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239节
早八晚五,刚好能赶上回市里最后一班公交车。
半个多小时的通勤,回到家里,天都还是亮的。
回到家,还没进门就已经闻到了小炒肉的香味。
闻着香味,她也觉得有点饿了。
苏窈推开门,夏禾就跑了过来,抱了一下她:“妈妈,你今天回来得好早呀。”
夏苗听到他的称呼,翻了翻眼。
苏窈愣了一下:“咋忽然喊妈妈,不喊娘了?”
夏苗道:“他今天放学的时候,就问咱们爹,为啥他没有爸爸妈妈。然后咱爹就说了,爹就是爸爸,娘就是妈妈,他一听,就不喊爹,直接改口喊爸爸了。”
夏禾不高兴地撇了撇嘴,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说我没有爸爸妈妈。”
苏窈揉了揉他肉乎乎的脸:“喊娘,喊妈妈都行。”
这段时间不仅天天吃肉,还有零食喂养,这小家伙都胖了一圈了。
夏苗:“反正不管是喊娘,还是喊妈妈,都是我的娘。”
说到这,夏苗不知怎么就很高兴,好看的眼睛都是弯的。
沈靳道:“洗洗手,可以吃饭了。”
苏窈和夏苗夏禾道:“去楼下喊清清姐姐过来吃饭。”
刘欣荣是因为厂子的事才住了院,他妹妹没人照顾,总住在他们家,她也不自在。再加上刘欣荣也快出院了,所以夫妻俩商量过后,在这筒子楼的一楼租了一间两房的屋子,交了三个月的房费,让刘欣荣休养。
租在一楼,不管是腿脚不便的刘清清,还是受伤的刘欣荣,都很方便。
两个孩子跑出去喊人了,沈靳问她:“这几天上班上习惯吗?”
苏窈洗干净了手过来,应:“还行,就是没说话的人,一个个都是闷葫芦。”
沈靳剥了一个虾喂到了她的嘴边。
苏窈张口就吃了,赞道:“你做的菜越来越好吃了。”
沈靳笑道:“别说好听的,这虾是白灼,我酱油都没给你沾。”
苏窈:“白灼怎么了,还得掌握火候,才能保持虾的鲜,要是煮太久,这不仅肉老了,而且也不鲜甜了。”
说到这,又回到刚的话题上:“接下来的实习,都没什么事忙,我估计会天天回来吃饭。”
“来实习的,也没有什么项目,都只是跟着教授研发药剂,做一些打杂的事,压根就不忙。每天都能准点下班。”
沈靳:“那你想忙一点,还是闲一点?”
苏窈:“当然是忙一点,好歹还做事了,不过也急不来。”
端着虾就转身放到了桌面上。
家里两个炉子,一个在楼道,一个在屋里,油烟不大的菜,就打开窗户,在屋子里做。
沈靳做了白灼虾,红烧排骨,还有孩子爱吃的番茄炒蛋,还有一个菜心。
沈靳以前做饭只算是能吃,但算不上好吃,但后来做多了,不再是只做给自己吃,而是做给老婆孩子吃,也花了很多心思,厨艺越来越好了。
苏窈看着卖相好,还香喷喷的菜,就更饿了。
不一会,两个孩子牵着刘清清回来了。
饭桌上,夏苗和夏禾争先给三个大人剥虾,一碟虾只剩下一半,苏窈也就让他们不要忙了,吃自己的。
她给刘清清夹了块排骨,说:“多吃点。”
刘清清原本养得肉乎了一些,但因为她哥的事,又瘦了回去。
刘清清:“谢谢嫂子。”
吃了饭后,刘清清道:“嫂子,我可以自己做饭的,以后不用这么麻烦了。”
苏窈:“没事,先等你哥回来,要是你不方便出门,我就让向东每天买好菜放冰箱。”
刘清清道:“我能自己去买菜,我不怕那些人的目光了。”
大概是出来见过世面了,有过几次被人用异样目光看着的经验,慢慢地也没那么在意了。
苏窈想了想,点头道:“反正菜市场也不远,多出去走走也好。”
刘清清准备回去前,扭捏了一下,说:“嫂子,我最近写个故事,你可以帮我看看吗?”
