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26节
沈靳有去工地打过工的经验,厨房和屋子要多少茅草量,他也大概算过了。
大概下午两三点的时候,院子堆了两堆扎好的茅草。
这活终于干完了,沈靳说:“等大队长下工,我再去借梯子。”
然后看了眼院子,又说:“你看看在院子里哪个地方做厕所兼浴室。”
乡下最大的好处就是院子够大。
苏窈指了指菜地旁边的一块地:“就那吧,挖个坑,洗澡的水还能蓄着用来浇菜。”
沈靳点了头,拿了条树枝,在旁边画了一个大概两平方的方形框,中间再多画了一条线。
靠墙的位置应该是厕所。外头的方形四边都画了一条水道,侧面有洞流水出去。
苏窈看得一目了然。
沈靳:“等借梯子的时候,我再问问大队长能不能在墙外头挖个大坑。”
苏窈不解的问:“挖坑做什么?”
沈靳看向她:“做厕所,挖坑还能做什么?”
苏窈愣了两秒,顿时反应了过来。
当然是用来排污了。
确定方案,且茅草也都扎完了,苏窈就去洗手,准备去揉玉米面,等它自然发酵,晚上再用来做窝窝头。
但今天扎太久茅草了,就是用肥皂洗,也洗不干净手上的污渍。
苏窈以前有点小洁癖,她盯着自己的手看了很久。
最后因为条件就这样,也只能直接来了个眼不见为净,直接忽视。
再说这做窝窝头,没有发酵粉,也没有酒来发酵,做出来的窝窝头应该会很硬实。
估计也就热乎乎的时候是软一点的,等冷了就硬实得能当锤子用了。
揉好了玉米面,苏窈也去小眯了一会。
等醒来,苏窈闲得没事,就拿出家当来数一数。
在公社上花了一块七毛六,才收两毛七分四。原本的九块八分钱,现在就还只剩下七块五毛九分,还有一张两斤的粮票。
这钱是有一点,可没票也花不出去。
生产队每年上缴粮食,也能得极少量的粮票,每个人分到手的也只有一斤的粮票。
棉票人头一年二两,布票大人三尺,小孩两尺。
而火油票则是从大队分到几个生产队,再由生产队按每户人头酌量分发。
到了年底,把猪肉送去屠宰场也会返给一定量的肉票,但分下来的,人多的一户才一斤左右。
其他杂七杂八的票,在乡下的也就只能用粮食来换了。
不过不是必须的,也不会去换,反倒会用到手的票去换粮食。
往年发下来的各种票都会到夏老太的手里攥着,李春华一张票都没得过。
下个月月底分的是粮食,是没有票的,只有年底才会发票。
苏窈还是愁。
但愁了一会,又自己给自己开导好了。
刚穿越来的那几天,别说票了,连一粒米都没有。
现在暂时不怕饿死,还能怕没票使?
她收起了杂七杂八的思绪,把扯的三尺布拿了出来。
瞧着还是挺大的一块布,能给夏禾做两件小背心。可以裁得长一点,一两岁都还能穿。
苏窈找了一块小石头,在地大概画了和布料差不多大小的方形。
因为不熟悉做衣服,所以琢磨了好久,在地上画了又画。
她只知道两面一样的,合起来在一块缝起来就是衣服了。
但还得仔细想要多少尺寸才合适,这布料稀罕,要是裁剪坏了,她都得打自己两巴掌。
琢磨了很久,她才确定要多少布才能做两件小背心。
等天凉了,还能加上袖子做长袖穿。
余出来边边布料封起来,她可以做两条的内裤,也可以勉强给苗丫做两条。
至于沈靳里边穿的,就他的体格,绝对要宽松的,布料也要多一点,估计能做一件。
但外边的衣服就算了,里边的,他们才认识几天,肯定不合适给他做。
苏窈心里有了打算,就出屋子给沈靳说了声:“布料就给禾子做两件褂子,剩下的边角料我和夏苗用了。”
沈靳估计在琢磨怎么铺屋顶,头也没抬:“都行。”
不过这裁剪布料还得等等,家里没剪刀,还得去大队长家借。
这一时也没什么活了,苏窈也坐在沈靳旁边发呆。
到点后,再和沈靳一块给夏禾洗澡。
小家伙只要不饿着就不会哭,就是尿了拉了,只是哼唧几声,告诉你该换尿布了,除了喂奶外,好带得很。
夏苗就更好带了,除了给她饭吃,还有给她捯饬那稀疏的头发外,都不怎么需要照顾,甚至她都还能帮忙照顾弟弟。
苏窈很庆幸自己不像是别的种田文女主,一串的不孝儿女,就等着女主一个接一个的掰正三观。
这么一想,苏窈心情就好了。
等到大队长下工的时候,苏窈就和沈靳一块去借梯子和剪子。
苏窈看到大队长黑着一张脸,脸上还有两道划痕,没一会就反应了过来。
估摸是今天去拉架,不是善茬的那两个妇女给挠的。
在看到沈靳进门,大队长脸色更黑时,苏窈就知道自己没猜错。
避免战火炮轰到自己,她默默地从和沈靳并肩,退后两步。
大队长黑着一张脸,瞪着沈靳,粗声粗气的问:“又干啥?!”
