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4节
她不会因为卫王这会儿吃她的点心了,就以为卫王会格外赏脸给她。
“按理表叔未娶,侄女不好往这里走动,实在是侄女家里扒拉不出来一个能出门的人了。
我爹见到新鲜物事就迈不动脚,出门不给自己走丢就不错了。我娘性子有些烂漫,喜欢琢磨衣裳样子,喜欢侍弄花草,这两样之外的事她都不大通,她寻常的客套话都说不好,只能在几家常来往的亲戚门里走动。
我下面有两个弟弟,大弟一身的蛮力,出个门就要打抱不平,叫他办的事十回有九回要抛到脑后,小弟虽聪敏,只年纪还小……”她的声音很是婉转悦耳,这样娓娓道出家事,生动如一切就在眼前,让人心生愉悦。
边上的青麟和伺候茶水的小太监都听进去了,嘴角泛起了笑意。
崔兰愔忖度着今日这样就差不多了,不能冒进了。
见卫王吃完了碟子里的四块点心,没有再弹指示意,崔兰愔适时地从几上拿过半湿的巾帕递过去,卫王接过擦了手。
略顿后,他又端起茶盏分三口饮完,崔兰愔待要提醒茶凉了已来及,只能顺手接过空茶盏放回几上。
青麟在边上看的眼都不会眨了,王爷今早上可是用过膳了,有这一顿顶着,晚膳前他都不会进食了。甚至大多时候,他会第二日才想起来叫膳。
为着这个,那长史头发都要愁白了头。
青麟不明白,这个崔小姐是凭哪点得王爷另眼相看的。
要是白麟在就好了,他是最能揣摩王爷心意的。
崔兰愔将几上的碟箸略归置了,“回头做了可吃的点心,侄女再来孝敬表叔。”屈膝行礼,“不敢多扰表叔清静,侄女告退。”
靠回引枕上的卫王忽然抬眼,接着曲指往榻上弹了一下。
进来这么久,崔兰愔这是第一次见到卫王正常睁开眼的样子。
内勾外翘的凤眼,皎姣如春月,湛然似秋水,怎么会有男人的眼比女人还好看呢。
只眼神里的空寂叫人退避三舍,崔兰愔垂下眼眸,很快又抬眼,刚表叔是让她说事?
卫王半合着眼,脸上看不出情绪。
看向青麟,青麟比着口型,“爷请你说事儿。”
崔兰愔也比着口型道了谢。
她想借着卫王的势谋个好婚事,两下里心照不宣就好,是不好讲出来的。
可祖母也教过她,上位者经的事儿比寻常人吃过的盐都多,别想着在他们面前耍花样。
崔兰愔巧笑嫣然地立在那里,声音清脆,“不瞒表叔,侄女想着多往表叔这里走动了,别人也能高看侄女几眼。”
卫王撩眼看了她一瞬,回了声“嗯”,双指在榻上弹了一下,又合了眼。
眼角瞥到青鳞惊讶的表情,崔兰愔知道这声“嗯”很难得。
两指弹一声是送客么?崔兰愔再没多一句,福礼后退出了书房。
见青麟跟着送出来,她知道自己
猜对了。
她这样坦荡,敞开来说自己就是来攀附的,青麟对她的印象好了不少。
他送主仆三个出了卫王府,直看着三人出了胡同才回转。
青麟这样的态度,崔兰愔叫知道卫王没恼。
上了马车,艾叶和桑枝忙从格子里拿过用毛毡套捂着的注子,倒了盏热茶递过来,崔兰愔接过啜了口,就拿在手里温着手,身上才没那么紧绷了。
“小姐,如何了?”
“得了表叔一声‘嗯’,”
“啊?”
