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72节
  前儿谭绍过了乡试中举后,项氏心思又活络起来,想着崔家大房是起势了,可项家也不差什么,崔晟是从五品,谭士显还是正五品呢,大郢重文轻武,崔谡这个从四品的指挥同知比不上五品的文官,谭绍现已中举,待明年会试过了,有谭士显和姚家给他铺路,此后的仕途必会一番风顺,几年的光景就赶上来了,有这样得力的父兄,谭莲样貌也不差,可不算高攀崔谡。
  至于崔兰愔,项氏总觉着崔兰愔如今的风光会如同昙花一现,不会长久。
  现不过是皇帝还没有儿女,拿她临时填补膝下无小辈服侍的空缺了,待皇帝有了亲生的孩子,崔兰愔也就靠不上前了。
  不过有这段情分在,崔兰愔再多往陈太后那里走动,她抓紧给自己嫁到高门大户里,比如今是不能了,比下却是有余的,将来还是能助力娘家和婆家的。
  今日虽都是为着给崔二小姐捧场来的,同项氏一样想法的却不在少数。
  尤其那些权贵高门人家,崔兰愔是怎么往卫王府和福宁宫走动的,这么久的时候,足够这些人打听清楚的。
  对于崔兰愔的玲珑心思,这些人还是很认可的,毕竟不是哪个上门打秋风,能打出如今的风光的。
  皇帝还是那样连话都没有的,陈太后也不是好接近的,竟都叫她笼络住了,凭着她打开的局面,崔家大房的父子瞧着也是能干的,还有一个中举的女婿,往后崔家大房在应城也能慢慢排得上号了。
  高门都是低头娶妇,崔兰愔自己立得起来,父弟又是前景可期,只她倒底能不能生养?
  所以不少人家来这一趟,有想相看崔兰愔的意思在。
  等真到了潜邸,见到忙里忙外的长史,见到长史只将皇帝原来起居坐卧的前殿书房封起了,将明间和西两间和东西偏殿都布置了,就这么给崔家用来待客。
  那可是僭越呀,崔家怎么敢的?
  被迎进来的男客都不敢进,直到长史说,“陛下发话是让书房一起用,是崔大人执意不肯,我才将书房封起了。”
  这些人才放心了,陛下的潜邸可不是随意能进的,如今机会难得,先顾不得坐下,将里外都细细转了一遍。
  有消息灵通的已打听到,皇帝还是卫王时,姚家就曾向皇帝求娶过崔二小姐,并且姚家还提出了十年无子过继的条件,就这也被皇帝给拒了。
  皇帝好似是嫌姚家房头多,怕崔二小姐嫁过去疲于应付。
  陛下竟对崔二小姐的婚事这样上心,知道崔二小姐就住在宜安殿后,都是老谋深算的,觉着若是有自家帮着崔二小姐,没准还真能让她长久的风光下去。
  除了李家没来,应城里能排得上号的人家差不多都来了人,不过来的都是和崔晟平辈儿,或是能同崔兰愔崔谡论起交情的。
  比如申阁老家是他的长子长媳带着未婚的小一辈来的,敬王府里是敬王世子夫妻和同安郡主来的。
  毕竟崔晟才是从五品,位高权重的来捧一个从五品的场,说出去难免不好听,家里来人表示想交好的意思就够了。
  即便这样,今日也是一般人家聚不起的场面。
  尤其看到皇帝是这般抬举崔二小姐和崔家,有些已想到,回去后学给长辈们听了,长辈们或许会后悔今日没亲自前来。
  来了皇帝表弟的潜邸,从长史到下头的内侍没一个多问一句,当他们是一般客人一样,姚家的四老爷和五老爷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阵子姚家同皇帝一辈儿的陆续被启用,姚三老爷外任了保定府知府,四老爷任了吏部左侍郎,姚五老爷任了光禄寺卿,时隔多年后,姚家终于回到了权力中枢。
  虽比当年还差些程度,想到宝座上的是自家表弟,也没什么可急的。
  之前因着文颂的事,兄弟几人有些不落底,不想送走了先帝的灵柩,皇帝就陆续用起了他们。
  姚家几位老爷就有数了,只要他们不往皇帝身边伸手,皇帝还是愿意顾念姚家的。
  姚家人能看出来,别个当然也能看出来,这阵子往姚家走动的人不知有多少,姚家门前的热闹比李家也不差什么了。
  姚家终是皇帝的母族,不是哪个能比的。
  然而今日来了潜邸才知道,皇帝确是分了亲疏的,和崔兰愔和崔家大房比起来,姚
  家在皇帝那里只能算堪用的臣子。
  姚四老爷同姚三老爷商量道,“要不咱们和陛下重提下和崔二小姐的亲事吧,不管崔二小姐选中了哪个,都允他们小夫妻单门独院过日子。”
  姚三老爷沉吟后应了,“行,咱们谁得着机会就同陛下探探话,等成了再同大哥他们说也不迟。”
