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老总点点头:“家里有权有势就算了,长得还一表人才,真会投胎。”
王瑄用手肘戳了戳沧逸景。
他是最开始跟着沧逸景做生意的,见过钟睿之,知道他俩的关系。
沧逸景微微颔首:“宴会名单我看过,知道他会来。”
王瑄不解的看了他一眼。
沧逸景道:“边防部队的人。”
王瑄:“不是说出国了吗?”
崔朗带着钟睿之一路敬酒过来,眼看着还有一桌就到他们了。
沧逸景低声道:“高级软件工程师,说是国家争取回来的。”
“你怎么知道?”王瑄问。
沧逸景示意荣雪帮他倒上酒:“区里告诉我的,说钟博士打算在深圳办电子软件公司,让我多照应。他研发的办公软件要在我们集团试点。”
王瑄挑了挑眉:“还真是不得了。”
沧逸景:“现在能实现电子办公的,除了我们集团也拎不出几个了。”
沧逸景的睿安远洋集团是做海产发家的,82年以后开始做外贸,汽车、电子设备进出口,深圳特区发展迅速,搭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科技产业逐渐蓬勃。
集团办公大厦也装上了电脑,但放眼全国,能实现电子办公的地方寥寥可数。钟睿之的电脑软件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太过超前。
民用超前,但军方是能用上的。部队争取他,也属正常。
他这句话刚说完,那边崔朗就带着钟睿之走来了。钟睿之叫住服务生,将手中没喝完的红酒,在托盘上换了杯白酒。
王瑄装作不经意的偷瞄沧逸景的表情,82年的时候,水产生意虽然也赚钱,可说到头在钟少爷面前他也只是个卖鱼的,可一眨眼五年了,商海沉浮数载,沧逸景早练出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沉稳。
深圳商会会长,连续三年出席代表大会的优秀企业家,他沧逸景今非昔比,面对当初抛弃自己的小少爷时,也能坦然的面不改色。
钟睿之走上前时,带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他比五年前瘦了不少,漂亮的眉骨往下延伸,是俊秀的鼻梁。他还是那么白,王瑄记得小少爷会痴痴的看着沧逸景笑,他笑时白净的脸上会飞上薄红。
沧逸景站起身,也拿起了一杯白酒。
崔朗首先上前敬酒:“沧老板。”
沧逸景装作不认识钟睿之一般,只对着崔朗点头:“崔总,好久不见。”随后才将目光看向钟睿之,也不说什么,只等着崔朗主动介绍。
崔朗:“这位就是要在深圳开软件公司的钟睿之,我的发小。”
沧逸景不曾听钟睿之说过他还有一个叫崔朗的发小。
钟睿之端起酒杯:“沧总,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沧总,多熟悉的称呼,几乎所有人都叫沧逸景沧总。可这两字从钟睿之口中说出,竟是如此的陌生。
他不该这么叫的,他从未这样叫过。
“钟博士。”
他也从未这样叫过钟睿之。
他们在1981年至1983年期间,一月两封通了两年的书信,钟睿之会写出各种各样让他脸红心跳的称谓。
吾爱、卿卿、心肝儿。
甚至是亲爱的、老公,逸景。
但最多的,还是景哥。
一声钟博士,让钟睿之恍若隔世,他微微愣了一下,感觉眼前人并不是在叫自己,连微笑都僵住了。看向沧逸景的眼神带着些许的探究,可这位大会长,大老总却悄无声息移开了目光。
钟睿之将手上的那杯茅台一饮而尽,一点儿香味儿没尝出来,辣得他想哭。
钟博士有了表示,大会长却只抿了一口杯中的白酒,反倒是上前挡酒的副总们、小明星,和王瑄都将杯中酒饮尽了。
主桌空位较多,沧逸景是商会会长又是酒店老总,这场晚宴是他做东。而钟睿之是区里领导打过招呼的重要人物,虽然排位时没把他算到主桌来,但人家来敬酒,还豪迈的喝了一整杯白的,再不让上主桌就是不给面子了。
荣雪和王瑄是一左一右挨着沧逸景坐的。王瑄朝荣雪使眼色,想让钟睿之坐在荣雪边上,让她隔着两人。荣雪会错了意,让出自己的位置请钟博士入座,
钟睿之毫不客气,坐到了沧逸景旁边,王瑄急得差点忍不住要掐自己的大腿。
他一落座,衣袖带出的香风就钻进了沧逸景的鼻腔。
钟睿之是好闻的,曾经是清爽的香皂和洗头膏的味道,他满足的吃着栗子蛋糕时,会给沧逸景带去奶油味的吻。
