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 第123节
奉颐:“……”
对面的人不知廉耻,光天化日之下说这样浪荡的话,听得人头皮发麻。
这“咬”字起源于上回两人歇战后,尚且还意乱情迷时,他埋在她肩窝紧拥着她,突然说了句:“每回你最后吸着我,我就特想什么都交代给你。”
彼时情浓意稠,也不觉得这种话有什么要紧。
后来慢慢就说顺了嘴。
起初是“吸”,后来就成了“咬”。
但奉颐第一次听见这个形容时,脸色确实难能可见地涩了很久。
她不像赵怀钧,多少有些要脸的。此刻轻咬了咬牙,还挺想让他闭嘴。
赵怀钧把人放回球车上去,冲前座等待开车的球童招招手,示意他下车,自己亲自来开。
回程的路上他给高从南去了电,问晚上什么安排,高从南说的是晚上露营烧烤去。
原羽爱凑热闹,在那边叫嚣着:“晓苒姐和许教授,武邈哥和舒魏,三哥和奉颐,他们都有伴,那可就剩我俩了……从南哥,你不许带姑娘,我要睡你帐篷!”
高从南烦得不行,一脚踹开了原羽。
赵怀钧偏头来询问她的意见,奉颐无所谓。
“晚上我不凑热闹了,我带她去南京。”
高从南顿了顿,说行,注意安全。
车开得慢,微风轻拂过面上,鬓边碎发时不时撩动。
等到他挂掉电话,奉颐才问道:“去南京?”
“嗯。”
“南京见谁?”
真聪明,一猜即中。
赵怀钧倏然笑开。
--
密云开车到机场得一个小时。
奉颐也是这时才知道,赵怀钧的姥姥如今长居在南京。
这位姥姥年轻时候在尖端科研领域是出了名的“铁娘子军”,当年几度出生入死,立过功,更被作为典型表率过。
奉颐听后觉得有意思,他这位姥姥与自己的外祖母很相似,皆是在学术、应用等多个专业维度立过汗马功劳的人。这类女性大概都有一种共性:那就是更比常人的专注度,不论是事儿,还是人。
赵怀钧说,他姥姥当年退休后死活不呆在北京,不顾后人劝阻回了南京养老,说南京是她同姥爷相遇相爱的地方,将来离世,也要葬在这里的。
老一辈人的爱情总是坚贞。
赵怀钧在赶往机场的路上同他细细说起这些事。
说小时候他被放养在南京住了两年,那时候正是五六岁新想法层出不穷的年纪,他性子活,外祖母没少教训他,骂他是只皮猴子,却又趁机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
现如今想起,才觉得自己许多秉性其实都在那时被定型,无意间沿袭了许多外祖母的品质。
奉颐静静地听他说话,心底思绪却早已经飘到很多年前。
难怪当年,他问起她在南京的日子,总是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
竟是早就去南京住过。
这个人当真是城府深似海,直到今天才将这事儿同她讲明。
老狐狸。
她睨去好几眼。
男人却盯着前方认真专注地开车,一边同她聊天,一边时不时瞥向后视镜——那个不知何时紧紧跟在他们车后的白色保时捷。
赵怀钧走的慢车道,白色保时捷在中间的正常车速道。那辆车突然一瞬冲上来,贴近赵怀钧的车,故意别他们的速度。赵怀钧默不作声,点刹好几次,车身有明显的停顿,终于还是惊动了奉颐。
白色保时捷很明显的违规操作。
奉颐简短问道:“认识?”
“嗯。”
说话间,他持续关注路况。
轻轻淡淡的,一句多余的解释都没有。
一个不留神便是车毁人亡,也不知什么仇什么怨,竟在高速上别人家车。
奉颐没多问,只见赵怀钧这边想加速超过,占据优势的白车却恶作剧一般,故技重施好几次,次次将他们逼回原来的车道上。
其中有一次,两车险些相撞,还是赵怀钧豁不出去,踩了刹车。
但对面却像不要命一样,非得与他们作对。
奉颐蹙眉,在那辆车再次超上来时,想起身去瞧那车里到底什么情况。
透过两扇车窗,白车里面的状况已被模糊得看不太清,奉颐只隐约看清一道轮廓,还不待他没细看,身侧的男人瞧了一眼后视镜,淡声道:“坐稳了。”
奉颐神色微凛,收回目光。
下一瞬,赵怀钧再次点刹,朝对方的方向斜了斜,虚晃对方一枪。
说时迟那时快!
