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14节
还要陆续运过来,这是有多少账啊?
她眼神里的意思太明显,白麟没办法装看不道,只好模糊地说:“有十年的账了,二小姐想想,不过忙一阵子理出头绪,后面就顺溜了。”
想到家里庄子上的账册一年下来也不少,崔兰愔就略过了这个话题,“我常往府里去不妨事么?”
“无妨。”却是卫王回的她。
崔兰愔就没了顾虑:“那我明儿下晌开始过去。”
“回去我就知会守门的护卫,长史那里我也会交代,二小姐只管去。”
坐了有一会儿了,再有半个时辰也都该散了家去了。
崔兰愔问:“表叔不回么?”
“外头那么些人,王爷是想没人了再回。”
崔兰愔恍然,才卫王去给姚家四老夫人问安时,该是被那么些人瞧烦了。
“那侄女先去了。”
“嗯”
崔兰愔叫了候在楼下的艾叶出了邀月楼,没再往碧波亭那边的路走,而是换了条路往霞影轩去了。
撤席后,只老夫人们还留在敞厅里,大多的都出来在影霞轩敞开的游廊上坐着说话。
进了影霞轩,崔兰愔就望见姜氏被常氏带着同几个夫人长篇大论地说着话。
这次来,二房一家做到了来时的应承。
崔戬才和她说了,前头时崔冕和崔昶一直照应着他们,有人同崔晟说话,也都被崔冕父子给接过去了。
姜氏这里也一样,常氏始终看顾着。
还有崔兰亭在碧波亭时借着调侃谭绍,让那些公子小姐的注意力转到了谭姚两家的婚事上,给她摘了出来。
虽说除了崔兰亭几个小的没多的心思,崔冕同常氏以及崔昶都是为着大房有了往上走的机
遇才这样,是表面上的共进退,崔兰亭也一样领情。
崔兰愔悄悄地往姜氏身边坐了,坐一起的两位夫人说话时有意无意的就要带上她,崔兰愔知道这是有心想为家里小儿子说亲的。
她并没刻意表现,人家问一句回一句,那两位夫人脸上的笑反而多起来。
约一柱香的时候,小姐们从碧波亭回来,影霞轩一下喧闹起来。
一番窃窃私语后,陆续就有不少人往崔兰愔这里望过来,且越来越多,要是眼神带钩子,崔兰愔觉着都能在她身上戳出洞来了。
常氏已得崔兰亭贴耳告诉了,因着要走了乱哄哄的,她只神情复杂地看了崔兰愔好一会儿,没有出口询问。
等到同主家告辞的时候,在廊下送走了李老夫人几个后,姚家四老夫人招手喊了崔兰愔过去,指着姚六小姐几姐妹道,“往后你们表姐妹好好处着,亲戚情份在你们这里可不要断了,卫王那里冷清,有空你们一起往那里去闹一闹他,愔姐最年长,你多带带几个妹妹。”
崔兰愔却不敢答应什么,她抚着心口做出胆怯状来,“表叔不叫,我没胆子上门,表妹们要是得了表叔允准,我可以跟着一起。”
卫王的性子摆在那里,姚四老夫人也无法再说别的,不过仍是叫崔兰愔常来找姚家小姐们玩儿。
姚六小姐几个都上来同崔兰愔说了体己话,瞧着如一家子姐妹一样
。
谭莲被挤到了一角,项氏脸上的笑就勉强起来。
不想二房背地里有所举动,崔兰愔特意叫马车跟着一起从二房这边进了,待到二门下车后,她对崔冕同常氏说道:“大伯,大伯娘,侄女觉着于贵人们来往还要缓着些来,不该争一朝一夕,来日方长才长久,如此……”
崔冕听进去了:“愔姐儿说的在理,放心,家里不会扯你后腿。”
目送着大房人往东路去了,崔冕感慨道,“愔姐儿要是个男儿就好了。”
崔兰愔就知道话不能说在前头,才应了明日看账,晚上她的头疾就犯了。
该是她这阵子跑动的太多了,又是茶铺子,又是卫王府,更是去了两趟陈太后宫里,拖到这会儿才犯,已是难得了。
晚上洗漱后,她头上就开始像塞了棉絮一样发钝,多少回的经验了,崔兰愔就知道躲不过了。
因着没上来就疼,她就存了侥幸,以为这回同上回一样,不会犯得很严重。
