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107节
慢一步的崔晟先回道:“陛下亲自去工部接的我。”他到这会儿都没缓过来。
才工部尚书陪着皇帝进来时,皇帝端着那样一张肃正的脸,同他说“愔姐儿想吃家里的菜”时,崔晟都不知该拿什么表情出来合适。
他不是怕人知道他常在家下厨做菜,而是想不到皇帝有这样烟火气的一面,实在和朝堂里高高在上,淡漠到让人打心底里生畏的皇帝对不上。
崔兰愔没注意到自家老父的异样,往旁边让了下,“别杵那儿了,坐吧。”
皇帝这才坐了,“我还当你要撵我走呢。”
“我是那样用过就丢的?”
“你不是?”皇帝拿眼瞥她。
崔兰愔一下就想到这两几日晚上的放纵,就觉着皇帝意有所指,她抓起榻几上的手帕甩过去,一声:“赵四郎!”
皇帝马上有眼色地道:“是我小人之心。”
一家子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知道皇帝待崔兰愔该不一般,没想到两人是这样相处,崔兰愔直呼皇帝“赵四郎”,皇帝也肯应,姜氏和崔晟都没这样随意过。
崔兰愔赶忙招呼都进来坐了,“我早说了自己家里不用拘礼。”
皇帝也开口道:“都坐吧,到家里我就是女婿。”他看向洪佶,“当我和廉方一样看就是。”
一众人这才落了座,崔晟问道:“陛下和娘娘都想吃什么?”
崔兰愔道:“厨房里都备好菜了,爹一看即知。”
皇帝随后道:“我都随着愔姐儿,她喜欢的我都吃得。”
崔晟也没多想,应着好就去了厨房。
顾氏却很不安,这可是皇帝,眼下正是新婚蜜里调油的时候,皇帝一般不会不计较,以后呢,愔姐儿怎么越活越天真倒退了?
第116章 各怀心思我保证她们不会碍您的眼……
姜氏和顾氏就如何摆桌犯了难。
一般家里亲戚们聚一起用膳,就是男女不分屋,还是要分席而坐的。
崔冕、崔昘、姜知安都不在,只崔晟在,让崔晟带着崔甫等小辈儿陪皇帝一桌用膳,好像有些不合宜。
趁着皇帝和洪佶说话时,姜氏和顾氏悄悄过来问崔兰愔,“娘娘瞧着该如何安排桌次?”
却不想皇帝的耳朵
恁地好使,他转头对崔兰愔说道:“我等你给我说哪道菜好吃。”
都听懂了,皇帝这是要同皇后坐一起。
姜氏求助地看向顾氏,顾氏就道,“那就给陛下和娘娘单设一桌吧。”
崔兰愔却不愿意,好容易回家一躺,她就想和家里人亲亲近近地坐一起用膳,聊聊家里的近况。
这样单坐一桌,那和在宫里有什么区别。
她推了皇帝一下,抱怨道:“下回你可别跟来了。”
皇帝这会儿又听不到了,听洪佶说着无锡那边的事,一点反应也无。
崔兰愔也不管他,想了下对顾氏道:“那就拿几张方案并一起,别分两桌了。”
皇帝又听到了,回手在榻上弹了一记,“不错。”
皇帝都说不错了,顾氏和姜氏赶紧喊崔甫几个动起来,在明间并起了三张方案,足够这些人宽裕着坐开。
摆开桌子,崔晟那边的菜也得了,知春带着人往屋里摆膳。
请皇帝和崔兰愔坐了北首主位,崔晟和姜氏坐了东首,顾氏和丁氏坐了西首,然后崔兰芝、洪佶、崔戬、姜羡挨着姜氏往下依次坐了,二房崔兰婷、崔甫、崔禹、崔冉、崔重几个挨着丁氏往下坐了。
皇帝才和洪佶说那些,已超出他一天说话的量,明儿去西阁,又该弹指加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往外蹦了。
崔兰愔对他道:“有我顾着,你专心用膳吧。”
皇帝笑问:“你又数我说话了?”
崔兰愔哼了声,“我实在见不得不言苦着张脸。”
皇后在,不言胆子也大了,“要么娘娘给陛下定下一天说话的数儿?”
崔兰愔笑着同皇帝商量道:“其实你省了给女儿念奏折就有了。”
皇帝却不肯,“不能省。”
他也不想多说话,扫了眼同不言站一起的不语,“要不让他们俩轮值吧?”
不言抢着应道:“那明儿我在娘娘身边服侍。”
不语慢了一步,只能求助地看向崔兰愔:“娘娘?”
