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女儿的脸颊,语气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笃定和满满的祝福。
“所以,我的孩子,只要你真心爱她,只要她也同样深爱着你——”
闻禾溪的笑容加深,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
“这就足够了。”
闻月忽然懂了,这张漂洋过海被带过来的合照是母亲对她爱情的认可和祝福。
是啊,只要有爱,不就足够了吗?
这个念头如同破晓的晨光,瞬间驱散了盘踞心头的阴霾。
或许,她该对池安新,对这份感情,多抱有一些信任。
回国后的点点滴滴,池安新那些笨拙却真诚的关心,每一次小心翼翼的靠近,每一次坚定不移的守护……
不都早已证明了吗?
这份爱,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沉甸甸的、经得起风浪的真心。
那些过往,那些所谓的“不堪”,在彼此赤诚相待的爱意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应该卸下所有心防,去爱得更坦荡,更不顾一切。
眼眶发酸,闻月猛地扑进母亲的怀里。
这一刻,什么流言蜚语都不重要。
闻月的整个心房,都被一种饱胀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暖所填满。
那是纯粹的、满溢的感激,和无与伦比的幸福。
手机铃声又突然响起,闻月松开怀抱,拿起手机一看,发现竟然是周亭。
“小月姐你快打开电视看时尚新闻频道!”
电话那头周亭的声音焦急万分且音量极大,坐在一旁的闻禾溪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她示意闻月先和对方通话,自己起身打开了电视。
电视屏幕亮起,瞬间切换到一个直播发布会的现场画面。
“大家好,我是cob的设计总监池安新,也是本次artemis时装展的总负责人。”
画面中央,池安新身着挺括的白衬衫与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端坐于发言席上。
她的表情异常冷峻,声音清晰而凛冽,仿佛带着冰碴,唯独那双直视镜头的眼睛,亮得惊人,锐利得几乎要刺穿屏幕。
闻禾溪惊讶地回头看向沙发上的闻月,她一眼就认出了,电视里这个气势逼人的女人,正是照片上站在女儿身边的那个女孩。
而闻月已经站起身,整个人像被钉在了原地,震惊地、一瞬也不错开地紧盯着屏幕中的池安新。
从那绷紧的下颌线和刻意压平的语调里,闻月无比敏锐地捕捉到——
此刻的池安新,正被一股破釜沉舟的、近乎失控的狠劲驱使着。
第29章 记者会
“池总监,真要现在就开?”
张荞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她小心翼翼地询问。
她实在觉得这不是最佳时机。
上午的会议才刚敲定记者会的所有流程细节,按原计划,还有三天的缓冲期。
现在仓促上阵,风险大了很多。
池安新没有立刻回答。
她的目光沉静,不停翻动着法务和公关部呈上的厚厚一沓资料。
“嗯,离晚上七点还有三个小时,去准备吧。”
语气平静,却是不容置疑的一锤定音。
张荞的眉头依然紧锁着,迟疑写在脸上。
“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尽快澄清才能减小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池安新沉稳的声音再次响起。
她抬起头,目光落在张荞因连日加班而略显憔悴的脸上。
那眼神锐利依旧,却多了一丝温度。
池安新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轻轻将手搭在张荞的肩上。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张荞微微一怔。
“小张,所有前期工作,你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别担心,相信我,也相信我们准备的一切,会顺利的。”
池安新的声音放柔了,语气格外笃定。
这是张荞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接收到池安新温柔的肯定。
加入artemis项目以来,“铁面总监”、“不近人情”的标签她听得太多,但亲身经历告诉她,池安新的“冷”,更多是源于对工作的专注与近乎严苛的要求。
此刻肩上传来的重量和话语里的温度,却是实实在在的信任与关切。
一股混杂着委屈、不甘和强烈责任感的情绪猛地冲上心头,张荞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
闻经理和池总监多少个深夜还在伏案工作,整个团队为了artemis拼尽了全力,眼看曙光在即,难道就要被一场蓄意的、肮脏的“绯闻”风暴摧毁?
