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身后的骑兵们见此情状已经开始沉不住气,焦急地出声询问。
崔遗琅沉声道:“别慌,你们都是军中精锐,当初也是经过重重选拔才成为我的属兵,薛平津不过一介莽夫,排兵布阵远不如他哥哥,若是只求脱身,未尝没有生还的机会。”
他认真观察敌军布阵的破绽,果真发现西南角的包围网要松散一些,心下已然有了主意。
在崔遗琅这样一番话的激励提醒之下,身后的亲卫兵们因为敌军人多气盛而生起的退却之意渐渐消退,他们看向这位年少成名的小将军,只见他面容沉肃,眼神坚定,丝毫不见退却之意。
他们猛然想起,当初这位小将军出行在外,也曾经以一挡百地对战过薛家军,有他做领头,说不定大家伙儿还能有一线生机。
其中一位叫林忠的亲卫兵声音坚定地附和道:“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薛平津那竖子小小年纪,恶贯满盈,跟他那个哥哥一样为非作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诸位兄弟们若是落到那小子手中,那定是生不如死。不如和崔将军一起,大家合力杀出一条生路来。”
他这样一高声附和,也带动其余士兵附和道:“对,跟他们拼了!”
“妈的,老子的家乡就是让薛家那俩兄弟屠城的,老子绝不投降,新账旧账一起算,定要叫薛平津这黄口小儿好看!”
“跟他们拼了!”
崔遗琅不由地松了一口气,能激起斗志肯定是好的,虽然他心里也没有把握能杀出重围,但他身为将军,绝对不能露怯。
林忠又问道:“将军,你有什么法子能助我们冲出重围?”
见手下打起精神,崔遗琅提出自己的办法:“我观西南角的兵力要薄弱一些,现在的唯一的办法集中我们所有的兵力朝西南一角进攻,将他们的防线撕破一道口子。等下我打头阵,你们紧跟在我身后,一起杀出生路。”
诸位将士们闻言都高声附和道:“好,那就依将军所言,杀出生路!”
周梵音亲眼看见崔遗琅短短几句话便激起众人的求生意志和斗志,又见他肤色白皙,面容秀丽,俨然有副美少年的姿容,但他眼神却里有股野狼一样毫不驯服的倔气,漆黑的瞳孔里光芒四射,满脸肃杀之气。
他心中一荡,从尾椎骨处涌上一股莫名的悸动,连骨头缝里都一阵酥麻。
可是想到这桩祸事是因谁而起,周梵音难免心生愧疚,他抱紧怀里的小世子,轻声道:“对不起,都怪妾身不好,若不是妾身赌气出走,也不会让诸位将士落入薛家兄弟的圈套里。”
林忠冷笑一声:“哦?恕末将冒犯王妃,只是事情太巧,让人不得不起疑,莫不是娘娘与薛家兄弟联合,想骗将军出城,所以才害得我们落到这个境地。你身为姜家妇,为何要帮助外人陷将军于不义?”
说到最后,他已经是疾言厉色,诸位将士们也面露不快,显然对这个王妃没什么好感,王妃身为薛焯的表妹,难免怀疑是不是她通敌。
周梵音不过多辩解,只是一副怯弱的模样:“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又不是薛焯的嫡亲表妹,同他没有半点血缘关系,薛焯还将周家夷灭三族,我怎么还会再为虎作伥?”