崔兰愔推了皇帝一下,“不语应付不来那些,你别想一出是一出。”
“嗯。”皇帝应了,这事儿就算过了。
皇帝和崔兰愔两边的人竟是合着用的,皇帝的话,崔兰愔很随意地就反驳了。
外面传皇后能影响皇帝的决定,崔家人还不信,这会儿才知道实际比传的还甚。
顾氏才还想找机会劝一下崔兰愔的,这会儿决定还是要观望一阵。
待用膳时,见崔兰愔放纵地吃这吃那,虽礼仪上无可指摘,却也用得太多了。
贵女们从小被教着吃饭六七分饱就要收箸,嫁了后更不能在婆家和夫君面前吃多了。
崔兰愔却一点没这个顾忌,用了一碗米还不够,又添了半碗米才放下碗。
还搁那儿叹着:“其实我嘴上还想吃,就是太撑了。”
就是老夫老妻两个都不会这样不顾形象,反正顾氏是做不到在姜知安面前如此不遮掩。
皇帝显然已习惯了,还同她商量,“要么使人来同岳父学几样,待你肚子大了,出宫也不便宜。”
“你当谁都学得会?”崔兰愔指着桑枝,“桑枝于厨艺上颇有天分,却学不来我爹一样的味道。”
皇帝就看向崔晟,“要不岳父偶尔往宫里给她做一顿?”
能时不时见到闺女,崔晟当然愿意,“陛下给指个时候,我随时能过去。”
望着帝后的车驾走了,顾氏同姜氏挽着手往回走,不住感慨着,“我算见识了什么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打小愔姐儿就不一样,人家看着她是和芝姐儿一样柔顺,咱们自己知道她是装出来的,我在梧州的时候还一直放不下,怕她嫁了装不下去就凋零在人家后院,咱们又没本事给她出头……想想我就成宿地睡不着。
得知她要当皇后那会儿,我一点没欢喜,担心她那性子咋在宫里熬下去,就是看着皇帝那般重视来亲迎,我也安不下心,直到今日,我算是能放一半的心了……”
二月初九日,皇后生辰,难得的晴日。
皇后过生,于奉先殿祭告祖先后,是要到老太后和太后处行礼的。
两日前,陈老太后和徐太后就发话,皇后难得过个生,需得让她尽情自在一日,那日就不必过福宁宫和鸾居宫行礼了。
随后,李老太后也发了话,让皇后也不必往她那儿去。
皇后要求她的生辰一切从简,她还格外体恤,让不必从大早上开始往宫里列队等候。
按着皇帝早上陛见的时辰,礼部于延华殿前汉白玉阶上设宝座,皇帝携皇后坐好,一众朝臣上前给皇后行礼,献上贺表、如意等。
延华殿受礼后,皇后别了皇帝前往凤仪宫,于那里接受命妇及家眷行礼。
这一回姚家四老夫人也来了,她是皇帝的亲舅母,皇后自要礼遇,请她坐到了东首,又请了敬王妃、宜清大长公主、申阁老夫人几个和姚家四老夫人同辈儿的坐一起说话。
皇后让着自己母亲姜氏、舅母顾氏、婶婶丁氏、古尚书、姚家四夫人等年纪相当的坐到了西首。
命妇们前两回就发现了,皇后是个不谦让的,遇到这样时候一点都不掩饰地先顾着自己娘家人。
有些心思多的就想到崔家大房还没得皇帝赐宅,仍同二房挤在一处住着。
皇帝虽封了不少崔家人,可崔家门里最高不过崔谡这个从四品,武将同文臣比不得,从四品的武将不过文臣的从五品。
若不是皇后的舅舅姜知安这个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妆点门面,还真是不够看。
悄悄打量着皇后微隆起的肚子,这一胎又是公主,崔家的富贵能有多久,还真不好说。
这样看,于外戚的管控上,皇帝确实比高宗和先帝高明。
高宗时是陈家,先帝是李家,两家一个比一个权势大,崔家同前两者比太拿不出手。
这么一想,就觉着皇后这样抬举自己娘家也是不想别人看低了,也就释然了。
永嘉公主才不管那些,叫人搬来三张锦凳挨着皇后大座儿放了,拉着崔兰芝、崔兰婷坐过去,“她们都有陪说话的,我们陪皇后说话。”
崔兰愔提前教崔兰婷:“待会儿你就大大方方看,没什么可羞的。”
