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话说得倒是在理。孙慧芬想了想,说:“这样吧,你给我两毛就行。”
  虽然叶云安目前还不太了解这里的物价,但他知道孙婶子肯定不会坑他,说不定还是给他了最实惠的价格。
  于是他大大方方的说了句:“好,谢谢婶子了。”而后从一叠钱里面抽出来了两毛,递给孙慧芬。
  孙慧芬收下钱,也是高高兴兴的。虽然不多,但是能靠家里种的菜卖钱补贴家用,也是她从来没想到的。对她来说,这钱和白捡的一样。
  付过钱之后,叶云安提起沉甸甸的小菜篮,正准备把这些菜带回家,目光却刚巧落到了屋檐下阴凉处的一排坛子上。
  “婶子,那是什么?”他好奇的问道。
  “噢,那是我腌的苤蓝疙瘩。”
  叶云安眼下一片惊喜:!太好了。
  苤蓝和榨菜差不多,都是根茎类植物,常用来腌咸菜的。通常冬天储存起来,全年可以食用。
  原先,叶云安的奶奶也喜欢做这种咸菜,他从小吃到大,特别怀念。
  有了苤蓝咸菜,他瞬间构思好了今晚的菜单。
  “婶子,能不能卖给我一点?”他开口道。
  “可别再提钱了!你都给我多少了。”孙慧芬笑骂道,“你要的话,我给你夹出来一个就是了。”
  再提钱确实太生分,叶云安也没有坚持:“那您给我弄个小一点的。”
  “没问题。”
  孙婶子跑去屋里拿了个碗,打开坛子,给他挑了一个腌制的恰到好处的苤蓝疙瘩:“这个,行不行?”
  叶云安忙点了点头:“特别好。”
  咸菜缸的味道不算好闻,但是咸菜切好凉拌一下就清爽又下饭了。
  “我回家把东西放下,再给您把篮子和碗送回来。”
  “不急用,你啥时候有空再说。”孙慧芬摆了摆手,表示没关系。
  刚巧叶云安也想继续逛一逛,买点别的东西,便说:“好,那我先不回家了,还有些其他事。尽量明天之前给您送回来。”
  “好嘞。”
  “对了,请问这附近有没有门市部?”
  叶云安经常听七零后的老妈提起门市部这个词,估摸着就和现代的小卖部差不多,就直接问了。
  “有的,还得往村里走。”孙慧芬指了指南边的一道小门,“过了那个门,往右直走,就能找到。”
  “好,谢谢婶子。”
  “你这孩子太有礼貌了。”孙婶子高兴地合不拢嘴。
  确实和回家是相反的方向,叶云安和孙慧芬告别之后,便直接提着小菜篮出发了,装苤蓝的碗也放在里面。
  走过小门,是一小片杨树林,中间有一条通往村里的泥巴路,非常窄,只够一人通行。
  路是向右拐的,左边是一道十几米高的挡土墙。
  树叶被轻风吹的哗哗作响,与蝉鸣一同合奏,又是一道在现代城市见不到的风景。
  叶云安边走,边思索还需要买些什么。
  中午刚吃了大鱼大肉,肚子里未免过于油腻,他晚上本来就打算做一些清爽的。
  刚才的苤蓝咸菜给了他启发,他决定做一道非常适合夏天的素凉面。
  许方林的厨房里什么都没有,刚好这道菜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一次性添置太多食材和调味料。
  他只需要去门市部买点挂面就好了。
  树林也就只有几百平,很快就又可以看到村屋。
  不过这个时间大多数人还在田间劳作,路上冷清的很。也正因如此,一阵嘈杂声音瞬间引起了叶云安的注意。
  聊天的声音是从一条狭窄的巷子里传来的,叶云安走过去,才看到不少人都挤在一家人的院门口。
  这边的屋子还要更旧一些,没有修宽敞气派的大门,只是在院子一侧开了一扇小木门。
  侧着耳朵听了一会儿,他才知道这里是村里的豆腐坊,每天下午这时候都有现磨的豆腐。
  “好东西哇。”叶云安在内心感叹。
  豆腐这种食材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就是这种纯手工的十分难得。农家黄豆做出来的,味道肯定也更加纯正。
  他立马决定买一块,跟在乡亲身后排队。
  在这里买菜的不是大爷大妈就是小姑娘,叶云安个子高,站在其中颇有些鹤立鸡群。
  乡亲们都忍不住拿好奇的目光打量他,但是他算是i人属性,面对一群陌生人很少主动开口攀谈,只能在眼神撞上的时候腼腆地笑一笑。
  刚才的热闹逐渐消失,小院的气氛尴尬起来,还好很快就轮到了他。
  案上放了两屉豆腐,一边更白嫩一些,另一边气孔更多,看起来更结实。
  不等叶云安询问区别,老板便问他:“要嫩的还是老的?”
