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他叹气:“是我魔怔了,如意,你别把我的话放在心上,现在还是想法子出去吧,我去试试和二公子接触一下,看他能不能帮忙。”
崔遗琅轻笑着摇了摇头,他从内室里抱出个樟木小箱子,放在白术面前。
然后,他往后退了几步,双手并拢,端重地行了个礼。
他这样的珍重,反倒把白术吓了一跳,连忙去扶他:“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崔遗琅硬是把这个礼行完,然后道:“怎么解禁足这件事我已经有了主意,你知道我和王爷的关系,我去说几句软话,他会放我出禁足的,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是想拜托你件事,如果……我是说如果这次我回不来,我想请你把这个箱子给王爷,然后拜托你把我葬在我母亲的旁边。”
在出征前,崔遗琅独自去祭拜了师父的墓,也给那个男人的墓前打扫了一下,最后在梅笙的墓前坐了很久。
他不想死,他会尽力活下来,但他还是提前给自己规划了一下自己的墓地,如果回不来,他只想葬在母亲的身边就好。
白术扶不起他,焦急道:“哪有那么严重,谈什么死不死的,你那么多次都能死里逃生,这话听起来真不吉祥。”
崔遗琅低头不语,闷声道:“你只说你把我把我当兄弟,帮不帮我就是了。”
这话无疑刺激到了白术,他这人就听不得兄弟情谊这种话,他忙道:“我答应,我什么都答应,你放心,就算你掉江里了,我也绝对把你捞出来,再埋你母亲身边,这样行了吧?”
白术依稀记得自己是这么回答他的。
第114章 钱塘江之战(3)
崔遗琅被禁足三日之后,薛姜二军再次发起进攻。
薛焯站在站船的最前面,观察对面的船只,没有看到崔遗琅的身影,他还有些许诧异,他故意寄出去的信只是想膈应姜绍而已,也没真指望凭封信就能挑拨离间。
现在看来,这是起内讧,姜绍收留的那些个世家子弟把如意给排挤出去了?
薛焯也没细想,反正他也不在乎这些,他拔刀出鞘,脸上浮现出畅快到有点扭曲的神情,兴奋不已。
两军水面对峙,潮水和江中黑色的礁石撞击,目光所见之处都是铺天盖地的白浪,几乎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潮水还是天上的雨。
后世史学家回顾齐末这段二王吃鸡……不对,是二王争霸的历史时,都得感慨这是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只可惜双方内战太过惨烈,很多有名有姓的年轻英雄都折在这场战役中,让人十分惋惜。
但要论勇猛,当然要属薛焯和崔遗琅这二位名将。
众目睽睽之下,薛焯发起了一次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进攻。
只见薛焯竟然将他的七只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直直地冲向姜绍的主舰,一刻不停。
这是想万军之中斩首主将。
位于前方的战船只当这是对峙试探阶段,一时间被他这猛烈的冲锋之势惊得反应不过来,没等他们做出反击和防守,这几只攻势迅猛的战场竟然直接把阵队撕开一道很大的口子。
士兵们惊慌地凑上前阻拦,但薛焯船身亮出炮口,开始朝四周发射火炮,他自己也拔出腰间的黑色长刀,利落干脆地把想要爬上自己战船上的士兵全部扫落。
姜绍这边派出的先锋军便是王灿,他强忍住惧怕,在士兵的刀剑掩护下逼近薛焯的船。
当他好不容易爬上薛焯的船后,他拔刀对准薛焯,大喝一声:“尔等竖子,还不快束手就擒!”
薛焯刚砍杀一位军士,听到身后的声音,他侧过头,脸上甚至还溅有血迹,看向王灿的表情,说不上是怜悯还是讽刺。
王灿死死地盯住他,生怕错过他的任何动作,只见薛焯抬起刀,他连忙举刀迎上。
“当——”
金器交击之声和刀刃的银光刺得王灿睁不开眼,当他再次睁开眼,却发现自己好像正仰头看向天空,甚至能看到天边有几片乌云缓慢地朝他们这边挪动,像是要下大雨的样子。
嗯?