“表叔能给一声已是了不得了。”崔兰愔倚到车壁上,“今日也算开了好头,往后我三不五时就带着点心来请安,表叔看到我的孝顺总不会不叫我进门吧,往这里走动多了,有心人自会注意到。”
第5章 大表公子王爷让翻墙
请安之行有一就有二,崔兰愔心里从容了些,一路心情大好的回到府中。
马车才进了东边门,门房就过来禀道,“二小姐,大表公子来了。”
因着姜氏那边的亲戚都在北方,府里的仆从口里的大表公子除了谭绍再没别人。
“嗯!”崔兰愔微拢了眉,待马车停下,艾叶先下车打了伞,桑枝扶着崔兰愔下了。
宅子狭小,大房这边又没什么外客,前头三间厅,中间用做待客的前厅,东间是崔兰愔理事用,西间则给崔谡和崔戬读书用。崔三老爷只能在南墙西角辟出两间小屋权做他的书房。
前厅后面种着一丛几十杆竹子,边上一脉细水绕过,隔开了后面住人的两进院子,前一进崔三老爷夫妻住正房,崔谡兄弟俩住东西厢房,后一进是崔兰愔自己住着。
那一丛竹的夹道和崔兰愔院子后的一点给姜氏侍弄花草的地方就算是园子了。
若家里一直没起色,待她嫁了,后一进的院子就得收拾出来给崔谡兄弟做婚房了,崔家的落魄等于摊开给人看了。
士宦人家嫁女,女儿的闺房是要原样留着的,一来女儿归宁要住,二来也是想叫女儿知道娘家始终有她的一席之地,这是给女儿的底气。
才绕过影壁,就见一道颀长的身影等在青竹丛边,边上崔谡和崔戬似在劝着什么。
“不是才病了,怎又出去淋雨?”谭绍略过崔谡两个迎过来,跟以往一样的关心着。
“绍表哥安好。”崔兰愔上前褔礼,“出去散散能好些。”
对上一脸无奈的弟弟,想着就此说清也好,崔兰愔微点头示意。
知道她有话要对谭绍说,崔谡两个避开去了东侧的游廊等着。
崔兰愔引着谭绍进了竹丛边的亭子,弯唇笑道:“还未恭喜绍表哥喜结良缘,那日宫里见了,姚家七小姐德容俱佳,和绍表哥是天作之合。”
“你真是这么想的?”谭绍眼里带了丝受伤,“我没同意,我娘只是一时转不过弯来,我会说服她,等我过了乡试会试……”
“婆媳要整日相伴,表伯娘万事都为绍表哥打算,这一样绍表哥该叫她如意的。”
“那我就该委屈自己么?不是一日两日,而是一辈子,我不想……”谭绍求恳地看过来,“你要想就能哄转我娘,你能……”
“我不能!”崔兰愔眼神坚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到我这里似还不止,家里是这个情形,我的病大约要跟着一辈子了,再添了不如意,活着就真没什么意趣了。”
“我的好不能弥补么?”
“绍表哥若不能时刻守在后宅,这样的话还是别说吧,绍表哥该回了。”该说的都说了,崔兰愔转身出了亭子。
“姚家的婚事我不会应。”谭绍追上来堵住路,终是说了,“孟家的婚事你也别应,等我……到时我会谋外放……”
谭家对谭绍寄予厚望,若他中了进士不考庶吉士而是寻求外放,谭家人眼里她就是实打实的祸害了,怕是表伯谭士显都要厌弃她了。
而这还得谭绍乡试会试一路无阻才行,可谈何容易。江南历来才子众多,只应城如谭绍一样有才名的就有数位,哪个又敢说自己会一气呵成地连过乡试会试呢?
落榜一次就要再等三年,到那时她就二十一了……
“绍表哥想是淋雨凉了嘴,我只当没听到。”崔兰愔忽就觉着自己冷心冷肺没什么不好了,她冷着脸绕过去,“绍表哥成婚前不要往这儿来了,来了我也不会见,言尽于此,还望绍表哥不要为难我。”
艾叶赶紧举伞给崔兰愔罩住,桑枝在后面护着,挡着谭绍无法靠前。
想到崔兰愔豁出去后决绝的性子,谭绍知道继续纠缠只会适得其反。
游廊上望着的崔谡兄弟忙跑过来,将白着脸呆立在雨中的谭绍连推带拉地送上了谭家的马车。
因着这么一码事,摆上午膳后,该在边上伺候的知春和知秋两个就掏出帕子四下抹着出屋了。
躲不过去的一家四口都是闷头扒饭,嘴跟上了锁一句话都没有。
崔兰愔直想叹气,她有这么霸道么?
