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大家说着就往里走,但似乎有一种默契,魏池身边总围着几个人找他唠嗑,既然没办法再和林宣独聊,魏池只好一边敷衍一边消化着林宣的信息。
江南果然乱了,看内阁的动静,似乎是要动兵的意思,王允义的兵力是现成的,站在陈熵的角度考虑,他们已经有了联姻,依靠王家绝比虎视眈眈的秦王要靠得住。或者正是因为这样,周文元就毫不顾忌的施压,要让陈熵妥协。
但是现在陈熵竟然暂停了婚礼!所以林宣才在此刻向他透露了这个惊人的消息。林宣和别人一样以为自己可以动摇皇帝的决定?
想到此处,魏池深深的看了林宣一眼。林宣正好望向他,面上没有表情,似乎只是在等一个结局。
是啊,自己在宫外,即便有这个能力又有何用?
如果自己现在在宫内,情况会不会全然不同,又或者熬过了这一劫,内阁还有别的办法一点一点逼人就范?
命运。
魏池想到了这个词,这是命运?难道一个国家的前途就只是命运?
魏池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宫内的气氛远比宫外紧张地多,周文元派了内阁的人去安抚御史,自己亲自直面陈熵。陈熵明白周文元的意图,虽然他口中讲的确实就只是江南的叛乱,讲到自己所行的缺失,讲到自己需要隐忍屈尊去修复自己和御史的关系。但周文元要的绝不止这些,只要自己一松口,他的要求就会源源不断的提出来,直到自己认输,甘愿做一个傀儡。
听了一个时辰,陈熵觉得自己的怒火退了,他开始想象王岫芸是怎样一个人?他开始努力想象,但竟然一无所获。一种孤独和悲伤的情绪突然涌了出来这就是自己的婚礼?一场连自己都不期待的婚礼。
而那个人呢?按照礼仪,现在已经沐浴更衣并且开始盘头了吧?自己经历过王皇后的婚礼,那些步骤繁复到无以复加。像是一个被捉弄的小丑,可笑至极。
周文元说够了,静静的看着陈熵,等他发火或发话。
陈熵转头看着洪芳:几更了?
回主子的话,快三更了。
嗯,传朕的口谕,让礼部那边把大婚的礼仪都停了,告诉他们,等内阁把贺表收齐了再继续。
洪芳吃惊的看着陈熵。
去吧。陈熵似乎是在说一件不打紧的事情。
洪芳出去了,陈熵看着周文元,这个面目和气,温文儒雅的老头:周阁老为何还呆在这里,赶紧去收齐贺表才是。
老臣不才,只怕皇上不亲自前往,御史们不会上表奏贺。
周阁老又没去过,哪里知道没有用呢?陈熵似笑非笑:周阁老赶紧去吧,您去的时候朕还能睡上片刻。
周文元的脸皮抽了了一下。
周阁老出去透透气,好好想一想,若真有不测,朕的王叔还姓陈,您若相助有功,不至于有不好的下场,但如果江山易姓,王家会放过你?
大殿里没有别人,陈熵摊牌了。
收不齐贺表,朕便不会成婚,阁老是想以此要挟朕,让朕向百官讨要贺表?周阁老不嫌自己的所作所为欺人太甚了?
周文元思索了片刻,跪在了地上:皇上是以为老臣在以此刁难?
难道不是?
江南叛乱,此乃大事,为何皇上要将此事压在六科不让下发?若是让六科下发,御史们不会不上贺表。
陈熵冷笑:下发?阁老连京郊的灾都赈不了,窘迫到用朕大婚的银子去找补,按照阁老的批复,这个灾要怎样赈?
我国立国近五十年,正值中兴,历朝历代都难免在这中兴之时遭遇官僚结派,贪腐横行的政局,皇上将这一切归罪于老臣头上,这确实让臣难以信服。
陈熵默默的看着这个老头。
周文元坦荡的看着他:臣为官三十余载,从未贪过朝廷一文钱。
臣从未贪过朝廷一文钱!
陈熵的视线转向了宫殿的角落:朕要派兵去江南镇压。
周文元的表情绝望了起来:皇上,派兵不是不可,现在朝廷无兵可派啊!
还有朕的王叔。陈熵不经意间叹了一口气:即便不测,江山仍旧姓陈,朕对得起列祖列宗。
好不容易让藩王、外戚回了封地,朝中有识之士不会同意皇上再动用他们的兵力。这不是臣一个人,或者单凭内阁就能做到的事情。皇上的决定如此反复,百官难以信服!
