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03节
  不熟之前都避讳着,这熟起来之后就都这么荤素不忌了么?
  苏窈在夏苗要开口问自己的时候,直接捂住了她的小嘴,以防她语出惊人。
  苏窈立马说:“暂时就苗丫和禾子两个孩子,不考虑再生了,要考虑也要等日子好起来才生,而且我这身体,人家医生都说得养,起码也要了个四五年吧。”
  这年代都奉行着人多力量大,多生多育,苏窈也不好太跳脱。
  她说后,又把这个问题转回到许娟身上:“石头都五六岁了,那你还不急着生二胎?”
  许娟叹了一口气:“总怀不上有啥办法?”
  苏窈挑了挑眉,说:“要不我给你把把脉,顺带让我练练手?”
  桂花和许娟都知道苏窈最近学字认字,还爱看医书,也会上山采药。
  有时候上工耽误了一时半会,许娟也会给她打掩护。
  许娟笑了:“行,你给我看看。”
  她把手搁到了桌上。
  苏窈拿了一块布来,折成几折放到桌上:“你把手放上去。”
  桂花:“嫂子这还挺像模像样的。”
  苏窈怪不好意思的道:“我这就会点皮毛,假把式罢了。”
  说着,她摸上许娟的脉,等待的时候,两个人都紧盯着她不出声。
  好半晌,许娟问她:“摸出什么了?”
  苏窈看向许娟:“我看看你舌苔。”
  许娟按照她说的,伸了出来。
  苏窈:“你是不是这月事不准,有时候两三个月才来一回,每次来的时候都会特别疼,而且两三天就没了?”
  许娟瞪大了眼:“神了,你居然还真能摸出来。”
  苏窈摇头:“不全是,一半摸的一半猜的。”
  现代废寝忘食拼搏的大部分女性,多多少少都有点这方面的问题,再结合许娟刚才说的情况,还有脉象,八九不离十。
  许娟问:“那我该吃点什么来调理?”
  苏窈:“我就只会一点皮毛,那敢给你开药,等年后我给你去问问,另外你也别太早要孩子,等再过两年再要。”
  等再过两年,生活条件肯定比现在好,那会营养跟上了,对孕妇的身体也好。
  许娟无奈道:“那是我想要,也能要才行呀。”
  许娟把手放了下来,桂花又立马把手放了上去:“嫂子你也给我看看呗。”
  难得有两个素材给苏窈练手,她当然是乐意的。
  只是把脉也不开药。
  苏窈第一次摸孕妇的脉象,特别的仔细,一摸就摸了好几分钟。
  还观察了桂花的脸色,舌苔,眼睛的情况。
  桂花给她折腾好一会,才问:“嫂子看出了什么?”
  苏窈羡慕道:“我看出你气血足,咱们睡一晚,脚都捂不暖,你脚一宿都是暖的。”
  桂花惊讶道:“确实都是暖的!”
  许娟:“还真给嫂子说准了,我这脚也是一整晚都不见暖和,以前虎子在还可以给我捂捂,现在虎子不在家,也没给人给捂,半夜都能给我冻醒。”
  苏窈晚上一边一个小暖炉,也不觉得冷。
  “睡前泡个脚,可以熬点姜水,早上也可以喝一杯姜水,对身体好。”
  苏窈看向桂花:“你可以用热水泡脚,可别胡乱喝。”
  桂花点头:“我晚上都有泡脚的。”
  许娟把苏窈说的都记在了心里:“晚上我就开始泡脚。”
  几个人聊了一会,桂花说:“好像明天就要发粮,嫂子你家的粮怎么办?”
  今年最后三个月几乎只有苏窈一个人上工,满分八个工分,苏窈虽然拿过,但很少,基本上都是七个工分。
  后头一个月活轻松,也就六个工分。
  苏窈道:“粮不多,但好在四哥现在有活干,能挣一点钱,到时候发粮了,再问问谁家粮多,给我们匀一点,我们多给一点钱。”
  这年底发的货票,也还是得拿钱去买,还有一些不要票却贵得很的商品,都是要钱的。
  这十公分两毛钱,可这发的粮也是算在工分里的,发完粮剩下的工分才算钱。
  估计最后那些工分还算可以的,分了粮后也就只剩下二三十块钱。
  苏窈工分少,肯定是全部换粮的。
  许娟:“今年收成好,缴公粮剩下的比往年的多,肯定能多分粮。你挨家挨户问,每家每户就算只能给匀两三斤,再加上年底发的和上一季剩下来的粮,应该也能熬几个月,之后再另想办法。”
  苏窈应:“也早就只能是这样了。”
  但到时候肯定是得去黑市买粮的。
  年底发粮,黑市也会有人卖粮,但肯定价钱高得离谱。
  就算高,也得买,不然只能挨饿。
  *
  第二天一早,大队长的声音通过喇叭几乎响彻整个生产队。
  “发粮发钱发票了,赶紧来仓库!”
