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73节
苏窈:“等年底吧。”
沿海城市开放了,但这走动还是有很大限制的,这时就体现了沈靳在运输队的便利。
沈靳点头,又问她:“那中考的事情,怎么弄?”
苏窈:“老师托人帮我问了,估计很快就有消息了。”
想了想,又补充道:“也顺道给你问了。”
说到这,她又问:“你有温习吗?”
沈靳点头:“我怎么敢不温习,万一你这以后真上大学了,别人都能说我一个小学文化的,配不上你。”
苏窈把衣服晾上去:“配不配,别人可不能做我的主。”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就把活都干完了,沈靳到厨房端了一碗汤过来。
苏窈问:“这是什么?”
沈靳:“你快经期了,所以我给你红枣鸡蛋汤,还放了一点红糖,补气血。”
苏窈听着心里暖暖的,但随即又疑惑道:“可你这一个月也就几天在家,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经期?”
沈靳应道:“我有留意。”
苏窈嘴角的笑容就没压住,端起甜丝丝的红枣鸡蛋甜汤,小口小口地喝。
她正喝完甜汤,屋子里头忽然就传出夏禾哭着大声喊“娘”的声音。
苏窈忙把碗塞给沈靳,急匆匆地跑回了屋子。
沈靳洗了碗也跟着回了屋子。
苏窈把夏禾抱在怀里轻拍着。
夏禾趴在苏窈的肩头哼哼唧唧的,有些闹人。
苏窈小声的和沈靳说:“他出大牙,头有点发热。”
沈靳摸了摸他的额头,确实比平时热了一点,他不大了解,压低声音问:“要喝药吗?”
苏窈摇了摇头:“不是特别热,不用吃药,我晚上注意一点就好。”
沈靳:“我明天不用上班,晚上我多盯一会,你就好好休息吧,要是我实在哄不住,再喊你。”
苏窈摇头道:“还是不行的,这孩子比较熟悉我,晚上要不是我,估计一哭起来就难哄得好。”
最后还是苏窈陪着俩孩子睡,沈靳又把单人床搬到了这屋子里头。
睡在一个屋子里头,也好搭把手。
晚间夏禾哭闹几遍,最后沈靳就开一点麦乳精给他喝,喝了点香甜的,下半夜倒是没有再闹了。
他们就好像回到了夏禾还得抱在怀里那会,苏窈每天晚上都要夜起,沈靳每晚都要出去候着。
两个人第二天起来,都腰酸背痛的,这夜里带孩子,简直比白天上工还累。
第137章 水柑生产队的事
沈靳在家待了两天,又回去上班了。
一月底至二月初,高考的成绩陆陆续续的出来了。
夏阳生产队十个知青,有两个知青考上了大学,一个本科,一个专科。
高校招生,优先优秀的知识青年和乡下赤脚医生,在卫生所当卫生员也算在其中。
周知青做了好几年的卫生员了,无疑就是这一次的本科生,而另一个名额是郭向阳的。
录取通知书也很快就邮寄来了。
许娟带发热的石头来卫生所看病,就和苏窈唠嗑起这高考的事,说:“咱们夏阳生产队有两个大学生,可我听说水柑生产队却是一个都没有。”
苏窈想了想,说:“我记得之前恢复高考的时候,水柑生产队的知青好像罢工过一回。”
许娟应:“何止是罢工一回。这高考恢复的消息一出来,哪个知青不想多点时间来捡起书本的知识,可那水柑生产队的大队长不仅没有给知青充裕的时间复习,还贬低知青,说他们肯定考不上,别瞎折腾。”
“知青们日盼夜盼离开这乡下,回到城里。这高考就是一个希望,那水柑生产队的大队长还把他们的希望踩在脚底下,可不得反抗。”
二人正说着话,忽然有一道慌张的声音传进了卫生所。
“卫生员,卫生员救命!”