苏窈心下诧异,应:“当然可以。”
她还以为刘欣荣出了事,刘清清会把写作的事给抛下了。
苏窈带着两个孩子到了一楼。
一楼家具很简单,就是饭桌和床,在刘清清屋子还有一张书桌,让她写写画画的。
刘清清把本子递给苏窈:“我写得不好,嫂子别笑话我。”
苏窈笑道:“没关系,你第一次写,写什么什么样都无所谓的。”
刘清清:“我开始写的时候,还让苗丫教我怎么写作文了,她还给我批改了呢。”
夏苗上学期期末考,还考了个年级第一,作文还考了个满分。
苏窈笑着揉了揉夏苗的脑袋,然后就静下心来看刘清清写的故事。
没有写什么爱情故事,说的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一个没上过学的乡下妇女,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学习有成。
不仅励志,而且还特别善良,无私帮助了很多人。
苏窈看到这里,抬眼看向她:“你写的原型是我?”
刘清清紧张的撰着衣角,轻点了点头。
既紧张害羞,又忐忑怕她生气。
苏窈笑道:“我同意你写,但是呢,记住别把名字写出来。要是你对别人的故事感兴趣,你也可以去询问别人,要是别人同意了,你要是要寄去出版社或报社的,就给一点你能承受得起的费用,这叫肖像费。”
刘清清闻言,琢磨了一下,问:“嫂子,我是不是先应该问过你再写的。”
苏窈笑了笑:“没事,下次记得问别人就好,不过也没关系,上面也没有写我的名字,也没说我是哪的人,看的人呀,只当时杜撰出来的。”
说着,继而道“我给你润润笔,到时候再往出版社寄去。”
刘清清忙道:“嫂子,这个我不寄了,我不想给嫂子添麻烦。”
苏窈:“这个倒是没关系,但修改一下,经历别太像就好了,就比如说没上过学,可以改为上过小学,然后平时劳作完,又跟着知青们学知识。”
这时代最吃的就是积极向上上这一套,爱情故事,又或是悬疑小故事,都不如励志精神过稿容易。
她润润笔,过稿的机会也会增加。
这是刘清清迈出去的第一步,也是能调动积极性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198章 产品质量
蒋仁住了几天院就出院了,反倒是刘欣荣,住了半个月才出院。
沈靳把蒋仁和六子都喊了过来,商量关于这奖励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蒋仁和刘欣荣都是一块帮忙的,也不能因为伤势原因而厚此薄彼,所以除了以这营养费不一样外,每个人都给了五百块的奖励。
一千块钱也是那红运服饰赔偿的误工费,用做他们俩的奖金也合情合理。
六子忙前忙后,也分了一百块钱的奖金。
蒋仁喜滋滋地数了数钱,说:“我待会就给我娘寄钱回去。”
六子调侃道:“你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存钱娶媳妇了。”
蒋仁:“去去去,我不着急。”
“还不着急呢,过完今年,你就二十六了,我在你这年纪,我大闺女都会喊爹了。”
蒋仁:“我现在就想着先挣钱,有了钱,二十八岁再讨媳妇也不迟。到那会有了钱,我媳妇也不会跟着我受苦,直接享福。”
六子拍了他的后脑勺一掌:“显得你了,把我和你东哥都贬低了不是?”
蒋仁这才意识到,不管是六子媳妇,还是东哥媳妇,都是从最苦最难的时候,一起相互扶持走到现在的。
他讪讪笑道:“那不一样,现在这不是有条件了,才想着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沈靳笑道:“六子,别打趣他了。”
六子:“这平时也没啥乐趣,拌拌嘴也让人高兴高兴。”
蒋仁:“东哥,没事,自家人乐呵乐呵。”
说到自家人,蒋仁问六子:“六子哥,下午要不一块去看看欣荣哥?”