周阁老,你忘了,和王家联姻,是内阁的提议。陈熵的眼中突然迸发出凶光:朕并不想娶王岫芸!朕为了你们,为了帮你们赶走王叔才和王家联姻的!现在你们又用王家的联姻做筹码,在此逼迫朕,还要说朕的决定反复!!??真的是朕在反复???
皇上!这是皇上的天下!这是百姓的天下!这不是臣的天下!周文元急了:皇上不是为了臣,皇上是为了这江山和百姓!臣不是要依附秦王或王允义!臣依靠的是皇上!此刻若皇上与臣仍旧心有间隙,那将置百官及百姓于何处?周文元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如今局势将稳,灾荒或叛乱不过是暂时之急,不只是当朝,历朝历代都有,皇上若因此而乱了阵脚,那真是得不偿失。例数本朝前些年,哪一轮不是丰年要还灾年的债?三年有一小灾,十年有一大灾,实属常例。如今深冬将尽,只要熬过春荒,国业可振,民生可兴,怎可又起战事?且还是藩王之兵?如皇上执意如此,臣这一年的努力真的就付诸东流了!
周文元陈词激昂,陈熵却懒得听了,他瘫软在自己的皇位上,冷淡的摆了摆手:阁老出去吧,朕意已决,不必再劝。如要再见朕,就收齐了贺表再来。
周文元绝望的闭上了眼睛,沉默了片刻,退了出去。
沉重的宫门关上了,陈熵低下头,眼角竟然浸出一滴泪来,抬头看看窗外,天已经微亮。此刻宫外有着怎样的传言?谁又能猜到真相?
又或者,你猜到的是真相么?魏池坐在大理寺的值房里,看着窗外的曙光,看着大宸宫的方向,心中一片凄然。
太阳高高升起,地上蒸腾着寒气,内阁发出了要求秦王发兵江南的急令,满朝哗然。
陈熵的大婚仍旧没有继续的意思,王家的人不安的揣测着,穿着皇后大婚服的少女扯下了头上的喜帕,解开了繁复的发型:熬着有何意思?我先去睡了,若不是又要娶我或者该用膳了,不必叫我起来。
这?王家的女眷们不敢相劝。
啊!不急!王岫芸打了个哈欠:等我醒了自会给叔祖写信。
说罢,便径自躺下,不再理会众人。等一干人都退出去了,贴身的丫鬟才小心的走过来,帮她捏了捏被子:小姐,您没睡?
皇上竟然停了大婚,你当我真睡得着?王岫芸冷笑:看来是风云有变啊。
丫鬟吓了一跳:那赶紧给将军写信才是!
不急,王岫芸翻过身:静观其变。
陈熵?
竟然敢向秦王要兵?
看来不是个没有胆量的人啊,可惜,你猜到的真相,是真相么?
王岫芸看着自己绣花精美的袖口,似笑非笑都说是天塌下来高个子的顶,叔叔倒是聪明,把自己拉来做这个好差事!可叹自己是个混世之徒,山水可过,庙堂随意。如今就走一步看一步,会会这京城里的人们,看看是哪些人把我们王家把握得如此难过!
大宸宫门口那对阙楼是不是还像自己童年时见过的那样飞檐斗巧?那些模糊的镜像,清晰的人,自私纠缠的权利还尚且光彩如旧?
☆、第一百九十五章
195【正隆二年】
内阁的命令颁布了,秦王如果没有异议,将会在本月之内调拨四千人开赴江南平乱。官员们最终没有凑齐贺表,陈熵似乎不愿妥协,大伙便都灰溜溜的回去了。
魏池回到家里,脸色倒不像她自己想的那样难看。
看来我果然还算年轻,熬夜都还算行。
戚媛见她没事,暗暗松了一口气:你可不是年轻?要不坐坐再去睡?