今天则是剃须水混合着男士香水的味道,他精致又优雅。
晚宴期间,觥筹交错,不时有各色人物来主桌敬酒,沧逸景端正自持,除了几个有密切合作的外资老总能让他喝上一口红酒外,其余的人皆是由手下代饮,他只用唇碰碰酒杯,便直接放下。
一场宴会下来,沧逸景只沾了一丝酒气。他端着东家做派在散席时于宴会厅门口,与宴会嘉宾们握手送客,钟睿之则一直坐在荣雪让给他的座位上等待。
十二年前,1976年的四月,他也是这样坐上了北京前往秦皇岛的火车。
第2章 我不是大姑娘,我是男人
四月中旬,下午的太阳已经很毒了,山间土路蜿蜒,一辆脏兮兮的骡子车上,坐着个衣着光鲜,细皮嫩肉,五官精致的城里小少爷。
这小少爷是刘二桥在县里的火车站帮知青点接来的知青,看上去左不过十七八岁,不同于以往一个村子分来四五个,这次去接的只有他一个。
他去接前就好奇在公社里问了一嘴,村里的副书记神神秘秘把他拉到一旁:“老刘,你可得把这小少爷全须全尾,好好的接到咱们村儿里。”他说着,居然塞了半包红星烟给刘二桥。
他们乡下人平时自己种些烟叶,揉了放在烟枪里抽,哪舍得抽这么贵的烟,刘二桥接烟的手都有些发颤:“小少爷?”
副书记咧嘴一笑:“北京来的,家里为了让他插来秦皇岛,上上下下打点了不少。可惜我是最下头这层,只分到两包烟,这不还给你挪了半包嘛,大家都辛苦。”又用手肘戳了戳刘二桥,“你把他接来,他家里怕他吃苦,肯定还得寄东西来补贴,到时候少不了分给咱们点儿。”
要不说副书记是个老滑头,刘二桥看着他浑圆的膀子,猜他没少偷社里的大肥肉。
一个两个也是接,三个五个也是拉,刘二桥给他的老骡子套上车上了路,这趟还赚着半包烟,路上点一根,真得劲儿,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待到火车站,一眼就认出了那北京来的小少爷。
倒不是他老刘慧眼识珠,而是这少爷太打眼了,他这辈子虽是窝在村里埋头种地,但年轻时也在县城干过几年伙计,这几年下乡的知青们也见了不少,还是头一次见长得这么标致的男人。
隔壁村老沧家的孙子,也长得好。
那小伙子大高个,壮成小山样,打着赤膊在田里干活,一个人能顶四五个人用。浓眉大眼,高鼻梁,可那也是粗的,彪的。
这小少爷,是细的,柔的。若老刘读过书,便会想到一个「雅」字来形容钟睿之。
穿的也都是他没见过的料子,脚上的鞋造型别致夸张,眼睛也亮,一张小嘴粉嘟嘟的比大姑娘还嫩,他从未见过那么细嫩白皙的皮肤,还有那线条流畅,尖尖翘翘的细鼻梁。
捞了半包烟抽,又见了这么个金玉做成的人,刘二桥心里觉得挺乐呵的,主动上去问:“是到刘家村插队的吗?”
钟睿之在火车站等了大约半小时,北京这几天降温,他身上还穿着牛仔外套。不料秦皇岛倒是个大晴天,在火车站等的浑身燥热,他心情很糟,但并不外露,对来接他的刘二桥扯了个笑:“对,<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dashuwen.html target=_blank >大叔您怎么称呼。”
刘二桥带着他往骡车走:“我叫刘二桥。”
他说话带些大碴子味儿。
钟睿之礼貌的叫了他声:“二桥叔。”
他坐上骡车,在山路上晃荡,头顶的太阳越来越大,山路上几乎没有遮拦,刘二桥戴着草帽,把衣服脱了打了赤膊,回头对钟睿之咧嘴笑:“你不热?”
钟睿之尴尬的笑了两声:“还…还行。”
他当然热,但他腰里别了三条万宝路,要是脱了牛仔外套,就会露馅儿。
他上火车前,红卫兵检查了他的行李,收走了不少东西,原本打算在火车卫生间里把别腰上的烟放背包里的,可又怕下火车再被检查一回,这些烟是他续命用的宝贝,为了保险起见,必须贴身藏好了。
板车用的还是老式的木头轮胎,压上个小坑石子都十分颠人,钟睿之被颠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村口。
路过田间时,钟睿之的漂亮着实引来了不少侧目,过了麦田沿路便能看见成片的平房。
有一处较新的院子,是公社和村支部的院子了。
钟睿之背着背包进去报道,才站上门槛边,就听见里头有人争吵。
王瑄用手肘戳了戳沧逸景。
他是最开始跟着沧逸景做生意的,见过钟睿之,知道他俩的关系。
沧逸景微微颔首:“宴会名单我看过,知道他会来。”
王瑄不解的看了他一眼。
沧逸景道:“边防部队的人。”
王瑄:“不是说出国了吗?”
