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13节
  沈靳吃了饭后,告诉苏窈:“地址问到了,是小河生产队。”
  “还自行车的时候,我顺道问了一下大队长,是同一个县,不过小河生产队很穷,要更往山里走,倒是能去到附近的公社,但还要走上一两个小时,山路挺难走的,你还要去吗?”
  苏窈应得斩钉截铁:“去,怎么不去了。都决定了,不就是两个小时的山路么,去!”
  沈靳:“那行,等初二我再仔细问问大队长,去小河生产队怎么走。”
  他们歇了两个小时,就开始着手准备年夜饭了。
  沈靳手艺不行,就只能是打下手,烧火切菜洗菜都是他的活。
  煸香五花肉后,舀了点油用来炒生菜,再把土豆放进去一块焖。
  然后是一斤重的皖鱼,放了姜片和葱,直接上锅蒸五分钟,再拿出来调汁煮热浇上去,然后是骨头汤,最后是一个猪油蒜蓉炒生菜。
  曾经最普通的一顿饭,而现在却是一顿大餐。
  守岁,辞旧迎新,一九七六年过去了,迎来了一九七七年。
  两个孩子都睡了,苏窈和沈靳都还在等十二点。
  他们买了一小捆鞭炮,虽然没有钟表,可大队长家里有,只需要大队长家里一烧,大家伙都会跟着一块烧。
  两人感觉差不多时间了,就裹着同一张棉被坐在屋外等着。
  苏窈和沈靳挨得非常的紧,仔细琢磨,这冬天确实是个能拉近彼此距离的季节,他们俩才说开没几天,这会一点也不扭捏。
  终于,听到鞭炮声了,苏窈把火柴塞给沈靳:“快,快去点鞭炮!”
  沈靳从被窝中起来,去点鞭炮。
  苏窈则把被子放到了长板凳上,然后也站了起来。
  沈靳跑出去院门去点了鞭炮,才跑回门内,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
  苏窈立马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
  沈靳走近后,隐约听到她在保佑。
  她说:“保佑爷爷奶奶,爸妈,哥哥姐姐们身体健康,幸福安康的。”
  “保佑夏苗夏禾健康成长,保佑我和沈靳有朝一日能回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
  沈靳从她身后环抱住了她,苏窈睁开了眼,表情有些惊讶。
  他身量高大,从身后抱上来,完完全全笼住了她,苏窈感觉自己被他抱在了怀中。
  心跳得有点快,却莫名地有安全感。
  沈靳双手包着她的手,低声说:“保佑苏窈所说的都能实现。”
  苏窈嘴角多了笑意。
  沈靳这么好的人,怎么可能不让人动心。
  她好像,真真地动心了。
  苏窈闭上眼,在心底默念:再多保佑一下,保佑我和沈靳也能长长远远的。
  第86章 三姐
  大年初二,生产队的人都会聚到一块去祭拜祖宗。
  今年生产队出钱,向社员买了一只鸡,宰后就供到祠堂上头。
  供过祖宗后,谁想吃就拿钱买。
  多得是人想抢,也轮不到苏窈抢,她也只能把吃上鸡肉的希望寄托在四五月养小鸡上。
  四五月生产队会有鸡苗,生产队力有没养鸡的,或者已经不够五只的,都可以补上,是不用钱的。
  供奉祖先后,生产队大部分人都主动来和沈靳打招呼,但这聊着聊着就会聊到装卸队的事情。
  大家都觉得虎子能去装卸队工作,是靠着夏老四的关系才得到的。
  一时间,“夏老四”从招人嫌,成了香饽饽。
  就是老夏家的夏老大都跑了过来,说:“老四,上一回你岳父和小舅子来寻你媳妇的麻烦的时候,我和老二老三他们都有帮忙,你可不能忘了。”
  沈靳笑了笑:“以前大哥和二哥,三哥一块揍我的事情,我也没忘。”
  夏老大的脸色一黑,说道:“都是些陈年烂谷子芝麻事了,你还提这些做什么?”
  沈靳:“不提不代表忘了,大哥需要我在大年初二,把我以前挨打过的次数一次次数出来吗?”
  周围的人都像看笑话一样看着夏老大,夏老大自觉没脸,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
  这会大队长拿着大喇叭说要开个小会,大家伙也就散了。
  这小会说的还是拖拉机的事情。
  不为别的,就为了让不同意的人在众人面前保证,保证车买回来后,绝对不耍赖闹事,家里谁谁闹事,就扣工分,同意就摁手印,没得反悔。
  这件事解决了,就让各回各家。
  大年初二是探亲的日子,祭拜完祖宗后,各家的媳妇都挎上篮子离开生产队。
  苏窈装了几尺老土布,还有十个掺了白面的窝窝头做探亲礼。
  去小河生产队太远了,真不方便带着夏苗和夏禾,所以和沈靳商量好了之后,去问桂花婆婆,也就是七婶能不能帮忙看孩子。
  桂花大肚子不方便回娘家,而七婶也只等着外嫁的闺女回来,有大根帮忙打下手,七婶也不会太忙,也是有时间看看孩子的,所以答应了。
  这大过年的麻烦别人,也不大好,所以苏窈和沈靳硬给七婶塞了五毛钱。
  苏窈和沈靳是走着去的,路上遇上了拖拉机和牛车,要是顺路的话,就给钱搭了一段路。不然这走着去,再走着回来,双脚都得废了。
  根据大队长给的位置,再一路问着人,他们总算是摸清楚了小河生产队的位置。
  上午十点出发的,大概是下午一点才到的小河生产队。
  沈靳看到人,就上前问:“请问陈大国家怎么走?”
