觉得柳惜瑶不过是个瘦弱的小娘子,遇了事除了闹腾两下,便只会缩在床榻上哭,却不知为何,此刻的柳惜瑶,看着与往常没有什么变化,依旧红着眼尾,柔弱不堪,可她却分明觉得眼前之人仿若换了魂魄般,竟陌生到让她全然不识。
“我知道秀兰姐姐不愿耗在我这破院子里,受我拖累日日吃苦,可我也是啊,我也不想再耗下去了……”柳惜瑶用帕子在眼尾处轻点了两下。
秀兰慢慢回过神来,警惕地看她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柳惜瑶幽幽叹了口气,轻轻握住秀兰的手,“和你一样啊,为讨生活,让自己过得好受些罢了。”
这番话还是白日里秀兰对柳惜瑶说过的,如今她却是将这番话又还给了她。
可她们二人境况不同,她还有退路,还能回荣喜院,但柳惜瑶不论如何,县主也不会给她许个好婚事,她费尽心思做这一番,又能讨到……
慈恩堂!
秀兰心头猛然一颤,不可置信地抬眼看向柳惜瑶,“你……你……你别白费功夫了!”
那慈恩堂里的主是何人,岂是她能肖想,若是让县主得知,别说将她许给个老头,怕是让她连命都难活。
“秀兰姐姐在说什么,我听不懂。”柳惜瑶缓缓将她手松开,“不过……今晚你让我去慈恩堂求助,已是扰了二公子清静,明日我已说好要亲自过去赔罪的。”
说着,柳惜瑶慢慢起身,“此刻已是夜深,再不歇下便要天亮了,若明日我精神不济冲撞了谁,那才真是要连累到秀兰姐姐了。”
秀兰张着嘴半晌说不出话来,只得眼睁睁看着柳惜瑶转过身去,拉起安安一道进了里间。
事已至此,她便是不愿相信,却也得承认她竟被这小娘子摆了一道,不过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就如那时她非要去见侯爷一样,总归也是要碰一鼻子灰的,那慈恩堂的主可是比侯爷还难见,那是县主寻人去请都请不动的,她真当自己有几分姿色,就能为自己谋个去处?
秀兰不由冷哼,待她彻底死心那时,不还是要缩在床上蒙头痛哭。
纵是料定了柳惜瑶的结局,她也还是要提醒一句,“你可当心引火上身!”
里间,柳惜瑶眼中透出几分凄然来。
那火早就已是在她身上灼烧,只是在未死之前,她想试试还能否为自己寻个生机。
第15章 铸眼睛看直
宋濯向来眠浅,入夜后星点声音便能将他扰醒,所以这些年来来他则高处而眠,当初建这慈恩堂时,才会择了侯府西侧。
可今晚原本静谧的西侧,却是传来了女子的惊呼。
不远处的火光,从起到熄,还有那一反常态之处,全然落在宋濯眼中。
他神情无异,只静静立在窗后,直到那身影彻底不见,远处小屋里的灯也被熄灭,他才在黑暗中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重新回了床榻。
第二日清晨,王伯寻来之时,宋濯正在二楼挑选书卷。
王伯将昨夜的事又与他完整的说了一遍。
他不敢瞒宋濯,便将柳惜瑶求他不要将此事告予内院,也说了出来。
不出王伯所料,二公子从不关心这些,听完后并未说话,只继续垂眸看着手中书卷。
他向来如此,不说话便是默认。
王伯又道:“柳娘子言深夜惊扰,心中愧疚,想待今日午后,当面与公子致歉。”
王伯说完,略微躬身,只宋濯推拒后,退去屋外,却没曾想,头顶传来了一声淡淡的“嗯”。
王伯顿时愣住,抬眼朝上看去,见宋濯目光落在书卷上,神情没有任何异样,便觉可能是方才没说清楚,又或者是公子看书入神,没听清他所言,这便打算再说一次。
然他还未来及开口,宋濯看书的动作已是微顿,抬眼朝他看来,“可还有事?”