“我知道你们却不过情面,下回不许了。”
四口连连点头,姜氏小心道,“已吩咐门房了,他再来就说家里没人。”
崔谡跟着说,“不等他定亲,咱家都不去那边儿吧。”
崔戬也道,“谭绚找我们也不见。”
崔三老爷抚须总结道,“咱们一家子齐心,其利断金,万事必成的。”
这都什么乱起八糟的主意,崔兰愔揉着额头,和这些天真烂漫的是扯不清楚了,就这她还怎么撂开手。
第二日耿大有出去打听来的,皇帝发话叫康王等四位年长的王爷各部问事并出席朝会,康王去了户部,卫王去了兵部,安王去了礼部,端王去了吏部。
朝野都在议论这事,说吏部为六部最关键处,陛下此举是为端王封太子做铺垫。
只陛下叫卫王去兵部很是出忽意料,这下都对卫王重新审视起来,如此,卫王在陛下心里,是要比康王和安王靠前的。
崔兰愔不关心端王封太子之事,但卫王得到重视,她这个表侄女却好背靠大树好乘凉。虽然她想象不出眼都懒得睁的卫王要怎么在兵部问事。
耿大有才退出去,外头孙婆子又来禀张贵求见。
崔兰愔忙叫进来。
不怪崔兰愔紧张,她前阵子接手了东水关码头的一间茶铺子,那边的铺子很少有往外出兑的,还是得张贵前阵子结交的吏目告诉了,她这边才能先于别人拿下来。
铺子紧俏,兑铺子的银子也贵,二百两银子不讲价,收拾布置加上给吏目的好处银子又是一百多两,一共花了三百多两。
她手里统共就有五百两银子,去了三百两,但有个大事就要支应不开,这要打水漂了,崔兰愔真要心疼死。
张贵一进来,她就问,“铺子有事?”
“有事拿不准,来请二小姐示下。”
“你说。”
“前几日开始铺子里多了不少客人,有码头上的帮工船工,还有漕帮里的管事的。
开始我以为只那一天赶上了,可连着几日都是这样,我就纳闷了。
想打听下,又怕沾上漕帮的惹来麻烦。
结果,我不找人,人家倒来找我了,今早有位管事找上我,说他们吃了咱家几样点心后,觉着不是一般的好味道,咱家的价钱也公道,所以他想问咱家能不能治些午间顺口饭食卖他们,还说只要吃着顺口,少不了人过来。
小姐,这买卖咱接不接?”
崔兰愔打小是个有胆气的,谭氏还在的时候,就爱叫她“崔大胆”,豁出去后就没她不敢做的。
正缺钱的时候来了财源,崔兰愔连犹豫都无,“接,你找桑枝商量要出的菜色,这两天试着推出去,余的等我回来详说。”
“哎,我就知道小姐会应,我就去找桑枝。”张贵乐颠颠的往后面去了。
——
卫王府外书房内,青麟拿着几纸消息,向盘腿坐在榻上入定状的卫王轻声禀道,“姚家三夫人和五夫人带着几位小姐过来了,拿的苏州老家的吃食请爷尝个鲜,问爷得不得空,她们想过来给爷请个安。”
“按理表叔未娶,侄女不好往这里走动,实在是侄女家里扒拉不出来一个能出门的人了。
我爹见到新鲜物事就迈不动脚,出门不给自己走丢就不错了。我娘性子有些烂漫,喜欢琢磨衣裳样子,喜欢侍弄花草,这两样之外的事她都不大通,她寻常的客套话都说不好,只能在几家常来往的亲戚门里走动。
我下面有两个弟弟,大弟一身的蛮力,出个门就要打抱不平,叫他办的事十回有九回要抛到脑后,小弟虽聪敏,只年纪还小……”她的声音很是婉转悦耳,这样娓娓道出家事,生动如一切就在眼前,让人心生愉悦。
边上的青麟和伺候茶水的小太监都听进去了,嘴角泛起了笑意。
崔兰愔忖度着今日这样就差不多了,不能冒进了。
见卫王吃完了碟子里的四块点心,没有再弹指示意,崔兰愔适时地从几上拿过半湿的巾帕递过去,卫王接过擦了手。
略顿后,他又端起茶盏分三口饮完,崔兰愔待要提醒茶凉了已来及,只能顺手接过空茶盏放回几上。
青麟在边上看的眼都不会眨了,王爷今早上可是用过膳了,有这一顿顶着,晚膳前他都不会进食了。甚至大多时候,他会第二日才想起来叫膳。
为着这个,那长史头发都要愁白了头。
青麟不明白,这个崔小姐是凭哪点得王爷另眼相看的。
要是白麟在就好了,他是最能揣摩王爷心意的。
崔兰愔将几上的碟箸略归置了,“回头做了可吃的点心,侄女再来孝敬表叔。”屈膝行礼,“不敢多扰表叔清静,侄女告退。”
靠回引枕上的卫王忽然抬眼,接着曲指往榻上弹了一下。
进来这么久,崔兰愔这是第一次见到卫王正常睁开眼的样子。
内勾外翘的凤眼,皎姣如春月,湛然似秋水,怎么会有男人的眼比女人还好看呢。
只眼神里的空寂叫人退避三舍,崔兰愔垂下眼眸,很快又抬眼,刚表叔是让她说事?
