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63节
玉米面也是同样的。
没按工分来发这粗粮,主要是怕有些懒汉或是没生产能力的老人会被饿死。
生产队还有粗粮细粮两种余粮。生产队的社员也是可以用细粮来换粗粮的。
一斤细粮换三斤粗粮。
苏窈没换。
虽然能换更多的粗粮,但这会粗粮吃多了也不行,还是得吃点米饭才有力气干活。
换了粮回家,苏窈就迫不及待地蒸了满满两碗的米饭。
炒了一盘豆角,也煎了一人一个的荷包蛋。
中午,每家每户都飘着饭香。
苏窈这是第二回吃上米饭,但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
先前是因为要建厕所,那会家里压根没什么吃的,只能咬着牙做了一顿米饭,也不敢多吃一口。
现在满满的一担子粮食就放在屋檐下边,米袋里边还有将近三十斤的米,她吃得心里也踏实了。
而且这陈粮不比新粮,新粮吃起来都是满满胶质的米香。
苏窈看向沈靳,问:“是不是第一回感觉白米饭也这么好吃?”
沈靳点了点头。
确实好吃,心底有种酸涩的满足感。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因为做小工被工头拖欠工资,一个馒头和壶水就是他一天的口粮。
后来带着他的老师傅看不过去,也就带着他在路边小摊吃了个快餐,那一顿饭,是沈靳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味道。
今天发了粮,下午就不用上工了,沈靳也白得休息一个下午。
和苏窈把谷子抬到了屋子里头,就开始琢磨起了他的捕蛇计。
耽搁了这么久的事,终于算是提上日程了。
他让人弄了一个有一米长的铁钳,还有竹笼,和一些捕鼠的夹子。
苏窈凑过去看了一会,说:“不是说蛇也吃青蛙吗,为什么非得抓老鼠?”
沈靳:“一样要抓,不只是设一天两天的陷阱,所以多备无患。”
苏窈点了点头,然后问:“那什么时候去弄陷阱?”
沈靳:“等会我和虎子进山看看附近哪里有蛇出没,然后再去抓点青蛙,弄个陷阱等晚上再蹲点。”
“那你捯饬吧,我要去找周知青学习去了。”
沈靳抬眼看了眼她,说:“你今天还是先只认五个字吧。”
二十个字,太夸张了。
苏窈没好气道:“知道了,我没那么傻。”
苏窈看向夏苗,说:“走,跟娘一块去认字。”
夏苗都快五岁了,也可以让她跟着学习了。
生产队今天下午不用上工,自然也不会有人中暑,更不会有人为了偷懒而装病躲到卫生所。
周知青正好在卫生所看书,见苏窈带着孩子来了,就问:“有哪里不舒服?”
苏窈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周知青有没有空?”
周知青问:“咋?”
苏窈就把要学字的事说了。
周知青:“不过就是每天来学几个字,我还当时什么事呢。”
说着就让她做了下来,周知青问:“你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苏窈点了点头:“会写我自己的,夏苗夏禾的,会写一到十,也会写大小,多和少。”
这么一算,她都已经会写二十个字了呢。
周知青想了想:“那就先从我们平时最常见的东西开始学起,就比如说米和粮,还有良字。”
苏窈点头,装出一副求学若渴的模样。
谁能想到曾今名校出来的中学教师,今天却要像个小学生一样乖乖地学写字认字。
母女俩这会都是安静的性子,她们俩态度认真,而且记性都很好。周知青教着教着就上头了,恨不得多教几个这样的学生。
第46章 欠欠的苏窈【一更】……
苏窈从卫生所回来后,沈靳没在家,她想应是去弄他的捕蛇大计了。
把夏苗夏禾哄睡后,苏窈看到还有一长截的头绳,就剪了点红格子老粗布,到屋外檐下做大肠发圈。
这还差几针,围墙外头就传来许娟的声音:“嫂子在家不?”
苏窈赶紧压低声音应:“在呢,在呢,孩子睡觉,门没锁。”
许娟背着背篓,挎着个篮子,带着石头推开院门就走了进来。
看到苏窈手上的物件,问:“嫂子这是在做什么呢?”