六子:“行。”
说着,看向沈靳:“四哥,忘和你说了,那红运服饰摊子上的衣服价钱,都低得不能再低了。咱们一件女式的确良衬衫,批发价十二块钱一件,他们直接压到了八块钱一件。”
的确良布料,价格是普通布料的两倍,更好的布料,甚至是三四倍。
蒋仁是财务,最是知道布料进货价是多少,他惊讶道:“咱们一件女式都差不多是四尺布了,咱们厂的布料向来求质量,一件衣服的布料都要六块钱,人工和其他费用分摊,这一件衣服都快八块了,他们的布料用得到底有多差,才能在八块的基础上继续挣钱?”
六子道:“这不是入秋了么,他们家有个别衣服压得特别便宜,所以大部分人都去他家拿货了。他这样扰乱了市场的价格,很多摊贩都已经怨声载道了,可毕竟有砸厂子的前科在,大家也是敢怒不敢言。”
“就是我们的摊位,客人都少了,单子也少了很多,咱们是不是少备一些货?或者是把价格也降低一点?”
沈靳想了想,说:“你找个托,去把他们家买得最好的衣服,还有中等价格,还有卖得最贵的,都买回来看看。”
六子立马就去办了,一个半小时后就回来了。
他把衣服都拿了出来:“这八块钱的的确良摸上去,比我们的粗糙了一点,但在价格面前,客人都会忽略这一点。”
沈靳看向蒋仁:“你去拿一件咱们的的确良衬衫。”
蒋仁也就去车间拿了一件衣服回来。
沈靳让六子和蒋仁把办公室的衣架抬到了门口前,把他再两件衣服挂在衣架上,观察了几秒,让了位置给蒋仁和六子。
“你们仔细看看,有什么区别。”
半个多小时的通勤,回到家里,天都还是亮的。
回到家,还没进门就已经闻到了小炒肉的香味。
闻着香味,她也觉得有点饿了。
苏窈推开门,夏禾就跑了过来,抱了一下她:“妈妈,你今天回来得好早呀。”
夏苗听到他的称呼,翻了翻眼。
苏窈愣了一下:“咋忽然喊妈妈,不喊娘了?”
夏苗道:“他今天放学的时候,就问咱们爹,为啥他没有爸爸妈妈。然后咱爹就说了,爹就是爸爸,娘就是妈妈,他一听,就不喊爹,直接改口喊爸爸了。”
夏禾不高兴地撇了撇嘴,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说我没有爸爸妈妈。”
苏窈揉了揉他肉乎乎的脸:“喊娘,喊妈妈都行。”
这段时间不仅天天吃肉,还有零食喂养,这小家伙都胖了一圈了。
夏苗:“反正不管是喊娘,还是喊妈妈,都是我的娘。”
说到这,夏苗不知怎么就很高兴,好看的眼睛都是弯的。
沈靳道:“洗洗手,可以吃饭了。”
苏窈和夏苗夏禾道:“去楼下喊清清姐姐过来吃饭。”
刘欣荣是因为厂子的事才住了院,他妹妹没人照顾,总住在他们家,她也不自在。再加上刘欣荣也快出院了,所以夫妻俩商量过后,在这筒子楼的一楼租了一间两房的屋子,交了三个月的房费,让刘欣荣休养。
租在一楼,不管是腿脚不便的刘清清,还是受伤的刘欣荣,都很方便。
两个孩子跑出去喊人了,沈靳问她:“这几天上班上习惯吗?”
