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218节
剩下的除了自家吃,也用来招待平时来家里做客的,或串门的。
苏窈和沈靳把东西收拾好放篮子里,给大队长送过去。
到大队长家,进了院子,正巧大队长在院子里抽着水烟。
苏窈和沈靳相继喊了一声“叔”。
大队长抬头暼了他们一眼,脸色不大好,一言不发地起了身直接回屋,啥话都没说。
苏窈愣了一会,看向刚从堂屋里出来的玉兰婶子。
玉兰婶子念了大队长一句:“两个小辈和你说话呢,大过年的,黑着脸给谁看呢!”
玉兰婶子念了一句后,朝着苏窈和沈靳说:“别搭理他,年纪大了,脾气也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大队长在堂屋里听到这话,立马回怼道:“是,我脾气臭着呢,那些个自毁前途的蠢蛋最好别来招惹我。”
苏窈:……
这只差没明指着沈靳说蠢蛋了。
玉兰婶子叹了一口气,压低声音和他们说:“你们叔昨天听虎子说向东把运输队金饭碗辞了,愁得晚饭都没吃。”
玉兰婶子转头看了眼堂屋,随即看向沈靳,继续道:“也不能怪你叔,他呀就是为了你的事操心。你说你这几年在运输队的工作做得多好,十里八乡就出了你这么一个驾驶员,大家伙都羡慕着你这个金饭碗,但你这忽然把这么好的工作给辞了,你叔他能不上火么。”
在这个年代,驾驶员的工作吃香得很,一家有一家驾驶员,都能说是祖坟冒青烟了。
沈靳把驾驶员的工作给辞职了,大队长可不就愁坏了。
要是提前知道沈靳要辞职,估计地里的活都能扔下不干,直接跑县城来劝说沈靳放弃辞工的念头。
沈靳沉思了一下,朝着玉兰婶子笑了笑:“没事,晚一点我过来和叔喝两杯,聊聊天。”
苏窈把东西给了玉兰婶:“这是我和四哥给叔和婶子准备的年货,婶子也别和我们客气。”
玉兰婶:“我哪能年年都收你们送东西,拿回去吧。”
苏窈拉过玉兰婶子的手,把篮子提手放到了玉兰婶子手上。
“婶子别说这些客气话,没什么贵重的,都是些便宜的东西。”
给送了年礼,就先回去了。
回去后,苏窈和沈靳说:“等晚点再过去和大队长好好聊聊前景的问题,他会理解的。”
沈靳点头应:“我就是这个意思。”
回了家里,关上院门,苏窈就在屋子里开始数钱。
沈靳进屋盛米做饭,看见她数钱,笑问:“这卖衣服挣了不少钱吧?”
苏窈抬起头,眼睛闪闪发亮:“这不需要分成,就我自己一个人挣,你猜猜我挣了多少?”
沈靳对于数字还是很敏感的,心算了一下,才说:“你拢共拿了两千五的货,这冬季的衣服利润空间是夏季衣服的两倍,大多数人都会在年前添置新衣,从你十天不到就要补货来看,一天平均能挣一百二三十,越到过年,买新衣的客人就越多,那么最近这几天,应该是达到了两百的。”
他思索了一下,说了个数目:“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二之间。”
苏窈脸上随即露出了惊讶之色,随即鼓掌道:“真是神了,还真是差不多这个数目。”
“不用交铺租,不用分成,而且县城里的选择性比较低,就属咱们的款式最好,所以客流量是其他衣服摊子的两三倍。”
沈靳笑了笑,随而道:“不过这是短暂的现象,年后不能盲目进这么多货了。毕竟年后的销量最起码会少了三分之二。”
苏窈连连点头:“我都听你的,你让我怎么进货,我就怎么进货。”
她的眼里都写满了崇拜,沈靳有点受用,就继续道:“年后肯定有很多相同的款式出现,你让她们把冬装给清了,就不卖了。正好准备开铺子,就把铺子租下来,二月中旬,我先弄一批春装给你,到时候你能抢先一步上市,也能趁着先机挣一笔。”
苏窈点头应下,然后问:“那你这厂子什么时候办起来?”
