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兰时,你恨我,我知道,但是你也要告诉我,你要如何才能……”
孟珚双目近乎失神一般地描摹过慕兰时的脸庞,可等她再反应过来时,慕兰时便只留给了她一个背影,决绝地走在,同样宽敞的宫道上面。
那是一种决计永不回头的意志……吗?
孟珚默默地在心里种下这个疑问。她再度失神一般地,将手,做出掐握的形状,抚上自己的脖颈。
像是在重复那一日的场景。
一瞬间,她居然产生了一种极其怪异的想法。若是能死在慕兰时的手中,那该多好?
不……她不应该这么想。她不会死在慕兰时的手中的。她孟珚,一定是会同慕兰时一起走到最后,共白首的那个女人。
这个人,除了她之外,不会再有别人。
“呵,太后娘娘,您以为,你今生不不进宫,便可高枕无忧了么?”孟珚眼底翻涌出暴戾,低喃的话语也愈发迷乱,“不进宫,谁来保护你呢?”
不进这皇室的谱牒,光凭她的一腔赤胆真心?光凭她对慕兰时的爱?或是说,光凭慕兰时对她的爱?
不可能!
***
“传秘书郎慕兰时进殿!”
甩开了孟珚之后,慕兰时并没有立即离宫,反倒是在路上又碰见了皇帝的使臣,让她赶紧过来面圣。
皇帝高高端坐御座,尽管居高临下,身上龙袍煌煌,可却仍旧掩盖不住他一身的病气。
那袍上的龙,到底是比他多几分生气。
老皇帝虚虚地向下一扫:“慕大人,今日,似乎是我们第一次见?”
第66章 066
“回陛下的话,臣幼时同母亲进宫,彼时曾有幸得见天颜。”
慕兰时虽跪在地上,依然捧着笏板,脊骨仍挺得极直。纵然在皇帝的面前,她也没有半点退却瑟缩之意。
安华站在旁边,不住地抬眼打量慕兰时。这位慕氏的大小姐果然不负其名。
皇帝睨着慕兰时,喉咙“咕隆”“咕隆”了两声,道:“哦,也是。慕大人乃是司徒大人之女,此前见过,也是情理之中。”
“是朕老了,不中用了啊,什么事情都记不起来了,”老皇帝缓缓翕动着嘴巴,声音干枯苍老,“倘若这时候把琼儿叫过来,她一定记得,当时见过慕大人的样子吧?”
闻言,慕兰时的嘴角仍然抿成了一条直线,一言不发。
……皇帝肯这么说,莫不是觉得,她慕兰时已经是太女孟琼的人了吗?不然的话,说这句话究竟有什么目的?
“唉。”老皇帝说着,又叹了口气,“朕记不清楚的事情太多了,是近年来身体太差,记忆也不好。而慕大人还年轻,你面对着朕……”
他黄袍下摆的金线团龙在暮色里黯淡无光,像极了褪鳞的老蛟。
慕兰时掩藏在袍袖下的手,不知不觉握紧,成了*拳状。
皇帝的身体似乎还好着呢,不然的话,哪里有什么心思同她耍这些花招?慕兰时耐心地等待老皇帝的后一句话。
但老皇帝后来的话,却并未说给慕兰时听,他转向了安华:“安华啊——你可知,朕同慕大人这样相对站着,可像什么?”
这一句话却问住了安华,她同样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睛,疑惑回望,眼神在老皇帝和慕兰时之间游来荡去。
皇帝方才已经挥手,示意慕兰时站起来了。
慕兰时身材颀长亭亭,光是站在那里,便如水墨千山一般清绝,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看见她的人,很难将眼睛移开。她是年轻才俊。而陛下呢?陛下嘛……
安华不安地收回自己的目光,最近,她总是觉得陛下黄袍上面的龙,都比他本人有生气。
但有些话却只能深深地埋藏在心里面。
“慕大人虽是人中俊杰,但陛下乃是天子……”安华斟酌着话语,却被老皇帝径直打断了。
“不,安华,你并没有说到重点,”老皇帝眯了眯眼睛,截断了安华的诉说,继续道,“朕与慕大人这样相对着,就像是……”
等老皇帝提到这里,慕兰时也倏然抬起了头,衔上了老皇帝的目光,恰逢老皇帝吐露后面的语句:
“就像是,枯竹与青松。”
一个行将就木,一个苍翠欲滴。
死和生的距离,偶尔就是这么简单轻松。
他说完,竟然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震得梁间积灰簌簌而落。
安华闻说此言,浑身一震,用一种极其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皇帝,她都快要以为自己听错了——特别是她下意识看向慕兰时的那一眼。
慕兰时似乎没有听懂这句话,又或是说,没有听到这句话,表情竟然还是一副淡然的模样!