苏窈洗干净了手过来,应:“还行,就是没说话的人,一个个都是闷葫芦。”
沈靳剥了一个虾喂到了她的嘴边。
苏窈张口就吃了,赞道:“你做的菜越来越好吃了。”
沈靳笑道:“别说好听的,这虾是白灼,我酱油都没给你沾。”
苏窈:“白灼怎么了,还得掌握火候,才能保持虾的鲜,要是煮太久,这不仅肉老了,而且也不鲜甜了。”
说到这,又回到刚的话题上:“接下来的实习,都没什么事忙,我估计会天天回来吃饭。”
“来实习的,也没有什么项目,都只是跟着教授研发药剂,做一些打杂的事,压根就不忙。每天都能准点下班。”
沈靳:“那你想忙一点,还是闲一点?”
苏窈:“当然是忙一点,好歹还做事了,不过也急不来。”
端着虾就转身放到了桌面上。
家里两个炉子,一个在楼道,一个在屋里,油烟不大的菜,就打开窗户,在屋子里做。
沈靳做了白灼虾,红烧排骨,还有孩子爱吃的番茄炒蛋,还有一个菜心。
沈靳以前做饭只算是能吃,但算不上好吃,但后来做多了,不再是只做给自己吃,而是做给老婆孩子吃,也花了很多心思,厨艺越来越好了。
苏窈看着卖相好,还香喷喷的菜,就更饿了。
不一会,两个孩子牵着刘清清回来了。
饭桌上,夏苗和夏禾争先给三个大人剥虾,一碟虾只剩下一半,苏窈也就让他们不要忙了,吃自己的。
她给刘清清夹了块排骨,说:“多吃点。”
刘清清原本养得肉乎了一些,但因为她哥的事,又瘦了回去。
刘清清:“谢谢嫂子。”
吃了饭后,刘清清道:“嫂子,我可以自己做饭的,以后不用这么麻烦了。”
苏窈:“没事,先等你哥回来,要是你不方便出门,我就让向东每天买好菜放冰箱。”
刘清清道:“我能自己去买菜,我不怕那些人的目光了。”
大概是出来见过世面了,有过几次被人用异样目光看着的经验,慢慢地也没那么在意了。
苏窈想了想,点头道:“反正菜市场也不远,多出去走走也好。”
刘清清准备回去前,扭捏了一下,说:“嫂子,我最近写个故事,你可以帮我看看吗?”
苏窈心下诧异,应:“当然可以。”
她还以为刘欣荣出了事,刘清清会把写作的事给抛下了。
苏窈带着两个孩子到了一楼。
一楼家具很简单,就是饭桌和床,在刘清清屋子还有一张书桌,让她写写画画的。
刘清清把本子递给苏窈:“我写得不好,嫂子别笑话我。”
苏窈笑道:“没关系,你第一次写,写什么什么样都无所谓的。”
刘清清:“我开始写的时候,还让苗丫教我怎么写作文了,她还给我批改了呢。”
夏苗上学期期末考,还考了个年级第一,作文还考了个满分。
苏窈笑着揉了揉夏苗的脑袋,然后就静下心来看刘清清写的故事。
没有写什么爱情故事,说的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一个没上过学的乡下妇女,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学习有成。
不仅励志,而且还特别善良,无私帮助了很多人。
苏窈看到这里,抬眼看向她:“你写的原型是我?”