念及周家几乎满门被屠,诸位将士们这才回过味来,心里的疑虑消散不少,最后还是崔遗琅解围:“好了,眼下不是争执的时机,还是简单商讨出个方案,杀出生路要紧。王妃的事,回到王府,王爷自有定夺。”
他见周梵音脸色苍白,看向他的眼神无措又愧疚,哪里还不明白其中的渊源,他心中一叹,却只是道:“娘娘,您也别多想,现在最重要是杀出生路。得罪了,待会儿您得和我共骑一匹马,我带您和世子冲出去。放心,我会保护你的。”
周梵音只是摇头,他迟疑地想说什么,但在看到崔遗琅那双漆黑的眼眸时,却什么也说不出口。
或许他是在害怕,害怕自己说出真相后,这个承诺会保护他的少年会讨厌自己,他从来不在乎旁人的看法,如今却是第一次有了顾忌和在乎的人。
从坚固的防线中杀出重围已是不易,更何况还要带上手无缚鸡之力的周梵音和小世子,但崔遗琅一向是良善纯稚之人,别说这是姜绍的王妃和儿子,就算她们只是无辜牵连其中的妇孺,崔遗琅也不会丢下她们不管。
他翻身下马,轻道一声得罪了,而后便利落地将周梵音抱上自己的马。
周梵音神色凄惶,既感动,又惭愧,她嘴唇嗫嚅还想说什么,崔遗琅却径直道:“时间不多了,王妃,请把世子殿下给我。”
周梵音喉咙里酸涩发紧,哽咽点头,她把小世子交给崔遗琅,小世子睡得正香,完全不知道他们一行人陷入怎么样的困地。
接过小世子后,崔遗琅拿起一块软甲,将小世子严严实实地裹起来,然后绑在自己的怀里,又在上面绑上几条布带,防止小世子掉落。
他咬牙:想当年赵子龙能带蜀后主杀出长坂坡,我今日也定能护住王妃和世子。
可放眼望去,要杀出去谈何容易,崔遗琅呼出一口浊气,将身边亲兵们的脸都一一记在心里,都是很年轻的男子汉,此番恐怕还是他连累了这群人。
他是何等聪明的人,在看到薛平津的那一刻起,便知道这两兄弟从来没有放过他的想法,没有周梵音的算计也会有其他陷阱。
简单地和将士们商讨出作战计划后,崔遗琅策马扬鞭,骑兵们紧跟在他身后,一时间,马蹄声如雷贯耳,几十匹高头骏马朝西南角冲杀而去,分明骑数不多,却也能杀出个千军万马之势,勇猛非凡。
远处的薛平津见此情状,便明白崔遗琅是想拼死一搏,冷笑一声:“小贱人,敬酒不吃吃罚酒,等你落在我手里,看我怎么弄你。传令下去,三军不许放箭,不许伤到崔遗琅的性命,小爷要抓活的。”
副官随之将他的指令层层传达下去,薛平津又放出一枚信号弹,信号弹在上空炸出明亮的焰火,眼下天色已暗,这方圆几十里地的人都能看到。
这是他和哥哥商量好的决定,薛焯在淮南郡攻城,引开姜绍和他的主力部队,行调虎离山之计;又用周梵音的母亲要挟他,让他将崔遗琅引到这个山谷,来个瓮中捉鳖,等信号弹一发,薛焯便从淮南郡撤兵,领兵赶来这里,不信还抓不住崔遗琅。
外人看来,调动千军万马只为捉一人未免太过儿戏,但薛家两兄弟从来不在乎什么军国大义,只顾个人痛快,定要将崔遗琅抓到手才肯罢休。
转瞬间,崔遗琅带领的骑兵已经逼近西南角,前面便是已经摆好盾牌做防御状的步兵方阵,后面还有层层骑兵。
“娘娘,抱紧我!”
崔遗琅拉住缰绳,他身下的高头大马立直身子,扬起马蹄,发出嘶鸣,碗口大的马蹄狠狠地踏在盾牌上,后面的士兵支撑不住这样的重量,跌倒在地,盾牌也随之被掀飞,队伍变得散乱。
马蹄重重地踏在人的胸骨上,发出骨头断裂的声响,原本挡在面前的士兵们被马蹄踏得血肉模糊,发出凄厉的惨叫。
崔遗琅双刀出鞘,猩红色的刀刃自上而下削出刀弧,直逼挡在身前的士兵们的喉咙。
很难想象世界上竟然有这样快的刀法,凌冽,肃杀,众人只听到空气中响起紧促的破空声,眼前闪过极快的刀光,喉咙便被这把猩红的刀割开,鲜血喷流如柱。
只是一次挥刀,便了结掉三四个士兵的性命。
因他这勇猛之举,身后的骑兵们勇气更盛,纷纷拿起武器,喊杀着要拼出一条生路来。
一时间,兵器交戈声不绝如缕,场面乱做一团。
这是周梵音第一次正面战场,他从小便喜欢少年将军沙场征战的故事,甚至经常代入其中,想象自己也在战场上肆意挥洒汗水。
但他没有想到战场是这样的残酷,即便崔遗琅有万夫莫敌之勇,但人数的差距还是让他们渐渐落到下风,交战不过一刻钟,已经有十几名骑兵丢掉性命,原本对战场的渴望已经变成深深的恐惧。
转眼间,又是一名骑兵被砍下马,他是身体顷刻间便被全力奔跑的马群淹没,周梵音甚至还能听到他骨头断裂的声音。
周梵音记得这个刚倒下的年轻骑兵的脸,他叫吴启,刚才在客栈里用晚膳时,他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还不到及冠的年轻小伙子,他是因为崇拜钟离将军,所以才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军。
身后的骑兵们见此情状已经开始沉不住气,焦急地出声询问。
崔遗琅沉声道:“别慌,你们都是军中精锐,当初也是经过重重选拔才成为我的属兵,薛平津不过一介莽夫,排兵布阵远不如他哥哥,若是只求脱身,未尝没有生还的机会。”
他认真观察敌军布阵的破绽,果真发现西南角的包围网要松散一些,心下已然有了主意。
在崔遗琅这样一番话的激励提醒之下,身后的亲卫兵们因为敌军人多气盛而生起的退却之意渐渐消退,他们看向这位年少成名的小将军,只见他面容沉肃,眼神坚定,丝毫不见退却之意。
他们猛然想起,当初这位小将军出行在外,也曾经以一挡百地对战过薛家军,有他做领头,说不定大家伙儿还能有一线生机。
其中一位叫林忠的亲卫兵声音坚定地附和道:“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薛平津那竖子小小年纪,恶贯满盈,跟他那个哥哥一样为非作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诸位兄弟们若是落到那小子手中,那定是生不如死。不如和崔将军一起,大家合力杀出一条生路来。”
他这样一高声附和,也带动其余士兵附和道:“对,跟他们拼了!”