对方被纵了好几次,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准备老调重弹,却没想到赵怀钧这一次竟然来硬的。高速路上,人的下意识反应也比车速更快,于是白车猛地一转,车身剧烈左右摇晃,在高速路上打了滑。
吱——
刺耳的急刹声传来。
白车受到强烈对冲,方向盘失灵报废在路中。而赵怀钧加速冲上前,迅速变道,将对方远远甩在身后。
奉颐看着后视镜里逐渐远去的白车,还亮着双闪。
回过眼,旁边的赵怀钧却神色无常,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角逐从没存在过一般。
她问道:“仇家?”
“算是。”
“什么仇非得要你命?”
赵怀钧哼笑:“这几年我结的仇多了去,何必桩桩件件都记得?”
“可对方要你命,这种仇怨你也不记得?”
“leo会查。”赵怀钧腾出一只手抓了一把她脑袋,轻笑道:“担心我?”
奉颐特讨厌他这副万事皆不着调的样子,拍开他,佯怒道:“好好开车。”
到了机场,候机片刻便登了机。
航班从北京直达南京。
着陆后,有位助理模样的儒雅老先生来接机,笑眯眯现在机场外,对赵怀钧礼貌问好,只是在见到赵怀钧身边的她时,神情有些微的怔忪,似是没料到赵怀钧会带个姑娘,也摸不清这姑娘的身份。
奉颐礼貌问好,老先生见赵怀钧没亲口介绍,也没多问。
赵怀钧不让老辈为自己开车,便拿了钥匙上了主驾。车开了半个钟头,停在了山腰一处小庭院里。
典型中式庭院,简简单单一处屋舍,入院便是小桥流水,在蓝色天幕下泠泠作响。
老先生一进门便喊道:“杨老师,您看谁来了?”
一道低沉稳健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是赵三那混小子来了吗?”
说话间,有位老太太迈步出来,中式蓝色绸衫,头发梳得精神利落。
与奉颐外祖母竟有几分相似神韵。
这是头一回见赵怀钧家中的长辈,她提着一颗心,缓缓弯腰,礼貌问好。
杨舒华看见奉颐后也愣怔了一下:“这位是?”
奉颐正想说是他朋友。
赵怀钧这时候在旁边笑了两声,痞道:“您是夜盲了还是老眼昏花了?”
然后拉过她,卷到自己臂弯里——
“这您外孙媳妇儿,看不出来么?”
【作者有话说】
昨晚大概是空调吹多了,突然发热感冒了,来晚了抱歉
第86章
◎还是觉得这人好得过分◎
脱口而出那个称呼时,他面色是颇有几分吊儿郎当的。
那口吻说郑重也郑重,说玩笑也玩笑,模糊得奉颐这一刻也有些把握不好其中情绪,以至于不得不反思自己,在看透赵怀钧这方面,她始终差点儿火候。
她抬眸去观察杨舒华的反应。
杨舒华听后果然眸色微变,老太太素养极好,什么都没说,只上前抽了赵怀钧后背一巴掌:“人姑娘嫁给你了吗就乱喊?我以前怎么教你的?”
赵怀钧假意“哎哟”一声:“姥姥您装病的吧?前儿还跟我念叨自己身体不痛快,可我瞧您这抽人的力道,拔河教练都得尊称您一声「大力水手」才是。”
杨舒华被逗笑了,咯咯的笑声伴随一阵啐骂:“你这小王八蛋,打小就爱跟我皮,你姥姥我欠你的呀?”