苏窈忙往门口走去,才到门口,一个年轻着急忙慌跑向卫生所,看到她,停了下来,指了一个方向,急得都结巴了:“有人,有人跳、跳河里了!”
苏窈闻言,脸色一急:“快点带我过去。”
年轻男人转身就带着她往河那边去。
梁医生听到说话的声音,也出来了。
许娟抱着孩子也正想跟着过去,看见梁医生,就说:“那个年轻人好像是水柑生产队的人。”
两个人也往水柑生产队的河流方向去。
苏窈跟着跑了一会,远远就看见有两个人从河里拉起了一个人。
等走近的时候,人已经拉上来了,一群人围着。
年轻人忙大声道:“快让让,卫生员来了!”
大家伙都让开了一条道给苏窈。
苏窈快步走了进来,立马蹲下检查被救上来的人。
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姑娘,两个生产队经常一起劳作,苏窈认得出来,这姑娘是水柑生产队的知青。
苏窈立马检查心跳,探脉搏,然后开始按压胸腔,人工呼吸。
苏窈的行为,把极少接受新事物的生产队社员看得一愣一愣的。
等女知青终于咳一声之后,大家伙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开始议论起这跳河知青的事。
“这知青之前就因为回城指标的事闹了几回,这回高考成绩出来了,整个人都浑浑噩噩的,还跑到大队长家闹了,说是大队长根本就没想过让他们这些知青回城,就想他们一辈子烂在土里。”
“我也听到她骂人的话了,说上回的回城指标,是因为大队长睡了女知青才给的。”
七嘴八舌,听得苏窈脑袋瓜子嗡嗡的,现在人家女同志才投河被救上来,心里正脆弱得厉害,说不定听到这些话,又继续想不开呢?!
苏窈怒道:“都闭嘴!偏要在人家同志面前说这些话,是真的想逼死这同志吗?!”
围观的人想要反驳,可一看那躺在地上猛咳嗽,可怜得厉害的知青,纷纷嘟囔了一句听不清的话,就闭上了嘴。
春天还是凉飕飕的,女知青全身上下都湿答答的,很容易失温。但又不能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把她外边厚实的衣服脱了,得有个人把她背回去才成。
苏窈在人群中快速环顾了一圈,目光落在了一把子力气的夏二嫂身上。
年底那几天,夏二嫂被娘家人赶了出来,只能回到夏阳生产队。为了能回来,还在大队长面前跪了下来,发誓再也不犯糊涂了。这两个月还真没听说过她和谁起过口角。
“二嫂,你赶紧帮忙把这同志送回他们的知青点!”
忽然被点名的夏二嫂瞪大了眼:“为什么是我?!”
因为苏窈所知道的妇女当中,就属这夏二嫂的力气最大。
但肯定不能说实话,所以苏窈立马忽悠道:“我这是给你表现的机会,救人可是学雷锋的精神,肯定会受到表扬!”
夏二嫂自从娘家回来后,就一直伏低做小,别说饭都不敢多吃一口,就连话都不过多说。
她这些天受尽了白眼,所以一听到苏窈的话,哪怕和她不对付,也立马蹲了下来:“你把她扶到我背上。”
其他妇女也帮着和苏窈一块把地上的知青扶到了夏二嫂的背上。
苏窈忙把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披在了知青的身上,护着她,避免她从背上滑落。
夏二嫂平时背上百来斤的粮食都不成问题,更别说这女知青轻得很,好像也就八十来斤。
夏二嫂一路背着快步向着水柑生产队的知青点跑去,稳稳当当,都没带歇的。
在途中,女知青也清醒了过来,哭喊着说为什么要救她,为什么不让她死了算了,还说她的档案被记过,没办法参加高考,这辈子就算是毁了。
苏窈断断续续的,大概听明白了。
这知青既然能在去年参加高考,就说明那会档案没问题。在这关口跳河,就说明这记过也是最近的事。
高考成绩不好,这档案问题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窈教学的是历史,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远比别人知道得多,她知道这个时代是朝气蓬勃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不说别的,就这下乡的知青们,被迫害的知青,被霸占的女知青都是以万的单位来记。
死亡中的非正常死亡也都是以万单位来记。
她的目光看向在夏二嫂背上哭得崩溃的知青,她无法知道在没有她出现的历史里,这女知青是否归总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数里,还是说幸运地活了下来。
虽然不清楚,可既然现在救活了,苏窈就想着她能一直活下去。
夏二嫂听到这些话,烦得很,骂道:“死什么死,活着就不好么,人家说咸鱼都还能翻身呢,你还是个活生生的人呢,难道就不能翻身了?!”