永嘉公主坏笑起来:“若是瞧不中程圭,你又看中了别个,我试过多少回了,女追男隔成纱,你就放心大胆地行事,必会心想事成。”
崔兰愔怕她再说更出格的,毕竟崔兰婷还没成婚,拿块糖塞永嘉公主嘴里。
说了会儿话就开了宴,这回是一家坐一桌儿,都各自归了位。
永嘉公主就自己,崔兰愔留她同席,永嘉公主却不敢拿大,仍是搬了个锦凳于案侧陪坐了。
古尚书夫人望见了,低声同小女儿叮嘱道:“待会儿你好生看看崔家二房的崔冉和姜家的姜羡。”
她有些遗憾道:“娘娘的小弟哪怕大上一岁,你等一两年也使得。”
古莹是个大胆淘气的,杏眼滴溜转着,逗自己母亲道:“人都盯着崔谡,我和他年龄也合适,你怎么不给我说他,这样我嫁了就能做四品恭人。”
古夫人白她一眼:“娘还不知道你,就喜欢俊俏的书生。若说好看,除了娘娘两个亲弟弟,就是她舅家二表兄姜羡了。
崔冉虽容貌上稍逊,我打听着他性子温厚和缓,正好补你的急性子,姜家才来不久,姜羡的为人秉性我还打听不出来,所以你待会儿自己多留意了。”
应城适龄的公子就这么些,闺中小姐们私下里也没少比较,古莹道,“崔冉不是二房里小二房的?娘你怎么略过了二房的崔甫,二房的世子不是被逐出家门了,将来是崔甫袭爵,嫁了他将来还能做武安伯夫人呢。”
古夫人很不以为然,“你个傻的,可别同那些眼皮子浅的学,崔家二房不过空有个爵位,常氏又是个拎不清的,她连同娘娘的关系都维护不好,二房成不了气候。
反是小二房因着和大房走得近,将来那一房准差不了,崔昘夫妻俩又是随和好说话的,嫁进去日子指定会和睦。
别以为是低嫁了,你信爹娘不会害你,这会儿不抓紧,待到别人都寻思过来,咱们未必能排上。”
古莹抿嘴乐道:“我听娘的。”
上头永嘉公主眼神好,四下环顾后,她给崔兰愔递个眼神,“你瞧姚家那桌,同姚八小姐坐一起那俩,不是姚家小姐吧?”
那俩一个如空谷幽兰,一个如名园牡丹,太惹眼的美人,给这一殿的名门闺秀都比下去了。
崔兰愔收回眼神:“该是姚家另几房的小姐。”
才工部尚书陪着皇帝进来时,皇帝端着那样一张肃正的脸,同他说“愔姐儿想吃家里的菜”时,崔晟都不知该拿什么表情出来合适。
他不是怕人知道他常在家下厨做菜,而是想不到皇帝有这样烟火气的一面,实在和朝堂里高高在上,淡漠到让人打心底里生畏的皇帝对不上。
崔兰愔没注意到自家老父的异样,往旁边让了下,“别杵那儿了,坐吧。”
皇帝这才坐了,“我还当你要撵我走呢。”
“我是那样用过就丢的?”
“你不是?”皇帝拿眼瞥她。
崔兰愔一下就想到这两几日晚上的放纵,就觉着皇帝意有所指,她抓起榻几上的手帕甩过去,一声:“赵四郎!”
皇帝马上有眼色地道:“是我小人之心。”
一家子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知道皇帝待崔兰愔该不一般,没想到两人是这样相处,崔兰愔直呼皇帝“赵四郎”,皇帝也肯应,姜氏和崔晟都没这样随意过。
崔兰愔赶忙招呼都进来坐了,“我早说了自己家里不用拘礼。”
皇帝也开口道:“都坐吧,到家里我就是女婿。”他看向洪佶,“当我和廉方一样看就是。”
一众人这才落了座,崔晟问道:“陛下和娘娘都想吃什么?”
崔兰愔道:“厨房里都备好菜了,爹一看即知。”
皇帝随后道:“我都随着愔姐儿,她喜欢的我都吃得。”
崔晟也没多想,应着好就去了厨房。
顾氏却很不安,这可是皇帝,眼下正是新婚蜜里调油的时候,皇帝一般不会不计较,以后呢,愔姐儿怎么越活越天真倒退了?
第116章 各怀心思我保证她们不会碍您的眼……
姜氏和顾氏就如何摆桌犯了难。
一般家里亲戚们聚一起用膳,就是男女不分屋,还是要分席而坐的。
崔冕、崔昘、姜知安都不在,只崔晟在,让崔晟带着崔甫等小辈儿陪皇帝一桌用膳,好像有些不合宜。
趁着皇帝和洪佶说话时,姜氏和顾氏悄悄过来问崔兰愔,“娘娘瞧着该如何安排桌次?”