陛下的这比喻倒是用得精妙,这位新任秘书郎大人,倒是极像挺拔的青松,看她脊背挺直的模样,便可轻易将满殿沉香都搅成凛冽松涛。
慕兰时却如入定般垂首而立,残阳在她身上碎成星子。她仍旧静默着,直到安华袖间香囊坠地的清响惊破死寂,她才倏然抬睫。
似是感觉到道道目光齐齐撞过来,这时,慕兰时的瞳色猛地一缩,这时候才跪下道:“陛下圣喻……实让臣惶恐之至。”
咳嗽完毕后的老皇帝又缓缓笑道:“慕大人,这是多虑了。不过是朕突然想起了,昨日在御花园见到的景象罢了。”
他说着,还用一种极其温和的语气,说自己昨日所见。
“有一株枯死的湘妃竹,斜倚在苍翠罗汉松旁……刚刚不过是见慕大人的脊背直挺,想到了这一点罢了。”
安华的心中,此时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颇纠结地看着皇帝和慕兰时。
最终,安华的目光,落在了慕兰时摆在跟前的笏板。
……慕兰时不过是方入仕,陛下何苦这样说?
若是她听了这句话,怕是当场跪下来,在台阶上面将头磕得头破血流哪怕是死都不会停止了!
慕兰时伏跪的姿势如松折雪,嗓音却清越似碎玉。
她沉肃着一张脸,再叩首再拜,复而又道:“《尚书》有云,‘若金,用汝作砺。’今陛下以松柏喻臣,臣自当效虬松——”
“纵霜雪摧折,必守山岩不移;任罡风穿心,犹护新竹破土,”她说着,忽将笏板高举过眉,一字一顿犹如宣誓效忠,“盘根固土,待春来雪化时……自当朽于新竹抽节处。”
安华浑身一震。今日让她吃惊的事情太多了。
不管是陛下直白的提问,抑或是慕兰时的回答,两个都让她吃惊不已。
待慕兰时说完,皇帝一言不发,只是打量着这位青年人。
安华偷偷用目光觑他,知晓皇帝虽然不做声,没什么反应,但他的确对慕兰时这个反应颇为欣喜。
自然,慕兰时的回答也相当出色。
到底是被众名士称许的世家大小姐,颇善辞令、能言善辩。
暮色在殿中摇晃,光影细碎。
良久、良久。
“哈哈哈!”皇帝苍老的笑声自胸腔中震出,“慕大人不愧是被中正官评为“上上等”的英才!既如此,以后,朕可要多多仰赖慕大人了。”
“快快平身。”
闻言,慕兰时这才缓缓地站起来,又朝着皇帝深深地一拜。
她紧握笏板的手,早就在两人看不见的地方青筋暴出。
她当然要护着这位陛下,这位老皇帝了。
——瞧啊,他多会以强权来欺压别人,竟能说出他与她,恰似枯竹与青松。
他显然热衷此道。
慕兰时不可自抑地想起前世,她不甚清楚,彼时戚映珠在这深深宫闱中,又是受到了怎样的对待。
她自己,已然对自己发过誓。要将前世的一切,一一报复偿还。
其间,自然也包括,台上坐着的这副枯骨。
老皇帝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又随便同慕兰时寒暄了几句,便让她走了。
等她一走,皇帝就颇为自得地看向安华,笑着问她说:“安华呀,你觉得慕兰时此人如何,对于方才她的那番回答?”
“那赵王赵神聆,可有这般英才?”
安华如实相告:“或许相当。但是,赵王殿下毕竟是宗室亲王,恐比慕大人更……”
“不,你不能这么说,”老皇帝枯枝一般的手又敲了敲檀木桌案,继续道,“赵王虽然是宗室亲王,可她毕竟姓赵而不姓孟。她忠心,还是这位新任秘书郎更忠心,或未可知呐……”
安华只能唯唯诺诺地道:“陛下圣明。”
她的心,又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愈发明晰陛下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陛下自登基起,便忌惮赵王势力。是啊,其实不止陛下,据说,上一任皇帝在时,也同样觉得这异姓王碍眼,只是一直找不到时机除掉罢了。
——陛下今日担心赵神聆是有原因的,但是他为何要这么激慕兰时呢?