“你知道什么,你知道什么?!”女知青一直哭着,喊着。
夏二嫂还真想把女知青扔下来,但这向来不怎么聪明的脑子,就转动了一下,忽然就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一种绝望的感同身受。
毕竟前不久,就在大冷的冬天,饿到了极致也冷到了极致,那会还真有一种死了就一了百了的想法。
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想了想,还是劝道:“只要这人活着,就还是有希望的。”
苏窈闻言,诧异地看向她,没想到这话是说话一直不经脑的王春芳说出来的。
回到知青点,苏窈让知青点的女知青帮忙换衣服,她在外边等着。
没有进屋的知青,情绪大抵也受到影响,很是低迷消沉。
苏窈问女知青:“知道你们这位同志为什么忽然就寻短见吗?”
女知青红着眼说:“就前几天,宋晴去大队长家闹过一回后,大队里就下了通知,给她记了一个大过,还让她写检讨,在大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都念出来。”
另一个女知青也跟着吐苦水道:“自从我们罢工之后,那大队长就看我们不顺眼里,整天阴阳怪气的说我们是生产队里头懒惰的害虫,真让我们考上大学,到单位上班,也是腐蚀党的蛀虫……我们天天听着这些打击,侮辱人的话,日子也真都是过不下去了。”
说着说着就开始抹眼泪,哽咽道:“为啥我们就不是夏阳生产队的知青……”
沿海城市开放了,但这走动还是有很大限制的,这时就体现了沈靳在运输队的便利。
沈靳点头,又问她:“那中考的事情,怎么弄?”
苏窈:“老师托人帮我问了,估计很快就有消息了。”
想了想,又补充道:“也顺道给你问了。”
说到这,她又问:“你有温习吗?”
沈靳点头:“我怎么敢不温习,万一你这以后真上大学了,别人都能说我一个小学文化的,配不上你。”
苏窈把衣服晾上去:“配不配,别人可不能做我的主。”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就把活都干完了,沈靳到厨房端了一碗汤过来。
苏窈问:“这是什么?”
沈靳:“你快经期了,所以我给你红枣鸡蛋汤,还放了一点红糖,补气血。”
苏窈听着心里暖暖的,但随即又疑惑道:“可你这一个月也就几天在家,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经期?”
沈靳应道:“我有留意。”
苏窈嘴角的笑容就没压住,端起甜丝丝的红枣鸡蛋甜汤,小口小口地喝。
她正喝完甜汤,屋子里头忽然就传出夏禾哭着大声喊“娘”的声音。
苏窈忙把碗塞给沈靳,急匆匆地跑回了屋子。
沈靳洗了碗也跟着回了屋子。
苏窈把夏禾抱在怀里轻拍着。
夏禾趴在苏窈的肩头哼哼唧唧的,有些闹人。
苏窈小声的和沈靳说:“他出大牙,头有点发热。”
沈靳摸了摸他的额头,确实比平时热了一点,他不大了解,压低声音问:“要喝药吗?”