她想起池安新曾说过的话。
要像个战士一样,展现勇气。
“池总监……”
张荞深吸一口气,再抬眼时,眸中所有的犹豫已被坚定取代。
“我马上去准备!今晚的记者会,我跟你一起上台!”
cob大楼十三层,公关部和法务部的区域瞬间被一股高压所笼罩。
键盘敲击声、急促的电话铃声、低声而快速的讨论交织在一起。
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复核流程、推敲细节、确认口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在这场提前到来的硬仗中,为artemis,也为她们并肩作战的伙伴,扳回至关重要的一局。
……
晚七点。
常市展览中心十七层会议厅。
“总之,照片属于恶意偷拍、断章取义,我司内部已启动调查信息泄露源头,保留追究造谣媒体及个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闻月女士的晋升完全基于其卓越的专业能力与业绩,流程透明公正,绝无任何不当交易,任何对此的污蔑,都是对我司声誉和闻月女士人格的严重诋毁。”
在法务代表展示了闻月经手的项目报告、所获成绩奖项后,她语气严肃地总结。
接下来是媒体问答环节,池安新坐在台上,简洁地自我介绍几句后,便收了声。
“池总监你好,您方给出的这些证据只能说明闻月女士的确工作成果卓越,但并不能解释清楚这张照片的前因后果,你们这边是否还有更多的证据呢?”
一名男记者率先发言。
“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仅凭一张照片就妄加揣测,应是对方拿出更多证据加以证明。”
池安新声音冷淡地开口,她认为这个逻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这还用证明?”
男记者急急抢过话头。
“那位闻经理在im不过三年就升任经理!据知情人士透露,她在im期间时常前往上司住所,两人多次私下来往,这不摆明了是在利用外貌资源,企图——”
池安新却骤然打断了他,心中已经起了怒火。
“因为一位女性兼具美貌与实力,就质疑她成就的正当性?我真不知道是该说你是逻辑有问题,还是纯粹的嫉妒心作祟。”
记者闻言,愤然地举起胸前挂着的记者证。
“我是《distance》的记者,请你不要质疑我的专业素养!”
池安新忽然玩味地“哦?”了一声,目光如同审视商品般在男记者身上扫过。
记者下意识挺直了背,随即脸色一沉,不过一个设计总监,凭什么质疑他的专业性?
紧接着,池安新发出一声轻蔑的嗤笑,语气冰冷。
“你的逻辑是,她如果成功,一定用了不齿手段,人人都能质疑,而你身为知名记者,实力却不容置喙?”
“就因为她生为女性,所以理所当然该低你们男人一等,即使成功也不光彩?这就是你的想法?”
“你持有这种观念,只能证明《distance》选拔人才的标准每况愈下,明年的gfs,我会和vicky好好聊聊这个问题的。”
记者一愣。
vicky是……
他很快意识到是《distance》总部那位笑面虎的创意总监。
正要继续开口时,池安新早已轻飘飘地绕过他,点了另一位记者发言。
记者会澄清的目的,不是去费力解释一张无法完全说清的照片。
而是要用最强势的姿态否定谣言的根基,用最硬的证据证明闻月的实力,从而揭露和批判这种针对女性的、充满恶意的“有罪推定”思维模式。
做到把压力抛回去,让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自证其言。
“池总监您好,您今晚对于前几日流传的绯闻解释得已经很详细了。”
记者先是认可,接着话锋一转。
“但我们这边得知,您与闻月女士是多年同学,两人私下交往甚密,这是否意味着,你们在工作中掺杂了私人情感,甚至发展出了不正当关系呢?”
伴随着质问,对方同时展示出几张精心准备的照片,那是池安新与闻月在高中、大学集体毕业照中被特意圈出的同框画面。
现场瞬间一片哗然。
张荞只觉得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瞬间手脚冰凉。
虽然可以用同样的逻辑辩驳这种推测荒谬,但池安新和闻月确确实实在同一个核心项目组共事,整个公司都知道她们是旧识。
“所以,我的孩子,只要你真心爱她,只要她也同样深爱着你——”
闻禾溪的笑容加深,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
“这就足够了。”
闻月忽然懂了,这张漂洋过海被带过来的合照是母亲对她爱情的认可和祝福。
是啊,只要有爱,不就足够了吗?