“妈的,老子的家乡就是让薛家那俩兄弟屠城的,老子绝不投降,新账旧账一起算,定要叫薛平津这黄口小儿好看!”
“跟他们拼了!”
崔遗琅不由地松了一口气,能激起斗志肯定是好的,虽然他心里也没有把握能杀出重围,但他身为将军,绝对不能露怯。
林忠又问道:“将军,你有什么法子能助我们冲出重围?”
见手下打起精神,崔遗琅提出自己的办法:“我观西南角的兵力要薄弱一些,现在的唯一的办法集中我们所有的兵力朝西南一角进攻,将他们的防线撕破一道口子。等下我打头阵,你们紧跟在我身后,一起杀出生路。”
诸位将士们闻言都高声附和道:“好,那就依将军所言,杀出生路!”
周梵音亲眼看见崔遗琅短短几句话便激起众人的求生意志和斗志,又见他肤色白皙,面容秀丽,俨然有副美少年的姿容,但他眼神却里有股野狼一样毫不驯服的倔气,漆黑的瞳孔里光芒四射,满脸肃杀之气。
他心中一荡,从尾椎骨处涌上一股莫名的悸动,连骨头缝里都一阵酥麻。
可是想到这桩祸事是因谁而起,周梵音难免心生愧疚,他抱紧怀里的小世子,轻声道:“对不起,都怪妾身不好,若不是妾身赌气出走,也不会让诸位将士落入薛家兄弟的圈套里。”
林忠冷笑一声:“哦?恕末将冒犯王妃,只是事情太巧,让人不得不起疑,莫不是娘娘与薛家兄弟联合,想骗将军出城,所以才害得我们落到这个境地。你身为姜家妇,为何要帮助外人陷将军于不义?”
说到最后,他已经是疾言厉色,诸位将士们也面露不快,显然对这个王妃没什么好感,王妃身为薛焯的表妹,难免怀疑是不是她通敌。
周梵音不过多辩解,只是一副怯弱的模样:“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又不是薛焯的嫡亲表妹,同他没有半点血缘关系,薛焯还将周家夷灭三族,我怎么还会再为虎作伥?”