然而她料错了,等睡到半夜,剧烈的疼痛汹涌袭来,头上就像无数利器在翻搅,呼吸一下都会疼得抽搐起来,更不能有一丝挪动。
疼到极致,她都想拿大锤给头砸了一了百了,可动了思绪都要加剧疼痛,崔兰愔只能抱头蜷缩着,不思不想不动,滴水都不能进。
艾叶和桑枝干着急却无能为力,只能守在她床边不时掀帘探看。
天亮后,前头见后面静悄悄没个动静,就知道崔兰愔又发病了。
四口人连忙赶过来,崔兰愔昏昏沉沉的连眼都睁不开,哼了两声表示知道他们来了。
都揪心着,又怕扰着她加重疼痛,垫着脚转了几圈后,又满面愁容地回了前面,哪怕经了两年,一家子还是做不到习以为常,逢着崔兰愔发病,还是无心用膳无心做事。
因着太过看重,疼到如此,崔兰愔仍惦记着应承了下晌要去卫王府看账的事,她咬牙撑着给艾叶说了,叫她使了耿大有去卫王府告诉声,等两三日头疾过去了她再去理账。
等艾叶回来说给她耿大有已往卫王府去了后,崔兰愔强撑的那股劲儿就卸了,抱头再躺下后,就接连着呓语起来,看着比先前更不好了。
卫王府里,白麟听耿大有说了,他又仔细问了崔兰愔的病情,沉吟后道:“你先不要走,等我先回了王爷。”
若是别个,白麟不会多问一嘴,可经了昨日,卫王给他们那些不为人所知的买卖汇总的账交给崔二小姐理,崔二小姐在卫王这里就是很近的人了,有多近不他还摸不准,但肯定要比姚家那些小姐要近一层。
白麟匆匆去书房禀了卫王,卫王果然没有坐视不管:“头疾?”
“说是同谭老夫人一样的头疾,二小姐发病有两年了,发作起来两三日不得动,等过了又是好好的模样。”
“叫太医。”
“我这就打发人去。”白麟应了就要往外走。
“需对症。”卫王竟又补了句。
“那我亲自过去,会看头疾的我都叫去给二小姐看诊。”白麟又喊了不言,“我不方便去崔府内院,等我找了太医,你带着他们去。”
不言很喜欢从不用异样眼神瞧他,同他有说有笑的崔二小姐,这会儿很想为她尽尽心,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跟着走了。
不言领着三位太医上门,崔晟姜氏哪经过这样的阵仗,别说崔家大房,就是崔家二房也有年头没见太医上门了。
也不是太医院高低眼,太医院就十八位太医,宫里和王侯重臣那里都跑不过来,余的太医们自然要拣着紧要的于自己有利的顾了。
如崔家这等没钱没门路根本排不到前面去。
这会儿却一下来了三位太医,为首的还是院判,是家里早想请来给崔兰愔看诊而不得的,崔晟和姜氏这会儿才切实体会到朝中有人好办事了。
第19章 欠大了二小姐是王爷嫡嫡亲的侄女吧……
曹院判三人被迎进去,三人分别给崔兰愔诊了脉,又细细问了她这两年发病的情形,对当年谭氏头疾也都询问了,探讨一番后大致有了推断。
曹院判为首,他向崔晟同姜氏说明道:“贵府二小姐的病该是谭老夫人带来的,这样血脉里带来的病症不好根治,很是棘手,我等所学有限,目前只能想法子让二小姐发病的时候少些疼痛,再就是配以相应的针灸让发病的间隔长一些,这个还要待二小姐服一阵子药再说,且先不急。”
当年给谭氏看诊的老太医也是这样说的,还留下了几个药方和食疗的方子,崔兰愔现每日用的天麻炖鸡汤熬的粥就是其中的一个食疗方子。
那几个药方和食疗方子崔晟早背得烂熟,崔晟一一给曹院判说了,曹院判听往笑道:“原来是薛老看过了,那些方子都是极合适极对症的,我们再出的方子也是这些,仍旧用着就是,到时配着针法,总能少遭些罪的。”
边上刘太医问道:“按理那几样方子用了这么久,病症该缓和些的,怎二小姐发病竟比当年谭老夫人还要刚猛?”
