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91节
  两天过去,也到报道的时候了。
  因为在市里,去得也早,来的时候还没几个人,很快就报了道,弄完了流程,补贴也拿到了。
  花了七块钱换了一个暖水瓶和一个搪瓷盆,饭盒、席子、布鞋也是各一样。
  难怪只能换一样,这些东西在供销社,不仅要票,而且这个价格肯定买不到这么多东西。
  这个价格,国家肯定是补贴过了的。
  买了东西进女生的宿舍,男生也不能进去。这些东西,沈靳只能帮她搬到宿舍外头。
  来得早的好处,就是床位可以随便选。
  苏窈选了个靠窗的下铺,这个位置好通风。
  苏窈把东西放好,擦了擦床板后,把席子铺在了上边,然后才出宿舍找沈靳。
  出来的时候,报道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大包小包扛着,拎着,从门口挤进来。
  沈靳今天也得带孩子回去了,市里到县里的公交车,只有下午三点的一趟,所以两点就得去车站了。
  现在这会儿才早上十点,还要好几个小时,就循着先前好霍老给的地址,找到霍老在市里落脚的地方。
  问了门卫,离学校不远,就十分钟的距离。
  霍老也是这两天来市里。
  苏窈他们到的,就看到县里的公安局队长,也就是邢队,正搬着三轮车上的行李。
  对于公安局的邢队是霍老的女婿,他们还是前不久看到瑛姐和邢队走在一块,才知道的。
  邢队的职业,还有沈靳上辈子的经历,两个人的脸皮都不是一般的厚,这第一回碰面的时候,两个人都只是愣了一下,再尴尬却也佯装平常地互相问好。
  “邢队。”沈靳朝着他喊了一声。
  邢队点了点头,扛起三轮车中的藤椅,说:“老爷子在三楼,上去吧。”
  沈靳让苏窈和两个孩子先上去了,他留在后头帮忙固定住藤椅。
  楼梯窄小,藤椅比较大,不好上楼。
  两个人一句话也没说,把藤椅搬上三楼,就放在了靠近阳台的地方。
  这房子是以前的老洋房,布局挺好,两房一厅,还有个卫生间。
  楼下就是霍老另一个闺女和女婿的家。
  两人相继下楼搬行李,一趟就搬完了。
  这会霍老在和苏窈说话,沈靳抱着夏禾到阳台外透风,没一会,邢队也从屋子里头出来,四目相对了一眼,相□□了点头。
  两人分别站在一个角落,半晌,邢队才问:“听说你在运输队,还考了驾驶员,什么时候能拿到正式驾驶证?”
  沈靳应道:“年底就能拿到驾驶证了。”
  邢队:“那挺好,那以后什么打算,夫妻俩就这么分居?”
  邢队大概也没有和自己岳父聊过这事,所以也不太清楚。
  沈靳:“让孩子娘先上一个学期,明年看情况,如果忙得过来,就把孩子送到市里,我以后休息也会到市里。”
  邢队点了点头,两个人没再说话。
  老太太和大闺女去买菜回来,苏窈也进厨房帮忙,吃了中午饭,已经快一点了。
  带着两个孩子又在外头逛了一圈,夏禾玩累了,直接就趴在了沈靳的肩头上睡着了。正好到点到车站回去了,也省得他哭闹。
  倒是夏苗,跟着沈靳上了公交车,一上车就趴在窗口,依依不舍地看着苏窈,眼睛红红的,可愣是没哭。
  苏窈在窗口下,小声和她说:“在家好好地照顾自己,也帮忙照顾一下弟弟,好不好?”
  夏苗重重地点了点头,问:“娘你七天后一定要回来找我和弟弟。”
  苏窈朝她伸手:“咱们拉钩。”
  拉了钩,说了一会话,公交车也启动了,苏窈就看着公交车慢慢离开车站,直至没了影子,忽然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都已经习惯了在夏阳生产队,熟悉夏阳生产队的大家伙,也熟悉了沈靳和孩子俩在身边的日子。
  现在在全陌生的地方,面对的也全是陌生的人和事。
  苏窈回了学校,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她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有四个女同学了。
  三个已经坐在一块聊,还有一个正在收拾床铺。
  见她进来,聊天的三个人都站了起来,一个□□发型的同学,皮肤黝黑,声音响亮,态度热拢的道:“现在虽然人还没齐,但到的就彼此介绍一下,省得大家伙都不知道叫啥名。”
  “我先来,大家好,我叫刘娟,是大同县来的。”
  另一个扎了双辫子的姑娘声音柔和一点:“我叫苏洋洋,是怀安县的。”
  “我叫陈红,我家就在这市里。”
  苏窈笑了笑,自我介绍道:“我叫李春华,来自玉平县。”
  四个人自我介绍后,另外那个擦着床板的姑娘没说话,刘娟轻咳了一声,提醒:“芳华同学,轮到你介绍了。”
  那同学头都没抬,就冷冷淡淡的说了名字:“沈芳华。”
  刘娟眉头皱了皱,也没说什么,随即转身朝着自己床铺扒拉了一下,拿出了一个打开的油纸包,爽朗大方道:“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蜜糖柿饼,春华同学你拿两个试试。”
  苏窈笑了笑:“不用了,我刚吃了回来的,现在还撑着。”
  刘娟估计没想到会有人拒绝吃食,所以愣了一下,还看了眼收拾床铺的沈芳华,收回目光看回苏窈,笑着说:“没事,等你想吃的时候,再问我要,可不要和我客气呀。”
  苏窈微笑地点了点头。
  虽然互赠零食确实是可以拉近同学之间关系,可这个时代不同,物质越匮乏,这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就越是真理。
  这都还不熟悉彼此的性格,苏窈肯定不能随便接受好意,省得欠人情。
  苏窈回了自己的床铺,看到包裹似乎有些不大一样了,像是被人动过了。
  她里边就放了衣服,贵重的东西都随身带着。
  她翻了一下,东西没少,而且现在问谁动过她的东西,肯定会得罪所有人,也就不动声色。
  看来,宿舍里有不好相处的人。
  苏窈的床铺和沈芳华是床尾对床尾的位置,她理了理行李,一抬头就看到前边床铺的沈芳华似乎好奇地打量着她,见她看来,沈芳华问:“你要挂帘子不?”