卫王半合着眼,脸上看不出情绪。
看向青麟,青麟比着口型,“爷请你说事儿。”
崔兰愔也比着口型道了谢。
她想借着卫王的势谋个好婚事,两下里心照不宣就好,是不好讲出来的。
可祖母也教过她,上位者经的事儿比寻常人吃过的盐都多,别想着在他们面前耍花样。
崔兰愔巧笑嫣然地立在那里,声音清脆,“不瞒表叔,侄女想着多往表叔这里走动了,别人也能高看侄女几眼。”
卫王撩眼看了她一瞬,回了声“嗯”,双指在榻上弹了一下,又合了眼。
眼角瞥到青鳞惊讶的表情,崔兰愔知道这声“嗯”很难得。
两指弹一声是送客么?崔兰愔再没多一句,福礼后退出了书房。
见青麟跟着送出来,她知道自己
猜对了。
她这样坦荡,敞开来说自己就是来攀附的,青麟对她的印象好了不少。
他送主仆三个出了卫王府,直看着三人出了胡同才回转。
青麟这样的态度,崔兰愔叫知道卫王没恼。
上了马车,艾叶和桑枝忙从格子里拿过用毛毡套捂着的注子,倒了盏热茶递过来,崔兰愔接过啜了口,就拿在手里温着手,身上才没那么紧绷了。
“小姐,如何了?”
“得了表叔一声‘嗯’,”
“啊?”
“表叔能给一声已是了不得了。”崔兰愔倚到车壁上,“今日也算开了好头,往后我三不五时就带着点心来请安,表叔看到我的孝顺总不会不叫我进门吧,往这里走动多了,有心人自会注意到。”
第5章 大表公子王爷让翻墙
请安之行有一就有二,崔兰愔心里从容了些,一路心情大好的回到府中。
马车才进了东边门,门房就过来禀道,“二小姐,大表公子来了。”
因着姜氏那边的亲戚都在北方,府里的仆从口里的大表公子除了谭绍再没别人。
“嗯!”崔兰愔微拢了眉,待马车停下,艾叶先下车打了伞,桑枝扶着崔兰愔下了。
宅子狭小,大房这边又没什么外客,前头三间厅,中间用做待客的前厅,东间是崔兰愔理事用,西间则给崔谡和崔戬读书用。崔三老爷只能在南墙西角辟出两间小屋权做他的书房。
前厅后面种着一丛几十杆竹子,边上一脉细水绕过,隔开了后面住人的两进院子,前一进崔三老爷夫妻住正房,崔谡兄弟俩住东西厢房,后一进是崔兰愔自己住着。
那一丛竹的夹道和崔兰愔院子后的一点给姜氏侍弄花草的地方就算是园子了。
若家里一直没起色,待她嫁了,后一进的院子就得收拾出来给崔谡兄弟做婚房了,崔家的落魄等于摊开给人看了。
士宦人家嫁女,女儿的闺房是要原样留着的,一来女儿归宁要住,二来也是想叫女儿知道娘家始终有她的一席之地,这是给女儿的底气。
才绕过影壁,就见一道颀长的身影等在青竹丛边,边上崔谡和崔戬似在劝着什么。
“不是才病了,怎又出去淋雨?”谭绍略过崔谡两个迎过来,跟以往一样的关心着。
“绍表哥安好。”崔兰愔上前褔礼,“出去散散能好些。”
对上一脸无奈的弟弟,想着就此说清也好,崔兰愔微点头示意。
知道她有话要对谭绍说,崔谡两个避开去了东侧的游廊等着。
崔兰愔引着谭绍进了竹丛边的亭子,弯唇笑道:“还未恭喜绍表哥喜结良缘,那日宫里见了,姚家七小姐德容俱佳,和绍表哥是天作之合。”
“你真是这么想的?”谭绍眼里带了丝受伤,“我没同意,我娘只是一时转不过弯来,我会说服她,等我过了乡试会试……”
“婆媳要整日相伴,表伯娘万事都为绍表哥打算,这一样绍表哥该叫她如意的。”
“那我就该委屈自己么?不是一日两日,而是一辈子,我不想……”谭绍求恳地看过来,“你要想就能哄转我娘,你能……”
“我不能!”崔兰愔眼神坚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到我这里似还不止,家里是这个情形,我的病大约要跟着一辈子了,再添了不如意,活着就真没什么意趣了。”
“我的好不能弥补么?”