能一样么,谭氏在时崔家还没败落到这般地步,那几样药方和食疗方子都是轮换着用的,好的时候一个月才发一回病,且躺一日差不多就能起来。
崔兰愔是迁来应城后发的病,崔家两房的资产失了多半,堪堪能维持生活,崔兰愔只肯用花钱最少的天麻炖鸡汤粥,就这她还嫌费银子,家里要给她换方子,她就说干脆哪样都不用了。
她执拗起来甚事都敢做,钱又都在她手里把着,她又说自己还年轻,好药用早了,怕将来无药可用,到时要经更大的疼。
当年薛院判确实这样说过,任何药于这头疾的效用都是一时的,管不了很久。
崔晟和姜氏又是不争的性子,就这么由着了。
这会儿听太医说起,夫妻俩心里都刺痛起来,越发觉着自己没用。
三位太医都是久经世故的,看两夫妻下神情就知怎么回事了。
除了天麻炖鸡汤粥,那几样方子所费银钱不菲,等闲的家境是用不起的。
进来崔家大房所见,明显的家道不是一般的败落了,能天麻炖鸡汤粥一直没断,已是极上心崔二小姐的病了。
没银钱用药不归他们管,他们诊好了脉下了定论就可,太医们最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曹院判三人没再多嘴说别的。
心里却难免不解,这样穷精人家的二小姐,是怎么走通了陈太后同卫王那里的,既走通了,那两位怎不在银钱上助一些,想来只是面子情吧。
外面知道的有限,太医们在宫里行走,最知道底细,陈太后同卫王回来后,陛下处处优容,方方面面都是比着李太后同端王来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卫王府来点人,就真顺着来了三人了。
崔兰愔忍痛挪着悄声吩咐了艾叶,艾叶去拿了三十五两银子掩着交给崔晟,崔晟把了曹院判十五两,刘张两位太医一人十两,这是太医上门必要给的腿脚钱。
三十五两对崔家大房来说很不少,对曹院判三个却是寻常了,高门大户里走一趟,百多两银子的谢钱也是常有的事。
送走了不言和曹院判三个,崔晟和姜氏两个没同艾叶要银子,两个回前头鼓捣一通,崔晟带着耿顺出了门,约半个时辰后,两人就抓了药回来。
又半个时辰后熬好了药,姜氏和艾叶合作着扶起崔兰愔,一勺一勺给她喂了汤药,等晚间的时候,崔兰愔已能勉强坐起来,头上仍旧很疼,却不是想给头割下来的不能忍受的疼了,之前一般是病期的最后一天是这样的症候,如此到明儿傍晚时这场发作该就过去了。
换了药就能减缓不少,崔晟和姜氏更是自责,回前头两个对着抹泪,崔谡和崔戬下学回来也没好多少,商量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卫王府书房里,不言给卫王和白麟回禀了带着三位太医去给崔兰愔看诊的情形。
“我就说太医们看不得病,多少年了还是一样的方子,没丁点子进益。”白麟对太医瞧病的能力很是怀疑。
“玄麟。”卫王随着比划了个手势。
白麟随即领会了,“我这就给玄麟飞鸽传书,叫他寻访治头
疾的名医。”
他心里并不似表面那样平静。
卫王这样对崔二小姐的头疾上心,大张旗鼓请了三位太医不说,还要往民间寻访名医。
崔二小姐是很讨人喜欢,在卫王面前很会哄人高兴,可换了姚家那几位小姐来,表现的不会比崔二小姐差,卫王却连见都没见。
卫王待崔二小姐的不同太明晃晃了。
转头见不言没有退到一边,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白麟问:“还有事?”
不言挠了下头,还是说了:“我瞧着不似那些方子不好,是二小姐没用那些方子,这两年只用了最不费钱的一样食疗方子。”
“啊?”白麟惊讶出声,崔家大房就艰难至此了?跟着看向卫王,见卫王眼里也现了些许诧异。
“你没问问最贵的一副需多少银子?”白麟问道。
“送三位太医回太医院的时候我挨个方子都问了,那几个缓痛的方子都很贵,一副都得十两银子上下,不过不必日日用,只需每回发病的那两天用。二小姐每月最少也要发作两回,每回最少要两日,这样一个月少不了四十两银子,另有两个温养调理的方子得长年不断,那个合一日一两银子,一月就要三十两银子,两样就需七十两银。听说二小姐这回发病是这月的第三回 了,且那几个方子要轮换着用,只可着一样用,长了就不起效了。”
她眼神里的意思太明显,白麟没办法装看不道,只好模糊地说:“有十年的账了,二小姐想想,不过忙一阵子理出头绪,后面就顺溜了。”
想到家里庄子上的账册一年下来也不少,崔兰愔就略过了这个话题,“我常往府里去不妨事么?”