这个念头如同破晓的晨光,瞬间驱散了盘踞心头的阴霾。
或许,她该对池安新,对这份感情,多抱有一些信任。
回国后的点点滴滴,池安新那些笨拙却真诚的关心,每一次小心翼翼的靠近,每一次坚定不移的守护……
不都早已证明了吗?
这份爱,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沉甸甸的、经得起风浪的真心。
那些过往,那些所谓的“不堪”,在彼此赤诚相待的爱意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应该卸下所有心防,去爱得更坦荡,更不顾一切。
眼眶发酸,闻月猛地扑进母亲的怀里。
这一刻,什么流言蜚语都不重要。
闻月的整个心房,都被一种饱胀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暖所填满。
那是纯粹的、满溢的感激,和无与伦比的幸福。
手机铃声又突然响起,闻月松开怀抱,拿起手机一看,发现竟然是周亭。
“小月姐你快打开电视看时尚新闻频道!”
电话那头周亭的声音焦急万分且音量极大,坐在一旁的闻禾溪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她示意闻月先和对方通话,自己起身打开了电视。
电视屏幕亮起,瞬间切换到一个直播发布会的现场画面。
“大家好,我是cob的设计总监池安新,也是本次artemis时装展的总负责人。”
画面中央,池安新身着挺括的白衬衫与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端坐于发言席上。
她的表情异常冷峻,声音清晰而凛冽,仿佛带着冰碴,唯独那双直视镜头的眼睛,亮得惊人,锐利得几乎要刺穿屏幕。
闻禾溪惊讶地回头看向沙发上的闻月,她一眼就认出了,电视里这个气势逼人的女人,正是照片上站在女儿身边的那个女孩。
而闻月已经站起身,整个人像被钉在了原地,震惊地、一瞬也不错开地紧盯着屏幕中的池安新。
从那绷紧的下颌线和刻意压平的语调里,闻月无比敏锐地捕捉到——
此刻的池安新,正被一股破釜沉舟的、近乎失控的狠劲驱使着。
第29章 记者会
“池总监,真要现在就开?”
张荞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她小心翼翼地询问。
她实在觉得这不是最佳时机。
上午的会议才刚敲定记者会的所有流程细节,按原计划,还有三天的缓冲期。
现在仓促上阵,风险大了很多。
池安新没有立刻回答。
她的目光沉静,不停翻动着法务和公关部呈上的厚厚一沓资料。
“嗯,离晚上七点还有三个小时,去准备吧。”
语气平静,却是不容置疑的一锤定音。
张荞的眉头依然紧锁着,迟疑写在脸上。
“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尽快澄清才能减小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池安新沉稳的声音再次响起。
她抬起头,目光落在张荞因连日加班而略显憔悴的脸上。
那眼神锐利依旧,却多了一丝温度。
池安新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轻轻将手搭在张荞的肩上。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张荞微微一怔。
“小张,所有前期工作,你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别担心,相信我,也相信我们准备的一切,会顺利的。”
池安新的声音放柔了,语气格外笃定。
这是张荞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接收到池安新温柔的肯定。
加入artemis项目以来,“铁面总监”、“不近人情”的标签她听得太多,但亲身经历告诉她,池安新的“冷”,更多是源于对工作的专注与近乎严苛的要求。
此刻肩上传来的重量和话语里的温度,却是实实在在的信任与关切。
一股混杂着委屈、不甘和强烈责任感的情绪猛地冲上心头,张荞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
闻经理和池总监多少个深夜还在伏案工作,整个团队为了artemis拼尽了全力,眼看曙光在即,难道就要被一场蓄意的、肮脏的“绯闻”风暴摧毁?