杨舒华有淡淡的嗔乐之意,眉目间笑容舒展,倒显得豁达。
祖孙二人应该就这打打闹闹的相处模式,赵怀钧虽不着调,但他底色里多的是对这位外祖母的尊重。
这番闹也闹够,他恰当停顿,这才搂过杨舒华的肩膀,低下头去同她认真介绍:“姥姥,她叫奉颐,颐和园的颐。”
没有挑明她的身份,但从先前那句玩笑似的“媳妇儿”,以及现下这般郑重的意味,杨舒华顿时明白过来:这姑娘约莫是他的心头肉。
对面的人不知廉耻,光天化日之下说这样浪荡的话,听得人头皮发麻。
这“咬”字起源于上回两人歇战后,尚且还意乱情迷时,他埋在她肩窝紧拥着她,突然说了句:“每回你最后吸着我,我就特想什么都交代给你。”
彼时情浓意稠,也不觉得这种话有什么要紧。
后来慢慢就说顺了嘴。
起初是“吸”,后来就成了“咬”。
但奉颐第一次听见这个形容时,脸色确实难能可见地涩了很久。
她不像赵怀钧,多少有些要脸的。此刻轻咬了咬牙,还挺想让他闭嘴。
赵怀钧把人放回球车上去,冲前座等待开车的球童招招手,示意他下车,自己亲自来开。
回程的路上他给高从南去了电,问晚上什么安排,高从南说的是晚上露营烧烤去。
原羽爱凑热闹,在那边叫嚣着:“晓苒姐和许教授,武邈哥和舒魏,三哥和奉颐,他们都有伴,那可就剩我俩了……从南哥,你不许带姑娘,我要睡你帐篷!”
高从南烦得不行,一脚踹开了原羽。
赵怀钧偏头来询问她的意见,奉颐无所谓。
“晚上我不凑热闹了,我带她去南京。”
高从南顿了顿,说行,注意安全。
车开得慢,微风轻拂过面上,鬓边碎发时不时撩动。
等到他挂掉电话,奉颐才问道:“去南京?”
“嗯。”
“南京见谁?”
真聪明,一猜即中。
赵怀钧倏然笑开。
--
密云开车到机场得一个小时。
奉颐也是这时才知道,赵怀钧的姥姥如今长居在南京。
这位姥姥年轻时候在尖端科研领域是出了名的“铁娘子军”,当年几度出生入死,立过功,更被作为典型表率过。
奉颐听后觉得有意思,他这位姥姥与自己的外祖母很相似,皆是在学术、应用等多个专业维度立过汗马功劳的人。这类女性大概都有一种共性:那就是更比常人的专注度,不论是事儿,还是人。
赵怀钧说,他姥姥当年退休后死活不呆在北京,不顾后人劝阻回了南京养老,说南京是她同姥爷相遇相爱的地方,将来离世,也要葬在这里的。
老一辈人的爱情总是坚贞。
赵怀钧在赶往机场的路上同他细细说起这些事。
说小时候他被放养在南京住了两年,那时候正是五六岁新想法层出不穷的年纪,他性子活,外祖母没少教训他,骂他是只皮猴子,却又趁机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
现如今想起,才觉得自己许多秉性其实都在那时被定型,无意间沿袭了许多外祖母的品质。
奉颐静静地听他说话,心底思绪却早已经飘到很多年前。
难怪当年,他问起她在南京的日子,总是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
竟是早就去南京住过。
这个人当真是城府深似海,直到今天才将这事儿同她讲明。
老狐狸。
她睨去好几眼。
男人却盯着前方认真专注地开车,一边同她聊天,一边时不时瞥向后视镜——那个不知何时紧紧跟在他们车后的白色保时捷。
赵怀钧走的慢车道,白色保时捷在中间的正常车速道。那辆车突然一瞬冲上来,贴近赵怀钧的车,故意别他们的速度。赵怀钧默不作声,点刹好几次,车身有明显的停顿,终于还是惊动了奉颐。
白色保时捷很明显的违规操作。
奉颐简短问道:“认识?”
“嗯。”
说话间,他持续关注路况。
轻轻淡淡的,一句多余的解释都没有。
一个不留神便是车毁人亡,也不知什么仇什么怨,竟在高速上别人家车。
奉颐没多问,只见赵怀钧这边想加速超过,占据优势的白车却恶作剧一般,故技重施好几次,次次将他们逼回原来的车道上。
其中有一次,两车险些相撞,还是赵怀钧豁不出去,踩了刹车。
但对面却像不要命一样,非得与他们作对。
奉颐蹙眉,在那辆车再次超上来时,想起身去瞧那车里到底什么情况。
透过两扇车窗,白车里面的状况已被模糊得看不太清,奉颐只隐约看清一道轮廓,还不待他没细看,身侧的男人瞧了一眼后视镜,淡声道:“坐稳了。”
奉颐神色微凛,收回目光。
下一瞬,赵怀钧再次点刹,朝对方的方向斜了斜,虚晃对方一枪。
说时迟那时快!