苏窈收了线,咬断线后,拿起来给她看:“发圈,用来扎头发的。”
说着就扎到头上,转身示意给她看:“怎么样。”
许娟眼神一亮:“这发圈还挺好看的。”
苏窈解了下来,递给了娟子:“送给你。”
许娟一愣:“咋的忽然送给我?”
苏窈笑了笑:“上回莫知青的事,还亏得你帮忙,我一直想谢谢你来着。”
苏窈在人情世故这一块拿捏得很。
可不仅是上回的事,就说许娟的性子就挺好的,和她打交道很舒服。
再说虎子和沈靳搭伙的事,她也得和许娟打好关系来。
许娟:“嘿,谢啥,在这乡下不是你帮我,就是你帮我,没那么多说法。”
“不值几个钱,拿着吧。”说着就塞到了许娟的篮子里了。
许娟一笑:“那多不好意思呀。”
拿起篮子里的发圈,越瞧越喜欢,问:“你怎么想出来这样式的?”
苏窈:“先前在城里看到过别人用,就自己琢磨出来了。”
苏窈没在城里看见过,但她想这大肠发圈应该早就有人用了,只是还没流行起来。
许娟越看越喜欢,说:“嫂子你这手真巧。”
苏窈笑笑,随后问她:“对了,你来找我什么事?”
许娟忽然回过神来,说:“瞧我都给忘了,今天不是不用上工么,我就想着到山上转转,看能不能挖点笋,多的就卖到公社去,少的就自己吃。”
苏窈:“禾子刚学会翻身了,这没人看着我也不放心。”
这倒是个问题,许娟想了想,忽然道:“先前石头这么大的时候也要人看着,基本上离不得人。可一直看着也耽误干活,所以虎子就给他弄了张有围栏的小床,还挺好用的,虎子一直睡到两岁呢。”
“现在虎子大了,也不睡了,还想着留着给还没影的二宝,就一直闲置着,嫂子要用的话,先借给嫂子用用。”
苏窈一听,忙道:“娟子你真是帮上大忙了!我现在就是做个饭都得时时刻刻看着人,就怕他把自己摔了。”
许娟把背篓和篮子放下,说:“走,我们现在就去搬过来。”
苏窈迟疑了一下:“虽然苗丫和禾子睡着了,可我还是有点不放心。”
许娟笑道:“这还不简单。”
她转头就和石头说:“你帮忙看会弟弟妹妹,晚上给你做蛋羹吃。”
石头立即点头如捣蒜:“我一定看好苗丫和禾子的!”
苏窈道:“那你也去屋子里玩会,等苗丫醒了,你就告诉苗丫,千万不能让禾子靠近床边。”
石头也不知从哪学来的,站得板正一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许娟笑了,说:“都是从看八路军电影学的。”
苏窈把石头放进了屋里,出门后,问:“娟子,你说下回电影会在什么时候放?”
娟子摇了摇头:“不知道,有可能十月国庆节的时候会放吧,咋了?”
苏窈:“这不是上一回放电影的时候,我生病了没去成,也没带夏苗去,有点可惜。”
娟子:“总归国庆不放,这过年的时候应该也会放,不过过年的时候得看天气,天气不那么冷就会放。”
她们一路聊着聊着就到了虎子家。
虎子几兄弟早早分了家,自己独一个小院过日子。
虎子家也比苏窈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要大一些,
有个堂屋,两间屋子。
许娟从杂物间找到了小床,两个人就抬了出来。
太久没睡人了,都积灰了。
这床就是四周给钉了围栏,和婴儿床差不多,只不过没有那么精致而已。
但现在精不精致没什么影响,最重要得实用。
两人把床搬回去,就肯定得从生产队榕树根经过,这会榕树根有好些个人在乘凉。
先前和夏二嫂打架的苏翠兰也在里头,见着她们搬小床,就拦了去路,问:“虎子媳妇,你们这是要干嘛?”