  宜芳殿里,姜氏跟前围了不少人说话,那些夫人还拉了女儿在身边,其中还有申阁老的儿媳沈氏带着女儿,项氏就坐不住了。
  她顾不了那么多,上前拉过姜氏道:“弟妹,我有要紧事同你说,你先同我出来下。”
  恰被李宜锦看了个正着,她指给崔兰愔道,“那不是你家亲戚?这是想你弟做女婿呢,我瞧婶婶该是应付不来。”
  扫到不远处羞涩着脸还不时往那边看的谭莲,崔兰愔同不语吩咐了,不语就过去站到了姜氏身边。
  他对项氏道:“这么些客人主家不好怠慢,夫人等回头再找我们夫人说话。”
  不语内侍的身份让项氏不敢造次,她躲闪着往崔兰愔这边看了,见崔兰愔正对她笑着,项氏就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了,忙狼狈地转开视线。
  永嘉公主凑到崔兰愔耳边道,“更多的是相看你的,那边儿孟指挥使的娘看你的眼神才叫热切,虽说孟家婆媳斗法乱着,不过在你面前也不敢使出来,要我说,论那事儿的实惠,还是武将可嫁,俊俏的多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说到这里,她吃吃笑起来,“要不你干脆也别嫁了,有陛下给你撑腰,你也如我一样过左拥右抱的快活日子吧。”
  崔兰愔给她推一边去,想让永嘉公主少说虎狼之词,唯有搬出皇帝,“”想表叔找你,公主就多说些。”
  想到皇帝还等着她回去,她耳尖就开始发热发烫。
  永嘉公主忙捂住嘴,“不说了,不说了。”
  见永嘉公主不仅同崔兰愔平辈论交,言行举止间很明显在捧着崔兰愔,那些存心相看崔兰愔的就知道,崔兰愔的婚事不是崔家大房能做主的,得找皇帝或是陈老太后才成。
  正思量间,就见长史一头汗地来到殿前大声禀道,“二小姐,陈老太后和徐太后都遣了人来送礼,贺咱们家三喜临门。”
  崔兰愔忙带着崔家两房的女眷迎出去,才下了前廊,就见齐安和乐平一前一后进来,不等崔兰愔见礼,齐安过来扶住她,“怎么出来两日,就不认得家里人了。”
  崔兰愔反手挽住他胳膊,“这不是还有乐内官么。”
  乐平抢先给她见了礼:“可不敢受二小姐的礼。拍手让后面捧着抬着的内侍上前,“这些都是我们太后精心挑出来的,我在这里代她老人家贺二小姐一家事事如意。”
  他上前将托案上的红锦布掀开,第一托是一对通体无暇的和田白玉如意,第二托是金百两,第三抬却是一盆极品兰大雪素。
  徐太后的礼送的极有心,她明显是打听了姜氏爱养花种草。
  崔兰愔想到之前宣宁帝让徐太后遣训导姑姑来训斥她,乐平带着人做了样子就走了,她等于欠了徐太后两回人情了。
  要不,迁宫的事她就求一求皇帝?
  陈老太后的礼却和以往不同,没有格外贵重的,却更显亲近,如同是家里长辈随手赏东西给小辈一样,有笔磨纸砚、轻便小巧的首饰、还给崔谡送了乌金软甲。
  拿出这些后,齐安又叫抬最后一托案的上前,上面竟是各式各样的短刀五把,他笑道:“这是钱和托我代他贺咱们崔同知的。”
  姜氏大着胆子上前请齐安和乐平往侧殿坐,两人应了,才要往里进,听得一阵脚步声往这儿过来,抬眼却是不言来了。
  他笑着招呼后面抬东西的内侍列好了,他一丝不苟地恭敬行了礼:“陛下赐了贺礼,让我顺便接二小姐回去。”
  第80章 被拦得罪就得罪了
  闻说皇帝有赏赐过来,却是直往后边儿来了,又没见后面来喊崔家男子去谢恩领赏。
  敬王世子提醒道,“该是家里的女眷没经过这些,老太后和太后的赏赐可由女眷接了,陛下的必得家主带着子弟们一起接赏谢隆恩,赶紧过去吧。”
  崔冕就急了,忙招呼两房众男丁往后面去了。
  皇帝登基后,这是第一回 往臣子家里赏赐,众人其实都很想见识下。
  也是大郢传到这会儿,一共五位皇帝,这位是最特立独行的,看着对什么都是无情无绪的,就是坐了皇位也没见他有甚不同,连个女人也不找,除了在本元殿明间升朝,坐卧都在本元殿西阁,偌大的皇宫就那样空置着。
  连个七情六欲都没有,这皇帝当的和方外之人一样,原以为他不会行那些世俗事,没想到也会有赏赐臣下之举。
  这会儿真的挺好奇他会赐下何物。
  敬王世子实在按捺不住,“崔家男子都过去了,女客们该都避到殿里的,去瞧瞧该不妨碍。”站起来跟后面去了。
  他这一带头,古侍郎招呼着姚四老爷和姚五老爷,“你们一家子亲戚用不着避着,怎不去?”