王伯又是一怔,忙垂眼道:“无、无事。”
说罢,他敛眸退去屋外。
原本他心中还十分纳罕,一路朝堂中而去时,便也渐渐想明白了。连他看在老夫人的面上,对那柳娘子都会宽待几分,何况二公子,他如此纯孝,想必定也是因为老夫人的缘故,才愿见那柳娘子一面。
幽竹院,秀兰晨起醒来时,枕边多了对白玉镯子。
这白玉色泽极好,雕纹却是寻常,不过对于秀兰而言,能用上白玉镯子已是莫大的体面,要知便是荣喜院里进屋伺候的那几个婢女,都没见谁能戴上一对儿白玉镯的。
“倒还挺舍得。”
秀兰朝里间瞥了一眼,嘀咕道。
她知这是钱嬷嬷昨日送来的,只是没想到柳惜瑶肯舍得用这镯子来堵她的嘴,其实就算没有这镯子,她今日也不会去多嘴的,她向来就不是那多嘴的人,只要不给她惹麻烦便是。
整个晌午,秀兰都在院中指挥安安修整灶台,柳惜瑶则一直在里
间忙碌,她先是挑选衣裳,自是要从钱嬷嬷送来的那些中选。
不得不说,钱嬷嬷给她挑东西时,也是费了些心思的,想着嫁人是毕竟是桩喜事,又是县主特意交代下来的,那衣裳自是要选的鲜亮艳丽。
可对于柳惜瑶而言,她才刚出孝期不久,穿了三年的素,此刻看着眼前花花绿绿的衣裳,便觉眼晕,着实有些穿不出门。
而她自己的衣裙,不是娘亲的旧物,就是去年那几套早已不合身的衣裳。
最终,她选了件青绿色的厚绫罗广袖衫,搭的是翠色褶裙,外间是藕荷色短袄,正在镜前试衣时,安安掀帘走了进来。
看到柳惜瑶身上短袄,安安“咦”了一声,道:“我记得还有个更厚实的,穿上一定很暖和,娘子何不穿那件?”
秀兰跟着进屋,不等柳惜瑶开口,便带着几分阴阳怪气道:“穿少些惹人怜惜呗。”
柳惜瑶不欲与她说太多,只道:“那件嫣红,不适合去慈恩堂那种清静之处。”
安安也没将秀兰的话听入耳中,而是朝柳惜瑶笑着点头,“娘子说得有道理。”
随后,两人便与柳惜瑶说起院内灶台的事,灶台已是勉强搭好,但还需泥浆来稳固,否则过几日还是会塌。
柳惜瑶心中已有盘算,让她们莫要着急。
安安歇了片刻,起身又去煮粥,待三人用过午膳,柳惜瑶也未曾小憩,又坐在镜前出神。
昨日那番筹谋,虽是她苦心设计,却也的确仓促,不过只想了半日,便直接去做。后来再去细想,她便又觉得自己有些冲动。
眼看快到去慈恩堂的时辰,柳惜瑶心头竟生了几分畏惧。
要知她与宋濯全然不熟,根本不知他脾性喜好,纵是前些年在老夫人那里见过几面,却也仅仅只是称呼一声表兄,而这位表兄,似乎从未开口与她说过话,只朝她略微颔首示意,便会离开。
柳惜瑶深吸一口气,用帕子擦了擦汗津津的手心,从妆匣里取出一根银簪,簪头处嵌着一朵白玉莲花,她简单疏了发髻,将发簪插入其中,果真是比平日提了不少气色,且显得极为素雅。
柳惜瑶看着镜中的自己,颇为满意,可一想到那久未见过的表兄,心绪又开始不宁起来。
她匀着呼吸,逼自己不要乱想。
她虽与宋濯不熟,却知他是在老夫人身前长大的,老夫人如此心善之人,由她教导出的孩子,品行自是端正,否则也不会为了守孝,连官职也不要,在那慈恩堂内守了将近四年。
<script>read_xia();</script>
王伯从前一直是在老夫人跟前伺候的,如今听她这般说,仿佛眼前也出现了老夫人那含笑的面容,这如何能不叫他心酸。
“唉。”王伯叹了口气,亦是泪目道,“罢了,总归今晚没生乱子,老朽也未曾出力,至于幽竹院出了何事,那便是娘子自己的事了。”
言下之意,慈恩堂什么也不知道,便谈不上瞒与不瞒。
柳惜瑶立即感激应谢,可随即眉心又添一抹忧虑,“如此深夜叨扰,不知可会惊扰到二公子,若二公子怪罪下来……”
她说着,便又要垂泪。
王伯下意识朝身后不远处的塔楼看去一眼。
只是短短这一眼,便被柳惜瑶精准的捕捉到了他视线所及的方向。
竟是那塔楼,还是那至高处。
柳惜瑶只觉庆幸,今日她与安安在院中时,便害怕那塔楼上有人,若是看到安安在草棚上动了手脚,得知今晚起火乃是故意,便让安安务必小心谨慎,从草棚内侧去做,莫要从顶上行事,否则便会落人眼中。
却没想那塔楼中当真有人,竟还是那二公子。
还来不及细想,便见王伯收回视线,她也赶忙移开目光,用帕子在脸上拭泪,“若不然,我当面去与二公子赔个不是?”