“无妨。”却是卫王回的她。
崔兰愔就没了顾虑:“那我明儿下晌开始过去。”
“回去我就知会守门的护卫,长史那里我也会交代,二小姐只管去。”
坐了有一会儿了,再有半个时辰也都该散了家去了。
崔兰愔问:“表叔不回么?”
“外头那么些人,王爷是想没人了再回。”
崔兰愔恍然,才卫王去给姚家四老夫人问安时,该是被那么些人瞧烦了。
“那侄女先去了。”
“嗯”
崔兰愔叫了候在楼下的艾叶出了邀月楼,没再往碧波亭那边的路走,而是换了条路往霞影轩去了。
撤席后,只老夫人们还留在敞厅里,大多的都出来在影霞轩敞开的游廊上坐着说话。
进了影霞轩,崔兰愔就望见姜氏被常氏带着同几个夫人长篇大论地说着话。
这次来,二房一家做到了来时的应承。
崔戬才和她说了,前头时崔冕和崔昶一直照应着他们,有人同崔晟说话,也都被崔冕父子给接过去了。
姜氏这里也一样,常氏始终看顾着。
还有崔兰亭在碧波亭时借着调侃谭绍,让那些公子小姐的注意力转到了谭姚两家的婚事上,给她摘了出来。
虽说除了崔兰亭几个小的没多的心思,崔冕同常氏以及崔昶都是为着大房有了往上走的机
遇才这样,是表面上的共进退,崔兰亭也一样领情。
崔兰愔悄悄地往姜氏身边坐了,坐一起的两位夫人说话时有意无意的就要带上她,崔兰愔知道这是有心想为家里小儿子说亲的。
她并没刻意表现,人家问一句回一句,那两位夫人脸上的笑反而多起来。
约一柱香的时候,小姐们从碧波亭回来,影霞轩一下喧闹起来。
一番窃窃私语后,陆续就有不少人往崔兰愔这里望过来,且越来越多,要是眼神带钩子,崔兰愔觉着都能在她身上戳出洞来了。
常氏已得崔兰亭贴耳告诉了,因着要走了乱哄哄的,她只神情复杂地看了崔兰愔好一会儿,没有出口询问。
等到同主家告辞的时候,在廊下送走了李老夫人几个后,姚家四老夫人招手喊了崔兰愔过去,指着姚六小姐几姐妹道,“往后你们表姐妹好好处着,亲戚情份在你们这里可不要断了,卫王那里冷清,有空你们一起往那里去闹一闹他,愔姐最年长,你多带带几个妹妹。”
崔兰愔却不敢答应什么,她抚着心口做出胆怯状来,“表叔不叫,我没胆子上门,表妹们要是得了表叔允准,我可以跟着一起。”
卫王的性子摆在那里,姚四老夫人也无法再说别的,不过仍是叫崔兰愔常来找姚家小姐们玩儿。
姚六小姐几个都上来同崔兰愔说了体己话,瞧着如一家子姐妹一样
。
谭莲被挤到了一角,项氏脸上的笑就勉强起来。
不想二房背地里有所举动,崔兰愔特意叫马车跟着一起从二房这边进了,待到二门下车后,她对崔冕同常氏说道:“大伯,大伯娘,侄女觉着于贵人们来往还要缓着些来,不该争一朝一夕,来日方长才长久,如此……”
崔冕听进去了:“愔姐儿说的在理,放心,家里不会扯你后腿。”
目送着大房人往东路去了,崔冕感慨道,“愔姐儿要是个男儿就好了。”
崔兰愔就知道话不能说在前头,才应了明日看账,晚上她的头疾就犯了。
该是她这阵子跑动的太多了,又是茶铺子,又是卫王府,更是去了两趟陈太后宫里,拖到这会儿才犯,已是难得了。
晚上洗漱后,她头上就开始像塞了棉絮一样发钝,多少回的经验了,崔兰愔就知道躲不过了。
因着没上来就疼,她就存了侥幸,以为这回同上回一样,不会犯得很严重。
然而她料错了,等睡到半夜,剧烈的疼痛汹涌袭来,头上就像无数利器在翻搅,呼吸一下都会疼得抽搐起来,更不能有一丝挪动。