对了,对了!
孟珚双目近乎失神一般地描摹过慕兰时的脸庞,可等她再反应过来时,慕兰时便只留给了她一个背影,决绝地走在,同样宽敞的宫道上面。
那是一种决计永不回头的意志……吗?
孟珚默默地在心里种下这个疑问。她再度失神一般地,将手,做出掐握的形状,抚上自己的脖颈。
像是在重复那一日的场景。
一瞬间,她居然产生了一种极其怪异的想法。若是能死在慕兰时的手中,那该多好?
不……她不应该这么想。她不会死在慕兰时的手中的。她孟珚,一定是会同慕兰时一起走到最后,共白首的那个女人。
这个人,除了她之外,不会再有别人。
“呵,太后娘娘,您以为,你今生不不进宫,便可高枕无忧了么?”孟珚眼底翻涌出暴戾,低喃的话语也愈发迷乱,“不进宫,谁来保护你呢?”
不进这皇室的谱牒,光凭她的一腔赤胆真心?光凭她对慕兰时的爱?或是说,光凭慕兰时对她的爱?
不可能!
***
“传秘书郎慕兰时进殿!”
甩开了孟珚之后,慕兰时并没有立即离宫,反倒是在路上又碰见了皇帝的使臣,让她赶紧过来面圣。
皇帝高高端坐御座,尽管居高临下,身上龙袍煌煌,可却仍旧掩盖不住他一身的病气。
那袍上的龙,到底是比他多几分生气。
老皇帝虚虚地向下一扫:“慕大人,今日,似乎是我们第一次见?”
第66章 066
“回陛下的话,臣幼时同母亲进宫,彼时曾有幸得见天颜。”
慕兰时虽跪在地上,依然捧着笏板,脊骨仍挺得极直。纵然在皇帝的面前,她也没有半点退却瑟缩之意。
安华站在旁边,不住地抬眼打量慕兰时。这位慕氏的大小姐果然不负其名。
皇帝睨着慕兰时,喉咙“咕隆”“咕隆”了两声,道:“哦,也是。慕大人乃是司徒大人之女,此前见过,也是情理之中。”
“是朕老了,不中用了啊,什么事情都记不起来了,”老皇帝缓缓翕动着嘴巴,声音干枯苍老,“倘若这时候把琼儿叫过来,她一定记得,当时见过慕大人的样子吧?”
闻言,慕兰时的嘴角仍然抿成了一条直线,一言不发。
……皇帝肯这么说,莫不是觉得,她慕兰时已经是太女孟琼的人了吗?不然的话,说这句话究竟有什么目的?
“唉。”老皇帝说着,又叹了口气,“朕记不清楚的事情太多了,是近年来身体太差,记忆也不好。而慕大人还年轻,你面对着朕……”
他黄袍下摆的金线团龙在暮色里黯淡无光,像极了褪鳞的老蛟。
慕兰时掩藏在袍袖下的手,不知不觉握紧,成了*拳状。
皇帝的身体似乎还好着呢,不然的话,哪里有什么心思同她耍这些花招?慕兰时耐心地等待老皇帝的后一句话。
但老皇帝后来的话,却并未说给慕兰时听,他转向了安华:“安华啊——你可知,朕同慕大人这样相对站着,可像什么?”
这一句话却问住了安华,她同样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睛,疑惑回望,眼神在老皇帝和慕兰时之间游来荡去。
皇帝方才已经挥手,示意慕兰时站起来了。
慕兰时身材颀长亭亭,光是站在那里,便如水墨千山一般清绝,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看见她的人,很难将眼睛移开。她是年轻才俊。而陛下呢?陛下嘛……
安华不安地收回自己的目光,最近,她总是觉得陛下黄袍上面的龙,都比他本人有生气。
但有些话却只能深深地埋藏在心里面。
“慕大人虽是人中俊杰,但陛下乃是天子……”安华斟酌着话语,却被老皇帝径直打断了。
“不,安华,你并没有说到重点,”老皇帝眯了眯眼睛,截断了安华的诉说,继续道,“朕与慕大人这样相对着,就像是……”
等老皇帝提到这里,慕兰时也倏然抬起了头,衔上了老皇帝的目光,恰逢老皇帝吐露后面的语句:
“就像是,枯竹与青松。”
一个行将就木,一个苍翠欲滴。
死和生的距离,偶尔就是这么简单轻松。
他说完,竟然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震得梁间积灰簌簌而落。
安华闻说此言,浑身一震,用一种极其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皇帝,她都快要以为自己听错了——特别是她下意识看向慕兰时的那一眼。
慕兰时似乎没有听懂这句话,又或是说,没有听到这句话,表情竟然还是一副淡然的模样!