以王伯这么多年来对宋濯的了解,今晚之事便是他知道了,也只会淡淡地“嗯”上一声,别说是生气怪罪,怕是多一个字也不会出口。
王伯知道二公
子是不会见柳惜瑶的,可到底他也不能直接替二公子做主,便只能先道:“柳娘子也知,此刻夜深了……”
柳惜瑶小心翼翼地接话道:“王伯说得是,此刻夜深自是不便,那便待明日午后,可好?”
王伯缓缓点头,“那便待明日,我问过了公子的意思,在与柳娘子回话。”
此刻,幽竹院那巴掌大的小院里一片狼藉,秀兰与安安皆在屋中坐着,听到院里传来脚步声,安安便要起身,却被秀兰大掌一压,又坐回了原处。
柳惜瑶将门推开,看到秀兰瞧她的眼神,便知起火的事她应当是猜出来了。
“娘子与我说说,今晚这一出到底缘何?”秀兰明显压着火气。
柳惜瑶坐在桌旁,神色疲惫道:“谁知道啊,兴许是你白日里将安安练得太过,她手脚酸累,许是做完饭后没将那灶台里的星火全然熄灭,这才引了火势。”
听到她要将过错推到自己身上,秀兰登时火气更盛,语调不由拔高道:“娘子何故再与我装,分明是你让安安将那草棚全部浸湿,只留了灶台上那一处干燥!”
秀兰一开始也是心急如焚,只顾救火,可她眼看那灶台上的星火燃到上方草棚,却不见草棚的火朝四周蔓延,便心下觉出奇怪来。
待几桶水破灭了那一小片草棚上的火势后,这才给了她上前查验的机会。
这一查,她才得知,除了起火那一处外,草棚的其他地方均已被水浸湿。
再一想到柳惜瑶今日的种种反常,秀兰瞬间就反应过来,今晚的这场火,分明就是柳惜瑶一手设计。
原以为说出真相,柳惜瑶会心慌,却没想她竟未见半分慌张,还抬眼直直朝她看来,“与秀兰姐姐相处已有多日,我一直觉得姐姐是心善之人,何不……”
“娘子谬赞了。”秀兰毫不客气直接将她话音打断,“我是得了县主吩咐,来教导娘子的,谈不上什么善与不善,待到了明早,我定要将此事说予钱嬷嬷。”
柳惜瑶道:“所谓教导,不过是要你将我看住,可若钱嬷嬷得知,姐姐未能将我看住,还叫我做出这般事来,不知她可否连同姐姐一并怪罪?”