疼到极致,她都想拿大锤给头砸了一了百了,可动了思绪都要加剧疼痛,崔兰愔只能抱头蜷缩着,不思不想不动,滴水都不能进。
艾叶和桑枝干着急却无能为力,只能守在她床边不时掀帘探看。
天亮后,前头见后面静悄悄没个动静,就知道崔兰愔又发病了。
四口人连忙赶过来,崔兰愔昏昏沉沉的连眼都睁不开,哼了两声表示知道他们来了。
都揪心着,又怕扰着她加重疼痛,垫着脚转了几圈后,又满面愁容地回了前面,哪怕经了两年,一家子还是做不到习以为常,逢着崔兰愔发病,还是无心用膳无心做事。
因着太过看重,疼到如此,崔兰愔仍惦记着应承了下晌要去卫王府看账的事,她咬牙撑着给艾叶说了,叫她使了耿大有去卫王府告诉声,等两三日头疾过去了她再去理账。
等艾叶回来说给她耿大有已往卫王府去了后,崔兰愔强撑的那股劲儿就卸了,抱头再躺下后,就接连着呓语起来,看着比先前更不好了。
卫王府里,白麟听耿大有说了,他又仔细问了崔兰愔的病情,沉吟后道:“你先不要走,等我先回了王爷。”
若是别个,白麟不会多问一嘴,可经了昨日,卫王给他们那些不为人所知的买卖汇总的账交给崔二小姐理,崔二小姐在卫王这里就是很近的人了,有多近不他还摸不准,但肯定要比姚家那些小姐要近一层。
白麟匆匆去书房禀了卫王,卫王果然没有坐视不管:“头疾?”
“说是同谭老夫人一样的头疾,二小姐发病有两年了,发作起来两三日不得动,等过了又是好好的模样。”
“叫太医。”
“我这就打发人去。”白麟应了就要往外走。
“需对症。”卫王竟又补了句。
“那我亲自过去,会看头疾的我都叫去给二小姐看诊。”白麟又喊了不言,“我不方便去崔府内院,等我找了太医,你带着他们去。”
不言很喜欢从不用异样眼神瞧他,同他有说有笑的崔二小姐,这会儿很想为她尽尽心,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跟着走了。
不言领着三位太医上门,崔晟姜氏哪经过这样的阵仗,别说崔家大房,就是崔家二房也有年头没见太医上门了。
也不是太医院高低眼,太医院就十八位太医,宫里和王侯重臣那里都跑不过来,余的太医们自然要拣着紧要的于自己有利的顾了。
如崔家这等没钱没门路根本排不到前面去。
这会儿却一下来了三位太医,为首的还是院判,是家里早想请来给崔兰愔看诊而不得的,崔晟和姜氏这会儿才切实体会到朝中有人好办事了。
第19章 欠大了二小姐是王爷嫡嫡亲的侄女吧……
曹院判三人被迎进去,三人分别给崔兰愔诊了脉,又细细问了她这两年发病的情形,对当年谭氏头疾也都询问了,探讨一番后大致有了推断。
曹院判为首,他向崔晟同姜氏说明道:“贵府二小姐的病该是谭老夫人带来的,这样血脉里带来的病症不好根治,很是棘手,我等所学有限,目前只能想法子让二小姐发病的时候少些疼痛,再就是配以相应的针灸让发病的间隔长一些,这个还要待二小姐服一阵子药再说,且先不急。”
当年给谭氏看诊的老太医也是这样说的,还留下了几个药方和食疗的方子,崔兰愔现每日用的天麻炖鸡汤熬的粥就是其中的一个食疗方子。
那几个药方和食疗方子崔晟早背得烂熟,崔晟一一给曹院判说了,曹院判听往笑道:“原来是薛老看过了,那些方子都是极合适极对症的,我们再出的方子也是这些,仍旧用着就是,到时配着针法,总能少遭些罪的。”
边上刘太医问道:“按理那几样方子用了这么久,病症该缓和些的,怎二小姐发病竟比当年谭老夫人还要刚猛?”