却不想皇帝的耳朵
恁地好使,他转头对崔兰愔说道:“我等你给我说哪道菜好吃。”
都听懂了,皇帝这是要同皇后坐一起。
姜氏求助地看向顾氏,顾氏就道,“那就给陛下和娘娘单设一桌吧。”
崔兰愔却不愿意,好容易回家一躺,她就想和家里人亲亲近近地坐一起用膳,聊聊家里的近况。
这样单坐一桌,那和在宫里有什么区别。
她推了皇帝一下,抱怨道:“下回你可别跟来了。”
皇帝这会儿又听不到了,听洪佶说着无锡那边的事,一点反应也无。
崔兰愔也不管他,想了下对顾氏道:“那就拿几张方案并一起,别分两桌了。”
皇帝又听到了,回手在榻上弹了一记,“不错。”
皇帝都说不错了,顾氏和姜氏赶紧喊崔甫几个动起来,在明间并起了三张方案,足够这些人宽裕着坐开。
摆开桌子,崔晟那边的菜也得了,知春带着人往屋里摆膳。
请皇帝和崔兰愔坐了北首主位,崔晟和姜氏坐了东首,顾氏和丁氏坐了西首,然后崔兰芝、洪佶、崔戬、姜羡挨着姜氏往下依次坐了,二房崔兰婷、崔甫、崔禹、崔冉、崔重几个挨着丁氏往下坐了。
皇帝才和洪佶说那些,已超出他一天说话的量,明儿去西阁,又该弹指加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往外蹦了。
崔兰愔对他道:“有我顾着,你专心用膳吧。”
皇帝笑问:“你又数我说话了?”
崔兰愔哼了声,“我实在见不得不言苦着张脸。”
皇后在,不言胆子也大了,“要么娘娘给陛下定下一天说话的数儿?”
崔兰愔笑着同皇帝商量道:“其实你省了给女儿念奏折就有了。”
皇帝却不肯,“不能省。”
他也不想多说话,扫了眼同不言站一起的不语,“要不让他们俩轮值吧?”
不言抢着应道:“那明儿我在娘娘身边服侍。”
不语慢了一步,只能求助地看向崔兰愔:“娘娘?”
崔兰愔推了皇帝一下,“不语应付不来那些,你别想一出是一出。”
“嗯。”皇帝应了,这事儿就算过了。
皇帝和崔兰愔两边的人竟是合着用的,皇帝的话,崔兰愔很随意地就反驳了。
外面传皇后能影响皇帝的决定,崔家人还不信,这会儿才知道实际比传的还甚。
顾氏才还想找机会劝一下崔兰愔的,这会儿决定还是要观望一阵。
待用膳时,见崔兰愔放纵地吃这吃那,虽礼仪上无可指摘,却也用得太多了。
贵女们从小被教着吃饭六七分饱就要收箸,嫁了后更不能在婆家和夫君面前吃多了。
崔兰愔却一点没这个顾忌,用了一碗米还不够,又添了半碗米才放下碗。
还搁那儿叹着:“其实我嘴上还想吃,就是太撑了。”
就是老夫老妻两个都不会这样不顾形象,反正顾氏是做不到在姜知安面前如此不遮掩。
皇帝显然已习惯了,还同她商量,“要么使人来同岳父学几样,待你肚子大了,出宫也不便宜。”
“你当谁都学得会?”崔兰愔指着桑枝,“桑枝于厨艺上颇有天分,却学不来我爹一样的味道。”
皇帝就看向崔晟,“要不岳父偶尔往宫里给她做一顿?”