沈靳:“选址已经定下,也给了定金,初八过后,我就先去羊城打理落脚的地方,你等过完年再带着孩子下来,顺道住一个星期。”
苏窈开学日期在正月二十号,也就是过完年都还有十天时间。
苏窈点头:“好,到时候顺便把孩子的学校也定下来。”
两个孩子的学校,在放假前就已经说过不念了,也让夏苗的学校开了转学证明,还把夏苗这两年的成绩单证明拿了回来。
羊城入学没有他们县城容易,但有好的成绩做敲门砖,且还是跳级的,学校也不成问题。
夏禾更不用说了,他都还没到上小学的年纪,在租房附近找个幼儿园就成。
第179章 和大队长谈心
吃过晚饭,沈靳炒了一碟子花生腊肠,端着菜,提着一瓶二锅头就去找大队长去了。
夏传芳往屋子喊了声:“爹,向东哥找你。”
屋子里头传出大队长斩钉截铁的声音:“歇下了,让他回去!”
夏传芳看向沈靳,说:“我爹都缓两天了,都还没从向东哥你扔掉金饭碗的事缓过来,每天都唉声叹气的。”
沈靳看向屋子的方向,接着就听见玉兰婶的声音:“人家向东这几年的变化咱们都看在眼里,他心里是有成算的,先听听人家孩子怎么说,别一听辞了工作,就好像欠了你似的。”
好一会后,大队长才从屋子里头出来,没好气地白了沈靳一眼。
玉兰婶子叫上传芳,两个人搬了张小桌子,两个板凳进灶房,放了个油灯,也点了个火盆让他们取暖。
今天冬天不算冷,也不暖和,夜里阴冷阴冷的,这灶房虽然还有点余温,但也维持不了多久。
给他们腾好地方,玉兰婶把闺女拉走了,让他们俩说话。
沈靳给大队长倒了小半碗的酒,也给自己倒了点。
“叔,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才会这么生气。”
大队长闻言,呼了一口气,没好气地道:“你还知道呀,你辞职的时候怎么就不想想你运输队驾驶员这个活到底有多好,难道你还真被粤省和闽省的繁华给迷了眼,也想做生意买卖不成?”
沈靳笑了笑:“叔,你说这驾驶员吃香吗?”
大队长瞪:“这驾驶员不用介绍信就能去五湖四海,见多识广。而且无论是工资还是待遇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俗话都说了车轮一转,黄金万两,四轱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呢,你说好不好?”
说到最后,实在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端起碗就喝了一大口酒。
沈靳:“虽然好,但也存在这很多危险,这第一点,就是遇到拦路的路匪,先前我出事的时候,幸亏是活了下来,要是没活下来,孩子他娘,孩子他们怎么办?”
大队长放下碗的动作微微一顿。
沈靳又继续说:“我们送货赶路,远的两三天,夏天闷热得很,都是在车上过的,背上臀上都长满了痱子,就是在车上都容易中暑。当然,现在也没有那个活是不辛苦的,这点也算不得什么,但我只想和叔你说这工作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
大队长听到这话,又闷了一口气酒,吃了几口菜。
沈靳继而道:“还有,先是开放了沿海城市,现在内地又逐渐开放了,对于货运,肯定也是越来越发达,对于驾驶员司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大队长点头:“这对呀,需求多,前景也越来越好。”
沈靳笑了笑:“为了满足这个需求,不管是国家还是运输队,都会放宽驾驶员的要求,一旦放宽了,就会有越来越多人去学,去考这个驾驶员,到时候驾驶员需求满足了,这待遇还能这么好吗?”
“再说,不一定是饱和,甚至还会出现供大于求……”
“等等,什么是供大于求?”大队长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沈靳解释:“就是出现只有一个坑,但却有两个人的情况,那么多余的另一个人肯定是被舍弃的。”
大队长琢磨了一下,说:“你是说以后会出现裁员的情况?”
沈靳点头:“这一行,裁员的几率很小,但待遇肯定不如现在,但拦路的路匪肯定也会随着商贸的发展而越来越猖狂,在没有应对的政策下来前,这种情况是没法避免的。”
大队长不说话了,只闷头喝酒。
其实刚听沈靳提起出过事的事情,也让大队长想起了之前苗丫娘去夏市照顾他的那一个月。
虽然没有明说伤势怎么样的,可后边听虎子说昏迷了快一个月,差点没醒过来,他也是心有余悸。
后来还想过这驾驶员是不是非得要做。
但这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都让他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沈靳适时给大队长添了酒,继续说:“虽说现在下海经商是资产阶级,很多人都不看好,也看不上,觉得不是什么正经工作,也怕这投机倒把政策忽然又恢复了,资本主义又成了过街老鼠。”
大队长:“难道不是吗?”