  嫩的拌着吃,老的煎着吃或者炖菜。叶云安晚上还是只想做些爽口的凉菜,于是指了指更加白嫩的那一边:“要嫩的吧。”
  “中间的还是边上的?”老板又问。
  “我要中间的。”
  “五分。”
  好便宜!暂时还没有适应这个年代的物价,叶云安掏钱的时候都感觉晕乎乎的。幸亏出门的时候多带了几张一毛的,不然拿出一元钱让老板找零,肯定会被笑话死。
  这时候,站在他身后的女孩才突然搭了一句话:“你普通话讲的真好。”
  她是由衷这样觉得的,她觉得这位哥哥说话轻声细语的,特别好听,不想村子里那些粗声粗气的男人。
  “谢谢。”叶云安礼貌道,“那……你先买,我先走了。”
  拿到豆腐,叶云安赶紧跑出了有无数视线的豆腐坊,继续往门市部走去。因为多买了一块豆腐,留到明天很可能会变质,所以他不得不再计划购买一些调味品。
  殊不知他刚离开,乡亲们就又八卦了起来。
  第11章
  村里十分少见生面孔,尤其是年轻的生面孔,其实大家都对叶云安好奇的很。
  只是他们都感觉这样的人物不像是会搬到村里的,估计只是路过,才没有拦住他“盘问”。
  “刚才那人是谁哇?”
  “没见过。”
  “不会是谁家女婿?”
  “哎呦,怎么可能是谁家女婿啊,一看就是青涩的大小伙子!面皮那么薄!”
  “这怎么看出来?”刚才夸叶云安讲话好听的李小芸问。
  围观的婶子们发出一阵爆笑:“傻姑娘!”
  小芸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一脸迷茫的听婶子们继续聊天。她倒是只觉得刚才的大哥像文化人。
  “刚才你们不问他是谁家的。”耽误卖豆腐的进度,豆腐坊老板嘁了一声。
  “还没来得及问就跑了呗,兔子似的。”
  村里的门市部非常小,只能摆下一个柜台,但是基本的生活物资是齐全的。
  叶云安打了一壶酱油一壶醋,还有一小瓶香油。除此之外,还称了两斤宽挂面。他看到还有人来买卤菜,决定下次卖一些尝尝。
  对亏了孙婶子的竹筐,不然他还真犯愁怎么把这一堆东西弄回家。
  “呼,最后怎么买了这么多。”回到许方林的小院,叶云安把所有的食材摆在厨房的灶台上,叉着腰喃喃自语。
  挂面和煎饼一样放到柜子里,调味料在灶台上摆成整齐的一排,所有的瓜果归置到架子上……稍作整理之后,叶云安才正式准备开始做饭。
  真正做事的时候,才发现缺东少西。这不,他又发现许方林家里连围裙都没有。
  “罢了,不是非用不可。”叶云安扶额,无奈的撇了撇嘴。
  他拾了两根黄瓜、三根胡萝卜和几根香菜、小米辣到箩筐里,拎到院子里洗菜。而后,又在架子的角落找到半头大蒜,全都剥好。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就撸起袖子,开始切菜备菜。
  叶云安要做的第一道菜是凉拌嫩豆腐,只需要把豆腐改刀放到盘子里,再在小碗中用酱油、香油、白糖、小米辣、蒜末调一个酱汁。等准备开饭的时候,直接把料汁往豆腐上一浇就好了。如果喜欢香菜,还可以撒上些香菜末提香。
  这道菜简单又不容易出错,清淡却有滋有味,夏天没胃口的时候吃最好了。
  不知道许方林什么时候回来,叶云安就先把豆腐放在水里冰着,酱汁提前调好放在一旁。
  比起这道临时起意的凉拌豆腐,他本来要做的素凉面就更简单了。
  把黄瓜、胡萝卜切小丁,芥蓝咸菜切成碎末,分别码在盘子里,这道菜便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加少许盐煮熟挂面,面条捞出后过几遍凉水,再放到接满凉白开的盆里。
  想吃多少面,就夹多少到自己的碗里,任意添加黄瓜、胡萝卜这些蔬菜,芥蓝也是根据自己口味咸淡决定加多少。
  其实素凉面的原型是炸酱面,可惜以现在厨房里的条件,他很难做出好吃的肉酱。不过就着小菜,素凉面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况且他们中午没少吃肉,晚上就主打清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