  苏窈点了点头:“准备了。”
  沈芳华低下了头,说:“那你挂。”
  说着就把抹布放到盆里,端了出去。
  那边的刘娟见人出去,与苏窈说:“这沈芳华同学的性子估计就那样,冷冷的,春华同学你也别太在意。”
  不知道是不是苏窈错觉,总觉得这刘娟的架势,像是要做宿舍老大的架势。
  苏窈摇头:“我没在意。”
  刘娟又道:“春华同学,你自己一个人待着有什么意思,快过来聊聊天,”
  苏窈笑:“还得挂帘子呢。”
  说着从包里边把两块布帘子拿了出来,动手挂起帘子。
  对面床都占了人,就床尾对着的地方挂了一块床帘子,床对外的正面并没有。
  看到苏窈连床正面都挂帘子,刘娟说道:“这大家都是女同志,有什么怕的,没必要连前面都挂帘子,再说了这么大一块布,用来做床帘太浪费了。”
  苏窈笑了笑,应道:“我这人脸皮子薄,怕羞,换衣服没个帘子怪不好意思的。”
  苏洋洋似乎很赞同地点了点头,小声说道:“我家里弄不来这么多布,不然我也弄一个床帘子。”
  说了一会话,沈芳华回来了。
  不知道怎的,忽然就聊到了高考的成绩,又是以刘娟为首,先把她自己的成绩说了出来。
  四百零四分,对于三百五十分就能过中医药大学的线来说,高出了五十四分,这个分数是非常能拿得出手的。
  刘娟说起自己分数时,特别自傲,确实也有自傲的本钱。
  这妥妥的是要炫耀一把。
  大家说了一圈分数,问到沈芳华,她没应声。
  刘娟默了一下,没继续问,转而看向苏窈,问:“春华同学,你高考考了多少分?”
  苏窈应:“我是特招生,校里安排了考试。”
  这事估计没多久就会被人知道,她也没打算瞒着。
  刘娟脸上的笑容逐渐淡了,随之道:“我听说,这特招生,对高考分数线没太大的要求,懂些医学基础就行,是不是?”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沈芳华开了口:“我们的文化知识,特招生的特长知识,都是通过勤奋刻苦学来的,也是靠着真本事才被大学录取的,没有谁比谁高贵,咱们宿舍可别整那些踩低捧高的做派。”
  刘娟沉默了下来,脸上也没笑了。
  尴尬的气氛在宿舍蔓延,好一会后,刘娟沉着脸说:“别的我不说,就说我们辛辛苦苦地通过高考才能考进大学,特招生就凭着比我们多一点常识,也能例外招进大学。这和在生产队里故意在大队长,在领导面前故意卖乖得了先进劳动积极分子,更是通过举报别人从而占了工农兵大学的人有什么区别!?”
  还没等苏窈开口说话,沈芳华又抢先开了口:“我看过特招生的卷子,那难度可不是懂些医学基础就能考及格的,你口口声声说只是懂点常识,你要是有本事,你也去学点常识,考个及格看看。”
  第154章 针对
  这还没正式开学呢,文化生和特招生的矛盾就先在苏窈这里先体现出来了。
  沈芳华让刘娟去学常识,直接让刘娟黑了脸。
  大声问道:“那你先说说你的成绩是多少,难不成也是特招生?”
  苏芳华和刘娟对视半晌,冷冷一哂,开口道:“四百一十八,招生办办公室有分数册子,不信你去查。”
  这话算是堵住对方后边质疑的话。
  听到这分数,大家伙都不由地抽了一口气,这分可真高!
  比刘娟都还高了十几分呢。
  以为是宿舍最高分的刘娟,脸色有一瞬间的挂不住,脸颊微微抽搐了一下:“比我高咋了,还有人比你更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