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好。
  祁影就看她,默默的。然后低头点了几下光脑。
  孜曦:?
  收到一条来自祁影的信息。孜博士表示迷惑,人就站在旁边,为什么要发信息?
  祁影:不能亲一下吗?
  孜曦:
  孜曦:不能。
  祁影:那下次要补。
  孜曦:这怎么补?!
  祁影:按1天5次补。
  孜曦:不行!
  祁影:那你说怎么补。
  孜曦:1天补1次。
  祁影:不行。
  孜曦:总之不可能按1天5次。
  祁影:1天2次。
  孜曦:好吧。
  两个人并排站着,隔着光脑讨价还价半天,勉强达成一致。
  2x14=28。
  孜曦算了算数,眼前一黑。真要按这个量补,下次见面那天她就不要想见第三个人了。
  罗珞忙完一圈经过这两人旁边,惊奇地看见祁影还没离开,但又没说话。遂很上道替孜曦送客:祁上校还在这呢?这两天辛苦你啦,我们这边没什么事了!罗珞可能是整个实验飞船对祁影最热情的人,笑得像一朵花。
  祁影:
  孜曦:
  祁影磨磨蹭蹭把飞船开走了,孜曦完全没有感受到分别的焦虑,一头扎进对新材料的研究里。
  博士,为什么特地把这种菌拿来做分析?第二天,赵苒苒给孜曦送来新菌类的分析报告,简单总结:就是一种普通的食用菌,顶多颜色特别了些。我们尝了一下,生吃和煮熟都尝试过了,不好吃,有点涩味。
  孜曦快速把报告浏览一遍:这是本地菌种。谱系分析也说明了,它的遗传特征和其它星球带来的菌种有些不同。我很好奇,什么地方能长出这样的菌子?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她明亮的眼眸停在报告其中一行:常规实验室培养活性差,富氧环境、高热环境反应较好,参考氧气浓度30%-40%,参考温度35°-45°。
  这意味着,这种真菌适合在氧气浓度超过30%的环境生长?
  南边大部分聚居点物资相对缺乏,比如孜曦去过的白湖城,力场内氧气浓度只有17%左右。长时间、大量制造人能够呼吸的氧气,长时间制热,可是一件非常耗能的事。
  在什么地方会人为制造这种相对特殊的环境呢?
  看看时间已近傍晚,孜曦顺手就向祁影发送了联系请求。
  一天前才分开,但接起通讯的时候,两个人居然都有些想念对方。
  屏幕另一端的女军官仍是一身校官制服,看起来行走在路上。她湛蓝的眼眸凝视着孜曦,放软声音问:博士,怎么了?
  孜曦直切正题:之前没有认真问过,你之前提过的菌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呢?难道是那种很封闭的环境?温度估计也高一些难道他们生活在地下?能够利用地热?
  祁影一愣,湛蓝眼眸带笑:博士,你敏锐得让我吃惊。其实在南边,知道他们的人很少。而且,菌人也只是一些人随便起的称呼,因为他们能生产许多种菌类。也许他们不这么称呼自己。他们很不好惹,也没有听说谁去过他们的聚居点。
  孜曦说:其实这很好猜,毕竟依托防御力场建立的生态圈其实有很多局限。保温性不好,气体也还是会有部分逃逸,很耗能。南边资源这么少,我想不出谁会很费劲去建造这样的环境。那么,一种可能是自然生成的特殊环境,另一种可能,有大集团搞了个富氧高热的特殊实验室?可能性很低。
  她表示好奇:那你能猜到他们住在哪?为什么?