“你……”秀兰虽是恼火,可柳惜瑶这番话却是无错,她竟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只听柳惜瑶又道:“钱嬷嬷今日刚来了一趟,想必这两日她应当不会再露面,便是她寻了过来,咱们也可说是白日里做饭不慎起了些火星子。”
她说着,朝屋外看去一眼,“总归就那巴掌大的地方,明日咱们勤快些收拾一番,哪有什么值得细究的。”
秀兰竟忽觉她说得有几分道理,可还是冷着一张脸道:“便是我不吭声,那慈恩堂方才也是来了人的,那么些人看在眼中,可不是我能左右的。”
柳惜瑶继续低道:“我既是与姐姐开这个口,便是不怕那边有人会说啊。”
秀兰恍然间想起,柳惜瑶前几日还托安安去慈恩堂还书,想来这些年她与慈恩堂也是颇为相熟的,兴许还真能让那边不要说出此事。
见她神色似有几分缓和,柳惜瑶又低低提醒她道:“且方才起火时,还是秀兰姐姐叫我去慈恩堂求的人,那慈恩堂的王管事还说了,我院中的人心细如发,谨慎些不算过错。”
秀兰神色明显僵住,这绕来绕去,竟又成了她的过错,还让管事的知晓了,这可让她何从辩白。
她一直觉得柳惜瑶不过是个瘦弱的小娘子,遇了事除了闹腾两下,便只会缩在床榻上哭,却不知为何,此刻的柳惜瑶,看着与往常没有什么变化,依旧红着眼尾,柔弱不堪,可她却分明觉得眼前之人仿若换了魂魄般,竟陌生到让她全然不识。
“我知道秀兰姐姐不愿耗在我这破院子里,受我拖累日日吃苦,可我也是啊,我也不想再耗下去了……”柳惜瑶用帕子在眼尾处轻点了两下。
秀兰慢慢回过神来,警惕地看她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柳惜瑶幽幽叹了口气,轻轻握住秀兰的手,“和你一样啊,为讨生活,让自己过得好受些罢了。”
这番话还是白日里秀兰对柳惜瑶说过的,如今她却是将这番话又还给了她。
可她们二人境况不同,她还有退路,还能回荣喜院,但柳惜瑶不论如何,县主也不会给她许个好婚事,她费尽心思做这一番,又能讨到……
慈恩堂!
秀兰心头猛然一颤,不可置信地抬眼看向柳惜瑶,“你……你……你别白费功夫了!”
那慈恩堂里的主是何人,岂是她能肖想,若是让县主得知,别说将她许给个老头,怕是让她连命都难活。
“秀兰姐姐在说什么,我听不懂。”柳惜瑶缓缓将她手松开,“不过……今晚你让我去慈恩堂求助,已是扰了二公子清静,明日我已说好要亲自过去赔罪的。”
说着,柳惜瑶慢慢起身,“此刻已是夜深,再不歇下便要天亮了,若明日我精神不济冲撞了谁,那才真是要连累到秀兰姐姐了。”
秀兰张着嘴半晌说不出话来,只得眼睁睁看着柳惜瑶转过身去,拉起安安一道进了里间。
事已至此,她便是不愿相信,却也得承认她竟被这小娘子摆了一道,不过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就如那时她非要去见侯爷一样,总归也是要碰一鼻子灰的,那慈恩堂的主可是比侯爷还难见,那是县主寻人去请都请不动的,她真当自己有几分姿色,就能为自己谋个去处?
秀兰不由冷哼,待她彻底死心那时,不还是要缩在床上蒙头痛哭。
纵是料定了柳惜瑶的结局,她也还是要提醒一句,“你可当心引火上身!”
里间,柳惜瑶眼中透出几分凄然来。
那火早就已是在她身上灼烧,只是在未死之前,她想试试还能否为自己寻个生机。
第15章 铸眼睛看直
宋濯向来眠浅,入夜后星点声音便能将他扰醒,所以这些年来来他则高处而眠,当初建这慈恩堂时,才会择了侯府西侧。
可今晚原本静谧的西侧,却是传来了女子的惊呼。
不远处的火光,从起到熄,还有那一反常态之处,全然落在宋濯眼中。
他神情无异,只静静立在窗后,直到那身影彻底不见,远处小屋里的灯也被熄灭,他才在黑暗中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重新回了床榻。
第二日清晨,王伯寻来之时,宋濯正在二楼挑选书卷。
王伯将昨夜的事又与他完整的说了一遍。
他不敢瞒宋濯,便将柳惜瑶求他不要将此事告予内院,也说了出来。
不出王伯所料,二公子从不关心这些,听完后并未说话,只继续垂眸看着手中书卷。
他向来如此,不说话便是默认。
王伯又道:“柳娘子言深夜惊扰,心中愧疚,想待今日午后,当面与公子致歉。”
王伯说完,略微躬身,只宋濯推拒后,退去屋外,却没曾想,头顶传来了一声淡淡的“嗯”。
王伯顿时愣住,抬眼朝上看去,见宋濯目光落在书卷上,神情没有任何异样,便觉可能是方才没说清楚,又或者是公子看书入神,没听清他所言,这便打算再说一次。
然他还未来及开口,宋濯看书的动作已是微顿,抬眼朝他看来,“可还有事?”