  有不少人嘀咕着:“怎不见陛下往姚家赏赐,陛下的亲舅母姚家四老夫人不是在应城么?”
  姚四老爷和姚五老爷正不自在着,这下更尴尬了,不去倒像有什么想法了,两人只得伴着古侍郎去了。
  有这几位带头,品级尚可,家里有些门第的都起身追了过去。
  羽林左卫指挥使骆宏仗着自己是崔谡的上峰,就对董承和孟怀宗道,“要不咱们也去瞧瞧?”
  董承仍稳坐不动,“我就不去了。”
  孟怀宗却站起来,同骆宏结伴去了。
  经过宜安殿时,想到整个潜邸都可着崔二小姐用,她虽没有实际的名分,却已是有了公主的待遇,这些人心里不免感叹。
  到了宜芳殿院门口,望见随着崔家男子们进了,女客们都退到了殿里,这些人都跟着进了,却也没往里走,都在院子前半处站了。
  乌泱泱来了这么些人,不言马上醒过来是怎么回事。
  他笑着上前给崔晟见礼,“崔大人不用忙,陛下说二小姐接了就好,二小姐搁陛下那里都无需见礼,又岂会让她接个东西就烦着。”
  说着话,他招手让几个内侍将赏赐呈上来,很简略,就一样,是皇帝的风格了。
  姚四老爷和姚五老爷心里好过了些,就说皇帝不是会于这些事上心的,该是听着陈老太后和徐皇后都赏东西了,才想起来,就随手赏了。
  不言上前将锦盒打开,一时金光明灿,却是一个雕富贵牡丹纹的金碗。
  众人默了一瞬,皇帝这一样比什么都强,不是陈老太后和徐太后那些赏赐能比的。
  皇帝送金碗,还是雕了富贵牡丹的,等于承诺会保崔家富贵绵长,这谁求得来呀,先帝那样看重李家,也没见赐李家一个金碗。
  就因着一个崔二小姐,崔家大房就什么都不用忙了,不用钻营,不用打点,只踏踏实实亮出本事,该有的前程就不会落空。
  众人看着眼酸心热的,再看姚家人不免带了同情之色,皇帝的外家比不得个外八路的表侄女,大郢朝独此一家了。
  崔兰愔轻轻舒了口气,还好只是个金碗,她真怕皇帝像那日她出宫前一样,无所顾忌地送来那么多出格的东西。
  虽皇帝有话,崔冕却不敢托大,略过崔兰愔,招集了一家子男女,推着崔晟当头站了,一家子三呼万岁着拜谢了皇帝的隆恩,接了金碗。
  这才是做臣子的本分,崔兰愔也想过去,却被不言扶住去不得。
  可这给她单撂出来,又是这许多人瞧着,心里本来就有鬼,崔兰愔真的是硬着头皮才站稳了。
  心里就对皇帝不满起来,好好儿的非得弄这么显眼。
  崔兰愔看着不言,想让不言说两句给她圆一圆。
  不言却会错了意,以为这都没入席,崔兰愔是嫌来早了。
  他讨好地笑着,“我来服侍二小姐用膳,等这边儿都结束了,咱再回去不迟,陛下哪会拘着二小姐。”
  他不提皇帝还好,崔兰愔哼了声,“敢情没你跟着,我就吃不上喝不上了?”
  不言知道她是逮不到皇帝出气,就让他代主受过了。
  不言也觉着皇帝太着急了,明明下午二小姐就回去了,这弄得像来押着人回去一样,难怪二小姐要心气儿不顺了。
  他继续陪笑道:“陛下说了,二小姐想出来玩儿,随时再出来,只他那里没二小姐打点,这两日吃不上喝不上的,就希望二小姐出来一趟别耽搁过久了。”
  见不言总算说到了点子上,说是因着她给皇帝打点饭食,才得皇帝如此看重的,崔兰愔神色稍霁,同崔晟、崔冕、崔昘告诉了,扶着姜氏往宜芳殿里去了。
  殿里的女客,殿外的男客,都是神色复杂,一直听说皇帝如何宠惯崔二小姐,还以为是言过其实,今日一见,才知道说的还是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