沈靳说:“家里要翻新屋顶,想向叔借个梯子来用用。”
大队长黑着脸冷笑:“有事喊叔,没事喊大队长,真是没说错你。”
沈靳也想起今天苏窈和他说的事,估计是把拉架的火气都撒到了他身上。
沈靳想了想,又说:“我想赶紧干完这活,也不耽误明天上工。”
听到他还记着明天上工的事情,大队长脸色才稍微好一点。
苏窈默默退出去,到外头找玉兰婶子。
玉兰婶子刚从自留地摘菜回来,见着她,笑问:“苗丫娘,有啥事?”
大队长整天板着脸,玉兰婶子则是整天都笑眯眯的,夫妻俩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
苏窈见着大队长就好像是见到了他们年级主任,有上司余威在,在大队长的面前,她总不自觉地板正身体,打起十二分精神。
苏窈:“我想借个剪子用用。”
玉兰婶子:“你等着,婶子给你去拿。”
玉兰婶子回了屋,出来的时候拿着个剪子,还有一件小衣服。
她说:“这件衣裳是我家传芳小时候穿的。虽然旧了点,但还也还是能穿的,你拿回去给苗丫穿了吧。”
昨天看到那小丫头,不仅瘦瘦小小的,身上的衣服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补丁,看着都让人觉得心疼。
苏窈忙双手接过:“可太谢谢婶子你了,我这都愁着呢,嫂子就给我解决了难题。”
见玉兰婶子表情疑惑,苏窈就解释:“禾子现在穿的衣服,都是以前家里大人穿得破得不能要的衣服,裁剪下来再缝缝补补的,我总怕不大干净。”
“这不,四哥好不容易得了几尺布,也只能先紧着他了,我也不是没看见苗丫身上的衣服有多破,可我也没办法。”
说到最后,苏窈也挤不出眼泪,只能低着头自顾难过。
玉兰婶子安慰道:“日子总会好过起来的,你也别太消极了。”
苏窈点了点头,抬起头时笑了笑,好似把阴霾都一扫而空了。
玉兰婶子不知咋的,总觉得最近的苗丫娘开朗了许多,话也多了许多。
这也是好事。
借了剪子,就听见堂屋里传出大队长喊人的声音:“志兴,邦兴去把梯子拿来。”
大队长俩儿子分别是国兴和志兴,再收养了没爹,娘改嫁了的侄子邦兴。
兄弟俩去把长梯子给搬了过来。
大队长和沈靳从堂屋里出来,他说:“你俩今天去老四家,去帮他把屋顶给弄好了。”
只弄个屋顶,人多的话,不用两个小时就可以弄完。
兄弟俩闻言,都很诧异。
不明白他们的爹、大伯,怎么会帮衬夏老四这个混子。
虽然不理解,但见人在这,也就没问出来。
苏窈和沈靳,还有兄弟俩一块回去了。
看着人走了,玉兰婶子才好奇的问:“我这几天还以为你烦着老四,烦得都想要把人绑起来抽一顿呢,咋还帮上忙了?”
大队长瞅了她一眼:“你以为我不想把他绑起来抽一顿?”
“但我不是人家他爹,再说现在都是新社会了,哪能随随便便就打人?”