崔朗带着钟睿之一路敬酒过来,眼看着还有一桌就到他们了。
沧逸景低声道:“高级软件工程师,说是国家争取回来的。”
“你怎么知道?”王瑄问。
沧逸景示意荣雪帮他倒上酒:“区里告诉我的,说钟博士打算在深圳办电子软件公司,让我多照应。他研发的办公软件要在我们集团试点。”
王瑄挑了挑眉:“还真是不得了。”
沧逸景:“现在能实现电子办公的,除了我们集团也拎不出几个了。”
沧逸景的睿安远洋集团是做海产发家的,82年以后开始做外贸,汽车、电子设备进出口,深圳特区发展迅速,搭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科技产业逐渐蓬勃。
集团办公大厦也装上了电脑,但放眼全国,能实现电子办公的地方寥寥可数。钟睿之的电脑软件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太过超前。
民用超前,但军方是能用上的。部队争取他,也属正常。
他这句话刚说完,那边崔朗就带着钟睿之走来了。钟睿之叫住服务生,将手中没喝完的红酒,在托盘上换了杯白酒。
王瑄装作不经意的偷瞄沧逸景的表情,82年的时候,水产生意虽然也赚钱,可说到头在钟少爷面前他也只是个卖鱼的,可一眨眼五年了,商海沉浮数载,沧逸景早练出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沉稳。
深圳商会会长,连续三年出席代表大会的优秀企业家,他沧逸景今非昔比,面对当初抛弃自己的小少爷时,也能坦然的面不改色。
钟睿之走上前时,带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他比五年前瘦了不少,漂亮的眉骨往下延伸,是俊秀的鼻梁。他还是那么白,王瑄记得小少爷会痴痴的看着沧逸景笑,他笑时白净的脸上会飞上薄红。
沧逸景站起身,也拿起了一杯白酒。
崔朗首先上前敬酒:“沧老板。”
沧逸景装作不认识钟睿之一般,只对着崔朗点头:“崔总,好久不见。”随后才将目光看向钟睿之,也不说什么,只等着崔朗主动介绍。
崔朗:“这位就是要在深圳开软件公司的钟睿之,我的发小。”
沧逸景不曾听钟睿之说过他还有一个叫崔朗的发小。
钟睿之端起酒杯:“沧总,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沧总,多熟悉的称呼,几乎所有人都叫沧逸景沧总。可这两字从钟睿之口中说出,竟是如此的陌生。
他不该这么叫的,他从未这样叫过。
“钟博士。”
他也从未这样叫过钟睿之。
他们在1981年至1983年期间,一月两封通了两年的书信,钟睿之会写出各种各样让他脸红心跳的称谓。
吾爱、卿卿、心肝儿。
甚至是亲爱的、老公,逸景。
但最多的,还是景哥。
一声钟博士,让钟睿之恍若隔世,他微微愣了一下,感觉眼前人并不是在叫自己,连微笑都僵住了。看向沧逸景的眼神带着些许的探究,可这位大会长,大老总却悄无声息移开了目光。
钟睿之将手上的那杯茅台一饮而尽,一点儿香味儿没尝出来,辣得他想哭。
钟博士有了表示,大会长却只抿了一口杯中的白酒,反倒是上前挡酒的副总们、小明星,和王瑄都将杯中酒饮尽了。
主桌空位较多,沧逸景是商会会长又是酒店老总,这场晚宴是他做东。而钟睿之是区里领导打过招呼的重要人物,虽然排位时没把他算到主桌来,但人家来敬酒,还豪迈的喝了一整杯白的,再不让上主桌就是不给面子了。
荣雪和王瑄是一左一右挨着沧逸景坐的。王瑄朝荣雪使眼色,想让钟睿之坐在荣雪边上,让她隔着两人。荣雪会错了意,让出自己的位置请钟博士入座,
钟睿之毫不客气,坐到了沧逸景旁边,王瑄急得差点忍不住要掐自己的大腿。
他一落座,衣袖带出的香风就钻进了沧逸景的鼻腔。
钟睿之是好闻的,曾经是清爽的香皂和洗头膏的味道,他满足的吃着栗子蛋糕时,会给沧逸景带去奶油味的吻。
今天则是剃须水混合着男士香水的味道,他精致又优雅。
晚宴期间,觥筹交错,不时有各色人物来主桌敬酒,沧逸景端正自持,除了几个有密切合作的外资老总能让他喝上一口红酒外,其余的人皆是由手下代饮,他只用唇碰碰酒杯,便直接放下。