能时不时见到闺女,崔晟当然愿意,“陛下给指个时候,我随时能过去。”
望着帝后的车驾走了,顾氏同姜氏挽着手往回走,不住感慨着,“我算见识了什么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打小愔姐儿就不一样,人家看着她是和芝姐儿一样柔顺,咱们自己知道她是装出来的,我在梧州的时候还一直放不下,怕她嫁了装不下去就凋零在人家后院,咱们又没本事给她出头……想想我就成宿地睡不着。
得知她要当皇后那会儿,我一点没欢喜,担心她那性子咋在宫里熬下去,就是看着皇帝那般重视来亲迎,我也安不下心,直到今日,我算是能放一半的心了……”
二月初九日,皇后生辰,难得的晴日。
皇后过生,于奉先殿祭告祖先后,是要到老太后和太后处行礼的。
两日前,陈老太后和徐太后就发话,皇后难得过个生,需得让她尽情自在一日,那日就不必过福宁宫和鸾居宫行礼了。
随后,李老太后也发了话,让皇后也不必往她那儿去。
皇后要求她的生辰一切从简,她还格外体恤,让不必从大早上开始往宫里列队等候。
按着皇帝早上陛见的时辰,礼部于延华殿前汉白玉阶上设宝座,皇帝携皇后坐好,一众朝臣上前给皇后行礼,献上贺表、如意等。
延华殿受礼后,皇后别了皇帝前往凤仪宫,于那里接受命妇及家眷行礼。
这一回姚家四老夫人也来了,她是皇帝的亲舅母,皇后自要礼遇,请她坐到了东首,又请了敬王妃、宜清大长公主、申阁老夫人几个和姚家四老夫人同辈儿的坐一起说话。
皇后让着自己母亲姜氏、舅母顾氏、婶婶丁氏、古尚书、姚家四夫人等年纪相当的坐到了西首。
命妇们前两回就发现了,皇后是个不谦让的,遇到这样时候一点都不掩饰地先顾着自己娘家人。
有些心思多的就想到崔家大房还没得皇帝赐宅,仍同二房挤在一处住着。
皇帝虽封了不少崔家人,可崔家门里最高不过崔谡这个从四品,武将同文臣比不得,从四品的武将不过文臣的从五品。
若不是皇后的舅舅姜知安这个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妆点门面,还真是不够看。
悄悄打量着皇后微隆起的肚子,这一胎又是公主,崔家的富贵能有多久,还真不好说。
这样看,于外戚的管控上,皇帝确实比高宗和先帝高明。
高宗时是陈家,先帝是李家,两家一个比一个权势大,崔家同前两者比太拿不出手。
这么一想,就觉着皇后这样抬举自己娘家也是不想别人看低了,也就释然了。
永嘉公主才不管那些,叫人搬来三张锦凳挨着皇后大座儿放了,拉着崔兰芝、崔兰婷坐过去,“她们都有陪说话的,我们陪皇后说话。”
崔兰愔提前教崔兰婷:“待会儿你就大大方方看,没什么可羞的。”
永嘉公主坏笑起来:“若是瞧不中程圭,你又看中了别个,我试过多少回了,女追男隔成纱,你就放心大胆地行事,必会心想事成。”
崔兰愔怕她再说更出格的,毕竟崔兰婷还没成婚,拿块糖塞永嘉公主嘴里。
说了会儿话就开了宴,这回是一家坐一桌儿,都各自归了位。
永嘉公主就自己,崔兰愔留她同席,永嘉公主却不敢拿大,仍是搬了个锦凳于案侧陪坐了。
古尚书夫人望见了,低声同小女儿叮嘱道:“待会儿你好生看看崔家二房的崔冉和姜家的姜羡。”
她有些遗憾道:“娘娘的小弟哪怕大上一岁,你等一两年也使得。”
古莹是个大胆淘气的,杏眼滴溜转着,逗自己母亲道:“人都盯着崔谡,我和他年龄也合适,你怎么不给我说他,这样我嫁了就能做四品恭人。”
古夫人白她一眼:“娘还不知道你,就喜欢俊俏的书生。若说好看,除了娘娘两个亲弟弟,就是她舅家二表兄姜羡了。
崔冉虽容貌上稍逊,我打听着他性子温厚和缓,正好补你的急性子,姜家才来不久,姜羡的为人秉性我还打听不出来,所以你待会儿自己多留意了。”
应城适龄的公子就这么些,闺中小姐们私下里也没少比较,古莹道,“崔冉不是二房里小二房的?娘你怎么略过了二房的崔甫,二房的世子不是被逐出家门了,将来是崔甫袭爵,嫁了他将来还能做武安伯夫人呢。”
古夫人很不以为然,“你个傻的,可别同那些眼皮子浅的学,崔家二房不过空有个爵位,常氏又是个拎不清的,她连同娘娘的关系都维护不好,二房成不了气候。
反是小二房因着和大房走得近,将来那一房准差不了,崔昘夫妻俩又是随和好说话的,嫁进去日子指定会和睦。
别以为是低嫁了,你信爹娘不会害你,这会儿不抓紧,待到别人都寻思过来,咱们未必能排上。”
古莹抿嘴乐道:“我听娘的。”
上头永嘉公主眼神好,四下环顾后,她给崔兰愔递个眼神,“你瞧姚家那桌,同姚八小姐坐一起那俩,不是姚家小姐吧?”
那俩一个如空谷幽兰,一个如名园牡丹,太惹眼的美人,给这一殿的名门闺秀都比下去了。
崔兰愔收回眼神:“该是姚家另几房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