对方被纵了好几次,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准备老调重弹,却没想到赵怀钧这一次竟然来硬的。高速路上,人的下意识反应也比车速更快,于是白车猛地一转,车身剧烈左右摇晃,在高速路上打了滑。
吱——
刺耳的急刹声传来。
白车受到强烈对冲,方向盘失灵报废在路中。而赵怀钧加速冲上前,迅速变道,将对方远远甩在身后。
奉颐看着后视镜里逐渐远去的白车,还亮着双闪。
回过眼,旁边的赵怀钧却神色无常,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角逐从没存在过一般。
她问道:“仇家?”
“算是。”
“什么仇非得要你命?”
赵怀钧哼笑:“这几年我结的仇多了去,何必桩桩件件都记得?”
“可对方要你命,这种仇怨你也不记得?”
“leo会查。”赵怀钧腾出一只手抓了一把她脑袋,轻笑道:“担心我?”
奉颐特讨厌他这副万事皆不着调的样子,拍开他,佯怒道:“好好开车。”
到了机场,候机片刻便登了机。
航班从北京直达南京。
着陆后,有位助理模样的儒雅老先生来接机,笑眯眯现在机场外,对赵怀钧礼貌问好,只是在见到赵怀钧身边的她时,神情有些微的怔忪,似是没料到赵怀钧会带个姑娘,也摸不清这姑娘的身份。
奉颐礼貌问好,老先生见赵怀钧没亲口介绍,也没多问。
赵怀钧不让老辈为自己开车,便拿了钥匙上了主驾。车开了半个钟头,停在了山腰一处小庭院里。
典型中式庭院,简简单单一处屋舍,入院便是小桥流水,在蓝色天幕下泠泠作响。
老先生一进门便喊道:“杨老师,您看谁来了?”
一道低沉稳健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是赵三那混小子来了吗?”
说话间,有位老太太迈步出来,中式蓝色绸衫,头发梳得精神利落。
与奉颐外祖母竟有几分相似神韵。
这是头一回见赵怀钧家中的长辈,她提着一颗心,缓缓弯腰,礼貌问好。
杨舒华看见奉颐后也愣怔了一下:“这位是?”
奉颐正想说是他朋友。
赵怀钧这时候在旁边笑了两声,痞道:“您是夜盲了还是老眼昏花了?”
然后拉过她,卷到自己臂弯里——
“这您外孙媳妇儿,看不出来么?”
【作者有话说】
昨晚大概是空调吹多了,突然发热感冒了,来晚了抱歉
第86章
◎还是觉得这人好得过分◎
脱口而出那个称呼时,他面色是颇有几分吊儿郎当的。
那口吻说郑重也郑重,说玩笑也玩笑,模糊得奉颐这一刻也有些把握不好其中情绪,以至于不得不反思自己,在看透赵怀钧这方面,她始终差点儿火候。
她抬眸去观察杨舒华的反应。
杨舒华听后果然眸色微变,老太太素养极好,什么都没说,只上前抽了赵怀钧后背一巴掌:“人姑娘嫁给你了吗就乱喊?我以前怎么教你的?”
赵怀钧假意“哎哟”一声:“姥姥您装病的吧?前儿还跟我念叨自己身体不痛快,可我瞧您这抽人的力道,拔河教练都得尊称您一声「大力水手」才是。”
杨舒华被逗笑了,咯咯的笑声伴随一阵啐骂:“你这小王八蛋,打小就爱跟我皮,你姥姥我欠你的呀?”
杨舒华有淡淡的嗔乐之意,眉目间笑容舒展,倒显得豁达。
祖孙二人应该就这打打闹闹的相处模式,赵怀钧虽不着调,但他底色里多的是对这位外祖母的尊重。
这番闹也闹够,他恰当停顿,这才搂过杨舒华的肩膀,低下头去同她认真介绍:“姥姥,她叫奉颐,颐和园的颐。”
没有挑明她的身份,但从先前那句玩笑似的“媳妇儿”,以及现下这般郑重的意味,杨舒华顿时明白过来:这姑娘约莫是他的心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