沈靳摇了摇头:“国家既然已经改革,开放了经济,就是意识到了之前政策的错误,所以在修正。”
“或许就这头几年而言,下海经商做生意的名声确实是不好,五年或者是十年之后,到处都是做生意买卖的人,谁还会在意什么名声。到那会农民还在种地,做生意的人都已经住上小洋房,顿顿吃上肉了。”
大队长张了张口,想说不能只看重物质,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要是不看物质,看什么?
他可是亲眼看见向东一家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候,要是真的不看重物质,早就已经饿死了,哪里还有今天的光景。
说到这里,大队长的气都已经完全消了。
沉默地看了好一会沈靳,才道:“以前你浑不噩,后来慢慢地有了出息,想法和性子也更加的成熟稳重了,就是现在,见识也比你叔广了,我虽然说是大队长,但也就只对生产队里的一亩三分地了如指掌,但对外头的事情几乎也是一无所知。”
“要说以后的发展,叔肯定是不如你了解,你自己心里有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该做的就好。”
沈靳看着面前的大队长,忽然发自内心地笑。
大队长皱眉道:“笑啥?”
沈靳声音轻快:“感觉大队长更像是我爹。”
沈靳自出生以来,就不知道他父亲是谁,也不知道有父亲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他想,父亲的感觉,应该就是大队长对他现在这样,差不多的。
大队长白了他一眼:“你别胡说,你爹虽然混蛋,再怨怼你,但也认你是亲生的,要是知道你把我当爹,还不得闹腾。”
沈靳想起老夏头,挑了挑眉:“我每个月给了他们两块钱养老钱,他们不敢闹。”
沈靳也是花钱买清静,再说也没断亲,就给他们给两块钱就只是做做样子,想要更多的钱,有也不给。
有便宜占,老夏家倒是许久没闹过了。
说到这,大队长问:“过年有给他们送东西回去吗?”
沈靳:“没有。”
大队长:“……完了,你这每年都给我们家送东西过来,你爹娘不闹我们家才怪。”
沈靳笑道:“应该说,他们会当我们是在讨好大队长,不会真觉得我们是在孝敬。”
苏窈和沈靳把东西收拾好放篮子里,给大队长送过去。
到大队长家,进了院子,正巧大队长在院子里抽着水烟。
苏窈和沈靳相继喊了一声“叔”。
大队长抬头暼了他们一眼,脸色不大好,一言不发地起了身直接回屋,啥话都没说。
苏窈愣了一会,看向刚从堂屋里出来的玉兰婶子。
玉兰婶子念了大队长一句:“两个小辈和你说话呢,大过年的,黑着脸给谁看呢!”
玉兰婶子念了一句后,朝着苏窈和沈靳说:“别搭理他,年纪大了,脾气也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大队长在堂屋里听到这话,立马回怼道:“是,我脾气臭着呢,那些个自毁前途的蠢蛋最好别来招惹我。”
苏窈:……
这只差没明指着沈靳说蠢蛋了。
玉兰婶子叹了一口气,压低声音和他们说:“你们叔昨天听虎子说向东把运输队金饭碗辞了,愁得晚饭都没吃。”
玉兰婶子转头看了眼堂屋,随即看向沈靳,继续道:“也不能怪你叔,他呀就是为了你的事操心。你说你这几年在运输队的工作做得多好,十里八乡就出了你这么一个驾驶员,大家伙都羡慕着你这个金饭碗,但你这忽然把这么好的工作给辞了,你叔他能不上火么。”
在这个年代,驾驶员的工作吃香得很,一家有一家驾驶员,都能说是祖坟冒青烟了。
沈靳把驾驶员的工作给辞职了,大队长可不就愁坏了。
要是提前知道沈靳要辞职,估计地里的活都能扔下不干,直接跑县城来劝说沈靳放弃辞工的念头。
沈靳沉思了一下,朝着玉兰婶子笑了笑:“没事,晚一点我过来和叔喝两杯,聊聊天。”
苏窈把东西给了玉兰婶:“这是我和四哥给叔和婶子准备的年货,婶子也别和我们客气。”
玉兰婶:“我哪能年年都收你们送东西,拿回去吧。”
苏窈拉过玉兰婶子的手,把篮子提手放到了玉兰婶子手上。
“婶子别说这些客气话,没什么贵重的,都是些便宜的东西。”
给送了年礼,就先回去了。
回去后,苏窈和沈靳说:“等晚点再过去和大队长好好聊聊前景的问题,他会理解的。”
沈靳点头应:“我就是这个意思。”
回了家里,关上院门,苏窈就在屋子里开始数钱。
沈靳进屋盛米做饭,看见她数钱,笑问:“这卖衣服挣了不少钱吧?”