苏窈摇了摇头:“不是特别热,不用吃药,我晚上注意一点就好。”
沈靳:“我明天不用上班,晚上我多盯一会,你就好好休息吧,要是我实在哄不住,再喊你。”
苏窈摇头道:“还是不行的,这孩子比较熟悉我,晚上要不是我,估计一哭起来就难哄得好。”
最后还是苏窈陪着俩孩子睡,沈靳又把单人床搬到了这屋子里头。
睡在一个屋子里头,也好搭把手。
晚间夏禾哭闹几遍,最后沈靳就开一点麦乳精给他喝,喝了点香甜的,下半夜倒是没有再闹了。
他们就好像回到了夏禾还得抱在怀里那会,苏窈每天晚上都要夜起,沈靳每晚都要出去候着。
两个人第二天起来,都腰酸背痛的,这夜里带孩子,简直比白天上工还累。
第137章 水柑生产队的事
沈靳在家待了两天,又回去上班了。
一月底至二月初,高考的成绩陆陆续续的出来了。
夏阳生产队十个知青,有两个知青考上了大学,一个本科,一个专科。
高校招生,优先优秀的知识青年和乡下赤脚医生,在卫生所当卫生员也算在其中。
周知青做了好几年的卫生员了,无疑就是这一次的本科生,而另一个名额是郭向阳的。
录取通知书也很快就邮寄来了。
许娟带发热的石头来卫生所看病,就和苏窈唠嗑起这高考的事,说:“咱们夏阳生产队有两个大学生,可我听说水柑生产队却是一个都没有。”
苏窈想了想,说:“我记得之前恢复高考的时候,水柑生产队的知青好像罢工过一回。”
许娟应:“何止是罢工一回。这高考恢复的消息一出来,哪个知青不想多点时间来捡起书本的知识,可那水柑生产队的大队长不仅没有给知青充裕的时间复习,还贬低知青,说他们肯定考不上,别瞎折腾。”
“知青们日盼夜盼离开这乡下,回到城里。这高考就是一个希望,那水柑生产队的大队长还把他们的希望踩在脚底下,可不得反抗。”
二人正说着话,忽然有一道慌张的声音传进了卫生所。
“卫生员,卫生员救命!”
苏窈忙往门口走去,才到门口,一个年轻着急忙慌跑向卫生所,看到她,停了下来,指了一个方向,急得都结巴了:“有人,有人跳、跳河里了!”
苏窈闻言,脸色一急:“快点带我过去。”
年轻男人转身就带着她往河那边去。
梁医生听到说话的声音,也出来了。
许娟抱着孩子也正想跟着过去,看见梁医生,就说:“那个年轻人好像是水柑生产队的人。”
两个人也往水柑生产队的河流方向去。
苏窈跟着跑了一会,远远就看见有两个人从河里拉起了一个人。
等走近的时候,人已经拉上来了,一群人围着。
年轻人忙大声道:“快让让,卫生员来了!”
大家伙都让开了一条道给苏窈。
苏窈快步走了进来,立马蹲下检查被救上来的人。
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姑娘,两个生产队经常一起劳作,苏窈认得出来,这姑娘是水柑生产队的知青。
苏窈立马检查心跳,探脉搏,然后开始按压胸腔,人工呼吸。
苏窈的行为,把极少接受新事物的生产队社员看得一愣一愣的。
等女知青终于咳一声之后,大家伙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开始议论起这跳河知青的事。
“这知青之前就因为回城指标的事闹了几回,这回高考成绩出来了,整个人都浑浑噩噩的,还跑到大队长家闹了,说是大队长根本就没想过让他们这些知青回城,就想他们一辈子烂在土里。”
“我也听到她骂人的话了,说上回的回城指标,是因为大队长睡了女知青才给的。”
七嘴八舌,听得苏窈脑袋瓜子嗡嗡的,现在人家女同志才投河被救上来,心里正脆弱得厉害,说不定听到这些话,又继续想不开呢?!
苏窈怒道:“都闭嘴!偏要在人家同志面前说这些话,是真的想逼死这同志吗?!”