许娟不大喜欢苏翠兰,微微皱眉,但还是应道:“把小床借给嫂子家的禾子用用。”
没按工分来发这粗粮,主要是怕有些懒汉或是没生产能力的老人会被饿死。
生产队还有粗粮细粮两种余粮。生产队的社员也是可以用细粮来换粗粮的。
一斤细粮换三斤粗粮。
苏窈没换。
虽然能换更多的粗粮,但这会粗粮吃多了也不行,还是得吃点米饭才有力气干活。
换了粮回家,苏窈就迫不及待地蒸了满满两碗的米饭。
炒了一盘豆角,也煎了一人一个的荷包蛋。
中午,每家每户都飘着饭香。
苏窈这是第二回吃上米饭,但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
先前是因为要建厕所,那会家里压根没什么吃的,只能咬着牙做了一顿米饭,也不敢多吃一口。
现在满满的一担子粮食就放在屋檐下边,米袋里边还有将近三十斤的米,她吃得心里也踏实了。
而且这陈粮不比新粮,新粮吃起来都是满满胶质的米香。
苏窈看向沈靳,问:“是不是第一回感觉白米饭也这么好吃?”
沈靳点了点头。
确实好吃,心底有种酸涩的满足感。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因为做小工被工头拖欠工资,一个馒头和壶水就是他一天的口粮。
后来带着他的老师傅看不过去,也就带着他在路边小摊吃了个快餐,那一顿饭,是沈靳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味道。
今天发了粮,下午就不用上工了,沈靳也白得休息一个下午。
和苏窈把谷子抬到了屋子里头,就开始琢磨起了他的捕蛇计。
耽搁了这么久的事,终于算是提上日程了。
他让人弄了一个有一米长的铁钳,还有竹笼,和一些捕鼠的夹子。
苏窈凑过去看了一会,说:“不是说蛇也吃青蛙吗,为什么非得抓老鼠?”
沈靳:“一样要抓,不只是设一天两天的陷阱,所以多备无患。”
苏窈点了点头,然后问:“那什么时候去弄陷阱?”
沈靳:“等会我和虎子进山看看附近哪里有蛇出没,然后再去抓点青蛙,弄个陷阱等晚上再蹲点。”
“那你捯饬吧,我要去找周知青学习去了。”
沈靳抬眼看了眼她,说:“你今天还是先只认五个字吧。”
二十个字,太夸张了。
苏窈没好气道:“知道了,我没那么傻。”
苏窈看向夏苗,说:“走,跟娘一块去认字。”
夏苗都快五岁了,也可以让她跟着学习了。
生产队今天下午不用上工,自然也不会有人中暑,更不会有人为了偷懒而装病躲到卫生所。
周知青正好在卫生所看书,见苏窈带着孩子来了,就问:“有哪里不舒服?”
苏窈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周知青有没有空?”
周知青问:“咋?”
苏窈就把要学字的事说了。
周知青:“不过就是每天来学几个字,我还当时什么事呢。”
说着就让她做了下来,周知青问:“你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苏窈点了点头:“会写我自己的,夏苗夏禾的,会写一到十,也会写大小,多和少。”
这么一算,她都已经会写二十个字了呢。
周知青想了想:“那就先从我们平时最常见的东西开始学起,就比如说米和粮,还有良字。”
苏窈点头,装出一副求学若渴的模样。
谁能想到曾今名校出来的中学教师,今天却要像个小学生一样乖乖地学写字认字。
母女俩这会都是安静的性子,她们俩态度认真,而且记性都很好。周知青教着教着就上头了,恨不得多教几个这样的学生。
第46章 欠欠的苏窈【一更】……
苏窈从卫生所回来后,沈靳没在家,她想应是去弄他的捕蛇大计了。
把夏苗夏禾哄睡后,苏窈看到还有一长截的头绳,就剪了点红格子老粗布,到屋外檐下做大肠发圈。
这还差几针,围墙外头就传来许娟的声音:“嫂子在家不?”
苏窈赶紧压低声音应:“在呢,在呢,孩子睡觉,门没锁。”
许娟背着背篓,挎着个篮子,带着石头推开院门就走了进来。
看到苏窈手上的物件,问:“嫂子这是在做什么呢?”