苏窈抬起头,眼睛闪闪发亮:“这不需要分成,就我自己一个人挣,你猜猜我挣了多少?”
沈靳对于数字还是很敏感的,心算了一下,才说:“你拢共拿了两千五的货,这冬季的衣服利润空间是夏季衣服的两倍,大多数人都会在年前添置新衣,从你十天不到就要补货来看,一天平均能挣一百二三十,越到过年,买新衣的客人就越多,那么最近这几天,应该是达到了两百的。”
他思索了一下,说了个数目:“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二之间。”
苏窈脸上随即露出了惊讶之色,随即鼓掌道:“真是神了,还真是差不多这个数目。”
“不用交铺租,不用分成,而且县城里的选择性比较低,就属咱们的款式最好,所以客流量是其他衣服摊子的两三倍。”
沈靳笑了笑,随而道:“不过这是短暂的现象,年后不能盲目进这么多货了。毕竟年后的销量最起码会少了三分之二。”
苏窈连连点头:“我都听你的,你让我怎么进货,我就怎么进货。”
她的眼里都写满了崇拜,沈靳有点受用,就继续道:“年后肯定有很多相同的款式出现,你让她们把冬装给清了,就不卖了。正好准备开铺子,就把铺子租下来,二月中旬,我先弄一批春装给你,到时候你能抢先一步上市,也能趁着先机挣一笔。”
苏窈点头应下,然后问:“那你这厂子什么时候办起来?”
沈靳:“选址已经定下,也给了定金,初八过后,我就先去羊城打理落脚的地方,你等过完年再带着孩子下来,顺道住一个星期。”
苏窈开学日期在正月二十号,也就是过完年都还有十天时间。
苏窈点头:“好,到时候顺便把孩子的学校也定下来。”
两个孩子的学校,在放假前就已经说过不念了,也让夏苗的学校开了转学证明,还把夏苗这两年的成绩单证明拿了回来。
羊城入学没有他们县城容易,但有好的成绩做敲门砖,且还是跳级的,学校也不成问题。
夏禾更不用说了,他都还没到上小学的年纪,在租房附近找个幼儿园就成。
第179章 和大队长谈心
吃过晚饭,沈靳炒了一碟子花生腊肠,端着菜,提着一瓶二锅头就去找大队长去了。
夏传芳往屋子喊了声:“爹,向东哥找你。”
屋子里头传出大队长斩钉截铁的声音:“歇下了,让他回去!”
夏传芳看向沈靳,说:“我爹都缓两天了,都还没从向东哥你扔掉金饭碗的事缓过来,每天都唉声叹气的。”
沈靳看向屋子的方向,接着就听见玉兰婶的声音:“人家向东这几年的变化咱们都看在眼里,他心里是有成算的,先听听人家孩子怎么说,别一听辞了工作,就好像欠了你似的。”
好一会后,大队长才从屋子里头出来,没好气地白了沈靳一眼。
玉兰婶子叫上传芳,两个人搬了张小桌子,两个板凳进灶房,放了个油灯,也点了个火盆让他们取暖。
今天冬天不算冷,也不暖和,夜里阴冷阴冷的,这灶房虽然还有点余温,但也维持不了多久。
给他们腾好地方,玉兰婶把闺女拉走了,让他们俩说话。
沈靳给大队长倒了小半碗的酒,也给自己倒了点。
“叔,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才会这么生气。”
大队长闻言,呼了一口气,没好气地道:“你还知道呀,你辞职的时候怎么就不想想你运输队驾驶员这个活到底有多好,难道你还真被粤省和闽省的繁华给迷了眼,也想做生意买卖不成?”
沈靳笑了笑:“叔,你说这驾驶员吃香吗?”
大队长瞪:“这驾驶员不用介绍信就能去五湖四海,见多识广。而且无论是工资还是待遇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俗话都说了车轮一转,黄金万两,四轱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呢,你说好不好?”