然后,他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薛焯伸长手臂,轻甩掉黑刀,刀刃上的血水朝四周飞溅。
他右手十分随意地捡起船板上的人头,那个人头甚至还没闭上眼,然后把人头朝姜家军丢过去。
仅仅是一刀,便砍下了王灿的头颅,刀法快得只余残影。
“怎么?姜绍是没人了吗?就用这种货色来做先锋?哈哈哈。”
一时间,薛家军的气焰嚣张到了极点。
某种程度来说,这也称得上是领袖的魅力,崔遗琅从前便是这个定位的将军,从前只要他做先锋进行冲锋时,总是一马当先地站在最前线。
这次崔遗琅没能出战,姜绍对外的说法是他旧伤复发,但崔遗琅的亲信因为不服这个命令,所以这次出战时他们不顾处罚,毅然选择违抗军令不肯上船迎敌,这便多少引起军中的骚动。
再加上王灿这种人在从中混水摸鱼,军队中一时间也传出些许闲言碎语来,姜绍让王灿这次做先锋也是存有借刀杀人的意思,别指望他能对这所谓的“世叔”有多少顾惜的感情。
至于王灿,他当然是一开始是想拒绝的,毕竟他有自知之明,他打不过薛焯,但崔遗琅不在,他的亲信们也各种理由没有出战,他也不敢违抗军令。
姜绍的意思很明白,你不行,那你不用上;你要是不行,还把行的人斗走,那你就必须上。
上不了?那就下去。
王灿阵亡后,姜绍的水军竟然被薛绍带着几条小船从中间冲成两半。
姜绍沉着冷静:“不要慌张,保持好阵形,从后方围住薛焯的船!”
他厉声下令:“不要慌,他只有几只战船,孤军深入太快,后面的战船没有跟上,立刻切断他的后路,拦住援军,把薛焯围住。”
在姜绍的一番指示后,各位将领直面薛焯的恐惧消散了不少,依照他的指示,把薛焯的船围起来,因为人多势众,勉强用人数优势把对方的攻势压了下来。
薛焯孤军深入太深,后面的船只没跟上,一时间还真被姜绍给瓮中捉鳖,但他即使身处逆境也丝毫不慌,没人任何人能逼近他五步远。
因他这杀胚一样的作风,后面的军士竟然都不敢再凑上去。
在战船围住薛焯时,姜绍来到前方的军士身边,看向站在船板上正在砍杀的薛焯,因姜绍这一行为,他算是整个身子都暴露在敌军的视野里,有军士忙劝道:“王爷,刀剑无眼,还请您退下。”
这个距离对面的箭大概是射不过来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姜绍是主公,若是他有三长两短,军队怕是要大乱。
姜绍并未选择后退,他面色淡然,眼神直直地望向船头的那个男人,伸手示意军士把他的弓拿过来,然后他挽弓搭箭,沉稳地把箭对准目标。
军士刚想说这个距离怕是射不中对方,话尚未出口,箭矢如同一抹银光冲出去,直直地射中薛焯。
放下弓后,姜绍喘出一口气,当再次挽弓搭箭时,他有片刻的怅然。
他的弓术还是如意当年悉心指导他的。
姜绍从小便不擅武艺,别看他现在长得身量颀长,骨肉匀停,但他小时候身材远比同龄人要瘦小,因为病痛总是吃不下饭,他母亲胆战心惊地把他养大,武艺虽从小都在学,但并不出众。
起初他也听进去了母亲的话,想着放弃习武,做发号施令的主公就行,但那时看如意成天和姜烈一起习武,一起打马球,玩得不亦乐乎,而他因为害怕中暑只能躲在房间里,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
于是,他便假借想要向如意学弓术的理由,把如意要到自己的身边,这点小心思所有人都没觉察到,姜烈虽然小声嘀咕过讨厌哥哥把如意抢走,但念及是学习弓术,也不好说什么。
没想到小时候故意耍的小心思,今天会用到战场上。
“呃……”
凭借多年的战场经历,在姜绍松手的下一刻,薛焯就敏锐地觉察到有埋伏,但他的右肩依然被箭刃射中,血流不止。
他当即拔刀砍下箭身,只留下箭头留在身体里,见伤口处流下的血液颜色没有异常,说明箭头上没有摸毒药,薛焯便连包扎都懒得做,拔下箭后便立刻拔刀,继续砍杀想爬上自己船的士兵。
