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剑尖滴着鲜红,姜竹星抹去眼角的泪痕,翻身上马。
  “主帅已亡!尔等还不放下兵器!”
  ******
  捷报八百里加急传回洛阳都城,新帝闻讯大喜过望。
  沈时菲以及叛军将领皆已战/亡,穆君岂和左相在混乱中双双被杀,南诏与突厥的援兵见形势不妙迅速撤离。其余人等群龙无首,主动投诚。
  不等凤翼军凯旋归来,封赏的圣旨已提前下达。
  新帝正式登基,改国号为淮庆,容月公主封为镇国公主,原定远将军顾熹炎为真军大将军。乔副将晋为将军,凌君绯为副将。其余将领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封赏。
  “殿下,您已经换三次衣裳了。”
  嫣儿在旁叹气道,“这些衣裳都好好的,您想要什么样的?”
  东方容月坐在镜台前,身后三四名侍女为她挽发添妆。
  “还是那件枫红的吧。”
  换来换去又换回第一件。
  嫣儿跟惜荷一左一右,侍奉公主重新更衣。
  “奴婢知道,驸马要回来了,您心里等不及要……”
  东方容月嗔怪的瞪向嫣儿,“就你话多。”
  “哦。”
  嫣儿委屈巴巴的闭上嘴巴。
  公主府的马车提前守在凤翼军回城的必经之路。前来瞻仰众将士风采的百姓们围在长街两侧,抻长脖子等着。
  直至大队人马入城,人群中一片沸腾。
  东方容月原是坐在马车里等,没过一会儿,她便掀开帘子往人群里张望。
  大队人马从长街中间经过,百姓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还没看见阿星吗?”
  嫣儿也跟着望眼欲穿,“没有啊,说好了今日所有人都回来的。”
  等的时间越长,东方容月越是心焦难耐,索性下了马车,来回踱步。
  眼看到了队伍末尾,都没瞧见姜竹星的影子。
  东方容月心中一沉,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殿下别急,没有消息说驸马出事,肯定是有别的事情耽搁了。”
  嫣儿在旁劝慰。
  待人群逐渐散去,东方容月的心也跌倒了谷底。
  嫣儿忽然喊道,“您快瞧,那不是董前辈吗?”
  闻言,东方容月才瞧见董梧秋正驾着马车经过城门,几名身穿铁甲的士兵策马随行。
  董梧秋一眼就瞥见公主府的马车了,“吁!”
  马车停下,她回头和里面的人说了几句话。紧接着,董梧秋跳下来,转身搀扶马车里的人。
  姜竹星掀开帘子,早已换上一身杏色常服,脸色苍白,比出征前又清减不少。
  “阿星!”
  东方容月提起裙摆在前边跑,嫣儿等人紧紧追在后面。
  “娘子跑慢些,当心摔着!”
  姜竹星转头就瞧见心心念念的人朝自己跑来,她张开双臂接住扑进怀里的东方容月。
  “你吓死我了!”
  姜竹星把人抱紧些,“对不起,又让你担心了。”
  “诶,诶,注意点,她身上还有伤。”
  董梧秋在旁提醒道。
  东方容月一听,赶忙松开她,从上到下的打量。
  “伤在哪里了?很严重吗?”
  姜竹星拉住她的手,唇边挂着笑意。
  “不严重,快好了。要不然怎么能赶路呢?”
  东方容月还是不放心,把目光投向董梧秋,生怕某人报喜不报忧。
  董梧秋这回倒是和姜竹星的说法一致。
  “放心吧,有我在,简直华佗再世。她的伤休养个把月就痊愈了。”
  东方容月小心翼翼的扶着她回到马车上。
  “我让人去回禀皇兄,进宫听封谢恩的事暂且缓缓,养伤要紧。”
  姜竹星点头,“都听殿下的。”
  东方容月瞧着她,瞬间红了眼眶,泪珠说来就来。
  “还说什么平安归来,一定不让自己受伤呢。”
  “殿下……”
  姜竹星安慰了几句,并不见成效。
  她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歪过身子靠着东方容月,皱紧眉头喊疼。
  东方容月立马忘记掉眼泪,搂着她担忧道,“伤口疼吗?我叫董前辈进来。”
  姜竹星顺势靠在公主怀里,环住人家的腰,阖上双眸,唇边的弧度始终不减。
  “不用,殿下抱着我,就不疼了。”
  东方容月心疼的抚上她的脸颊,轻轻摩挲,半晌,才后知后觉。
  “你是不是诓我呢?”
  姜竹星笑意更甚,“怎会?”
