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94节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所有的人都加入了合唱,整体的声音并不大,但这声音似乎穿透了墙壁,穿越了建筑,回荡在天空,向着整个人类世界、整个寰宇,扩散而去!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全书终)
后记和新书预告
终于写完了这本书,内心五味杂存。
这本来应该是一本要写1000万字的超长篇小说,因为可以有太多的细节可以写,但个人觉得没有多少读者,会有这样的耐心,现在毕竟是一个网文快餐化的时代。
所以最终还是写成了眼下这样大约260多万字的“大纲流”:这是一本专注于革命的顶层设计推演的小说,与很多读者习惯的以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为主的小说相比,自然是很不一样的,这就像是一道特殊的菜品,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
大时代的洪流下,有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本书只是选择了特殊的一种。很想写成传奇的史诗,但可惜个人的笔力有限。
感谢那些默默支持本书的读者,本来我在上架前和上架后的一两个月里,自己以为这本小说,肯定扑街了,因为当时的读者很少。后来是你们的支持,才让我有了写完写好本书的勇气和毅力。
感谢撰写本书的过程,那是一种时时能够感受到时空中伟大力量召唤和共鸣的激情。
最后预告一下新书,《革命使徒1958》,会在本书结束的1个月内开始上传。
本书的遗憾之一,就是缺乏了怼日、韩、台、越这4小强和那个1大傻印度的情节——已经被主角李思华,扼杀了这种可能性,所以新书写作的起源思考之一,就是如何在抗拒美国压力的同时,狠狠地打击这4小强和1大傻。当然,这也只是“花絮”。
主线还是,在新的时空条件下,革命使徒,如何援g,推动新中国的发展?
新书从1958年开始,第一个大任务,当然就是为中国搞粮食。1959年,中国有6.6亿人,如果要为每个人,提供相当于100斤大米的粮食和食品,穿越者应该如何完成呢?
新书也不是单单地去讲一个故事,去说一个人,我喜欢的,仍然是去演绎一部史诗。希望新书的读者,能有一种史诗感,那就是作者的欣慰了。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所有的人都加入了合唱,整体的声音并不大,但这声音似乎穿透了墙壁,穿越了建筑,回荡在天空,向着整个人类世界、整个寰宇,扩散而去!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全书终)
后记和新书预告
终于写完了这本书,内心五味杂存。
这本来应该是一本要写1000万字的超长篇小说,因为可以有太多的细节可以写,但个人觉得没有多少读者,会有这样的耐心,现在毕竟是一个网文快餐化的时代。
所以最终还是写成了眼下这样大约260多万字的“大纲流”:这是一本专注于革命的顶层设计推演的小说,与很多读者习惯的以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为主的小说相比,自然是很不一样的,这就像是一道特殊的菜品,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
大时代的洪流下,有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本书只是选择了特殊的一种。很想写成传奇的史诗,但可惜个人的笔力有限。
感谢那些默默支持本书的读者,本来我在上架前和上架后的一两个月里,自己以为这本小说,肯定扑街了,因为当时的读者很少。后来是你们的支持,才让我有了写完写好本书的勇气和毅力。
感谢撰写本书的过程,那是一种时时能够感受到时空中伟大力量召唤和共鸣的激情。
最后预告一下新书,《革命使徒1958》,会在本书结束的1个月内开始上传。
本书的遗憾之一,就是缺乏了怼日、韩、台、越这4小强和那个1大傻印度的情节——已经被主角李思华,扼杀了这种可能性,所以新书写作的起源思考之一,就是如何在抗拒美国压力的同时,狠狠地打击这4小强和1大傻。当然,这也只是“花絮”。
主线还是,在新的时空条件下,革命使徒,如何援g,推动新中国的发展?
新书从1958年开始,第一个大任务,当然就是为中国搞粮食。1959年,中国有6.6亿人,如果要为每个人,提供相当于100斤大米的粮食和食品,穿越者应该如何完成呢?
新书也不是单单地去讲一个故事,去说一个人,我喜欢的,仍然是去演绎一部史诗。希望新书的读者,能有一种史诗感,那就是作者的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