“绍表哥若不能时刻守在后宅,这样的话还是别说吧,绍表哥该回了。”该说的都说了,崔兰愔转身出了亭子。
“姚家的婚事我不会应。”谭绍追上来堵住路,终是说了,“孟家的婚事你也别应,等我……到时我会谋外放……”
谭家对谭绍寄予厚望,若他中了进士不考庶吉士而是寻求外放,谭家人眼里她就是实打实的祸害了,怕是表伯谭士显都要厌弃她了。
而这还得谭绍乡试会试一路无阻才行,可谈何容易。江南历来才子众多,只应城如谭绍一样有才名的就有数位,哪个又敢说自己会一气呵成地连过乡试会试呢?
落榜一次就要再等三年,到那时她就二十一了……
“绍表哥想是淋雨凉了嘴,我只当没听到。”崔兰愔忽就觉着自己冷心冷肺没什么不好了,她冷着脸绕过去,“绍表哥成婚前不要往这儿来了,来了我也不会见,言尽于此,还望绍表哥不要为难我。”
艾叶赶紧举伞给崔兰愔罩住,桑枝在后面护着,挡着谭绍无法靠前。
想到崔兰愔豁出去后决绝的性子,谭绍知道继续纠缠只会适得其反。
游廊上望着的崔谡兄弟忙跑过来,将白着脸呆立在雨中的谭绍连推带拉地送上了谭家的马车。
因着这么一码事,摆上午膳后,该在边上伺候的知春和知秋两个就掏出帕子四下抹着出屋了。
躲不过去的一家四口都是闷头扒饭,嘴跟上了锁一句话都没有。
崔兰愔直想叹气,她有这么霸道么?
“我知道你们却不过情面,下回不许了。”
四口连连点头,姜氏小心道,“已吩咐门房了,他再来就说家里没人。”
崔谡跟着说,“不等他定亲,咱家都不去那边儿吧。”
崔戬也道,“谭绚找我们也不见。”
崔三老爷抚须总结道,“咱们一家子齐心,其利断金,万事必成的。”
这都什么乱起八糟的主意,崔兰愔揉着额头,和这些天真烂漫的是扯不清楚了,就这她还怎么撂开手。
第二日耿大有出去打听来的,皇帝发话叫康王等四位年长的王爷各部问事并出席朝会,康王去了户部,卫王去了兵部,安王去了礼部,端王去了吏部。
朝野都在议论这事,说吏部为六部最关键处,陛下此举是为端王封太子做铺垫。
只陛下叫卫王去兵部很是出忽意料,这下都对卫王重新审视起来,如此,卫王在陛下心里,是要比康王和安王靠前的。
崔兰愔不关心端王封太子之事,但卫王得到重视,她这个表侄女却好背靠大树好乘凉。虽然她想象不出眼都懒得睁的卫王要怎么在兵部问事。
耿大有才退出去,外头孙婆子又来禀张贵求见。
崔兰愔忙叫进来。
不怪崔兰愔紧张,她前阵子接手了东水关码头的一间茶铺子,那边的铺子很少有往外出兑的,还是得张贵前阵子结交的吏目告诉了,她这边才能先于别人拿下来。
铺子紧俏,兑铺子的银子也贵,二百两银子不讲价,收拾布置加上给吏目的好处银子又是一百多两,一共花了三百多两。
她手里统共就有五百两银子,去了三百两,但有个大事就要支应不开,这要打水漂了,崔兰愔真要心疼死。
张贵一进来,她就问,“铺子有事?”
“有事拿不准,来请二小姐示下。”
“你说。”
“前几日开始铺子里多了不少客人,有码头上的帮工船工,还有漕帮里的管事的。
开始我以为只那一天赶上了,可连着几日都是这样,我就纳闷了。
想打听下,又怕沾上漕帮的惹来麻烦。
结果,我不找人,人家倒来找我了,今早有位管事找上我,说他们吃了咱家几样点心后,觉着不是一般的好味道,咱家的价钱也公道,所以他想问咱家能不能治些午间顺口饭食卖他们,还说只要吃着顺口,少不了人过来。
小姐,这买卖咱接不接?”
崔兰愔打小是个有胆气的,谭氏还在的时候,就爱叫她“崔大胆”,豁出去后就没她不敢做的。
正缺钱的时候来了财源,崔兰愔连犹豫都无,“接,你找桑枝商量要出的菜色,这两天试着推出去,余的等我回来详说。”
“哎,我就知道小姐会应,我就去找桑枝。”张贵乐颠颠的往后面去了。
——
卫王府外书房内,青麟拿着几纸消息,向盘腿坐在榻上入定状的卫王轻声禀道,“姚家三夫人和五夫人带着几位小姐过来了,拿的苏州老家的吃食请爷尝个鲜,问爷得不得空,她们想过来给爷请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