  “好啊你,不学好。”
  东方容月轻哼一声,却是拿她没辙,谁让自己关心则乱。
  “哪有,我都是和殿下学的。”
  东方容月佯装生气,“你起来。”
  姜竹星却厚着脸皮赖在人家怀里,就是不肯动。
  “我不。”
  “你……”
  姜竹星抓住她的手细细把玩,接着又放在唇边轻吻。
  “我后半辈子就赖在殿下身边了。”
  东方容月嘴上说着让她起来,搂着她的手臂却愈发紧了些。
  “你想走,也是不成的。”
  马车辚辚而行,穿过大街小巷,逐渐消失在市井尘嚣之中。
  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番外】
  丰翼军班师回朝,皇帝下令解除一日宵禁,普天同庆。
  十里长街,万人空巷,热闹非凡。百姓们聚在街市两侧等着瞻仰丰翼军众将士的风采。
  男女老少抻长脖子远望城门,金吾卫手持长矛,列队维持秩序。
  城门敞开,大队人马入城,人群中开始沸腾。
  “来了!”
  “快看!是叶将军!”
  “叶将军!”
  为首的女将军一身戎装铠甲,于万众瞩目中策马而行。
  洛阳城中满是叶绾卿的仰慕者,上至八十下至八岁,男女皆有。
  “听说这次随叶将军回城复命的还有她的两位高徒。”
  “叶将军的徒弟想必也是万里挑一的人物。”
  “叶将军的两位爱徒在哪呢?没看见啊?”
  百姓们议论纷纷,在队伍里找寻许久也没看到那两位高徒。
  目送丰翼军远去,人群也渐渐散开。
  相隔半柱香的时辰,一队人马自东城门进入洛阳城。红衣少年策马开路,她身后跟着一辆马车与几名随从。
  所经之处,行人纷纷驻足,只道是哪位江湖少侠,却不知马背上的正是叶将军的高徒之一。
  眼见前边就是红墙黄瓦的宫门,顾熹炎勒紧缰绳,自马上跃下。
  “师姐,我们到了。”
  马车里的人闻声掀开帘子,原本平静如潭的眼眸在对上顾熹炎时,平添一分笑意。
  “师姐慢点,我扶你。”
  顾熹炎疾步上前,小心搀扶沈时菲下马车。
  她们之所以没随大队人马一起入城,全因沈时菲腹部的伤势未愈。
  内侍已在宫门前等候多时,点头哈腰的引二人前往宝泰殿。
  第一次来洛阳,头一遭进皇宫,顾熹炎不禁东张西望,眸子里满是好奇与赞叹。
  “皇宫真大呀。”
  两人来到宫殿门口,顾熹炎第一眼就瞧见席间的叶绾卿。
  “师父!”
  叶将军正应付着朝中大臣们的寒暄,听声就知道是自家宝贝徒弟。
  “莫要大声喧哗。”
  嘴上虽是斥责,可叶绾卿眼中的笑意却未减分毫。
  “这两位就是叶将军的爱徒吧?果然是人中龙凤!”
  “是啊!少年出英雄。”
  朝臣们的焦点瞬间转移到顾熹炎和沈时菲这边。
  两人入席后,各自守在叶绾卿左右。
  顾熹炎随不通朝中世故,可听他们一番攀谈,心里也有了计较。她斜着身子朝叶绾卿靠近,说起悄悄话。
  “师父,他们好假。”
  叶将军无奈的瞥她一眼,让她安分些。
  自家小徒弟是习武奇才,上了沙场骁勇善战,缕缕立功,叶绾卿比谁都要自豪。只是她到底年少,还有几分孩子气,尚需多多磨练。
  顾熹炎坐直身体,闭紧嘴巴。
  哼,皇宫一点都不好玩。
  她低头喝茶,又抓起一把瓜子,边嗑边侧耳倾听旁边的朝臣们都在说什么。
  无聊,全都是场面话。
  “公主,您跑慢些!”
  侍女们在后面追一位妙龄女子,女子身着莲花纹桃夭广袖裙,头上戴着桃花金簪,流苏坠在两侧,面若桃花,眸如秋水。许是跑得太急,她停在殿外,粉唇轻启,微微喘/息。
  顾熹炎的目光落在那名粉衣女子的身上,只见她双手提起裙摆,身姿端正,入殿时步子变得稳重许多。
  “参见公主!”
  公主?
  远在沙城时,她就听闻当今圣上膝下有三子,其中唯一的小公主名容月。传言小公主天生丽质,才气纵横,顾熹炎不免好奇。
  她就是容月公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