王伯又是一怔,忙垂眼道:“无、无事。”
说罢,他敛眸退去屋外。
原本他心中还十分纳罕,一路朝堂中而去时,便也渐渐想明白了。连他看在老夫人的面上,对那柳娘子都会宽待几分,何况二公子,他如此纯孝,想必定也是因为老夫人的缘故,才愿见那柳娘子一面。
幽竹院,秀兰晨起醒来时,枕边多了对白玉镯子。
这白玉色泽极好,雕纹却是寻常,不过对于秀兰而言,能用上白玉镯子已是莫大的体面,要知便是荣喜院里进屋伺候的那几个婢女,都没见谁能戴上一对儿白玉镯的。
“倒还挺舍得。”
秀兰朝里间瞥了一眼,嘀咕道。
她知这是钱嬷嬷昨日送来的,只是没想到柳惜瑶肯舍得用这镯子来堵她的嘴,其实就算没有这镯子,她今日也不会去多嘴的,她向来就不是那多嘴的人,只要不给她惹麻烦便是。
整个晌午,秀兰都在院中指挥安安修整灶台,柳惜瑶则一直在里
间忙碌,她先是挑选衣裳,自是要从钱嬷嬷送来的那些中选。
不得不说,钱嬷嬷给她挑东西时,也是费了些心思的,想着嫁人是毕竟是桩喜事,又是县主特意交代下来的,那衣裳自是要选的鲜亮艳丽。
可对于柳惜瑶而言,她才刚出孝期不久,穿了三年的素,此刻看着眼前花花绿绿的衣裳,便觉眼晕,着实有些穿不出门。
而她自己的衣裙,不是娘亲的旧物,就是去年那几套早已不合身的衣裳。
最终,她选了件青绿色的厚绫罗广袖衫,搭的是翠色褶裙,外间是藕荷色短袄,正在镜前试衣时,安安掀帘走了进来。
看到柳惜瑶身上短袄,安安“咦”了一声,道:“我记得还有个更厚实的,穿上一定很暖和,娘子何不穿那件?”
秀兰跟着进屋,不等柳惜瑶开口,便带着几分阴阳怪气道:“穿少些惹人怜惜呗。”
柳惜瑶不欲与她说太多,只道:“那件嫣红,不适合去慈恩堂那种清静之处。”
安安也没将秀兰的话听入耳中,而是朝柳惜瑶笑着点头,“娘子说得有道理。”
随后,两人便与柳惜瑶说起院内灶台的事,灶台已是勉强搭好,但还需泥浆来稳固,否则过几日还是会塌。
柳惜瑶心中已有盘算,让她们莫要着急。
安安歇了片刻,起身又去煮粥,待三人用过午膳,柳惜瑶也未曾小憩,又坐在镜前出神。
昨日那番筹谋,虽是她苦心设计,却也的确仓促,不过只想了半日,便直接去做。后来再去细想,她便又觉得自己有些冲动。
眼看快到去慈恩堂的时辰,柳惜瑶心头竟生了几分畏惧。
要知她与宋濯全然不熟,根本不知他脾性喜好,纵是前些年在老夫人那里见过几面,却也仅仅只是称呼一声表兄,而这位表兄,似乎从未开口与她说过话,只朝她略微颔首示意,便会离开。
柳惜瑶深吸一口气,用帕子擦了擦汗津津的手心,从妆匣里取出一根银簪,簪头处嵌着一朵白玉莲花,她简单疏了发髻,将发簪插入其中,果真是比平日提了不少气色,且显得极为素雅。
柳惜瑶看着镜中的自己,颇为满意,可一想到那久未见过的表兄,心绪又开始不宁起来。
她匀着呼吸,逼自己不要乱想。
她虽与宋濯不熟,却知他是在老夫人身前长大的,老夫人如此心善之人,由她教导出的孩子,品行自是端正,否则也不会为了守孝,连官职也不要,在那慈恩堂内守了将近四年。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