看到薛焯身上的血,姜绍身边的将军们紧绷的情绪总算有了片刻松懈,既然对方会受伤,那说明并不是铁打的人,刚才对方的架势属实给他们造成了很强的心理压力。
崔遗琅轻笑着摇了摇头,他从内室里抱出个樟木小箱子,放在白术面前。
然后,他往后退了几步,双手并拢,端重地行了个礼。
他这样的珍重,反倒把白术吓了一跳,连忙去扶他:“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崔遗琅硬是把这个礼行完,然后道:“怎么解禁足这件事我已经有了主意,你知道我和王爷的关系,我去说几句软话,他会放我出禁足的,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是想拜托你件事,如果……我是说如果这次我回不来,我想请你把这个箱子给王爷,然后拜托你把我葬在我母亲的旁边。”
在出征前,崔遗琅独自去祭拜了师父的墓,也给那个男人的墓前打扫了一下,最后在梅笙的墓前坐了很久。
他不想死,他会尽力活下来,但他还是提前给自己规划了一下自己的墓地,如果回不来,他只想葬在母亲的身边就好。
白术扶不起他,焦急道:“哪有那么严重,谈什么死不死的,你那么多次都能死里逃生,这话听起来真不吉祥。”
崔遗琅低头不语,闷声道:“你只说你把我把我当兄弟,帮不帮我就是了。”
这话无疑刺激到了白术,他这人就听不得兄弟情谊这种话,他忙道:“我答应,我什么都答应,你放心,就算你掉江里了,我也绝对把你捞出来,再埋你母亲身边,这样行了吧?”
白术依稀记得自己是这么回答他的。
第114章 钱塘江之战(3)
崔遗琅被禁足三日之后,薛姜二军再次发起进攻。
薛焯站在站船的最前面,观察对面的船只,没有看到崔遗琅的身影,他还有些许诧异,他故意寄出去的信只是想膈应姜绍而已,也没真指望凭封信就能挑拨离间。
现在看来,这是起内讧,姜绍收留的那些个世家子弟把如意给排挤出去了?
薛焯也没细想,反正他也不在乎这些,他拔刀出鞘,脸上浮现出畅快到有点扭曲的神情,兴奋不已。
两军水面对峙,潮水和江中黑色的礁石撞击,目光所见之处都是铺天盖地的白浪,几乎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潮水还是天上的雨。
后世史学家回顾齐末这段二王吃鸡……不对,是二王争霸的历史时,都得感慨这是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只可惜双方内战太过惨烈,很多有名有姓的年轻英雄都折在这场战役中,让人十分惋惜。
但要论勇猛,当然要属薛焯和崔遗琅这二位名将。
众目睽睽之下,薛焯发起了一次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进攻。
只见薛焯竟然将他的七只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直直地冲向姜绍的主舰,一刻不停。
这是想万军之中斩首主将。
位于前方的战船只当这是对峙试探阶段,一时间被他这猛烈的冲锋之势惊得反应不过来,没等他们做出反击和防守,这几只攻势迅猛的战场竟然直接把阵队撕开一道很大的口子。
士兵们惊慌地凑上前阻拦,但薛焯船身亮出炮口,开始朝四周发射火炮,他自己也拔出腰间的黑色长刀,利落干脆地把想要爬上自己战船上的士兵全部扫落。
姜绍这边派出的先锋军便是王灿,他强忍住惧怕,在士兵的刀剑掩护下逼近薛焯的船。
当他好不容易爬上薛焯的船后,他拔刀对准薛焯,大喝一声:“尔等竖子,还不快束手就擒!”
薛焯刚砍杀一位军士,听到身后的声音,他侧过头,脸上甚至还溅有血迹,看向王灿的表情,说不上是怜悯还是讽刺。
王灿死死地盯住他,生怕错过他的任何动作,只见薛焯抬起刀,他连忙举刀迎上。
“当——”
金器交击之声和刀刃的银光刺得王灿睁不开眼,当他再次睁开眼,却发现自己好像正仰头看向天空,甚至能看到天边有几片乌云缓慢地朝他们这边挪动,像是要下大雨的样子。
嗯?