说到最后,实在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端起碗就喝了一大口酒。
沈靳:“虽然好,但也存在这很多危险,这第一点,就是遇到拦路的路匪,先前我出事的时候,幸亏是活了下来,要是没活下来,孩子他娘,孩子他们怎么办?”
大队长放下碗的动作微微一顿。
沈靳又继续说:“我们送货赶路,远的两三天,夏天闷热得很,都是在车上过的,背上臀上都长满了痱子,就是在车上都容易中暑。当然,现在也没有那个活是不辛苦的,这点也算不得什么,但我只想和叔你说这工作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
大队长听到这话,又闷了一口气酒,吃了几口菜。
沈靳继而道:“还有,先是开放了沿海城市,现在内地又逐渐开放了,对于货运,肯定也是越来越发达,对于驾驶员司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大队长点头:“这对呀,需求多,前景也越来越好。”
沈靳笑了笑:“为了满足这个需求,不管是国家还是运输队,都会放宽驾驶员的要求,一旦放宽了,就会有越来越多人去学,去考这个驾驶员,到时候驾驶员需求满足了,这待遇还能这么好吗?”
“再说,不一定是饱和,甚至还会出现供大于求……”
“等等,什么是供大于求?”大队长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沈靳解释:“就是出现只有一个坑,但却有两个人的情况,那么多余的另一个人肯定是被舍弃的。”
大队长琢磨了一下,说:“你是说以后会出现裁员的情况?”
沈靳点头:“这一行,裁员的几率很小,但待遇肯定不如现在,但拦路的路匪肯定也会随着商贸的发展而越来越猖狂,在没有应对的政策下来前,这种情况是没法避免的。”
大队长不说话了,只闷头喝酒。
其实刚听沈靳提起出过事的事情,也让大队长想起了之前苗丫娘去夏市照顾他的那一个月。
虽然没有明说伤势怎么样的,可后边听虎子说昏迷了快一个月,差点没醒过来,他也是心有余悸。
后来还想过这驾驶员是不是非得要做。
但这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都让他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沈靳适时给大队长添了酒,继续说:“虽说现在下海经商是资产阶级,很多人都不看好,也看不上,觉得不是什么正经工作,也怕这投机倒把政策忽然又恢复了,资本主义又成了过街老鼠。”
大队长:“难道不是吗?”
沈靳摇了摇头:“国家既然已经改革,开放了经济,就是意识到了之前政策的错误,所以在修正。”
“或许就这头几年而言,下海经商做生意的名声确实是不好,五年或者是十年之后,到处都是做生意买卖的人,谁还会在意什么名声。到那会农民还在种地,做生意的人都已经住上小洋房,顿顿吃上肉了。”
大队长张了张口,想说不能只看重物质,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要是不看物质,看什么?
他可是亲眼看见向东一家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候,要是真的不看重物质,早就已经饿死了,哪里还有今天的光景。
说到这里,大队长的气都已经完全消了。
沉默地看了好一会沈靳,才道:“以前你浑不噩,后来慢慢地有了出息,想法和性子也更加的成熟稳重了,就是现在,见识也比你叔广了,我虽然说是大队长,但也就只对生产队里的一亩三分地了如指掌,但对外头的事情几乎也是一无所知。”
“要说以后的发展,叔肯定是不如你了解,你自己心里有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该做的就好。”
沈靳看着面前的大队长,忽然发自内心地笑。
大队长皱眉道:“笑啥?”
沈靳声音轻快:“感觉大队长更像是我爹。”
沈靳自出生以来,就不知道他父亲是谁,也不知道有父亲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他想,父亲的感觉,应该就是大队长对他现在这样,差不多的。
大队长白了他一眼:“你别胡说,你爹虽然混蛋,再怨怼你,但也认你是亲生的,要是知道你把我当爹,还不得闹腾。”
沈靳想起老夏头,挑了挑眉:“我每个月给了他们两块钱养老钱,他们不敢闹。”
沈靳也是花钱买清静,再说也没断亲,就给他们给两块钱就只是做做样子,想要更多的钱,有也不给。
有便宜占,老夏家倒是许久没闹过了。
说到这,大队长问:“过年有给他们送东西回去吗?”
沈靳:“没有。”
大队长:“……完了,你这每年都给我们家送东西过来,你爹娘不闹我们家才怪。”
沈靳笑道:“应该说,他们会当我们是在讨好大队长,不会真觉得我们是在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