  那人奇怪地看了眼他们俩,问:“你们找他做什么?”
  苏窈上前,说:“我姐姐嫁给了陈大国,我是来探亲的。”
  那人纳闷道:“这大国媳妇嫁到咱们小河生产队都得有七八年了,也没见着有娘家人来找过她……”说到这里,警惕了起来:“你们真是来探亲的?”
  苏窈点头:“真是来探亲的,我姐的名字叫李春兰,是杨树生产队的人。”
  那人嘀咕道:“好像大国媳妇还真叫春兰……”
  他转身朝一个方向指了过去:“从这一直往里走,看到有一条分岔路,往右边的岔路走,一直走到尽头,看到最破的那个院子,旁边有一棵没叶子,光秃秃的柿子树,就是大国家了。”
  苏窈听到“最破的那个院子”时,心里堵得慌。
  依着那个人指的方向走去,苏窈脸色凝重和沈靳说:“要是李家三姐被丈夫虐待,我们该怎么办?”
  沈靳脸色也很是沉重。
  这被高嫁聘礼卖进大山里当媳妇,要是想把这妇女解救出来,难上加难。更别说是这个年代,只能说要解救,那只能是和人家整个生产队作对,怕是连生产队都走不出去。
  这一点,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苏窈暗暗希望李家三姐日子虽然过得苦,但不要再受太多的苦了。
  两人走了一段路,才见到一棵光秃秃的柿子树,旁边就是一间篱笆做成围墙的院子。院子里头是两间夯土草屋,茅草发黑,夯土屋墙都缺了很多泥。
  这院子,甚至比之前苏窈之前住的那个屋子还要破。
  这光棍当初既然能拿出三十几块钱娶李春华,家里条件不至于差到这个地步才是呀。
  苏窈心里难受了一会,才站在院门外喊:“有人在家吗?”
  不一会,一个穿着明显不合身,手脚的衣服口都短了一截的男孩从屋子里出来了。
  男孩看着五六岁,很瘦很黑,他看向他们,警惕的问:“你们找谁?”
  苏窈:“我是李春兰的妹妹李春华,来探亲的。”
  男孩愣了一会,朝着屋子里头喊:“娘,说是你妹妹。”
  男孩的声音才落,就有一个妇女走到了门口。妇女看上去有三十来岁了,也不知是不是太劳累了,眼角有着明显的皱纹。
  妇女出到门口后,视线一直停留在苏窈的身上,犹犹豫豫的问:“你是春华?”
  苏窈一下子就从记忆里认了出来,她喊:“三姐,是我,春华。”
  李春兰听到这一声“三姐”,眼泪哗啦地一下就流了出来,快步跑了出来,开了院门,想要抱自己的小妹,但一看到小妹身上干净没有补丁的衣服,再看自己身上满是补丁的衣服,一时踌躇不敢抱。
  苏窈有着李春华的记忆,在脑海里是那么的清晰,清晰得仅次于她现代的记忆。
  这些记忆,也成了她的一部分,让她深深地共情到了李春华的感情,所以她的眼眶也是红的。
  在李春兰踌躇的那一瞬间,苏窈直接张开手抱住了她。
  李春兰顿时哭得更厉害了,她哽咽的道:“我离开杨树生产队的时候,你才十五岁……这都八年没见面了。”
  她忙推开苏窈,满脸泪水地仔细端详着自己的妹妹:“没变,一点儿都没变。”
  说完这话后,她看向苏窈身后的男人:“他是谁?”
  苏窈介绍:“是我的丈夫,夏向东。”
  沈靳朝着李春兰点了点头,喊了一声:“三姐。”
  李春兰抹着脸上的眼泪,看向苏窈:“算李老汉还有良心,给你嫁了个好人。”
  苏窈并没有说破李春华曾经过得不好,她问:“三姐,你这些年怎么过的?”
  李春兰拉着她道:“进屋说吧。”
  苏窈和沈靳跟着进了屋,屋里也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兄弟俩都好奇地看着从来没出现过的亲戚。
  因为屋子破旧,李春华有些局促地绞着手,和两个孩子道:“大亨,二亨,叫小姨,姨丈。”
  大的男孩喊得利索:“小姨,姨丈。”
  小男孩则口齿不清的喊:“姨,丈”
  苏窈来前预想李春兰有好几个孩子了,所以和沈靳都准备了八个红包,所以两个人都拿出两个红包塞给两个孩子。
  李春兰忙道:“不用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