  祁影沉默片刻,为孜曦投影了一片南半球的地图。在白湖城以南约1500公里的西南方向,她标了一个点。
  这里,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聚居区,现在已经彻底废弃了。祁影说:我记忆里,小时候时不时就会有一两个菌人出现在我们区。他们一般售卖新鲜菌类,换点星币和其它需要的物品。看见他们的频率不低,这样的话,他们真正居住的地方不会离得很远。
  祁影以第一个标点为圆心,画了一个直径500公里左右的圈。
  比较常见的中低速飞行器时速在500公里每小时,如果只是进行一些普通交易,大部分人只会选择去离家1小时以内的地方。所以我猜,他们的居住点,距离那个聚居区不会超过500公里。当然,他们不一定会使用飞行器。
  祁影又放大了圈出来的区域,可以从图像中看到废弃聚居点周边的山脉地形。这片区域整体是起伏不定的荒凉山脉,到处可见经年累月风沙暴侵蚀而成的壕沟和谷地,蜿蜒曲折,有些沟壑长达几万米。
  很容易判断他们住在地下。这片区域的地形很复杂,但他们既然踪迹难寻,一定有一些较为隐蔽的出入口。
  祁影又圈出了十几处点,都是在山脉中地势较低较崎岖处,不那么容易被卫星关注到的地方。
  如果是我住在这种位置,又希望尽可能地不被注意到,我就会把出入口放在这些区域。
  祁影微笑道:所以,下次带你去这些地方看看。
  一番推论有理有据,孜曦叹为观止:上校的侦察能力让人惊讶!
  这并不难。只是注意他们的人很少罢了,而且这些年,他们很可能降低了前往其它聚居点的频率。说到这里祁影沉默片刻,问孜曦:我可以陪你去看看。但能否答应我,即使找到他们,也不要过分干扰他们?南边的人,并不容易过生活。
  我不会,别担心。在没有跟你确认过可以告诉第三个人之前,我不会告诉任何人这些信息来源。孜曦略微靠近通讯投影,认真说:上校,你可以多信任我一点。我的科学伦理课学得很好,我能以我的人格保证,我尊重一切的自然生命。我相信,存在的即是合理。
  但是,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合理情况下,孜曦表情狡黠地补充:我有正常发表研究结果的权力,对吧?
  好。祁影眼神柔和:你有。
  孜曦想,祁影本质上非常端正、非常温柔。即使她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跳跃阶层,得到了更好的生活,她也从未轻视自己的出身之地。
  这么温柔的人,会让人忍不住想为她做一些事。
  孜曦忽然讲起工作:这两天,我打算向月神星政务院递交第一期生态圈建造计划。
  祁影立刻专注地听。
  一期只开工一处生态圈,选址靠近北半球,这样北边的人要迁居和来往也容易,不出意外,这个计划很快就会被通过,也符合大家的预期。但是,其实我还有一个别的想法,也许无法实现,但现在还是想先跟上校分享。
  什么?
  怎么样,才能改造整个星球呢?孜曦托腮畅想,美丽的眼眸星辉闪耀:应该需要更大面积的水域,需要更大面积的植被,需要很多的氧气所以我才想去看看,菌人到底生活在什么环境里,他们看起来,真的有很多氧气呢!
  也许这个计划不会成功,但我还想努力试试。你不会笑我天真吧?孜曦警惕地看祁影一眼。
  如果有一天,生活在月神星上的所有人都可以在天空下自由呼吸那么,不管生活在南边还是北边,所有的人都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孜曦还有工作,匆匆挂断了。祁影唇边含笑,想起很久以前人类中流传的一句鸡汤: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但是,所有的一切都从这里出发。
  第 16 章
  16
  第一个生态圈顺利批建,工程队伍很快进场。为了监督建设进度,孜曦直接把研究飞船迁到了生态圈建造点旁边,距离月神星北边的成熟生活圈更远了些。研究员们多少有些不开心,但建造计划开始推进之后,研究团队的主要工作从信息分析和方案筹备转为提供工程指导,节奏放慢不少,孜曦开始每周都给团队两天假期。
  但也出现了新的烦恼,自从工程开始,发给孜曦甚至整个研究团队的各种活动邀请多如牛毛,亲自来到研究飞船拜访的大人物也多了不少,大部分孜曦都推给第一助理罗珞处理,也还是有那么几个不得不出席的场合。
  孜曦从工作台前转身看罗珞,萌萌地摊手表示不解:政务院邀请我出席行星庆典?这个跟我们有关系吗?我们也不是月神星人啊!
  月神星的行星庆典约等于某些星系的新年庆祝活动,第一天会举办大规模的全星庆祝活动,后面紧跟着会有3天公众假期。