不坐了,不坐了。魏池赶紧摆摆手:饭都不想吃了,一晚上都坐在椅子上和一帮人大眼瞪小眼,太难受了。
魏池打了个哈欠:还不知道今天要不要到衙门,哎,我先去睡会儿才是正理。
这个自然,真有衙门的人来请,我再来叫你。
戚媛打发魏池上床后便出去忙其他事情了,虽然从魏池面上看不出异样,但总是觉得有点奇怪。临近中午,并没有衙门的人来请,戚媛这才将悬着的心彻底放下,准备叫魏池起来用午饭。
江南果然乱了,看内阁的动静,似乎是要动兵的意思,王允义的兵力是现成的,站在陈熵的角度考虑,他们已经有了联姻,依靠王家绝比虎视眈眈的秦王要靠得住。或者正是因为这样,周文元就毫不顾忌的施压,要让陈熵妥协。
但是现在陈熵竟然暂停了婚礼!所以林宣才在此刻向他透露了这个惊人的消息。林宣和别人一样以为自己可以动摇皇帝的决定?
想到此处,魏池深深的看了林宣一眼。林宣正好望向他,面上没有表情,似乎只是在等一个结局。
是啊,自己在宫外,即便有这个能力又有何用?
如果自己现在在宫内,情况会不会全然不同,又或者熬过了这一劫,内阁还有别的办法一点一点逼人就范?
命运。
魏池想到了这个词,这是命运?难道一个国家的前途就只是命运?
魏池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宫内的气氛远比宫外紧张地多,周文元派了内阁的人去安抚御史,自己亲自直面陈熵。陈熵明白周文元的意图,虽然他口中讲的确实就只是江南的叛乱,讲到自己所行的缺失,讲到自己需要隐忍屈尊去修复自己和御史的关系。但周文元要的绝不止这些,只要自己一松口,他的要求就会源源不断的提出来,直到自己认输,甘愿做一个傀儡。
听了一个时辰,陈熵觉得自己的怒火退了,他开始想象王岫芸是怎样一个人?他开始努力想象,但竟然一无所获。一种孤独和悲伤的情绪突然涌了出来这就是自己的婚礼?一场连自己都不期待的婚礼。
而那个人呢?按照礼仪,现在已经沐浴更衣并且开始盘头了吧?自己经历过王皇后的婚礼,那些步骤繁复到无以复加。像是一个被捉弄的小丑,可笑至极。
周文元说够了,静静的看着陈熵,等他发火或发话。
陈熵转头看着洪芳:几更了?
回主子的话,快三更了。
嗯,传朕的口谕,让礼部那边把大婚的礼仪都停了,告诉他们,等内阁把贺表收齐了再继续。
洪芳吃惊的看着陈熵。
去吧。陈熵似乎是在说一件不打紧的事情。
洪芳出去了,陈熵看着周文元,这个面目和气,温文儒雅的老头:周阁老为何还呆在这里,赶紧去收齐贺表才是。
老臣不才,只怕皇上不亲自前往,御史们不会上表奏贺。
周阁老又没去过,哪里知道没有用呢?陈熵似笑非笑:周阁老赶紧去吧,您去的时候朕还能睡上片刻。
周文元的脸皮抽了了一下。
周阁老出去透透气,好好想一想,若真有不测,朕的王叔还姓陈,您若相助有功,不至于有不好的下场,但如果江山易姓,王家会放过你?
大殿里没有别人,陈熵摊牌了。
收不齐贺表,朕便不会成婚,阁老是想以此要挟朕,让朕向百官讨要贺表?周阁老不嫌自己的所作所为欺人太甚了?
周文元思索了片刻,跪在了地上:皇上是以为老臣在以此刁难?
难道不是?
江南叛乱,此乃大事,为何皇上要将此事压在六科不让下发?若是让六科下发,御史们不会不上贺表。
陈熵冷笑:下发?阁老连京郊的灾都赈不了,窘迫到用朕大婚的银子去找补,按照阁老的批复,这个灾要怎样赈?
我国立国近五十年,正值中兴,历朝历代都难免在这中兴之时遭遇官僚结派,贪腐横行的政局,皇上将这一切归罪于老臣头上,这确实让臣难以信服。
陈熵默默的看着这个老头。
周文元坦荡的看着他:臣为官三十余载,从未贪过朝廷一文钱。
臣从未贪过朝廷一文钱!
陈熵的视线转向了宫殿的角落:朕要派兵去江南镇压。
周文元的表情绝望了起来:皇上,派兵不是不可,现在朝廷无兵可派啊!
还有朕的王叔。陈熵不经意间叹了一口气:即便不测,江山仍旧姓陈,朕对得起列祖列宗。
好不容易让藩王、外戚回了封地,朝中有识之士不会同意皇上再动用他们的兵力。这不是臣一个人,或者单凭内阁就能做到的事情。皇上的决定如此反复,百官难以信服!