能一样么,谭氏在时崔家还没败落到这般地步,那几样药方和食疗方子都是轮换着用的,好的时候一个月才发一回病,且躺一日差不多就能起来。
崔兰愔是迁来应城后发的病,崔家两房的资产失了多半,堪堪能维持生活,崔兰愔只肯用花钱最少的天麻炖鸡汤粥,就这她还嫌费银子,家里要给她换方子,她就说干脆哪样都不用了。
她执拗起来甚事都敢做,钱又都在她手里把着,她又说自己还年轻,好药用早了,怕将来无药可用,到时要经更大的疼。
当年薛院判确实这样说过,任何药于这头疾的效用都是一时的,管不了很久。
崔晟和姜氏又是不争的性子,就这么由着了。
这会儿听太医说起,夫妻俩心里都刺痛起来,越发觉着自己没用。
三位太医都是久经世故的,看两夫妻下神情就知怎么回事了。
除了天麻炖鸡汤粥,那几样方子所费银钱不菲,等闲的家境是用不起的。
进来崔家大房所见,明显的家道不是一般的败落了,能天麻炖鸡汤粥一直没断,已是极上心崔二小姐的病了。
没银钱用药不归他们管,他们诊好了脉下了定论就可,太医们最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曹院判三人没再多嘴说别的。
心里却难免不解,这样穷精人家的二小姐,是怎么走通了陈太后同卫王那里的,既走通了,那两位怎不在银钱上助一些,想来只是面子情吧。
外面知道的有限,太医们在宫里行走,最知道底细,陈太后同卫王回来后,陛下处处优容,方方面面都是比着李太后同端王来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卫王府来点人,就真顺着来了三人了。
崔兰愔忍痛挪着悄声吩咐了艾叶,艾叶去拿了三十五两银子掩着交给崔晟,崔晟把了曹院判十五两,刘张两位太医一人十两,这是太医上门必要给的腿脚钱。
三十五两对崔家大房来说很不少,对曹院判三个却是寻常了,高门大户里走一趟,百多两银子的谢钱也是常有的事。
送走了不言和曹院判三个,崔晟和姜氏两个没同艾叶要银子,两个回前头鼓捣一通,崔晟带着耿顺出了门,约半个时辰后,两人就抓了药回来。
又半个时辰后熬好了药,姜氏和艾叶合作着扶起崔兰愔,一勺一勺给她喂了汤药,等晚间的时候,崔兰愔已能勉强坐起来,头上仍旧很疼,却不是想给头割下来的不能忍受的疼了,之前一般是病期的最后一天是这样的症候,如此到明儿傍晚时这场发作该就过去了。
换了药就能减缓不少,崔晟和姜氏更是自责,回前头两个对着抹泪,崔谡和崔戬下学回来也没好多少,商量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卫王府书房里,不言给卫王和白麟回禀了带着三位太医去给崔兰愔看诊的情形。
“我就说太医们看不得病,多少年了还是一样的方子,没丁点子进益。”白麟对太医瞧病的能力很是怀疑。
“玄麟。”卫王随着比划了个手势。
白麟随即领会了,“我这就给玄麟飞鸽传书,叫他寻访治头
疾的名医。”
他心里并不似表面那样平静。
卫王这样对崔二小姐的头疾上心,大张旗鼓请了三位太医不说,还要往民间寻访名医。
崔二小姐是很讨人喜欢,在卫王面前很会哄人高兴,可换了姚家那几位小姐来,表现的不会比崔二小姐差,卫王却连见都没见。
卫王待崔二小姐的不同太明晃晃了。
转头见不言没有退到一边,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白麟问:“还有事?”
不言挠了下头,还是说了:“我瞧着不似那些方子不好,是二小姐没用那些方子,这两年只用了最不费钱的一样食疗方子。”
“啊?”白麟惊讶出声,崔家大房就艰难至此了?跟着看向卫王,见卫王眼里也现了些许诧异。
“你没问问最贵的一副需多少银子?”白麟问道。
“送三位太医回太医院的时候我挨个方子都问了,那几个缓痛的方子都很贵,一副都得十两银子上下,不过不必日日用,只需每回发病的那两天用。二小姐每月最少也要发作两回,每回最少要两日,这样一个月少不了四十两银子,另有两个温养调理的方子得长年不断,那个合一日一两银子,一月就要三十两银子,两样就需七十两银。听说二小姐这回发病是这月的第三回 了,且那几个方子要轮换着用,只可着一样用,长了就不起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