“况且我这哪是在帮他,我这是在帮苗丫娘和俩孩子。趁着夏老四现在不混,住得地方能改善一点是一点。”
话到后头,又说:“我听夏老四说,等农忙结束后,还想在家里搭个洗澡和上茅房的小屋子,他想折腾这些,而不是在外头惹事折腾我,那就是好事。”
玉兰婶子笑了笑,说:“以前夏老四小孩的时候,我记得你还常常接济他呢。现在帮衬,是不是因为看到老夏家偏心偏得没边了,才心疼他的。”
大概下午两三点的时候,院子堆了两堆扎好的茅草。
这活终于干完了,沈靳说:“等大队长下工,我再去借梯子。”
然后看了眼院子,又说:“你看看在院子里哪个地方做厕所兼浴室。”
乡下最大的好处就是院子够大。
苏窈指了指菜地旁边的一块地:“就那吧,挖个坑,洗澡的水还能蓄着用来浇菜。”
沈靳点了头,拿了条树枝,在旁边画了一个大概两平方的方形框,中间再多画了一条线。
靠墙的位置应该是厕所。外头的方形四边都画了一条水道,侧面有洞流水出去。
苏窈看得一目了然。
沈靳:“等借梯子的时候,我再问问大队长能不能在墙外头挖个大坑。”
苏窈不解的问:“挖坑做什么?”
沈靳看向她:“做厕所,挖坑还能做什么?”
苏窈愣了两秒,顿时反应了过来。
当然是用来排污了。
确定方案,且茅草也都扎完了,苏窈就去洗手,准备去揉玉米面,等它自然发酵,晚上再用来做窝窝头。
但今天扎太久茅草了,就是用肥皂洗,也洗不干净手上的污渍。
苏窈以前有点小洁癖,她盯着自己的手看了很久。
最后因为条件就这样,也只能直接来了个眼不见为净,直接忽视。
再说这做窝窝头,没有发酵粉,也没有酒来发酵,做出来的窝窝头应该会很硬实。
估计也就热乎乎的时候是软一点的,等冷了就硬实得能当锤子用了。
揉好了玉米面,苏窈也去小眯了一会。
等醒来,苏窈闲得没事,就拿出家当来数一数。
在公社上花了一块七毛六,才收两毛七分四。原本的九块八分钱,现在就还只剩下七块五毛九分,还有一张两斤的粮票。
这钱是有一点,可没票也花不出去。
生产队每年上缴粮食,也能得极少量的粮票,每个人分到手的也只有一斤的粮票。
棉票人头一年二两,布票大人三尺,小孩两尺。
而火油票则是从大队分到几个生产队,再由生产队按每户人头酌量分发。
到了年底,把猪肉送去屠宰场也会返给一定量的肉票,但分下来的,人多的一户才一斤左右。
其他杂七杂八的票,在乡下的也就只能用粮食来换了。
不过不是必须的,也不会去换,反倒会用到手的票去换粮食。
往年发下来的各种票都会到夏老太的手里攥着,李春华一张票都没得过。
下个月月底分的是粮食,是没有票的,只有年底才会发票。
苏窈还是愁。
但愁了一会,又自己给自己开导好了。
刚穿越来的那几天,别说票了,连一粒米都没有。
现在暂时不怕饿死,还能怕没票使?
她收起了杂七杂八的思绪,把扯的三尺布拿了出来。
瞧着还是挺大的一块布,能给夏禾做两件小背心。可以裁得长一点,一两岁都还能穿。
苏窈找了一块小石头,在地大概画了和布料差不多大小的方形。
因为不熟悉做衣服,所以琢磨了好久,在地上画了又画。
她只知道两面一样的,合起来在一块缝起来就是衣服了。
但还得仔细想要多少尺寸才合适,这布料稀罕,要是裁剪坏了,她都得打自己两巴掌。
琢磨了很久,她才确定要多少布才能做两件小背心。
等天凉了,还能加上袖子做长袖穿。
余出来边边布料封起来,她可以做两条的内裤,也可以勉强给苗丫做两条。
至于沈靳里边穿的,就他的体格,绝对要宽松的,布料也要多一点,估计能做一件。
但外边的衣服就算了,里边的,他们才认识几天,肯定不合适给他做。
苏窈心里有了打算,就出屋子给沈靳说了声:“布料就给禾子做两件褂子,剩下的边角料我和夏苗用了。”
沈靳估计在琢磨怎么铺屋顶,头也没抬:“都行。”
不过这裁剪布料还得等等,家里没剪刀,还得去大队长家借。
这一时也没什么活了,苏窈也坐在沈靳旁边发呆。
到点后,再和沈靳一块给夏禾洗澡。
小家伙只要不饿着就不会哭,就是尿了拉了,只是哼唧几声,告诉你该换尿布了,除了喂奶外,好带得很。
夏苗就更好带了,除了给她饭吃,还有给她捯饬那稀疏的头发外,都不怎么需要照顾,甚至她都还能帮忙照顾弟弟。
苏窈很庆幸自己不像是别的种田文女主,一串的不孝儿女,就等着女主一个接一个的掰正三观。
这么一想,苏窈心情就好了。
等到大队长下工的时候,苏窈就和沈靳一块去借梯子和剪子。
苏窈看到大队长黑着一张脸,脸上还有两道划痕,没一会就反应了过来。
估摸是今天去拉架,不是善茬的那两个妇女给挠的。
在看到沈靳进门,大队长脸色更黑时,苏窈就知道自己没猜错。
避免战火炮轰到自己,她默默地从和沈靳并肩,退后两步。
大队长黑着一张脸,瞪着沈靳,粗声粗气的问:“又干啥?!”