苏窈收了线,咬断线后,拿起来给她看:“发圈,用来扎头发的。”
说着就扎到头上,转身示意给她看:“怎么样。”
许娟眼神一亮:“这发圈还挺好看的。”
苏窈解了下来,递给了娟子:“送给你。”
许娟一愣:“咋的忽然送给我?”
苏窈笑了笑:“上回莫知青的事,还亏得你帮忙,我一直想谢谢你来着。”
苏窈在人情世故这一块拿捏得很。
可不仅是上回的事,就说许娟的性子就挺好的,和她打交道很舒服。
再说虎子和沈靳搭伙的事,她也得和许娟打好关系来。
许娟:“嘿,谢啥,在这乡下不是你帮我,就是你帮我,没那么多说法。”
“不值几个钱,拿着吧。”说着就塞到了许娟的篮子里了。
许娟一笑:“那多不好意思呀。”
拿起篮子里的发圈,越瞧越喜欢,问:“你怎么想出来这样式的?”
苏窈:“先前在城里看到过别人用,就自己琢磨出来了。”
苏窈没在城里看见过,但她想这大肠发圈应该早就有人用了,只是还没流行起来。
许娟越看越喜欢,说:“嫂子你这手真巧。”
苏窈笑笑,随后问她:“对了,你来找我什么事?”
许娟忽然回过神来,说:“瞧我都给忘了,今天不是不用上工么,我就想着到山上转转,看能不能挖点笋,多的就卖到公社去,少的就自己吃。”
苏窈:“禾子刚学会翻身了,这没人看着我也不放心。”
这倒是个问题,许娟想了想,忽然道:“先前石头这么大的时候也要人看着,基本上离不得人。可一直看着也耽误干活,所以虎子就给他弄了张有围栏的小床,还挺好用的,虎子一直睡到两岁呢。”
“现在虎子大了,也不睡了,还想着留着给还没影的二宝,就一直闲置着,嫂子要用的话,先借给嫂子用用。”
苏窈一听,忙道:“娟子你真是帮上大忙了!我现在就是做个饭都得时时刻刻看着人,就怕他把自己摔了。”
许娟把背篓和篮子放下,说:“走,我们现在就去搬过来。”
苏窈迟疑了一下:“虽然苗丫和禾子睡着了,可我还是有点不放心。”
许娟笑道:“这还不简单。”
她转头就和石头说:“你帮忙看会弟弟妹妹,晚上给你做蛋羹吃。”
石头立即点头如捣蒜:“我一定看好苗丫和禾子的!”
苏窈道:“那你也去屋子里玩会,等苗丫醒了,你就告诉苗丫,千万不能让禾子靠近床边。”
石头也不知从哪学来的,站得板正一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许娟笑了,说:“都是从看八路军电影学的。”
苏窈把石头放进了屋里,出门后,问:“娟子,你说下回电影会在什么时候放?”
娟子摇了摇头:“不知道,有可能十月国庆节的时候会放吧,咋了?”
苏窈:“这不是上一回放电影的时候,我生病了没去成,也没带夏苗去,有点可惜。”
娟子:“总归国庆不放,这过年的时候应该也会放,不过过年的时候得看天气,天气不那么冷就会放。”
她们一路聊着聊着就到了虎子家。
虎子几兄弟早早分了家,自己独一个小院过日子。
虎子家也比苏窈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要大一些,
有个堂屋,两间屋子。
许娟从杂物间找到了小床,两个人就抬了出来。
太久没睡人了,都积灰了。
这床就是四周给钉了围栏,和婴儿床差不多,只不过没有那么精致而已。
但现在精不精致没什么影响,最重要得实用。
两人把床搬回去,就肯定得从生产队榕树根经过,这会榕树根有好些个人在乘凉。
先前和夏二嫂打架的苏翠兰也在里头,见着她们搬小床,就拦了去路,问:“虎子媳妇,你们这是要干嘛?”
许娟不大喜欢苏翠兰,微微皱眉,但还是应道:“把小床借给嫂子家的禾子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