念及周家几乎满门被屠,诸位将士们这才回过味来,心里的疑虑消散不少,最后还是崔遗琅解围:“好了,眼下不是争执的时机,还是简单商讨出个方案,杀出生路要紧。王妃的事,回到王府,王爷自有定夺。”
他见周梵音脸色苍白,看向他的眼神无措又愧疚,哪里还不明白其中的渊源,他心中一叹,却只是道:“娘娘,您也别多想,现在最重要是杀出生路。得罪了,待会儿您得和我共骑一匹马,我带您和世子冲出去。放心,我会保护你的。”
周梵音只是摇头,他迟疑地想说什么,但在看到崔遗琅那双漆黑的眼眸时,却什么也说不出口。
或许他是在害怕,害怕自己说出真相后,这个承诺会保护他的少年会讨厌自己,他从来不在乎旁人的看法,如今却是第一次有了顾忌和在乎的人。
从坚固的防线中杀出重围已是不易,更何况还要带上手无缚鸡之力的周梵音和小世子,但崔遗琅一向是良善纯稚之人,别说这是姜绍的王妃和儿子,就算她们只是无辜牵连其中的妇孺,崔遗琅也不会丢下她们不管。
他翻身下马,轻道一声得罪了,而后便利落地将周梵音抱上自己的马。
周梵音神色凄惶,既感动,又惭愧,她嘴唇嗫嚅还想说什么,崔遗琅却径直道:“时间不多了,王妃,请把世子殿下给我。”
周梵音喉咙里酸涩发紧,哽咽点头,她把小世子交给崔遗琅,小世子睡得正香,完全不知道他们一行人陷入怎么样的困地。
接过小世子后,崔遗琅拿起一块软甲,将小世子严严实实地裹起来,然后绑在自己的怀里,又在上面绑上几条布带,防止小世子掉落。
他咬牙:想当年赵子龙能带蜀后主杀出长坂坡,我今日也定能护住王妃和世子。
可放眼望去,要杀出去谈何容易,崔遗琅呼出一口浊气,将身边亲兵们的脸都一一记在心里,都是很年轻的男子汉,此番恐怕还是他连累了这群人。
他是何等聪明的人,在看到薛平津的那一刻起,便知道这两兄弟从来没有放过他的想法,没有周梵音的算计也会有其他陷阱。
简单地和将士们商讨出作战计划后,崔遗琅策马扬鞭,骑兵们紧跟在他身后,一时间,马蹄声如雷贯耳,几十匹高头骏马朝西南角冲杀而去,分明骑数不多,却也能杀出个千军万马之势,勇猛非凡。
远处的薛平津见此情状,便明白崔遗琅是想拼死一搏,冷笑一声:“小贱人,敬酒不吃吃罚酒,等你落在我手里,看我怎么弄你。传令下去,三军不许放箭,不许伤到崔遗琅的性命,小爷要抓活的。”
副官随之将他的指令层层传达下去,薛平津又放出一枚信号弹,信号弹在上空炸出明亮的焰火,眼下天色已暗,这方圆几十里地的人都能看到。
这是他和哥哥商量好的决定,薛焯在淮南郡攻城,引开姜绍和他的主力部队,行调虎离山之计;又用周梵音的母亲要挟他,让他将崔遗琅引到这个山谷,来个瓮中捉鳖,等信号弹一发,薛焯便从淮南郡撤兵,领兵赶来这里,不信还抓不住崔遗琅。
外人看来,调动千军万马只为捉一人未免太过儿戏,但薛家两兄弟从来不在乎什么军国大义,只顾个人痛快,定要将崔遗琅抓到手才肯罢休。
转瞬间,崔遗琅带领的骑兵已经逼近西南角,前面便是已经摆好盾牌做防御状的步兵方阵,后面还有层层骑兵。
“娘娘,抱紧我!”
崔遗琅拉住缰绳,他身下的高头大马立直身子,扬起马蹄,发出嘶鸣,碗口大的马蹄狠狠地踏在盾牌上,后面的士兵支撑不住这样的重量,跌倒在地,盾牌也随之被掀飞,队伍变得散乱。
马蹄重重地踏在人的胸骨上,发出骨头断裂的声响,原本挡在面前的士兵们被马蹄踏得血肉模糊,发出凄厉的惨叫。
崔遗琅双刀出鞘,猩红色的刀刃自上而下削出刀弧,直逼挡在身前的士兵们的喉咙。
很难想象世界上竟然有这样快的刀法,凌冽,肃杀,众人只听到空气中响起紧促的破空声,眼前闪过极快的刀光,喉咙便被这把猩红的刀割开,鲜血喷流如柱。
只是一次挥刀,便了结掉三四个士兵的性命。
因他这勇猛之举,身后的骑兵们勇气更盛,纷纷拿起武器,喊杀着要拼出一条生路来。
一时间,兵器交戈声不绝如缕,场面乱做一团。
这是周梵音第一次正面战场,他从小便喜欢少年将军沙场征战的故事,甚至经常代入其中,想象自己也在战场上肆意挥洒汗水。
但他没有想到战场是这样的残酷,即便崔遗琅有万夫莫敌之勇,但人数的差距还是让他们渐渐落到下风,交战不过一刻钟,已经有十几名骑兵丢掉性命,原本对战场的渴望已经变成深深的恐惧。
转眼间,又是一名骑兵被砍下马,他是身体顷刻间便被全力奔跑的马群淹没,周梵音甚至还能听到他骨头断裂的声音。
周梵音记得这个刚倒下的年轻骑兵的脸,他叫吴启,刚才在客栈里用晚膳时,他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还不到及冠的年轻小伙子,他是因为崇拜钟离将军,所以才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