周阁老,你忘了,和王家联姻,是内阁的提议。陈熵的眼中突然迸发出凶光:朕并不想娶王岫芸!朕为了你们,为了帮你们赶走王叔才和王家联姻的!现在你们又用王家的联姻做筹码,在此逼迫朕,还要说朕的决定反复!!??真的是朕在反复???
皇上!这是皇上的天下!这是百姓的天下!这不是臣的天下!周文元急了:皇上不是为了臣,皇上是为了这江山和百姓!臣不是要依附秦王或王允义!臣依靠的是皇上!此刻若皇上与臣仍旧心有间隙,那将置百官及百姓于何处?周文元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如今局势将稳,灾荒或叛乱不过是暂时之急,不只是当朝,历朝历代都有,皇上若因此而乱了阵脚,那真是得不偿失。例数本朝前些年,哪一轮不是丰年要还灾年的债?三年有一小灾,十年有一大灾,实属常例。如今深冬将尽,只要熬过春荒,国业可振,民生可兴,怎可又起战事?且还是藩王之兵?如皇上执意如此,臣这一年的努力真的就付诸东流了!
周文元陈词激昂,陈熵却懒得听了,他瘫软在自己的皇位上,冷淡的摆了摆手:阁老出去吧,朕意已决,不必再劝。如要再见朕,就收齐了贺表再来。
周文元绝望的闭上了眼睛,沉默了片刻,退了出去。
沉重的宫门关上了,陈熵低下头,眼角竟然浸出一滴泪来,抬头看看窗外,天已经微亮。此刻宫外有着怎样的传言?谁又能猜到真相?
又或者,你猜到的是真相么?魏池坐在大理寺的值房里,看着窗外的曙光,看着大宸宫的方向,心中一片凄然。
太阳高高升起,地上蒸腾着寒气,内阁发出了要求秦王发兵江南的急令,满朝哗然。
陈熵的大婚仍旧没有继续的意思,王家的人不安的揣测着,穿着皇后大婚服的少女扯下了头上的喜帕,解开了繁复的发型:熬着有何意思?我先去睡了,若不是又要娶我或者该用膳了,不必叫我起来。
这?王家的女眷们不敢相劝。
啊!不急!王岫芸打了个哈欠:等我醒了自会给叔祖写信。
说罢,便径自躺下,不再理会众人。等一干人都退出去了,贴身的丫鬟才小心的走过来,帮她捏了捏被子:小姐,您没睡?
皇上竟然停了大婚,你当我真睡得着?王岫芸冷笑:看来是风云有变啊。
丫鬟吓了一跳:那赶紧给将军写信才是!
不急,王岫芸翻过身:静观其变。
陈熵?
竟然敢向秦王要兵?
看来不是个没有胆量的人啊,可惜,你猜到的真相,是真相么?
王岫芸看着自己绣花精美的袖口,似笑非笑都说是天塌下来高个子的顶,叔叔倒是聪明,把自己拉来做这个好差事!可叹自己是个混世之徒,山水可过,庙堂随意。如今就走一步看一步,会会这京城里的人们,看看是哪些人把我们王家把握得如此难过!
大宸宫门口那对阙楼是不是还像自己童年时见过的那样飞檐斗巧?那些模糊的镜像,清晰的人,自私纠缠的权利还尚且光彩如旧?
☆、第一百九十五章
195【正隆二年】
内阁的命令颁布了,秦王如果没有异议,将会在本月之内调拨四千人开赴江南平乱。官员们最终没有凑齐贺表,陈熵似乎不愿妥协,大伙便都灰溜溜的回去了。
魏池回到家里,脸色倒不像她自己想的那样难看。
看来我果然还算年轻,熬夜都还算行。
戚媛见她没事,暗暗松了一口气:你可不是年轻?要不坐坐再去睡?
不坐了,不坐了。魏池赶紧摆摆手:饭都不想吃了,一晚上都坐在椅子上和一帮人大眼瞪小眼,太难受了。
魏池打了个哈欠:还不知道今天要不要到衙门,哎,我先去睡会儿才是正理。
这个自然,真有衙门的人来请,我再来叫你。
戚媛打发魏池上床后便出去忙其他事情了,虽然从魏池面上看不出异样,但总是觉得有点奇怪。临近中午,并没有衙门的人来请,戚媛这才将悬着的心彻底放下,准备叫魏池起来用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