她想起池安新曾说过的话。
要像个战士一样,展现勇气。
“池总监……”
张荞深吸一口气,再抬眼时,眸中所有的犹豫已被坚定取代。
“我马上去准备!今晚的记者会,我跟你一起上台!”
cob大楼十三层,公关部和法务部的区域瞬间被一股高压所笼罩。
键盘敲击声、急促的电话铃声、低声而快速的讨论交织在一起。
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复核流程、推敲细节、确认口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在这场提前到来的硬仗中,为artemis,也为她们并肩作战的伙伴,扳回至关重要的一局。
……
晚七点。
常市展览中心十七层会议厅。
“总之,照片属于恶意偷拍、断章取义,我司内部已启动调查信息泄露源头,保留追究造谣媒体及个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闻月女士的晋升完全基于其卓越的专业能力与业绩,流程透明公正,绝无任何不当交易,任何对此的污蔑,都是对我司声誉和闻月女士人格的严重诋毁。”
在法务代表展示了闻月经手的项目报告、所获成绩奖项后,她语气严肃地总结。
接下来是媒体问答环节,池安新坐在台上,简洁地自我介绍几句后,便收了声。
“池总监你好,您方给出的这些证据只能说明闻月女士的确工作成果卓越,但并不能解释清楚这张照片的前因后果,你们这边是否还有更多的证据呢?”
一名男记者率先发言。
“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仅凭一张照片就妄加揣测,应是对方拿出更多证据加以证明。”
池安新声音冷淡地开口,她认为这个逻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这还用证明?”
男记者急急抢过话头。
“那位闻经理在im不过三年就升任经理!据知情人士透露,她在im期间时常前往上司住所,两人多次私下来往,这不摆明了是在利用外貌资源,企图——”
池安新却骤然打断了他,心中已经起了怒火。
“因为一位女性兼具美貌与实力,就质疑她成就的正当性?我真不知道是该说你是逻辑有问题,还是纯粹的嫉妒心作祟。”
记者闻言,愤然地举起胸前挂着的记者证。
“我是《distance》的记者,请你不要质疑我的专业素养!”
池安新忽然玩味地“哦?”了一声,目光如同审视商品般在男记者身上扫过。
记者下意识挺直了背,随即脸色一沉,不过一个设计总监,凭什么质疑他的专业性?
紧接着,池安新发出一声轻蔑的嗤笑,语气冰冷。
“你的逻辑是,她如果成功,一定用了不齿手段,人人都能质疑,而你身为知名记者,实力却不容置喙?”
“就因为她生为女性,所以理所当然该低你们男人一等,即使成功也不光彩?这就是你的想法?”
“你持有这种观念,只能证明《distance》选拔人才的标准每况愈下,明年的gfs,我会和vicky好好聊聊这个问题的。”
记者一愣。
vicky是……
他很快意识到是《distance》总部那位笑面虎的创意总监。
正要继续开口时,池安新早已轻飘飘地绕过他,点了另一位记者发言。
记者会澄清的目的,不是去费力解释一张无法完全说清的照片。
而是要用最强势的姿态否定谣言的根基,用最硬的证据证明闻月的实力,从而揭露和批判这种针对女性的、充满恶意的“有罪推定”思维模式。
做到把压力抛回去,让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自证其言。
“池总监您好,您今晚对于前几日流传的绯闻解释得已经很详细了。”
记者先是认可,接着话锋一转。
“但我们这边得知,您与闻月女士是多年同学,两人私下交往甚密,这是否意味着,你们在工作中掺杂了私人情感,甚至发展出了不正当关系呢?”
伴随着质问,对方同时展示出几张精心准备的照片,那是池安新与闻月在高中、大学集体毕业照中被特意圈出的同框画面。
现场瞬间一片哗然。
张荞只觉得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瞬间手脚冰凉。
虽然可以用同样的逻辑辩驳这种推测荒谬,但池安新和闻月确确实实在同一个核心项目组共事,整个公司都知道她们是旧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