一场宴会下来,沧逸景只沾了一丝酒气。他端着东家做派在散席时于宴会厅门口,与宴会嘉宾们握手送客,钟睿之则一直坐在荣雪让给他的座位上等待。
十二年前,1976年的四月,他也是这样坐上了北京前往秦皇岛的火车。
第2章 我不是大姑娘,我是男人
四月中旬,下午的太阳已经很毒了,山间土路蜿蜒,一辆脏兮兮的骡子车上,坐着个衣着光鲜,细皮嫩肉,五官精致的城里小少爷。
这小少爷是刘二桥在县里的火车站帮知青点接来的知青,看上去左不过十七八岁,不同于以往一个村子分来四五个,这次去接的只有他一个。
他去接前就好奇在公社里问了一嘴,村里的副书记神神秘秘把他拉到一旁:“老刘,你可得把这小少爷全须全尾,好好的接到咱们村儿里。”他说着,居然塞了半包红星烟给刘二桥。
他们乡下人平时自己种些烟叶,揉了放在烟枪里抽,哪舍得抽这么贵的烟,刘二桥接烟的手都有些发颤:“小少爷?”
副书记咧嘴一笑:“北京来的,家里为了让他插来秦皇岛,上上下下打点了不少。可惜我是最下头这层,只分到两包烟,这不还给你挪了半包嘛,大家都辛苦。”又用手肘戳了戳刘二桥,“你把他接来,他家里怕他吃苦,肯定还得寄东西来补贴,到时候少不了分给咱们点儿。”
要不说副书记是个老滑头,刘二桥看着他浑圆的膀子,猜他没少偷社里的大肥肉。
一个两个也是接,三个五个也是拉,刘二桥给他的老骡子套上车上了路,这趟还赚着半包烟,路上点一根,真得劲儿,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待到火车站,一眼就认出了那北京来的小少爷。
倒不是他老刘慧眼识珠,而是这少爷太打眼了,他这辈子虽是窝在村里埋头种地,但年轻时也在县城干过几年伙计,这几年下乡的知青们也见了不少,还是头一次见长得这么标致的男人。
隔壁村老沧家的孙子,也长得好。
那小伙子大高个,壮成小山样,打着赤膊在田里干活,一个人能顶四五个人用。浓眉大眼,高鼻梁,可那也是粗的,彪的。
这小少爷,是细的,柔的。若老刘读过书,便会想到一个「雅」字来形容钟睿之。
穿的也都是他没见过的料子,脚上的鞋造型别致夸张,眼睛也亮,一张小嘴粉嘟嘟的比大姑娘还嫩,他从未见过那么细嫩白皙的皮肤,还有那线条流畅,尖尖翘翘的细鼻梁。
捞了半包烟抽,又见了这么个金玉做成的人,刘二桥心里觉得挺乐呵的,主动上去问:“是到刘家村插队的吗?”
钟睿之在火车站等了大约半小时,北京这几天降温,他身上还穿着牛仔外套。不料秦皇岛倒是个大晴天,在火车站等的浑身燥热,他心情很糟,但并不外露,对来接他的刘二桥扯了个笑:“对,<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dashuwen.html target=_blank >大叔您怎么称呼。”
刘二桥带着他往骡车走:“我叫刘二桥。”
他说话带些大碴子味儿。
钟睿之礼貌的叫了他声:“二桥叔。”
他坐上骡车,在山路上晃荡,头顶的太阳越来越大,山路上几乎没有遮拦,刘二桥戴着草帽,把衣服脱了打了赤膊,回头对钟睿之咧嘴笑:“你不热?”
钟睿之尴尬的笑了两声:“还…还行。”
他当然热,但他腰里别了三条万宝路,要是脱了牛仔外套,就会露馅儿。
他上火车前,红卫兵检查了他的行李,收走了不少东西,原本打算在火车卫生间里把别腰上的烟放背包里的,可又怕下火车再被检查一回,这些烟是他续命用的宝贝,为了保险起见,必须贴身藏好了。
板车用的还是老式的木头轮胎,压上个小坑石子都十分颠人,钟睿之被颠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村口。
路过田间时,钟睿之的漂亮着实引来了不少侧目,过了麦田沿路便能看见成片的平房。
有一处较新的院子,是公社和村支部的院子了。
钟睿之背着背包进去报道,才站上门槛边,就听见里头有人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