然后,他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薛焯伸长手臂,轻甩掉黑刀,刀刃上的血水朝四周飞溅。
他右手十分随意地捡起船板上的人头,那个人头甚至还没闭上眼,然后把人头朝姜家军丢过去。
仅仅是一刀,便砍下了王灿的头颅,刀法快得只余残影。
“怎么?姜绍是没人了吗?就用这种货色来做先锋?哈哈哈。”
一时间,薛家军的气焰嚣张到了极点。
某种程度来说,这也称得上是领袖的魅力,崔遗琅从前便是这个定位的将军,从前只要他做先锋进行冲锋时,总是一马当先地站在最前线。
这次崔遗琅没能出战,姜绍对外的说法是他旧伤复发,但崔遗琅的亲信因为不服这个命令,所以这次出战时他们不顾处罚,毅然选择违抗军令不肯上船迎敌,这便多少引起军中的骚动。
再加上王灿这种人在从中混水摸鱼,军队中一时间也传出些许闲言碎语来,姜绍让王灿这次做先锋也是存有借刀杀人的意思,别指望他能对这所谓的“世叔”有多少顾惜的感情。
至于王灿,他当然是一开始是想拒绝的,毕竟他有自知之明,他打不过薛焯,但崔遗琅不在,他的亲信们也各种理由没有出战,他也不敢违抗军令。
姜绍的意思很明白,你不行,那你不用上;你要是不行,还把行的人斗走,那你就必须上。
上不了?那就下去。
王灿阵亡后,姜绍的水军竟然被薛绍带着几条小船从中间冲成两半。
姜绍沉着冷静:“不要慌张,保持好阵形,从后方围住薛焯的船!”
他厉声下令:“不要慌,他只有几只战船,孤军深入太快,后面的战船没有跟上,立刻切断他的后路,拦住援军,把薛焯围住。”
在姜绍的一番指示后,各位将领直面薛焯的恐惧消散了不少,依照他的指示,把薛焯的船围起来,因为人多势众,勉强用人数优势把对方的攻势压了下来。
薛焯孤军深入太深,后面的船只没跟上,一时间还真被姜绍给瓮中捉鳖,但他即使身处逆境也丝毫不慌,没人任何人能逼近他五步远。
因他这杀胚一样的作风,后面的军士竟然都不敢再凑上去。
在战船围住薛焯时,姜绍来到前方的军士身边,看向站在船板上正在砍杀的薛焯,因姜绍这一行为,他算是整个身子都暴露在敌军的视野里,有军士忙劝道:“王爷,刀剑无眼,还请您退下。”
这个距离对面的箭大概是射不过来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姜绍是主公,若是他有三长两短,军队怕是要大乱。
姜绍并未选择后退,他面色淡然,眼神直直地望向船头的那个男人,伸手示意军士把他的弓拿过来,然后他挽弓搭箭,沉稳地把箭对准目标。
军士刚想说这个距离怕是射不中对方,话尚未出口,箭矢如同一抹银光冲出去,直直地射中薛焯。
放下弓后,姜绍喘出一口气,当再次挽弓搭箭时,他有片刻的怅然。
他的弓术还是如意当年悉心指导他的。
姜绍从小便不擅武艺,别看他现在长得身量颀长,骨肉匀停,但他小时候身材远比同龄人要瘦小,因为病痛总是吃不下饭,他母亲胆战心惊地把他养大,武艺虽从小都在学,但并不出众。
起初他也听进去了母亲的话,想着放弃习武,做发号施令的主公就行,但那时看如意成天和姜烈一起习武,一起打马球,玩得不亦乐乎,而他因为害怕中暑只能躲在房间里,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
于是,他便假借想要向如意学弓术的理由,把如意要到自己的身边,这点小心思所有人都没觉察到,姜烈虽然小声嘀咕过讨厌哥哥把如意抢走,但念及是学习弓术,也不好说什么。
没想到小时候故意耍的小心思,今天会用到战场上。
“呃……”
凭借多年的战场经历,在姜绍松手的下一刻,薛焯就敏锐地觉察到有埋伏,但他的右肩依然被箭刃射中,血流不止。
他当即拔刀砍下箭身,只留下箭头留在身体里,见伤口处流下的血液颜色没有异常,说明箭头上没有摸毒药,薛焯便连包扎都懒得做,拔下箭后便立刻拔刀,继续砍杀想爬上自己船的士兵。
看到薛焯身上的血,姜绍身边的将军们紧绷的情绪总算有了片刻松懈,既然对方会受伤,那说明并不是铁打的人,刚才对方的架势属实给他们造成了很强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