围观的人想要反驳,可一看那躺在地上猛咳嗽,可怜得厉害的知青,纷纷嘟囔了一句听不清的话,就闭上了嘴。
春天还是凉飕飕的,女知青全身上下都湿答答的,很容易失温。但又不能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把她外边厚实的衣服脱了,得有个人把她背回去才成。
苏窈在人群中快速环顾了一圈,目光落在了一把子力气的夏二嫂身上。
年底那几天,夏二嫂被娘家人赶了出来,只能回到夏阳生产队。为了能回来,还在大队长面前跪了下来,发誓再也不犯糊涂了。这两个月还真没听说过她和谁起过口角。
“二嫂,你赶紧帮忙把这同志送回他们的知青点!”
忽然被点名的夏二嫂瞪大了眼:“为什么是我?!”
因为苏窈所知道的妇女当中,就属这夏二嫂的力气最大。
但肯定不能说实话,所以苏窈立马忽悠道:“我这是给你表现的机会,救人可是学雷锋的精神,肯定会受到表扬!”
夏二嫂自从娘家回来后,就一直伏低做小,别说饭都不敢多吃一口,就连话都不过多说。
她这些天受尽了白眼,所以一听到苏窈的话,哪怕和她不对付,也立马蹲了下来:“你把她扶到我背上。”
其他妇女也帮着和苏窈一块把地上的知青扶到了夏二嫂的背上。
苏窈忙把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披在了知青的身上,护着她,避免她从背上滑落。
夏二嫂平时背上百来斤的粮食都不成问题,更别说这女知青轻得很,好像也就八十来斤。
夏二嫂一路背着快步向着水柑生产队的知青点跑去,稳稳当当,都没带歇的。
在途中,女知青也清醒了过来,哭喊着说为什么要救她,为什么不让她死了算了,还说她的档案被记过,没办法参加高考,这辈子就算是毁了。
苏窈断断续续的,大概听明白了。
这知青既然能在去年参加高考,就说明那会档案没问题。在这关口跳河,就说明这记过也是最近的事。
高考成绩不好,这档案问题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窈教学的是历史,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远比别人知道得多,她知道这个时代是朝气蓬勃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不说别的,就这下乡的知青们,被迫害的知青,被霸占的女知青都是以万的单位来记。
死亡中的非正常死亡也都是以万单位来记。
她的目光看向在夏二嫂背上哭得崩溃的知青,她无法知道在没有她出现的历史里,这女知青是否归总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数里,还是说幸运地活了下来。
虽然不清楚,可既然现在救活了,苏窈就想着她能一直活下去。
夏二嫂听到这些话,烦得很,骂道:“死什么死,活着就不好么,人家说咸鱼都还能翻身呢,你还是个活生生的人呢,难道就不能翻身了?!”
“你知道什么,你知道什么?!”女知青一直哭着,喊着。
夏二嫂还真想把女知青扔下来,但这向来不怎么聪明的脑子,就转动了一下,忽然就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一种绝望的感同身受。
毕竟前不久,就在大冷的冬天,饿到了极致也冷到了极致,那会还真有一种死了就一了百了的想法。
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想了想,还是劝道:“只要这人活着,就还是有希望的。”
苏窈闻言,诧异地看向她,没想到这话是说话一直不经脑的王春芳说出来的。
回到知青点,苏窈让知青点的女知青帮忙换衣服,她在外边等着。
没有进屋的知青,情绪大抵也受到影响,很是低迷消沉。
苏窈问女知青:“知道你们这位同志为什么忽然就寻短见吗?”
女知青红着眼说:“就前几天,宋晴去大队长家闹过一回后,大队里就下了通知,给她记了一个大过,还让她写检讨,在大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都念出来。”
另一个女知青也跟着吐苦水道:“自从我们罢工之后,那大队长就看我们不顺眼里,整天阴阳怪气的说我们是生产队里头懒惰的害虫,真让我们考上大学,到单位上班,也是腐蚀党的蛀虫……我们天天听着这些打击,侮辱人的话,日子也真都是过不下去了。”
说着说着就开始抹眼泪,哽咽道:“为啥我们就不是夏阳生产队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