沈靳说:“家里要翻新屋顶,想向叔借个梯子来用用。”
大队长黑着脸冷笑:“有事喊叔,没事喊大队长,真是没说错你。”
沈靳也想起今天苏窈和他说的事,估计是把拉架的火气都撒到了他身上。
沈靳想了想,又说:“我想赶紧干完这活,也不耽误明天上工。”
听到他还记着明天上工的事情,大队长脸色才稍微好一点。
苏窈默默退出去,到外头找玉兰婶子。
玉兰婶子刚从自留地摘菜回来,见着她,笑问:“苗丫娘,有啥事?”
大队长整天板着脸,玉兰婶子则是整天都笑眯眯的,夫妻俩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
苏窈见着大队长就好像是见到了他们年级主任,有上司余威在,在大队长的面前,她总不自觉地板正身体,打起十二分精神。
苏窈:“我想借个剪子用用。”
玉兰婶子:“你等着,婶子给你去拿。”
玉兰婶子回了屋,出来的时候拿着个剪子,还有一件小衣服。
她说:“这件衣裳是我家传芳小时候穿的。虽然旧了点,但还也还是能穿的,你拿回去给苗丫穿了吧。”
昨天看到那小丫头,不仅瘦瘦小小的,身上的衣服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补丁,看着都让人觉得心疼。
苏窈忙双手接过:“可太谢谢婶子你了,我这都愁着呢,嫂子就给我解决了难题。”
见玉兰婶子表情疑惑,苏窈就解释:“禾子现在穿的衣服,都是以前家里大人穿得破得不能要的衣服,裁剪下来再缝缝补补的,我总怕不大干净。”
“这不,四哥好不容易得了几尺布,也只能先紧着他了,我也不是没看见苗丫身上的衣服有多破,可我也没办法。”
说到最后,苏窈也挤不出眼泪,只能低着头自顾难过。
玉兰婶子安慰道:“日子总会好过起来的,你也别太消极了。”
苏窈点了点头,抬起头时笑了笑,好似把阴霾都一扫而空了。
玉兰婶子不知咋的,总觉得最近的苗丫娘开朗了许多,话也多了许多。
这也是好事。
借了剪子,就听见堂屋里传出大队长喊人的声音:“志兴,邦兴去把梯子拿来。”
大队长俩儿子分别是国兴和志兴,再收养了没爹,娘改嫁了的侄子邦兴。
兄弟俩去把长梯子给搬了过来。
大队长和沈靳从堂屋里出来,他说:“你俩今天去老四家,去帮他把屋顶给弄好了。”
只弄个屋顶,人多的话,不用两个小时就可以弄完。
兄弟俩闻言,都很诧异。
不明白他们的爹、大伯,怎么会帮衬夏老四这个混子。
虽然不理解,但见人在这,也就没问出来。
苏窈和沈靳,还有兄弟俩一块回去了。
看着人走了,玉兰婶子才好奇的问:“我这几天还以为你烦着老四,烦得都想要把人绑起来抽一顿呢,咋还帮上忙了?”
大队长瞅了她一眼:“你以为我不想把他绑起来抽一顿?”
“但我不是人家他爹,再说现在都是新社会了,哪能随随便便就打人?”
“况且我这哪是在帮他,我这是在帮苗丫娘和俩孩子。趁着夏老四现在不混,住得地方能改善一点是一点。”
话到后头,又说:“我听夏老四说,等农忙结束后,还想在家里搭个洗澡和上茅房的小屋子,他想折腾这些,而不是在外头惹事折腾我,那就是好事。”
玉兰婶子笑了笑,说:“以前夏老四小孩的时候,我记得你还常常接济他呢。现在帮衬,是不是因为看到老夏家偏心偏得没边了,才心疼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