陛下的这比喻倒是用得精妙,这位新任秘书郎大人,倒是极像挺拔的青松,看她脊背挺直的模样,便可轻易将满殿沉香都搅成凛冽松涛。
慕兰时却如入定般垂首而立,残阳在她身上碎成星子。她仍旧静默着,直到安华袖间香囊坠地的清响惊破死寂,她才倏然抬睫。
似是感觉到道道目光齐齐撞过来,这时,慕兰时的瞳色猛地一缩,这时候才跪下道:“陛下圣喻……实让臣惶恐之至。”
咳嗽完毕后的老皇帝又缓缓笑道:“慕大人,这是多虑了。不过是朕突然想起了,昨日在御花园见到的景象罢了。”
他说着,还用一种极其温和的语气,说自己昨日所见。
“有一株枯死的湘妃竹,斜倚在苍翠罗汉松旁……刚刚不过是见慕大人的脊背直挺,想到了这一点罢了。”
安华的心中,此时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颇纠结地看着皇帝和慕兰时。
最终,安华的目光,落在了慕兰时摆在跟前的笏板。
……慕兰时不过是方入仕,陛下何苦这样说?
若是她听了这句话,怕是当场跪下来,在台阶上面将头磕得头破血流哪怕是死都不会停止了!
慕兰时伏跪的姿势如松折雪,嗓音却清越似碎玉。
她沉肃着一张脸,再叩首再拜,复而又道:“《尚书》有云,‘若金,用汝作砺。’今陛下以松柏喻臣,臣自当效虬松——”
“纵霜雪摧折,必守山岩不移;任罡风穿心,犹护新竹破土,”她说着,忽将笏板高举过眉,一字一顿犹如宣誓效忠,“盘根固土,待春来雪化时……自当朽于新竹抽节处。”
安华浑身一震。今日让她吃惊的事情太多了。
不管是陛下直白的提问,抑或是慕兰时的回答,两个都让她吃惊不已。
待慕兰时说完,皇帝一言不发,只是打量着这位青年人。
安华偷偷用目光觑他,知晓皇帝虽然不做声,没什么反应,但他的确对慕兰时这个反应颇为欣喜。
自然,慕兰时的回答也相当出色。
到底是被众名士称许的世家大小姐,颇善辞令、能言善辩。
暮色在殿中摇晃,光影细碎。
良久、良久。
“哈哈哈!”皇帝苍老的笑声自胸腔中震出,“慕大人不愧是被中正官评为“上上等”的英才!既如此,以后,朕可要多多仰赖慕大人了。”
“快快平身。”
闻言,慕兰时这才缓缓地站起来,又朝着皇帝深深地一拜。
她紧握笏板的手,早就在两人看不见的地方青筋暴出。
她当然要护着这位陛下,这位老皇帝了。
——瞧啊,他多会以强权来欺压别人,竟能说出他与她,恰似枯竹与青松。
他显然热衷此道。
慕兰时不可自抑地想起前世,她不甚清楚,彼时戚映珠在这深深宫闱中,又是受到了怎样的对待。
她自己,已然对自己发过誓。要将前世的一切,一一报复偿还。
其间,自然也包括,台上坐着的这副枯骨。
老皇帝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又随便同慕兰时寒暄了几句,便让她走了。
等她一走,皇帝就颇为自得地看向安华,笑着问她说:“安华呀,你觉得慕兰时此人如何,对于方才她的那番回答?”
“那赵王赵神聆,可有这般英才?”
安华如实相告:“或许相当。但是,赵王殿下毕竟是宗室亲王,恐比慕大人更……”
“不,你不能这么说,”老皇帝枯枝一般的手又敲了敲檀木桌案,继续道,“赵王虽然是宗室亲王,可她毕竟姓赵而不姓孟。她忠心,还是这位新任秘书郎更忠心,或未可知呐……”
安华只能唯唯诺诺地道:“陛下圣明。”
她的心,又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愈发明晰陛下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陛下自登基起,便忌惮赵王势力。是啊,其实不止陛下,据说,上一任皇帝在时,也同样觉得这异姓王碍眼,只是一直找不到时机除掉罢了。
——陛下今日担心赵神聆是有原因的,但是他为何要这么激慕兰时呢?
对了,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