刘清清紧张的撰着衣角,轻点了点头。
既紧张害羞,又忐忑怕她生气。
苏窈笑道:“我同意你写,但是呢,记住别把名字写出来。要是你对别人的故事感兴趣,你也可以去询问别人,要是别人同意了,你要是要寄去出版社或报社的,就给一点你能承受得起的费用,这叫肖像费。”
刘清清闻言,琢磨了一下,问:“嫂子,我是不是先应该问过你再写的。”
苏窈笑了笑:“没事,下次记得问别人就好,不过也没关系,上面也没有写我的名字,也没说我是哪的人,看的人呀,只当时杜撰出来的。”
说着,继而道“我给你润润笔,到时候再往出版社寄去。”
刘清清忙道:“嫂子,这个我不寄了,我不想给嫂子添麻烦。”
苏窈:“这个倒是没关系,但修改一下,经历别太像就好了,就比如说没上过学,可以改为上过小学,然后平时劳作完,又跟着知青们学知识。”
这时代最吃的就是积极向上上这一套,爱情故事,又或是悬疑小故事,都不如励志精神过稿容易。
她润润笔,过稿的机会也会增加。
这是刘清清迈出去的第一步,也是能调动积极性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198章 产品质量
蒋仁住了几天院就出院了,反倒是刘欣荣,住了半个月才出院。
沈靳把蒋仁和六子都喊了过来,商量关于这奖励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蒋仁和刘欣荣都是一块帮忙的,也不能因为伤势原因而厚此薄彼,所以除了以这营养费不一样外,每个人都给了五百块的奖励。
一千块钱也是那红运服饰赔偿的误工费,用做他们俩的奖金也合情合理。
六子忙前忙后,也分了一百块钱的奖金。
蒋仁喜滋滋地数了数钱,说:“我待会就给我娘寄钱回去。”
六子调侃道:“你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存钱娶媳妇了。”
蒋仁:“去去去,我不着急。”
“还不着急呢,过完今年,你就二十六了,我在你这年纪,我大闺女都会喊爹了。”
蒋仁:“我现在就想着先挣钱,有了钱,二十八岁再讨媳妇也不迟。到那会有了钱,我媳妇也不会跟着我受苦,直接享福。”
六子拍了他的后脑勺一掌:“显得你了,把我和你东哥都贬低了不是?”
蒋仁这才意识到,不管是六子媳妇,还是东哥媳妇,都是从最苦最难的时候,一起相互扶持走到现在的。
他讪讪笑道:“那不一样,现在这不是有条件了,才想着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沈靳笑道:“六子,别打趣他了。”
六子:“这平时也没啥乐趣,拌拌嘴也让人高兴高兴。”
蒋仁:“东哥,没事,自家人乐呵乐呵。”
说到自家人,蒋仁问六子:“六子哥,下午要不一块去看看欣荣哥?”
六子:“行。”
说着,看向沈靳:“四哥,忘和你说了,那红运服饰摊子上的衣服价钱,都低得不能再低了。咱们一件女式的确良衬衫,批发价十二块钱一件,他们直接压到了八块钱一件。”
的确良布料,价格是普通布料的两倍,更好的布料,甚至是三四倍。
蒋仁是财务,最是知道布料进货价是多少,他惊讶道:“咱们一件女式都差不多是四尺布了,咱们厂的布料向来求质量,一件衣服的布料都要六块钱,人工和其他费用分摊,这一件衣服都快八块了,他们的布料用得到底有多差,才能在八块的基础上继续挣钱?”
六子道:“这不是入秋了么,他们家有个别衣服压得特别便宜,所以大部分人都去他家拿货了。他这样扰乱了市场的价格,很多摊贩都已经怨声载道了,可毕竟有砸厂子的前科在,大家也是敢怒不敢言。”
“就是我们的摊位,客人都少了,单子也少了很多,咱们是不是少备一些货?或者是把价格也降低一点?”
沈靳想了想,说:“你找个托,去把他们家买得最好的衣服,还有中等价格,还有卖得最贵的,都买回来看看。”
六子立马就去办了,一个半小时后就回来了。
他把衣服都拿了出来:“这八块钱的的确良摸上去,比我们的粗糙了一点,但在价格面前,客人都会忽略这一点。”
沈靳看向蒋仁:“你去拿一件咱们的的确良衬衫。”
蒋仁也就去车间拿了一件衣服回来。
沈靳让六子和蒋仁把办公室的衣架抬到了门口前,把他再两件衣服挂在衣架上,观察了几秒,让了位置给蒋仁和六子。
“你们仔细看看,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