  苏窈这刚捏着窝窝头,听到这话,立马扔下活,朝屋子里喊:“苗丫看家看弟弟,娘去领粮!”
  屋子里头传出夏苗脆生生的声音:“好勒!”
  苏窈挑着两个箩筐就出了门。
  到了仓库前,已经站了好多的人。
  这会排队都没用,人家记分员会按照计分本上喊人。
  大队长站在高处,看了好一会,见人差不多齐了,就说:“前天我去县里开大会,县里特意表彰了我们生产队连续三年高产,所以明年开春给了咱们生产队拖拉机的名额。要是有了拖拉机,大家伙耕地都不用那么辛苦了,而且咱们就以后去公社,去县里就方便多了,就算是送粮运肥料也更方便了。”
  这个可是好消息呀,大队有拖拉机,那大队的生产队的社员可神气了。
  大队长看着众人脸上的笑,又道:“但是呢,拖拉机也不是免费的,县里给咱们补助七成,剩下的咱们生产队自己掏。”
  有人问:“那咱们生产队要补多少钱。”
  那玩意太贵了,大家感觉可望不可求,都没仔细打听过多少钱。
  大队长:“一台拖拉机加上车斗,两千五。”
  他的话一出来,底下一片抽气声。
  两千五这是啥概念呀!
  对于身家不够十块钱的苏窈来说,也被惊讶到了。
  这放在现代,两千五都是几十万了。
  县里给出七成,那也还要七百五呢!
  大队长:“生产队能拿得出二百五十块的公家钱,但是剩下的五百得按照人头来凑,不管大人小孩都是三块钱一个人。”
  今天发粮,家里能做主的人都来了,大队长也就顺道说了。
  全部身家加起来才几块钱的苏窈:……
  他们家四口人,那就得十二块钱,还得是沈靳回来的时候才能拿出来。
  三块钱一个人,而且没有生产能力的小孩也算在了里头,这可不是小数目呀。
  底下一片议论纷纷。
  大队长继续动员道:“咱们不要,别的生产队还抢着要呢,这两千五的拖拉机,只花七百五就能买回来,平分每个人三块钱,以后还能挣别的生产队的钱,借给他们运肥运粮能挣钱保养,而且载他们去县里也能收两毛钱一个人,划算着呢。”
  大队长说了一大堆,喝了一口冷水,然后指着一片地方,说:“同意的就站到这边来。”
  苏窈想都没想,第一个就站到了大队长说的地位置。
  有车多方便呀,不用天天想借口借自行车,还能省好多钱呢。
  大队长眼睛顿时亮了,苗丫娘觉悟就是高!
  许娟见苏窈去了,也跟着去了,她家就三个人,是九块钱。
  桂花家自从桂花摔了之后,就意识到有车能去县里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了。而且这桂花以后生了,估计都有可能去县里了呢,要是有拖拉机就方便多了,所以他们也站了过去。
  大队长继续道:“反正车是肯定要买的,不同意的人,以后可得花钱坐拖拉机。而且家里老人小孩生病去县里,要坐拖拉机,这专门拉人去一回,可也要收一两块钱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好些个人也站到了那边。
  最后剩下五户人,有家里实在困难的,也有小气出了名的,甚至还有打着以后买回来了,不可能不给他们坐的主意。
  大队长对他们的一些想法,猜得七七八八。
  “你们不愿意凑这个钱,我也没法强迫你们,但事先说好,别到时候家里人坐车要给钱的时候,给我叽叽歪歪的。”
  有个中年男人不乐意了:“那生产队出的公费,也是咱大家集体的钱,凭啥不出钱的就不能免费坐?”
  大队长冷笑:“怎么,交公粮的时候你要把自己那部分扛着去公社?还是说别人的地用拖拉机耕,你自己用锄头耕?要是你敢应,我就把你那部分公费分给你,不占你一点便宜。”
  那人一噎,倒是想应,但同意的那拨人,视线如狼似虎,就好像他要是应了,以后都会盯着他,不允许他占一丁点的便宜。
  想到这里,他也没真敢应。
  犹犹豫豫的两户人听到大队长这么一说,问:“这钱能不能慢慢给?”
  大队长知道他们家的情况,点头:“你们可以。”
  剩下的几户人,有人正要开口,大队长直接堵住了他们的话:“你们不行。”
  “谁家里真的困难,我一清二楚,别和我扯皮。”
  一时间,想说先欠着钱的大部分人都不敢说话了,苏窈大声道:“那我能不能年后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